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1954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有效地降低配电柜的温度,有效防止配电柜温度过高而导致电路故障,属于控制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气化的不断增长,电气设备已经越来越广泛。电气设备由于受到电子元器件的限制,其工作温度一般不能超多70度,有的电器设备甚至要求温度低于50度。近几年,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飞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了电器设备的市场。特别是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电器设备无处不在。应用于太阳能领域的电器设备一般都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在青海、新疆地区温度更高,这对电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的电器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目前,一些国际电器厂商,如施耐德电器专门为太阳能领域研发、生产了专门的电器设备,有的安装了冷却系统。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但成本太高。同时,冷却系统本身是耗电设备,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功率输出。本发明拟用简单的风箱原理,将配电柜中的热量快速的与外面的空气互换,降低配电柜内的环境温度。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的目的是有效防止降低电器设备的温度,减少电器设备的故障。
[0004]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包括电源(I)、控制器(2)、温度传感器(3)、进气门开关(4-1)、进气门电机(5-1)、进气门传动部件(6-1)、进气门(7-1)、出气门开关(4-2)、出气门电机(5-2)、出气门传动部件(6-2)、出气门(7-2);
电源(I)输出一与进气门电机(5-1)连接,中间串联进气门开关(4-1),串联进气门开关(4-1)的控制端子与控制器(2)的输出连接,进气门电机(5-1)与进气门传动部件(6-1)连接,进气门传动部件(6-1)与进气门(7-1)连接;电源(I)输出二与出气门电机(5-2 )连接,中间串联出气门开关(4-2),串联出气门开关(4-2)的控制端子与控制器(2)的输出连接,出气门电机(5-2 )与出气门传动部件(6-2 )连接,出气门传动部件(6-2 )与出气门(7-2 )连接;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器(2)的输入连接。
[0005]—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其一次操作流程为:出气门(7-2)打开3秒后,进气门(7-1)连续打开、关闭10次,完成后,出气门(7-2)与进气门(7-1)同时关闭。
[0006]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当温度传感器(3)检测温度大于50度时,执行I次操作流程,60秒后,传感器(3)检测温度仍大于50度时,再执行2次操作流程;温度传感器(3)检测温度大于60度时,连续执行5次操作流程后,60秒后,传感器(3)检测温度仍大于60度时,发出警报。
[0007]所述电源(I)是用于给进气门电机(5-1)、出气门电机(5-2 )以及控制器供电,一般由低压直流电源构成。
[0008]所述控制器(2)用于控制进气门开关(4-1)、出气门开关(4-2)的控制端子,进而控制进气门电机(5-1 )、出气门电机(5-2)的动作,同时也接收传感器(3)检测的温度信号,一般由单片机构成。
[0009]所述温度传感器(3)由热电偶构成,检测配电柜内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传送给控制器(2)。
[0010]所述进气门开关(4-1)是由继电器构成,输入与电源(I)连接,输出与进气门电机(5-1)连接,其控制端子与控制器(2)连接,控制器(2)控制其线圈得电与失电,从而控制进气门开关(4-1)的闭合与断开。
[0011]所述进气门电机(5-1)由直流电机构成,用于控制进气门(7-1)的开关。
[0012]所述进气门传动部件(6-1)用于连接电机与进气门(7-1 ),将电机输出的旋转动能转化为进气门(7-1)的开关所需要的能量,由传动元件构成。
[0013]所述进气门(7-1)的一边利用铰链安装在配电柜上,同时利用进气门传动部件(6-1)与进气门电机(5-1)连接,实现自动控制。
[0014]所述出气门开关(4-2)与进气门开关(4-1)的结构与连接方法相同。
[0015]所述出气门电机(5-2)与进气门电机(5-1)的结构与连接方法相同。
[0016]所述出气门传动部件(6-2)与进气门传动部件(6-1)的结构与连接方法相同。
[0017]所述出气门(7-2)与进气门(7-1)的结构与连接方法相同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I)本发明可有效降低配电柜的温度,从而保障配电柜的电器设备正常工作。
[0018](2)本发明风箱原理,技术路线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市场推广潜力很大。
