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0757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马达的输出轴(输出轴从外壳向外伸出)的轴端部安装叶轮的鼓风机、适用于这种鼓风机的外壳、适用于这种鼓风机的电动机的外壳、以及适用于这种鼓风机的防振装置。
在例如图26所示的传统卧式风扇上,驱动叶轮30的马达31设在风扇外罩32的一侧,另一侧设有用于使马达31运转的电容器、切换阻抗以改变马达31速度的继电器等电气件33。在这种鼓风机上,摇动风扇外罩以改变风向的马达,采用内装有如图27所示那样的由蜗轮机构34构成的减速机构的马达31,并且用这一个马达31带动叶轮30和风扇外罩32。
但是,在上述构成的鼓风机上,马达31的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不仅如此,减速机构等的维护也不方便。并且,由于电气件33配置在风扇外罩32的外侧,所以还存在整体装置大型化的缺点。后来,开发了例如图28所示那样的、将转动叶轮30的马达31与摇动风扇外罩32的马达35分开设计,并将转动叶轮30的马达31与摇动风扇外罩32的马达35横向并排设置的改进型鼓风机。该鼓风机在转动叶轮30的马达31的周围,配置包括摇动风扇外罩32的马达35在内的电气件33,可使鼓风机的全长比前面所述形式短。
即使在上述传统的改进型鼓风机上也存在几个问题。即,由于摇动风扇外罩32的马达35以及电容器和继电器这些电气件33横向并排设置在转动叶轮30的马达31的旁边,所以,鼓风机的横向尺寸大,而且,使得电气布线的布线线路复杂,由于安装空间狭小,使电气件33的安装也变得复杂化。
上述这种鼓风机所使用的外罩,多采用细长形,由构成外罩两端的2块侧板和直接固定在该侧板之间形成纵向细长的吸入口和排出口的2块对置的导板构成。导板为向内侧弯曲的带状构件,并使一方导板的宽度比另一方导板的宽度宽。各导板的各端部固定在各侧板上。由于以横跨侧板之间的状态两边固定的各导板是带状的,所以,与侧板的固定很牢固。过去,侧板和导板之间的固定采用最多的方法是焊接,例如可如图29、30所示那样进行。
即,在侧板230的内侧面上,利用压力加工在圆周方向上并列切起3个支撑导板231端缘的突起片232、以及2个支撑另一个导板233端缘的突起片234。导板231端缘的内侧面支在3个突起片232上,在端面伸到与导板231的内侧面相接的状态下用点焊将其固定在各突起片232上。另一个导板233也一样,使其端缘的内侧面与2个突起片234相接,在端面伸到与侧板230的内侧面相接的状态下用点焊将其固定在各突起片234上。
在上述传统鼓风机的外罩上,导板231、233的内表面是弯曲的,与此相对,突起片232、234的表面都是平面,因此很难在焊接时保持住侧板230和导板231、233,所以,容易在导板231、233的端面与侧板230之间留下一点空隙,从而使为了改变风向而摇动外罩的构成形式,存在这样的问题振动使导板231、233的端面与侧板230接触,容易产生所谓“高频振动噪音”的异常声音。并且,由于用点焊使导板231、233与侧板230之间保持连接状态,所以组装麻烦,并且只能在组装后进行喷漆。
也可不采用焊接等进行组装,而采用如特开昭52--77870号公报或特开昭63--256230号公报所提出的利用弯曲加工来连接的方法,但在这种鼓风机的外罩上,导板231、233与侧板230的结合部分必须在端部之间,所以不能照般上述公报中所提出的方法。
电动机,有输出轴从外壳伸出较长的形式。例如卧式风扇上的使叶轮转动的电动机上,如图31所示那样,加长输出轴330,利用在那儿形成的空间安装电气件331、摇动叶片罩332的马达333以及摇动机构。这样的电动机构成不限于鼓风机,也可用在各种装置上。例如特开昭53--44963号公报所示的利用装在冷藏室外的电动机带动叶轮的装置,为穿过隔热壁,采用的是输出轴长的电动机。如果输出轴长,当输出轴在运送时等情况下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弯曲,或在受到很强的外力作用时会引起输出轴产生塑性变形。
在上述公报所示电动机上,采用了防止这些轴振动的构造。即,将从电动机的外壳伸出的输出轴插入设在隔热壁上的引导部。引导部设计为筒形,在其端部的内壁上设计突起以阻止输出轴的振动。
上述传统的输出轴长的电动机上,利用其输出轴的引导部的防振设计,不能用在如图所示那样的鼓风机的电动机上,该电动机的输出轴不能穿过隔断壁等,叶轮等从动件是直接装在轴端侧的。除这个问题之外,另外还有,在设有由铸件或压铸成型制成的外壳的电动机上,多是由框架和托架这2个件或者用2个端部托架和框架这3个件的组装体构成外壳,由于各零件单独制造,所以外壳的成本高。
一种在机器侧与支撑构件之间装上吸收振动的功能件、并将机器侧的装配部与支撑构件之间用螺纹、螺母连接起来的防振装置,被广泛用在车辆等上。传统的防振装置,采用例如实开昭60--67447号公报、特开昭62--24050号公报、特开平5--332381号公报上所述那样基本上是用分开的防振件夹住框架等支撑的构成形式。
图32所示传统的防振装置,用于将鼓风机430安装在支撑构件421上。与上述公报的形式一样,将分开的防振构件422、423夹装在支撑构件421上,将螺栓425的纵向螺纹部依次穿过防振构件423的孔、支撑构件421的装配孔、以及防振构件422的孔,然后拧上螺母428,从而将防振构件422、423固定在支撑构件421上。该螺栓425设有基座427,在基座427的两侧设计长短不一的两种螺纹部。将固定在支撑构件421上的螺栓425其短的一方的螺纹部穿过鼓风机430的装配部424的装配孔,然后装上螺母426,拧紧螺母426使装配部424与螺栓425的基座427相接,以此固定鼓风机430。
