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电子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866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型电子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
现有充电器是以变压器为主体,其优点有对电压不稳定的承受力高,其特点有1、体积大;2、重量重;3、成本高;4,负载时温度高;5、不适合随身携带,例如用于移动电话或笔记型电脑等;针对上述缺点,已有完全采用电子元件组成的充电器,虽然能够克服上述不足,但仍然存在着如下缺点1、无过压、过流保护,易烧毁电子元件;2、有电压检知,无温度检知,不适用于对镍氢电池充电控制;3、没有滤波元件,因此,在充电时,会产生噪音,不适用于移动话在充电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采用电子元件组成的,具有过压、过滤保护,无噪音,适用于对各类电池充电的智能型电子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整流部分由限流电池R1、电容C1并联支路和全波整流电路D1-D4组成;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之间接有一个电源指示电路R4、LED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通过起充电开关作用的可控硅SCR1和逆向保护的二极管D5与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正极相连;所述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为接地端,与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负极相连;所述充电开关可控硅SCR1的触发极分别通过闸极限流电阻R3和闸极偏压电阻R2与上述的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相连接;在上述闸极限流电阻R3和闸极偏压电阻R2的连接端与接地端之间接有闸极分压电阻R9和门限开关可控硅SCR2,所述门限开关可控硅SCR2的触发极与上述的充电器直流输出端正极之间分别接有电阻R7和稳压管z1串接的电压检知电路、温度检知电路中的电阻R3和电阻R5串接支路;所述温度检知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1和电阻R6,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电阻R3和电阻R5的连接端相连接,基极通过电阻R6与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正极相连接,并且还直接与充电器的传感端相连接本充电器的滤波保护包括接在整流电路输出端的电容C2、接在可控硅SCR2触发极与地端的电容C3和接在充电器正、负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4。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1、采用全部电子元件构成本充电器,具有轻、薄、短、小的优点;2、具有自动回路保护,可过压、过流、过温度滤波保护,除了适用于交流电压稳定的地区,更适应于交流电压不稳定的地区,也延长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3、具有温度和电压检知功能,不但对一般电池,可对环保镍氢电池充电,在充完电后自动停止充电,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4、直接对电池充电,减少话机负荷,延长使用寿命,且可以充电与通话同时使用,克服传统的充电器有噪音干扰的缺点。
图面说明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见附图其中电阻R1、电容C1为控制电流量的限流电路二极管D1、D2、D3、D4为整流电路电阻R4、发光管LED1为电源指示;电容C2、C3、C4为滤波电容SCR1为充电开关;SCR2为门限开关;D5为逆向保护;电阻R7、稳压管Z1为电压检知电路;电阻R3,三极管Q1电阻R5、R6为温度检知;电阻R2为闸极偏压;电阻R3为闸极分压,起闸极过电压保护上述门限开关SCR2在充电池达到预定的电压或温度时导通,进而关断充电开关SCR1,实现自动控制充电。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于对移动电话的电池进行充电。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型电子充电器,它的整流部分由限流电阻R1、电容C1并联支路和全波整流电路D1-D4组成;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之间接有一个电源指示电路R4、LED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通过起充电开关作用的可控硅SCR1和逆向保护的二极管D5与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正极相连;所述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为接地端,与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负极相连;所述充电开关可控硅SCR1的触发极分别通过闸极限流电阻R3和闸极偏压电阻R2与上述的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相连接;在上述闸极限流电阻R3和闸极偏压电阻R2的连接端与接地端之间接有闸极分压电阻R9和门限开关可控硅SCR2,所述门限开关可控硅SCR2的触发极与上述的充电器直流输出端正极之间分别接有电阻R7和稳压管Z1串接的电压检知电路、温度检知电路中的电阻R3和电阻R5串接支路;所述温度检知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1和电阻R5,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电阻R3和电阻R5的连接端相连接,基极通过电阻R6与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正极相连接,并且还直接与充电器的传感端相连接;本充电器的滤波保护包括接在整流电路输出端的电容C2、接在可控硅SCR2触发极与地端的电容C3和接在充电器正、负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4。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型电子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整流、滤波保护、电压感知,温度感知过压、过流保护等电路。本充电器具有轻薄短小电压适应性强,可实现对一般电池和环保镍氢电池自动充电控制,噪音低和使用寿命长度优点。用于移动电话时,可直接对电池充电,减少电话机负荷,延长使用寿命,且可以充电与通话同时使用。
文档编号H02H7/18GK2299414SQ9624189
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8日
发明者黄虎钧 申请人:黄虎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