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242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机作为一种动力源被广泛使用,现实中,电机容易因高温而被烧坏,而电机温控器可以保护电机不因高温而被烧坏。须保证温控器能快速、准确地感温,并及时作出反应和操作,温控器的固定方式往往决定了其感应温度的灵敏度。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温控器,固定结构存在一些缺陷,比如: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4290634,公开了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安装结构,温控器通过控制板固定在电机机壳的外壁上,温控器卡接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一端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插舌,另一端连接弹性卡扣,在机壳外壁上设有与插舌相匹配的插孔,以及与弹性卡扣相配合的卡孔,通过插舌与插孔的配合、弹性卡扣与卡孔的配合,将固定板卡接在电机机壳外壁上。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202931119,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烧毁功能的电机,在机壳前后两端装有轴承支承转轴,前后轴承配有轴承盖及外端盖,在前后轴承盖或前后外端盖上贴装有温控器。对于前者这种温控器固定方式,需增加额外零部件,即固定板,来达到固定的效果,成本高,装配工艺复杂,同时这两种温控器固定方式,均固定在电机外表面,增加了整个电机的外形尺寸,同时,由于温控器不是所有面都被包裹、紧贴电机,因此,温控器不能准确感知机壳表面的温度,温控器各表面温差较大,温控器灵敏性低、安全性较低。
[0006]因此,业界亟需一种无需增加零部件即可达到固定效果,成本低,可将温控器置于电机内部,减少电机整体外形尺寸,温控灵敏度较高的电机温控器固定结构。

【发明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在电机刷架外壁向内设有凹槽,温控器本体卡接于凹槽内,且温控器的一个温度检测面与机壳内壁贴合,温控器被包裹于刷架外壁与机壳内壁之间,刷架与机壳微过盈方式来固定,温控器灵敏性高、安全性尚O
[0008]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的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机与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包括温控器本体与连接温控器本体一端的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刷架与机壳,所述刷架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刷架外壁上设有开放的凹槽,所述温控器本体卡固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温控器的至少一个检测面暴露在外,当所述刷架固定到所述机壳内时,所述温控器暴露在外的检测面与所述机壳内壁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刷架与所述机壳采用微过盈的配合方式。
[0010]优选的,所述温控器本体表面采用金属材质或塑料。
[0011]优选的,所述引线一端连接温控器,另一端连通外部电源。
[0012]优选的,所述温控器本体与所述凹槽之间无缝隙贴合。
[0013]优选的,所述温控器呈矩形、圆柱形或三角柱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
[0015]采用刷架与机壳微过盈方式来固定,装配工艺简单可靠,且无需增加零部件来达到固定效果,成本降低。
[0016]温控器本体置于电机内部,从而减少了电机整体外形尺寸。
[0017]将温控器本体各个面包裹于无温差的环境中,温控器周边被刷架与机壳包围,各个面基本无温度差,因而温控器灵敏性高、安全性高。
[0018]温控器检测面为金属材质,热传导率高,能更加准确的感知电机温度,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0019]温控器本体一端的引线可直接连通电源端,由此电机可以取消一个端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刷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温控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电机的机壳、刷架与温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1.机壳;2.刷架;3.温控器本体;4.凹槽;5.凹槽挡板;6.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温控器固定方式,需增加额外零部件,成本高,装配工艺复杂,同时温控器不是所有面都被包裹,因此,温控器不能准确感知机壳表面的温度,温控器各表面温差较大,温控器灵敏性低、安全性较低。
[0027]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详细介绍。