上述那样传统的防振装置,是将机器与支撑构件421分开处理,机器作为机器处理,当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构件421上的时候,会出现问题。防振装置可被处理成虚装状态,即,将螺栓425装在机器的装配部424上,在该螺栓425上虚装各防振构件422、423和各螺母426;或者收在零件箱等处与机器捆在一起。以虚装的状态提供时,可避免零件丢失等,但在往支撑构件421上安装的时候,必须从虚装状态取出再从新安装至正规状态,使安装操作麻烦,作业性差。而捆在一起包装的情况,则可能由于零件丢失等导致不能安规定使用防振构件422、423而将其忽略的错误安装。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本发明的第1目的,是在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向外伸出)外壳的侧面与叶轮侧面之间,确保有零件收容空间,将鼓风机运转所需要的电气件等集中安装,可缩小鼓风机的横向尺寸,并提高其维护性且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合理设计鼓风机的零件收容空间;
本发明的第3目的,是更有效地利用该鼓风机的零件收容空间,并简化电气件的安装。
本发明的第4目的,是通过采用铆接组装,得到能防止异常噪声且组装前可进行喷漆的鼓风机外罩;本发明的第5目的,是提高该鼓风机外罩的组装性。
本发明的第6目的,是利用电动机本身简单的构造阻止输出轴伸出较长的电动机的输出轴的振动;本发明的第7目的,是利用电动机本身简单的构造阻止输出轴伸出较长的电动机的输出轴的振动,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发明的第8目的,是降低电动机外壳的成本,提高电动机外壳的组装性,得到设有轴心错位少的外壳的电动机。
本发明的第9目的,是得到组装方便的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不需要特别的零件而可将防振件正规地装到支撑构件上;本发明的第10目的,是谋求该防振装置安装的标准化,以确保其防振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于在马达输出轴的轴端部安装叶轮的鼓风机(其输出轴从外壳向外伸出),将其从马达外壳伸出的输出轴的伸出量设计得较大,在马达外壳侧面的对面设计安装板,且输出轴穿过安装板,从而在该安装板与马达之间构成集中安装鼓风机运转所需要的电气件等的零件收容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于在马达的输出轴(输出轴从外壳向外壳两侧伸出)的各轴端部上分别安装叶轮、且设有2个围绕上述各叶轮并为改变风向而摇动的风扇外罩的鼓风机,其从马达外壳伸出的输出轴的至少一方的伸出量较大,在马达外壳侧面的对面设计安装板,且输出轴穿过安装板,从而在该安装板与马达之间构成集中安装鼓风机运转所需要的马达和其它电气件等的零件收容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或第2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利用与外壳一体成形的保护筒,可转动地将从外壳伸出的马达输出轴除轴端侧以外的部分全部套住,并将保护筒的端部支撑在安装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第3观点中任何一个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在马达的外壳上设计从其外壳伸出的横柱,并在该横柱的突出端固定安装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第4观点中任何一个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安装板由与马达外壳相对的立面和与该立面大致成直角地向马达侧伸出的安装面构成L字型,在立面以及安装面两方都安装电气件等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第5观点中任何一个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在上述安装板安装之前预先将电气件等装到安装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从在罩内转动的叶轮外周的一部分沿径向向叶轮内吸入空气、并通过其余部分沿径向向叶轮外吹出空气的鼓风机,其外罩由2块侧板以及导板构成,在2块侧板的大致圆盘状的侧面周边上,在中心线方向的外侧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凸缘,而导板直接固定在这些侧板之间,使这些侧板以对立的状态分开所定的距离,并靠近叶轮外周,且可改变风向;在该导板的位于侧板侧的各端部上设计铆接机构,该铆接机构由与各侧板的侧面的外周部相接的接触面、与凸缘外周部相接的接触面、与凸缘的自由端相接的弯曲部构成;使各侧板的凸缘与该铆接机构配合,通过铆接安装使弯曲部弯曲而将凸缘抱住,从而将导板固定在侧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7所涉及的方法在配合各导板铆接机构部分的各侧板的凸缘上,设计比其它部分伸出量少的切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从在罩内转动的叶轮外周的一部分沿径向向叶轮内吸入空气、并通过其它部分沿径向向叶轮外吹出空气的鼓风机,其外罩由2块侧板以及导板构成,2块侧板具有大致圆盘状的侧面,而导板直接固定在这些侧板之间,使这些侧板以对立的状态分开所定的距离,并靠近叶轮外周,且可改变风向;在上述各侧板的外侧侧面上靠中心处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细长的配合孔,配合孔设有向轴向突出的凸缘;在该导板的位于侧板侧的各端部上设计可与侧板的配合孔配合的铆接机构,该铆接机构由与各侧板配合孔的内侧孔缘相接的接触面、与凸缘外周部相接的接触面、以及与凸缘的自由端相接的弯曲部构成;使各侧板的凸缘与该铆接机构配合,通过铆接安装使弯曲部弯曲而将凸缘抱住,从而将导板固定在侧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输出轴从外壳向其外壳的外面伸出较长,在伸出的输出轴的轴端侧安装从动件,对这样的电动机,利用在其外壳上一体成型的保护筒,在靠近的位置上可转动地将从外壳伸出的马达输出轴除轴端侧以外的部分全部套住。