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控制回路断线及开关位置信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7107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电站控制回路断线及开关位置信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范围,涉及一种变电站控制回路断线及开关位置信号装置。
现有技术中,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一般都是采用中间继电器,利用中间继电器的接点来发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和开关位置信号。这种应用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不仅施工难度大,费用高,体积大,配置分散,不便检修,而且常在开关操作过程中,误发控制回路断线信号,运行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施工简单,费用低,运行准确可靠的变电站控制回路断线及开关位置信号装置,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控制,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案实现的,它由一个箱体和电子电路组成,该电子电路有信号输入回路,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回路和开关位置信号回路三部分构成。采用电子技术,利用光电耦合器实现强弱电隔离和信号转换,并通过逻辑判断和处理发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及开关位置信号,供运动分站计算机采集接收。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按照图1所示,图中1是信号输入回路,由分压电阻R1、R2、R3、保护二极管DW1、DW2、抗干扰电容C1、C2、发光二极管IT和IH以及光电耦合器G01、G02、G03的发光二极管构成,R1的一端接信号正电源,R2的一端接合闸线,R2的另一端与R1另一端的一条支路串接并联的DW2、C2、IT和G03的发光二极管;R3的一端接跳闸线,另一端与R1另一端的另一条支路串接并联的DW1、C1、IH和G02、G03的发光二极管。2是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回路,该回路主要由光电耦合器G02、G03的光敏三极管、延时电容C3、门坎二极管DW3、史密特触发器IC和放大输出三极管BG2构成,通过其光电耦合器G02、G03与输入回路耦合联接。G02和G03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远动分站的0V电源,集电极并联后,分两条支路,一路通过负载电阻R6接远动分站的12V电源,另一条变路通过限流电阻R7和门坎二极管DW3接史密特触发器IO的输入端,IC的反相输出端通过BG2基极电阻R8接放大输出三极管BG2的基极,BG2的发射极接远动分站的12V电源,集电极输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延时电容C3的一端接于R7与DW3之间,另一端接远动分站的0V电源。3是开关位置信号回路,该回路由光电耦合器G01的光敏三极管,负载电阻R4、BG1基极电阻R5和放大输出三极BG1构成,通过G01与输入回路1耦合联接,G01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远分站的0V电源,集电极分两条支路,一路通过负载电阻R4接远动分站的12V正电源,另一条支路通过BG1的基极电阻R5接放大输出三极管BG1的基极,BG1的发射极接远动分站的12V正电源,集电极输出开关位置信号,供远动分站采集。
当开关处合闸位置时,跳闸线有负电源,正负电源间有220V直流电,经过分压电阻R1、R3、发光二极管IH发光,指示开关处于合闸位置,同时使光电耦合器G01、G02导通。G01导通,使放大输出三极管BG1导通,12V电压则通过其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信号,供远动分站采集,判定开关处于合位位置,G02导通时,电路中的A点为低电位,门坎二极管DW3截止,B点也为低电平,经史密特触发器IC整形反相,使C点变高电位,输出三极管BG2截止,其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信号,供远动分站采集。判定无控制回路断线。
当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一是合闸线有负电源,正负电源间有220V直流电,经分压电阻R1、R2,使发光二极管IT发光,指示开关处于分闸位置,同时使光电耦合器G03导通,G03导通与G02导通同样使BG2截止,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信号,供远动分站采集,判定无控制回路断线;二是跳闸线无负电源,光电耦合器G01不导通,这时D点为高电位,三极管BG1截止,其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信号,供远动分站采集,判定开关处于分闸位置。
当控制回路断线或控制保险熔断时,合闸线和跳闸线均无负电源,光电耦合器G02、G03均不导通,A点变为高电位,这时,12V电压通过电阻R6、R7对电容C3充电,充电延时终结,DW3导通,则B点变高电位,经史密特触发器IC整形反相,C点变低电位,使BG2导通,其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信号,供远动分站采集,判定控制回路断线。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电子电路,信号响应速度快,无接点抖动和误发信号问题,工作运行可靠,检修维护方便,施工简单,成本低,是目前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种理想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变电站控制回路断线及开关位置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箱体和电子电路组成,该电子电路有信号输入回路(1)、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回路(2)和开关位置信号回路(3)三部分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号输入回路(1)由分压电阻R1、R2、R3、保护二极管DW1、DW2、抗干扰电容C1、C2和发光二极管IT、IH以及光电耦合器G01、G02、G03的发光二极管构成,R1的一端接信号正电源,R2的一端接合闸线,R2的另一端与R1另一端的一条支路串接并联的DW2、C2、IT和G03的发光二极管,R3的一端接跳闸线,另一端与R1另一端的另一条支路串接并联的DW1、G1,IH和G02、G03的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回路(2)由光电耦合器G02、G03的光敏三极管、延时电容C3、门坎二极管DW3、史密特触发器IC和放大输出三极管BG2构成,与输入回路(1)耦合联接,G02和G03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接远动分站的0V电源,集电极并联后分两条支路,一路通过负载电阻R6接远动分站12V电源,另一路通过限流电阻R7、门坎二极管DW3接史密特触发器IC的输入端,IC的输出端通过BG2的基极电阻R8接三极管BG2的基极,BG2的发射极接远动分站的12V电源,集电极输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延时电容C3的一端接于R7与DW5之间,另一端接远动分站的0V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关位置信号回路(3)由光电耦合器G01、负载电阻R4、BG1的基极电阻R5和放大输出三极管BG1构成,与输入回路(1)耦合联接,G01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远动分站的OV电源,集电极分两条支路,一路通过R4接远动分站12V电源,另一路通过R5接三极管BG1的基极,BG1的发射极接远动分站的12V电源,集电极输出供远动分站采集的开关位置信号。
专利摘要一种变电站控制回路断线与开关位置信号装置,由一个箱体和电子电路组成,该电子电路分信号输入回路、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回路和开关位置信号回路三部分,利用光电耦合器实现强弱电隔离,并将变电站控制回路断线和开关位置信号进行逻辑处理,供远动分站采集接收,从而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电子电路,信号响应速度快,无接点抖动和误发信号问题,工作运行可靠,检修方便,施工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H02J13/00GK2258677SQ95234899
公开日1997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2日
发明者张世亮, 苗培青 申请人:临沂电力设计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