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4739发布日期:2022-09-10 06:3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2.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3.现有的伺服电机在高速运转下,电机本体会产生剧烈振动,导致伺服电机与固定座碰撞,容易导致伺服电机内部损坏,影响使用,并且一些现有的避震结构在安装时比较繁琐,对于电机的防护也并没有做到。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包括伺服电机本体,所述伺服电机本体两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伺服电机本体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由防护罩和避震组件组成,所述避震组件设置在防护罩内部,所述避震组件由卡接环、连接块和避震弹簧组成,所述卡接环设置为一组半圆环形,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卡接环表面上,所述避震弹簧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另一端设置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与防护罩内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所述承接盘,可以实现所述避震组件与防护罩之间的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环内壁设置有缓冲层,所述卡接环与连接环对应设置,通过设置的所述缓冲层,可以进一步的缓解电机在运转时产生的震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由顶部防护壳、底部防护壳和连接组件组成,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顶部防护壳和底部防护壳的两侧,所述顶部防护壳和底部防护壳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所述顶部防护壳和底部防护壳,可以对电机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上下两组,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板、连接孔、连接螺栓和螺母组成,通过设置的所述连接组件,可以方便所述顶部防护壳和底部防护壳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部防护壳、底部防护壳和连接组件均使用316弹性钢材质制成,所述顶部防护壳和底部防护壳内壁均设置有隔音层,通过使用316
弹性钢材质制成的所述顶部防护壳、底部防护壳和连接组件,可以一定程度上通过材质的特性来启动减震的目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在伺服电机本体外侧设置有避震组件,避震组件由卡接环、连接块和避震弹簧组成,在使用时,将避震组件上卡接环对应伺服电机本体两侧设置的连接环进行连接,并通过防护罩进行紧固,电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会被避震组件内的避震弹簧进行吸收,避免了电机因剧烈震动导致内部的零件出现损坏;
14.2、本实用新型在伺服电机本体外侧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由顶部防护壳、底部防护壳和连接组件组成,安装时,只需要将连接组件进行对接并使用连接螺栓固定即可,方便快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电机起到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为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伺服电机本体;2、连接环;3、防护组件;4、防护罩;5、避震组件;6、隔音层;401、顶部防护壳;402、底部防护壳;403、连接组件;501、卡接环;502、连接块;503、避震弹簧;504、承接盘;4031、连接板;4032、连接孔;4033、连接螺栓;4034、螺母;5011、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
21.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包括伺服电机本体1,伺服电机本体1两侧设置有连接环2,伺服电机本体1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3,防护组件3由防护罩4和避震组件5组成,避震组件5设置在防护罩4内部,避震组件5由卡接环501、连接块502和避震弹簧503组成,卡接环501设置为一组半圆环形,连接块502设置在卡接环501表面上,避震弹簧503一端与连接块502固定连接。
22.在图1-图3中:连接块502另一端设置有承接盘504,承接盘504与防护罩4内部固定连接,卡接环501内壁设置有缓冲层5011,卡接环501与连接环2对应设置,通过设置的承接盘504和缓冲层5011,可以有效吸收电机运动时产生的震动。
23.在图1-图3中:防护罩4由顶部防护壳401、底部防护壳402和连接组件403组成,连接组件403设置在顶部防护壳401和底部防护壳402的两侧,顶部防护壳401和底部防护壳402通过连接组件403活动连接,连接组件403设置有上下两组,连接组件403由连接板4031、连接孔4032、连接螺栓4033和螺母4034组成,顶部防护壳401、底部防护壳402和连接组件403均使用316弹性钢材质制成,顶部防护壳401和底部防护壳402内壁均设置有隔音层6,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403,可以方便顶部防护壳401和底部防护壳402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避震组件5安装到伺服电机本体1外侧上,对准卡接环501与伺服电机本体1两侧设置连接环2的位置将其安装,然后将防护罩4安装到避震
组件5,使得承接盘504与防护罩4内壁相接触,并通过连接板4031、连接孔4032、连接螺栓4033和螺母4034进行顶部防护壳401和底部防护壳402之间的连接安装,整个防护组件3安装完成后,开始进行电机的使用,伺服电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会被避震组件5内的避震弹簧503进行吸收,避免了电机因剧烈震动导致内部的零件出现损坏。
2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包括伺服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两侧设置有连接环(2),所述伺服电机本体(1)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3),所述防护组件(3)由防护罩(4)和避震组件(5)组成,所述避震组件(5)设置在防护罩(4)内部;所述避震组件(5)由卡接环(501)、连接块(502)和避震弹簧(503)组成,所述卡接环(501)设置为一组半圆环形,所述连接块(502)设置在卡接环(501)表面上,所述避震弹簧(503)一端与连接块(50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02)另一端设置有承接盘(504),所述承接盘(504)与防护罩(4)内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环(501)内壁设置有缓冲层(5011),所述卡接环(501)与连接环(2)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由顶部防护壳(401)、底部防护壳(402)和连接组件(403)组成,所述连接组件(403)设置在顶部防护壳(401)和底部防护壳(402)的两侧,所述顶部防护壳(401)和底部防护壳(402)通过连接组件(403)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03)设置有上下两组,所述连接组件(403)由连接板(4031)、连接孔(4032)、连接螺栓(4033)和螺母(4034)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防护壳(401)、底部防护壳(402)和连接组件(403)均使用316弹性钢材质制成,所述顶部防护壳(401)和底部防护壳(402)内壁均设置有隔音层(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减震结构,具体涉及伺服电机结构技术领域,现有的伺服电机在高速运转下,电机本体会产生剧烈振动,导致伺服电机与固定座碰撞,容易导致伺服电机内部损坏,影响使用,包括伺服电机本体,所述伺服电机本体两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伺服电机本体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本实用新型在伺服电机本体外侧设置有避震组件,避震组件由卡接环、连接块和避震弹簧组成,在使用时,将避震组件上卡接环对应伺服电机本体两侧设置的连接环进行连接,并通过防护罩进行紧固,电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会被避震组件内的避震弹簧进行吸收,避免了电机因剧烈震动导致内部的零件出现损坏。出现损坏。出现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康思行 刘畅 李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泽林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