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0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在上述保护筒的轴端侧的输出轴周围设计离该输出轴极近的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1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对于设有由铸件或压铸成型所制成的外壳的电动机,其外壳被与输出轴垂直相交的线划分成二等分,将二个同样的外壳件对合连接起来构成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2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在外壳件的用于接合两外壳件的对合面上,在对称的位置设计配合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14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3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将配合机构设计为突起和与之配合的凹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15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3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将配合机构设计为突条和与之配合的条形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第16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2~第15观点中任何一个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在外壳件的外周的一部分设有一体的装配脚,在该装配脚的相对面的对称位置上设计配合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17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于中间隔着防振件、用螺栓、螺母将装配部和支撑构件面对面安装的防振装置,将装在其装配部一侧面的第1防振件和装在装配部另一侧面的第2防振件对置配置,使支撑构件与装配部之间隔着第2防振件,然后用螺栓依次穿过第1防振件、装配部、第2防振件以及支撑构件,并用螺母紧固;在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中任何一方的一面上设计支撑筒部,该支撑筒部在中心设有透孔,该透孔与装配部上形成的配合孔对应,可以穿过螺栓;而在另一方的防振件上设计可配合在该支撑筒部上而成啮合状态的配合机构,使得即使在没有装上螺栓、螺母的情况下,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都可保持夹住装配部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18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7的观点所涉及的方法使支撑筒部起到防止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过度压缩的限制器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19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7的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在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之间设计防止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过度压缩的限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20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是本发明的第19的观点所涉及的方法将限制器设计成筒状,使其形成可穿过螺栓的螺栓穿透部,且将限制器的长度设计得比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的厚度之和短。
根据本发明第1和第2方面,在马达输出轴向外伸出的马达的外壳侧面与叶轮的侧面之间确保集中安装鼓风机运转所需要的电气件等的零件收容空间,从而可望缩小鼓风机的横向尺寸,并提高其维护性、减低其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3方面,则可达到第1或第2项观点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且可合理地保证零件收容空间。
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则可达到第1~第3项观点中任何一项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且可简化电气件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第5方面,则可达到第1~第4项观点中任何一项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且可更有效地使用零件收容空间。
