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动机换向方法及电子换向直流电动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539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换向脉冲,使此元件换向,这样,就能造成每个元 件都是在抵达几何中性线上时,进行换向。换言之,即造成所有元件的换向时刻均与其抵达 几何中性线的时间同步。只有这样,才能使本电动机在工作原理上和传统直流电动机完全 一样。48 :1同步器是用于电机动态时参数检测的装置,静态下亦可用软件加以封闭,以减 少干扰,一旦电机起动,则立即打开,进行采样。至于调速时亦是这样,始终是使换向脉冲的 频率与电动机的转速频率保持一致,形成自控型变频换向方式,这是直流电动机换向所必 备的条件。
[0031] 由于采用了 48 :6和48 :1这两个特殊环节,我们便彻底解决了电机电枢元件5正 确换向的地点和时间问题,使得本电机具有和传统直流电动机完全一样的工作原理和性 能,那么,所有传统直流电动机的特性和参数以及各种计算和使用方法、应用范围等等,都 完全可适用于本种电动机,这也是本种电动机有别于其他各种各样无换向器式电动机的地 方。
[0032] 3.运行参数输入与输出环节:此处共有三个环节,即i、运行参数给定器;ii、电 枢电流反馈器;iii、电流PI调节输出器。
[0033] i、运行参数给定器:为了实现准确的运行参数的给定,采用数字输入,即由上位 控制机10电脑通过RS232 12标准接口,向CPU11输入参数数字,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处 理。RS232 12 口用的是单电源型,由+5v供电。
[0034] ii、电枢电流反馈器:为了对电枢电流进行软件型PI调节,必须对电流实施 实时数字采样,所以采用了 A/D16接口单元。由于节省CPU11引脚,采用的是串行A/ D16TLC0831C,使用的时钟频率为1M,由CPU11的ALE脚提供,参考电压Uref=2. 5v, 通过采样分流器Ra,电流信号从in+和in-输入TLC0831C,然后以数字形式从DO脚输出 到CPU11的中断输入端,在CPU11内进行电枢电流软件型PI调节。由于A/D16为8位,采 样精度为2 =256,即1/256。
[0035] iii、电流PI调节输出器:经CPU11软件PI调节处理后,对电枢电流进行调整 的输出量,将由P2. 7送到D/A15的DATA脚,经D/A15变换后再由脚DACA输出到SCR18 的控制电路中去,对SCR18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直到电枢电流保持恒值为止。D/A15采 用的也是8位串行型TCL5620,时钟信号亦由CPU11的ALE脚提供,频率1M,参考电压 Uref=4. 5v。D/A15转换器的输入端DATA连到CPU11的P2. 7脚,系统初始化后,此脚为高 电平,故通过一个反向器接通,DATA平时便为低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取一路,即DACA, 输出4. 5v以内的直流调节电压。转换器还有两个控制端,一个是DAC寄存器的加载LDAC, 它与CPU11的P2. 6脚相连;另一个是串口输出控制LOAD,它与CPU11的P2. 5脚相连。前 者的功能是:当其信号为高时,DAC寄存器不进行刷新(维持原有数据),D/A15只是从 CPU11中,把串行数据一个一个地读到输入寄存器(A)中来变成并行数据,并加以锁存,一 旦其信号变低(由CPU11通过P2. 6控制)后,DAC寄存器才进行刷新;后者的作用则是:当 其为高电平时,DAC寄存器不刷新(维持原有数据),只有到LOAD信号由高变低(由CPU11 的P2. 5控制)时,才利用信号的下降沿,把并行数据从A寄存器中读到DAC寄存器(B)中 并加以锁存(即刷新寄存器B),与此同时,把锁存数据对应的模拟电压送到DACA输出端。
[0036] 除了上述三个单元电路之外,还有一个隐藏型环节,在这里特别加以说明,那就是 电动机系统的转速PI调节环节。由于系统里已经有了 48 :1同步器,它的脉冲是动态的,其 单位时间内的个数除以48 (槽数),恰好便是电动机的转速,所以,转速反馈已是现成,不需 另外采集,而时钟又可从CPU11的主频中分频得到,也不必外输。这样一来,只要使用软件 处理,便可以实现电机的转速PI调节,达到恒速运行的目的。
[0037] 4.专用高频电源7 :用来给磁极转子上的高频电磁铁供电,如图6所示,是一个 标准的晶体振荡高频电路,频率为15k,电源电压为+12v,输出交流电压为5V,输出功率为 40W。其结构分三个部份:晶体振荡级、电压放大级、功率放大级等。之所以采用乙类推挽 放大,是希望提高输出功率的缘故。
[0038] 结合图2与图3、图4可见本发明的电枢绕组的结构和传统直流电动机完全一样, 只不过放在定子上而已,所以其展开图就和传统直流绕组一样,从头至尾封闭。