[0019](3)本发明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配电柜的温度,当温度超过门限值时,发出报警。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源(1)、控制器(2)、温度传感器(3)、进气门开关(4-1)、进气门电机(5-1)、进气门传动部件(6-1)、进气门(7-1)、出气门开关(4-2)、出气门电机(5-2)、出气门传动部件(6-2)、出气门(7-2)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进一步对本发明解释。
[0021]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包括电源(1)、控制器(2)、温度传感器
(3)、进气门开关(4-1)、进气门电机(5-1)、进气门传动部件(6-1)、进气门(7-1)、出气门开关(4-2)、出气门电机(5-2)、出气门传动部件(6-2)、出气门(7-2);
电源(I)输出一与进气门电机(5-1)连接,中间串联进气门开关(4-1),串联进气门开关(4-1)的控制端子与控制器(2)的输出连接,进气门电机(5-1)与进气门传动部件(6-1)连接,进气门传动部件(6-1)与进气门(7-1)连接;电源(I)输出二与出气门电机(5-2 )连接,中间串联出气门开关(4-2),串联出气门开关(4-2)的控制端子与控制器(2)的输出连接,出气门电机(5-2 )与出气门传动部件(6-2 )连接,出气门传动部件(6-2 )与出气门(7-2 )连接;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器(2)的输入连接。
[0022]—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其一次操作流程为:出气门(7-2)打开3秒后,进气门(7-1)连续打开、关闭10次,完成后,出气门(7-2)与进气门(7-1)同时关闭。
[0023]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当温度传感器(3)检测温度大于50度时,执行I次操作流程,60秒后,传感器(3)检测温度仍大于50度时,再执行2次操作流程;温度传感器(3)检测温度大于60度时,连续执行5次操作流程后,60秒后,传感器(3)检测温度仍大于60度时,发出警报。
[0024]工作原理:本发明采用自动控制进气门(7-1)、出气门(7-2)的开关与闭合,实现配电柜内迅速换气,从而降低配电柜内的温度。当配电柜的温度大于50度时,温度传感器(3)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送至控制器(2),控制器(2)发出控制信号,首先控制出气门开关(4-2 )得电,出气门电机(5-2 )通过出气门传动部件(6-2 )将出气门(7-2 )打开;3秒后,控制器(2)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进气门开关(4-1)连续得电、失电,控制出气门电机(5-2)的正、反转,通过进气门传动部件(6-1)控制进气门(7-1)的连续快速的打开与闭合,将外部的空气迅速的与配电柜内的热空气交换,从而降低配电柜的温度。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包括电源(I)、控制器(2)、温度传感器(3)、进气门开关(4-1)、进气门电机(5-1)、进气门传动部件(6-1)、进气门(7-1)、出气门开关(4-2),出气门电机(5-2)、出气门传动部件(6-2)、出气门(7-2); 电源(I)输出一与进气门电机(5-1)连接,中间串联进气门开关(4-1),串联进气门开关(4-1)的控制端子与控制器(2)的输出连接,进气门电机(5-1)与进气门传动部件(6-1)连接,进气门传动部件(6-1)与进气门(7-1)连接;电源(I)输出二与出气门电机(5-2 )连接,中间串联出气门开关(4-2),串联出气门开关(4-2)的控制端子与控制器(2)的输出连接,出气门电机(5-2 )与出气门传动部件(6-2 )连接,出气门传动部件(6-2 )与出气门(7-2 )连接;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器(2)的输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其特征是一次操作流程为:出气门(7-2)打开3秒后,进气门(7-1)连续打开、关闭10次,完成后,出气门(7-2)与进气门(7-1)同时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温度传感器(3)检测温度大于50度时,执行I次操作流程,60秒后,传感器(3)检测温度仍大于50度时,再执行2次操作流程;温度传感器(3)检测温度大于60度时,连续执行5次操作流程后,60秒后,传感器(3)检测温度仍大于60度时,发出警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箱原理的配电柜冷却装置,包括电源、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进气门开关、进气门电机、进气门传动部件、进气门、出气门开关、出气门电机、出气门传动部件、出气门。当配电柜内的温度较高时,控制器控制进气门开关与出气门开关,从而控制出气门打开,进气门连续打开、关闭,将外部的空气与配电柜内的空气进行换气,从而降低配电柜内的温度,保障配电设备正常运行。本发明基于风箱原理,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很容易实现,并且冷却效果非常明显。
【IPC分类】H02B1/56, H02B1/26, G01K7/02
【公开号】CN105140809
【申请号】CN201510637732
【发明人】李俊娇, 陆玉正, 朱正香
【申请人】李俊娇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