根据本发明第6方面,则可达到第1~第5项观点中任何一项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且可简化电气件等的安装以及电气布线的作业,提高组装作业性。
根据本发明第7方面,通过采用铆接组装,可减少异常噪声的产生,得到组装前可进行喷漆的鼓风机外罩。
根据本发明第8方面,则可达到第7项观点中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且可提高外罩的组装性。
根据本发明第9方面,通过采用铆接组装,可减少异常噪声的产生,得到组装前可进行喷漆的组装性强的鼓风机外罩。
根据本发明第10以及第11方面,可利用电动机本身简单的构造阻止输出轴伸出较长的电动机的输出轴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第12方面,除可利用电动机本身简单的构造阻止输出轴伸出较长的电动机的输出轴的振动之外,还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第13~第16方面,可降低电动机外壳的成本,并且还可提高电动机外壳的组装性以及组装精度。
根据本发明第17方面,可得到不需要特别的零件而可将防振件正规地装到支撑构件上、且组装性好的防振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18方面,可达到第17项观点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且可望以简单的构成实现防振装置安装的标准化,可确保其防振功能。
根据本发明第19方面,可达到第17项观点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且可望实现防振装置安装的标准化,可确保其防振功能。
根据本发明第20方面,可得到不需要特别的零件而可将防振件正规地装到支撑构件上、且组装性好的防振装置,并且可望实现防振装置安装的标准化,可确保其防振功能。


图1是第1及第2实施例的鼓风机的整体斜视图。
图2是第1实施例的鼓风机驱动部的内部分解斜视图。
图3是改变角度所视的图2的一部分的斜视图。
图4是第1实施例鼓风机的其它驱动部构成的局部正视图。
图5是第2实施例的鼓风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第2实施例鼓风机组装前的外罩的主要部分分解斜视图。
图7是第2实施例鼓风机组装前的外罩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8是第2实施例的鼓风机外罩的侧视图。
图9是第2实施例的鼓风机外罩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第2实施例的鼓风机外罩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第3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外壳件的斜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外壳件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外壳件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1所示外壳件的配合面的侧视图。
图15是从图14所示外壳件的配合面所视的斜视图。
图16是第3实施例的另一外壳件的配合面的侧视图。
图17是从图16所示外壳件的配合面所视的斜视图。
图18是第4实施例的外壳件的配合面的侧视图。
图19是从图18所示外壳件的配合面所视的斜视图。
图20是第5实施例的防振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1是第5实施例的防振件的安装状态的斜视图。
图22是第5实施例的防振装置的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23是第5实施例的防振件的端面图。
图24是第5实施例的防振装置在安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5是第6实施例的防振装置在安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6是传统鼓风机的整体斜视图。
图27是传统鼓风机的马达的分解斜视图。
图28是显示另一种传统鼓风机的结构的局部正视图。
图29是传统鼓风机的组装前的外罩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30是显示传统鼓风机的外罩的侧板部分的内侧视图。
图31是传统鼓风机的电动机的正视图。
图32是传统防振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图4所示是第1实施例的鼓风机。该鼓风机也叫做卧式风扇,如图1所示那样,从在长方形的风扇外罩1内转动的叶轮2外周的一部分沿径向向叶轮2内吸入空气,并通过其余的外周部分沿径向向外吹出空气,图中所示为双联式。在设在中心部位的以驱动叶轮2的马达3以及摇动风扇外罩1的马达4为核心的驱动部5的两侧,各有一组叶轮2和风扇外罩1,但左右的基本部分的构成是相同的,所以,相同的部分只对一边的构成进行说明,另一边的构成用同样的符号表示,其说明省略。
驱动叶轮2的驱动部5的马达3,安装在鼓风机机架6的纵向中心部位。该马达3的输出轴7从马达3的外壳8的侧面如图所示那样向两侧伸出,输出轴7的至少一侧(图3中为左侧)的伸出量设计得较大。该马达3的外壳8,由铸件或铝压铸形成,由两件外壳件--被与输出轴7垂直的线划分成两件的外壳件--相对接合而构成。在外壳8的两侧形成供输出轴7向外部伸出的轴孔,该轴孔的外周被沿轴向延伸的保护筒9围住。保护筒9是与外壳8一体形成的内径比输出轴7的外径稍大的筒部。各输出轴7如图3所示那样,从外壳8伸出的部分可转动地被保护筒9套住,但留出轴侧端,用于安装叶轮2。套住输出轴7伸出量大的一端的保护筒9,其突出端形成比其它部分外径小的小直径部10。