[0039] 其中,图7为图3的A区放大图,图8为图4中的B区放大图,图3中的其余区域, 与A区类似,只是元件编号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图7展示的A区的放大图,可以知道 其它区域的所有结构。同理,图4中的其余区域,与B区类似,只是元件编号不同,本领域技 术人员通过图8展示的B区的放大图,可以知道其它区域的所有结构。
[0040] 电枢1按48槽设计,每个绕组元件也伸出一个端头,序号也从1 48,唯一不同 的是不接到换向片上,而是接到一对反向并联的M0S块6上,再经M0S块6接到直流电压 上去,按极性顺向连接。直流电压由三相交流电压经SCR18提供,利用SCR控制17来控制 SCR18的导通角,便可调节直流电压的大小。M0S块6的饱和全导通是通过对其输入足够的 栅极电来达到的,截止则撤銷其栅控电压。由于是整距绕组,与传统电机安置电刷一样,位 于几何中性线处元件必须换向,即:电流从Nol元件的上层进,串联N极下13个元件之后, 从N 〇13元件的下层出。由于是两对极,第二对极面下则是:电流从N〇25元件的上层进,串 联N极下13个元件之后,从N 〇37元件的下层出。只要正确而有效地控制接在这几组元件 端子上的M0S块6的栅压,也就是说,仅对M0S块6 Ql-l、Q13-2、Q25-l、Q37-2供给栅压, 令其饱和导通,而其余所有的M0S块6均保持截止。这样,便可以得到Nol元件,Nol3 元件、No25元件---No37元件、No48元件一No36元件、No24元件---Nol2元件等四条并 联支路,这和传统直流机没有什么区别。电机磁极开始向右旋转,很快1元件,便会转到S 极下,为保持其受力方向不变,则必须改变其电流方向,即必须马上换向,措施是:立即将 Q1-1和Q13-2,截止,代之以Q2-1和Q14-2导通,这样一来,元件1中的电流,只有从下层边 进上层边出,即换了向。此原则亦可用于No25元件,即Q25-1和Q37-2截止,代之以Q26-1 和Q38-2导通,N〇25元件中的电流也会换向。这个原则的特点是:谁到达几何中性线上谁 导通,谁离开谁截止,以便让离开的元件换向。这和传统直流机的换向原则:谁到达正电 刷处(几何中性线上)谁接电(正电压),谁离开谁换向完全一样。只不过本发明用MOS 块6来代替换向片。需要注意的是接在同一元件端子处的一对MOS块6绝不能同时导通, 否则形成电源短路,这在控制电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保证主电路的绝对可靠性。
[0041] 看图5,图5展示了本发明的换向器电路的控制电路图。另外,图9展示了图5中 的C区放大图,图5中C区是其核心部分,其余的部分为常规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从 图5中展示的内容是完全清楚的。从图5和图9展示的内容可知,本发明的换向器电路其 核心为电脑CPU11 (例如MCS87C51),其第一个输出口 P。.。Ρα$为控制48对M0S块6栅 极的信号输出端,由于是两对极,同时导通的是两对支路,因此,只需要24个栅控信号,采 用三块74LS245收发器,分三次分别选通,每次分送8个信号,三次便可以分送24个栅控信 号。信号按元件编号、指定循环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分送,24个完毕又从头开始继续分送, 循环不已。为隔离干扰和耦合栅控电压,每个输出端均使用单独的光耦器(PC817)。收发 器的选通,由CPU11的第2个I/O 口的匕。一-匕2控制。为了反映那一个电枢元件正处于几 何中性线上(或物理中性线上,为便于叙述,以下均按处于几何中性线来进行讨论,专门设 计了位置检测器,它由7块优先编码器74LS148和3块多路转换器共同构成48 :6的专门电 路,有48个输入端和6个输出端,前者(图9中& 2或U2 3)通过每一个简单的整流、整形、 反向、光耦电路之后,接到48个电枢元件端,后者接到CPU11的Pu-Pij,用以识别正处 于几何中性线上元件的编号。在转子几何中性线上,安置一个特殊设计的高频电磁铁3,其 产生之磁链,将在对应处的电枢元件内感生一个高频电势,以正处于中性线上的元件感应 电势为最大,经整流后通过斯密脱电路变成负脉冲电平,再经反向后,以正电平方式推动光 耦,最后以"〇"信号型式输向48 :6检测器。此元件编号由CPU11识别后,放入某寄存器,作 为换向触发脉冲首送地址。为了使得元件严格地在中性线上换向,还专门设计了换向同步 触发器9,它由6块多路输入与非门74LS30和3块多路输入与门74LS11构成,其48个输入 端并联到48 :6的输入端上,唯一的输出端则接到CPU11的Pu上,当表示元件到达几何中 性线上时的负脉冲出现时,此48:1电路将向Pu送出"1"信号,CPU11便会利用此信号的 前沿作为输出换向信号的时间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