[0028]请一并参见图1?图4,本发明中的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机与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包括温控器本体3与连接温控器本体3 —端的引线6,电机包括刷架2与机壳I,刷架2安装在机壳I内,刷架2外壁上设有开放的凹槽4,温控器本体3卡固于凹槽4内,温控器的至少一个检测面暴露在外,当刷架固定到机壳内时,温控器暴露在外的检测面与机壳I内壁相贴合。
[0029]具体地,本发明中的电机,是有刷电机,其包括机壳I与刷架2,刷架2安装于机壳I的内部,在机壳I的内部还设有碳刷,并设有换向器或集电环,碳刷与换向器或集电环表面滑动接触,刷架2可以通过弹簧将压力加在碳刷上,使碳刷在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稳定地传导电流。在电机内部还包括有温控器,温控器包括温控器本体3与连接在其一端的引线6,温控器本体3采用双金属片作为感温组件,电机正常工作时,双金属片处于自由状态,触点处于闭合或断开状态,当温度达到动作温度时,双金属片受热产生内应力而迅速动作,打开或闭合触点,切断或接通电路,从而起到控温作用。当电机冷却到复位温度时,触点自动闭合或打开,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另外,温控器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对此并不作限制。为确保良好的感温效果,可以在温控器的检测面涂上导热硅脂或其它性能类似的导热介质,温控器本体3的检测面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热传导率高,温控器能准确的感知电机温度,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温控器本体3呈矩形、圆柱形或三角柱形等任意形状,对此不作限制,只要具备良好的温控效果即可。
[0030]刷架2整体呈圆环状,在刷架2的外圆周一端,刷架2的外壁上设有开放的凹槽4,凹槽4的面向机壳I内壁的那个面为非封闭式,由此温控器的至少一个检测面暴露在外,凹槽4的体积微大于温控器本体3的体积,使得温控器本体3恰好卡固于凹槽4内,当刷架固定到机壳内时,温控器暴露在外的检测面与机壳I内壁相贴合,同时,凹槽4内凹的形状与温控器本体3嵌入的形状相同,呈矩形、半圆柱形或三角柱形等任意形状,使温控器本体3的侧表面与凹槽4的内壁相贴合,实现两者的无缝隙配合。在凹槽4的下端,还设有凹槽挡板5,以支撑温控器本体3的下端,避免温控器的滑落。在刷架2的外围,包裹机壳1,刷架2与机壳I采用微过盈的配合方式,同时,温控器本体3也同时被包裹于刷架2外壁与机壳I内壁之间,温控器本体3的一个温度检测面与机壳内壁相贴合,温控检测更加精准。
[0031]在温控器本体3的一端设置引线6,引线6的一端连接温控器本体3,引线的另一端连通外部电源,由此电机可以将引线6的一端视作一个端子,因而可以取消一个端子,以降低成本。
[0032]本发明中的电机温控器固定结构,包括电机与温控器,温控器包括温控器本体3与连接温控器本体一端的引线6,电机包括刷架2与机壳1,刷架2固定于机壳I内,刷架外壁向内设有开放的凹槽4,温控器本体3卡固于凹槽4内,并且至少有一面温度检测面与机壳内壁相贴合。由此,无需增加零部件即可达到固定效果,成本降低,且温控器本体置于电机内部,减少了电机整体外形尺寸,温控器本体3各个面包裹于无温差的环境中,温控器灵敏性高、安全性高。
[00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机与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包括温控器本体与连接温控器本体一端的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刷架与机壳,所述刷架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刷架外壁上设有开放的凹槽,所述温控器本体卡固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温控器的至少一个检测面暴露在外,当所述刷架固定到所述机壳内时,所述温控器暴露在外的检测面与所述机壳内壁相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与所述机壳采用微过盈的配合方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本体表面采用金属材质或塑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一端连接温控器,另一端连通外部电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本体与所述凹槽之间无缝隙贴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温控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呈矩形、圆柱形或三角柱形。
【专利摘要】一种电机温控器固定结构,包括电机与温控器,电机包括刷架与机壳,刷架安装于机壳内,刷架外壁向内设有凹槽,温控器卡固于凹槽内并与机壳内壁相贴合。由此,无需增加零部件即可达到固定效果,成本降低,且温控器置于电机内部,减少了电机整体外形尺寸,同时温控器各个面包裹于无温差的环境中,温控器灵敏性高、安全性高。
【IPC分类】H02K11/00
【公开号】CN105071601
【申请号】CN201510581994
【发明人】倪祖根
【申请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