在输出轴7伸出量大的一侧的外壳8的侧面上,围绕保护筒9一体形成与保护筒9并列突出的三根横柱11。该横柱11的突出端与保护筒9的小直径部10的根部处在同一位置上,在各端面上设计安装孔12(参见图3)。而且,由立面13和安装面14构成的L型安装板15,用螺栓将其立面13固定在横柱11的突出端,从而在安装板15与马达3的外壳8的侧面之间构成零件收容空间16,其中立面13位于马达3的外壳8的对面,而安装面14大致与该立面13垂直地向马达3侧突出。在安装板15的立面13的大致中心处,开设配合孔17,以配合保护筒9的小直径部10,保护筒9的端部被该配合孔17支撑住。
在安装板15上安装驱动马达3的电容器18、变换转速的继电器19、摇动风扇外罩1的马达4等电气件以及摇动风扇外罩1的摇动机构,并将它们集中在零件收容空间16内。具体如图3所示,马达4用螺栓装在立面13上,电容器18、继电器19以及继电器盖20用螺栓固定在安装面14上,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零件收容空间16。马达4内装减速装置,其转动轴从立面13的一边缘上形成的切口21向另一方的风扇外罩1侧伸出,摇动机构的曲柄22装在轴端侧。在该曲柄22上连接摇动杆23,而连接在摇动杆23上的连接杆24与两个风扇外罩1连接,从而构成由一个马达4摇动两个风扇外罩1以改变风向的形式。零件收容空间16和马达3完全被可拆装的驱动部盖25罩住。
安装板15上电气件等的安装,在将安装板15装到马达3的外壳8的横柱11上之前进行,如果主要的电气布线也完成了,则安装板15可如真正装上电气件的电路板一样处理,与在狭窄的空间里进行电气件等的安装作业和电气布线相比,作业更容易,也可简化布线线路,还可改善作业性。由于从外壳8伸出较长的输出轴7几乎被保护筒9完全罩住,并且保护筒9的突出端侧利用配合孔17支撑在安装板15上,形成双重支撑的状态,所以,即使在输送时等受到外力作用,也可利用保护筒9止振,不会产生弯曲变形。
这样,保护筒9和横柱11能起到确保零件收容空间16不会给其它构件造成障碍的作用。另外,零件收容空间16不受鼓风影响,并且,由于被驱动部盖25遮住,所以,还可减轻电气件等上的灰尘附着。即,该鼓风机,在马达3的输出轴7伸出的马达3的外壳8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叶轮2的侧面之间,确保了鼓风机运转所需的电气件等集中配置的零件收容空间16,所以,可缩小鼓风机的横向尺寸,并且,由于单设摇动风扇外罩1的马达4,因此,还可提高维护性并降低成本。
另外,保护筒9如上所述,是保护为了确保零件收容空间16而伸出量大的输出轴7不受外力作用的构件,但因为输出轴7是贯通安装板15的构成形式,所以,如图4所示那样,通过将安装板15的配合孔17设计得比输出轴7的外径只大一点,就可去掉保护筒9而只利用安装板15来防止输出轴7的摇动,从而可以简化结构。另外,安装板15也可安装在鼓风机的机架6上,将安装板15的构成设计成多面构成形式,则可望有效利用零件收容空间16。
下面,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5~图10所示是第2实施例的鼓风机。该鼓风机也叫做卧式风扇,如图1所示那样,从在长方形的风扇外罩1内转动的叶轮2外周的一部分沿径向向叶轮2内吸入空气,并通过其余的外周部分沿径向向外吹出空气,图中所示为双联式。在设在中心部位的以驱动叶轮1的马达203以及摇动风扇外罩1的马达204为核心的驱动部5的左右,各有一组叶轮2和板金制造的风扇外罩1,但左右的基本部分的构成是相同的,所以,相同的部分只对一边的构成进行说明,另一边的构成用同样的符号表示,其说明省略。
风扇外罩1,如图5所示那样,由构成纵向两端的2块侧板206以及直接固定在该侧板206之间构成纵向细长的吸入口207和吹出口208的向内弯曲的2块相对设置的第1和第2导板209、210构成。各侧板206设有在大致圆盘状的侧面212的周边上形成的大致为圆筒形的凸缘213,在侧面212的中心形成轴支撑用圆孔211。凸缘213向侧板206的轴向外侧突出,以保持侧板206的刚性。2块导板209、210直接固定在侧板206之间,使各侧板206以对置的状态相离设定的间隔,从而构成使叶轮2可转动地收在其中的风扇外罩1。2块导板209、210中的一方(导板209)比另一方宽,成为其吸入口边缘的纵向端缘214如图8所示那样向外弯曲成圆弧状,其纵向的各端部沿侧板206的外周边固定;另一方的导板210较窄,成为其吸入口边缘的纵向端缘214向外弯曲成圆弧状,其纵向的各端部固定在侧板206的侧面212上比外缘靠内侧的地方。
在组装到侧板206上之前的第1导板209的纵向两端上,设计铆接机构,该铆接机构由与侧板206的侧面212外周部接触的接触面215、与凸缘213的外周部接触的接触面216、以及与凸缘213的自由端接触的向内的弯曲部217构成。另一方面,与该第1导板209的各端部结合的各侧板206的凸缘213上,形成切口218,作为比其他部分凸出量少的部分(参见图6、图7)。
另外,在各侧板206的与第2导板210结合的侧面212外侧的内侧缘上,如图6所示那样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细长的配合孔220,并设有向轴向突出的凸缘219。而且,在与之对应的第2导板210的两端部设计可与侧板206的配合孔220配合的铆接机构,该铆接机构由与侧板206的配合孔220的内侧孔边缘接触的接触面221、与凸缘219的外表面接触的接触面222、以及与凸缘219的自由端接触的向内的弯曲部223构成。
这2块导板209、210与2块侧板206的组装如下进行。
