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969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通讯线路及电力线路的防雷装置。
现有的防雷装置采用隔离变压器或电抗器制成,或单纯采用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及溶断丝制作,其不足之处在于隔离变压器使直流信号无法通过,电抗器对交流信号有极大的衰减作用,它们对正常信号均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在近似光速的雷电波作用下动作不可靠,防雷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动作可靠、防雷效果良好的防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这种防雷装置主要由机壳和防雷模块组成,防雷模块包括回环形铁芯和绕制在铁芯上的线圈,作业时装置串入一对线路中,在其铁芯上设有至少两组线圈,线圈始端接气体放电管,并从每组线圈中引出抽头后经压敏电阻接地,负载从两组线圈的末端引出,同时在线圈的末端串入雪崩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应使两组线圈的匝数相同,绕向相同。
由于采用了这种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动作速度快、防雷效果明显等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这种防雷装置主要由机壳和防雷模块组成,防雷模块包括回环形铁芯和绕制在铁芯上的线圈L,作业时该装置串入一对线路中,在其铁芯上设有两组线圈(L1、L1′)及(L2、L2′),并且两组线圈的匝数相同,绕向相同。线圈始端A、A′接气体放电管(P1P2),从两组线圈中各引出抽头B、B′后,分别经压敏电阻R1及R2接地,负载R从两组线圈的末端C、C′引出,同时在线圈的末端C、C′串入雪崩二极管(D1D2D3D4),雪崩二极管(D1D2D3D4)的末端接地。正常工作时,线路中传来的电流I1与I2反向,I1产生的φ1与I2产生的φ2方向相反,铁芯中的总磁通量φ=φ1-φ2=0,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为零,没有电压降。雷击线路时,I1与I2方向相同,此时φ=φ1+φ2,每个线圈上的电压降为自感与互感电动势之和,总电感量倍增,对高频雷电波呈高阻状态。当雷电波沿线路入侵时,到达线圈前端A、A′两点时,L1、L2呈高阻引起雷电波全正反射,电压波倍增,使气体放电管(P1P2)与间隙更容易动作放电,使大部分能量入地,部分串入后续电感的能量在L1′、L2′的反射下使B、B′点处的压敏电阻可靠动作,使穿入的能量入地,最后串入L1′L2′的能量使雪崩二极管(D1D2D3D4)动作,其中间隙的特点为续流容量大,但速度慢,为第一道防线(粗防),它与L1、L2配合,能大大阻碍雷电波的前进速度,提高间隙动作的可靠性,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压敏电阻R1及R2的动作速度较迅速,可以把从第一道防线漏入的雷电波在L1′、L2′的阻拦下,由它引入大地,L1′、L2′与压敏电阻R1及R2配合更容易动作,为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为雪崩二极管(D1D2D3D4),它与集成电路的响应时间同数量级,可以把漏进的雷电波快速引入大地。第一道防线速度慢,但容量大,第二道防线容量适中,速度也适中,第三道防线速度快,但容易小,三道防线协调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把雷电波通过阻、泄二种方法进行隔离。
权利要求1.一种防雷装置,它主要由机壳和防雷模块组成,防雷模块包括回环形铁芯和绕制在铁芯上的线圈,作业时装置串入一对线路中,其特征在于在铁芯上设有至少两组线圈,线圈始端接气体放电管,并从每组线圈中引出抽头后经压敏电阻接地,负载从两组线圈的末端引出,同时在线圈的末端串入雪崩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线圈分别串入到线路中,两组线圈的匝数相同,绕向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通讯线路及电力线路的防雷装置。在这种防雷装置的防雷模块中,其铁芯上至少设有两组线圈,线圈始端接气体放电管,并从每组线圈中引出抽头后经压敏电阻接地,负载从两组线圈的末端引出,同时在线圈的末端串入雪崩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同时使两组线圈的匝数相同,绕向相同。由于采用了这种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动作速度快、防雷效果明显等优点。
文档编号H02H9/04GK2309007SQ9720332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1日
发明者王巨丰 申请人:王巨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