首先,对于较宽一方的第1导板209,将侧板206的切口218部分的凸缘213从外侧嵌入一沟槽内,该沟槽由与侧板206的侧面212外周部接触的接触面215、与凸缘213的外周部接触的接触面216、以及与凸缘213的自由端接触的向内的弯曲部217形成,并将铆接机构的弯曲部217弯曲到与凸缘213的内周面紧密结合的程度,该铆接安装使凸缘213被铆接机构抱住(参照图9);对于另一方的端部,也采用同样的方法铆接安装在另一方侧板206的切口218部分的凸缘213上。即使不在凸缘213上设计切口218,也可通过加宽与凸缘213的外周部相接的接触面216,进行同样的铆接安装,但铆接机构不能利用切口218向圆周方向移动,采用该构造形式,组装时导板209的定位稍稍有些麻烦。
然后,对于较窄一方的第2导板210,将端部的铆接机构从内侧嵌入侧板206的配合孔220内,并将侧板外侧的内侧缘上上突出的凸缘219从侧板外侧嵌在一沟槽内,该沟槽由与侧板206的配合孔220的内侧孔边缘接触的接触面221、与凸缘219的外表面接触的接触面222、以及与凸缘219的自由端接触的向内的弯曲部223形成,并将铆接机构的弯曲部223弯曲到与凸缘219的内周面紧密结合的程度,该铆接安装使凸缘219被铆接机构抱住(参照图10);对于另一方的端部,也采用同样的方法铆接安装在另一方的配合孔220的凸缘219上。该第2导板210的组装也可规定配合孔220上用于配合铆接机构的铆接机构的位置,使组装时可进行导板210的定位。
这样组装而成的风扇外罩1,在各导板209、210与各侧板206之间的结合部不形成间隙,结合部分采用重叠的构造不易振动,因此,即使为改变风向而进行的摇动也基本不会产生所谓“高频振动噪声”的异常声音。即,铆接安装状态下的铆接机构,利用接触面215、221和弯曲部217、223的端部将侧板206的侧面212内外夹住,使导板209、210与侧板206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设计成不易振动的构造形式。并且,在该风扇外罩1上不用点焊进行组装,所以,组装前的各零件可预先喷漆,与大的组装件相比,更容易进行喷漆处理,也更容易保证质量。
下面,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1~图17所示的该第3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外壳,是第1及第2实施例的鼓风机上适用的形式。第3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外壳301,是用在如图13所示那样使卧式风扇上的叶轮302转动的电动机的外壳,适用于输出轴303从外壳301伸出较长形式的电动机。电动机的外壳301,是将由铸件或铝压铸制成的、被与输出轴303垂直的线分隔成两部分的同样形状的外壳件304相对接合而构成。在各外壳件304的一侧上形成供输出轴303向外部伸出的轴孔305,该轴孔305的内侧被轴承支撑部305围住,外侧被向轴向延伸的保护筒307围住。保护筒307是与外壳301一体形成的筒部,且其内径比输出轴303的外径稍大。输出轴303从外壳301伸出的部分,如图13所示那样可转动地被保护筒307套住,但从该保护筒307上露出轴侧端,用于安装作为从动件的叶轮302。在保护筒307的突出端的内周上,在输出轴303周围设计离输出轴303极近的突部308。
在外壳件304上,形成2个用于安装电动机的装配脚309,装配脚309向径向突出地在圆周方向上并排布置。在外壳件304的配合面310上,如图14、15所示那样,在以外壳件304中心线为中心的对称位置上,设计由突部311和凹部312构成的配合机构。该配合机构如图16、17所示那样,也可由在圆周方向形成圆弧的突条313和与之配合的条形凹槽314构成。在靠近外壳件304的配合面310的圆周方向上并列设计三处凸缘316,凸缘316上设有螺栓透孔315,用于在两外壳件304的配合面310接合的状态下以螺栓进行连接。
该电动机的外壳301,是将同样形状的两外壳件304对接,使配合面310面对面配合的配合机构形成配合的关系,并利用螺栓将各凸缘316之间紧固在一起而构成。电动机的输出轴303分另通过保护筒307伸向外部,在各露出的轴端侧安装叶轮302等从动件。即,该电动机的外壳301,可用一个模具制造,组装时,也可利用配合面310上形成的配合机构进行外壳件304之间的相互定位,从而即使不使用定盘等也可容易地进行定位。并且,由于用2个同样形状的外壳件304构成,所以,也容易找出装配脚309的安装面的平面度,轴心也不易错位,所以,是组装精度高的外壳301。而且,从外壳301伸出较长的输出轴303几乎完全被保护筒307套住,所以,即使运送时受到外力作用,也可利用保护筒307的内表面防振,所以,不会弯曲。特别是由于在保护筒307上设计了离输出轴303极近的突部308,所以,输出轴303的微小振动也被抑制住。这样,通过将保护筒7与外壳301一体形成,可减少使用场所的限制,比利用其它构件来防振,构成简单,组装也容易。
另外,即使在外壳301不是由分割件构成、输出轴303只向一方延伸的电动机上,也可如前面所述那样设计保护筒307。并且,也可将保护筒307用在从动件不是叶轮302的各种装置的驱动源的电动机上。
图18、19所示是第4实施例的电动机的外壳。从图中也可了解的那样,该电动机的外壳301与第3实施例中的电动机的外壳301基本上有相同的构成。因此,对于与第3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采用与第3实施例同样的符号,有关说明省去。
该电动机的外壳301,是将设在第3实施例中配合面310上的配合机构改设在外壳件304的装配脚309的配合面的对称位置上。配合机构由突出部317和与突出部317配合的凹部318构成,设在以外壳件304的中心线为中心的对称位置上,一方的装配脚309上设计突出部317,另一方的装配脚309上设计凹部318。这样,可得到第3实施例的配合机构所产生的效果,特别是更容易找到装配脚309的安装面的平面度。当然,外壳301也可同时采用第3实施例中配合面310的配合机构构成。
下面,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0~图24所示是适用于本发明鼓风机的第5实施例的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是为了将例如鼓风机等机器401安装在顶棚等上,而如图20所示那样,将设在机器401上的突缘状装配部402和作为支撑构件的顶棚等上的装配法兰403,中间隔着第1和第2防振件404、405,用螺栓406、螺母407对置安装的机构。在装配部402和装配法兰403上分别开设可对合的比螺栓406的直径大的啮合孔408。
第1防振件404和第2防振件405的基本构成相同,如图22所示那样,是在其两端面上将具有防振功能的防振橡胶和弹簧等弹性构件409利用接头410、413、418夹住而构成。第1防振件404在圆筒形的弹性构件409的一端装上圆盘状的接头410,在另一端装上接头413,套筒状的支撑筒部411从接头413穿出,在支撑筒部411内侧设置弹性构件409的筒状突出部419。在圆盘状的接头410上形成可穿插螺栓406的螺栓透孔412。弹性构件409中心孔417的直径比该螺栓透孔412大。另外,有时也使该孔417可以插入塞柱416。支撑筒部411的外径和长度使其可以插入装配部402的啮合孔408并可从装配部402伸出,在其内侧嵌入弹性构件409的筒状突出部419。
第2防振件405,是在圆筒形的弹性构件409的两端装上圆盘状的接头410和接头418而构成。在一方的接头410的中心形成可穿插螺栓406的螺栓透孔412;在另一方的接头418的中心形成配合孔414,配合孔414内可插入第1防振件404的接头413的支撑筒部411。在配合孔414上对称的位置如图23所示那样向内形成直径比配合孔414小一些的突起415。突起415利用其弹性变形嵌固在穿过的支撑筒部411的外周上。弹性构件409中心的孔设计为阶梯孔,该孔的一部分孔的形状与设有配合孔414的接头418的配合孔414相同,另一部分孔420的内径可以插入螺栓406。该部分孔420有时也形成可插入塞柱416的形式。利用配合孔414和突起415、以及弹性构件409上与配合孔414形状相同的部位的孔,配合支撑筒部411构成呈啮合状态的配合机构。
在第1防振件404和第2防振件405的弹性构件409的中心孔上,装有跨越两弹性构件409之间的套筒状塞柱416(参见图22、24)。塞柱416在中心形成可插入螺栓406的透孔,同时,一端与第1防振件404的突出部419的孔417的内侧孔缘相接,另一端与第2防振件405的弹性构件409的孔420之间留有间隙431。另外,也可将支撑筒部411设在第2防振件405侧,而将配合机构设在第1防振件404侧而构成。
通过以下的操作可利用上述构成的防振装置将机器401安装到防振状态首先将第1防振件404上的支撑筒部411从装配部402的一侧插入啮合孔408中,并使支撑筒部411从装配部402的另一面伸出,将塞柱416从支撑筒部411插入,直到其一端与接头410相接的位置;然后,将第2防振件405的配合机构嵌入突出的支撑筒部411内,用第1防振件404和第2防振件405夹住装配部402;在这种状态下,利用配合孔414的突起415依靠弹力抱住支撑筒部411的外周,使得在第1与第2防振件404、405连接的状态下,不能简单地取出(参见图21);这样,使作为支撑构件的装配法兰403与第2防振件405的接头410相接,然后对合啮合孔408和螺栓透孔412,将螺栓406插入并拧上螺母407,最后将第1防振件404、装配部402、第2防防振件405、以及装配法兰403紧固在一起。
如果过度拧紧螺栓406、螺母407,则弹性构件409被过度压缩,其防振功能下降,所以,在防振装置上,将塞柱416的长度设计得比第1防振件404与第2防振件404的厚度之和短,如果过度拧紧则塞柱416端部的间隙431消失,螺栓406、螺母407不能再拧进,这样,可防止螺栓406、螺母407过度拧进。防振功能主要是针对螺栓406中心线方向的振动,不过也可利用支撑筒部411内弹性构件409的突出部419防止垂直于螺栓406中心线方向上的振动。
该防振装置如前所述那样,可提供将第1与第2防振件404、405正规安装在机器401的装配部402上的形式,安装时不必再从新正规安装一次,安装操作简单,也改善了作业性。而且,可避免漏掉第1和第2防振件404、405的不正确的安装方法。
图25所示是第6实施例的防振装置。从图中也可了解到的那样,基本部分的构成与第5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与第5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采用与第5实施例同样的符号,有关说明省去。
该防振装置,用第1防振件404的支撑筒部411代替第5实施例中的塞柱416。支撑筒部411,可起到防止螺栓406、螺母407过度拧紧的作用,从而可减掉作为单独零件的塞柱416。采用该构成形式,可减少零件数量,也可降低成本。这以外的构成以及功能与第5实施例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对于在马达输出轴的轴端部安装叶轮的鼓风机(其输出轴从外壳向外伸出),将其从上述马达外壳伸出的输出轴的伸出量设计得较大,并在马达外壳侧面的对面设置安装板,且输出轴穿过该安装板,在该安装板与上述马达之间构成零件收容空间,可集中安装鼓风机运转所需要的电气件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马达设有第2输出轴,第2输出轴从侧面伸出,第2输出轴所伸出的侧面在上述第1输出轴所伸出的侧面的相反侧;在第2输出轴的轴端部安装叶轮,多个风扇外罩围绕上述叶轮摇动以改变风向;至少第1输出轴有较大的伸出量;上述电气件中包含摇动风扇外罩的马达。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用与外壳一体成形的保护筒可转动地将从外壳伸出的马达输出轴除轴端侧以外的部分全部套住,并将保护筒的端部支撑在安装板上。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在马达的外壳上设置从其外壳伸出的横柱,并在该横柱的突出端固定安装板。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由与马达外壳相对的立面以及与该立面大致成直角地向马达侧伸出的安装面构成L字型,在立面以及安装面两方都安装电气件等部件。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板安装之前预先将电气件等装到安装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围绕叶轮的外罩,该外罩的设计使空气从在罩内转动的叶轮外周的一部分沿径向向叶轮内吸入,并使通过其它部分且沿径向向叶轮外吹出;该外罩由2块侧板以及一块导板构成,在2块侧板的大致圆盘状的侧面周边上、在轴向外侧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凸缘,而导板直接固定在这些侧板之间,使这些侧板以对立的状态分开一定的距离,并靠近叶轮外周,且可改变风向;在该导板的位于侧板侧的各端部上设计铆接机构,该铆接机构由与各侧板的侧面外周部相接的接触面、与凸缘外周部相接的接触面、与凸缘的自由端相接的弯曲部构成;使各侧板的凸缘与该铆接机构配合,通过铆接安装使弯曲部弯曲而将凸缘抱住,从而将导板固定在侧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在配合各导板铆接机构的各侧板的凸缘上,设置比其它部分伸出量少的切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围绕叶轮的外罩,该外罩的设计使空气从在罩内转动的叶轮外周的一部分沿径向向叶轮内吸入,并使空气通过其它部分且沿径向向叶轮外吹出;该外罩由2块侧板以及导板构成,2块侧板具有大致圆盘状的侧面,而导板直接固定在这些侧板之间,使这些侧板以对立的状态分开一定的距离,并靠近叶轮外周,且可改变风向;在上述各侧板的外侧侧面上的侧缘上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细长的配合孔,配合孔设有向轴向突出的凸缘;在上述导板的位于上述侧板侧的各端部上设计可与侧板的上述配合孔配合的铆接机构,该铆接机构由与各侧板配合孔的内侧孔缘相接的接触面、与上述凸缘外周部相接的接触面、以及与上述凸缘的自由端相接的弯曲部构成;使上述各侧板的凸缘与该铆接机构配合,通过铆接安装使弯曲部弯曲而将凸缘抱住,从而将导板固定在侧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利用与上述外壳上一体成型的保护筒,在靠近的位置上可转动地将从外壳伸出的马达输出轴除轴端侧以外的部分全部套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护筒的轴端侧的输出轴周围设计离该输出轴极近的突起。
12.如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外壳被与输出轴垂直相交的线划分成二等分,将二个同样的由铸件或压铸成型而制成的外壳件对合连接构成上述外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件的用于接合两外壳件的对合面上,在对称的位置设计配合机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将配合机构设计为突起和与之配合的凹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将配合机构设计为突条和与之配合的条形凹槽。
16.如权利要求12到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件的外周的一部分设有一体的装配脚,在该装配脚的相对面的对称位置上设计配合机构。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设有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的构成是,中间隔着防振件地用螺栓、螺母将装配部和支撑构件对置安装,将装在上述装配部一侧面的第1防振件和装在上述装配部另一侧面的第2防振件对置配置,使支撑构件与装配部之间隔着第2防振件,然后用螺栓依次穿过第1防振件、装配部、第2防振件以及支撑构件,并用螺母紧固;在上述第1防振件和上述第2防振件中任何一方的一面上设计支撑筒部,该支撑筒部在中心设有透孔,该透孔与上述装配部上形成的配合孔对应,可以穿过螺栓;而在另一方的防振件上设计可配合在上述支撑筒部上而成啮合状态的配合机构;即使在装上螺栓但没有装上螺母的情况下,上述第1防振件第和2防振件都可保持夹住装配部的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使上述防振装置的上述支撑筒部起到防止上述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过度压缩的限制器的作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防振装置的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之间设计防止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过度压缩的限制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将防振装置的限制器设计成筒状,使其形成可穿过螺栓的螺栓穿透部,且将限制器的长度设计得比第1防振件和第2防振件的厚度之和短。
全文摘要
对于在马达3的输出轴7的轴端部安装叶轮的鼓风机(其输出轴从外壳8向外伸出),将其从马达3的外壳8伸出的输出轴7的伸出量设计得较大,在马达3的外壳8的侧面的对面设计贯通输出轴7的安装板15,该安装板15与马达3之间构成零件收容空间16,可集中安装鼓风机运转所需要的电气件等。
文档编号H02K5/06GK1204011SQ98115130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7日
发明者石川忠昭, 小栗敦, 松泽久行, 加藤泰启, 吉田通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