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9020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检测当前负载;如果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则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控制电池按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本申请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基于当前负载确定与之对应的放电截止电压,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基于最大负载来确定放电截止电压,即如果负载为轻载,则电子设备会控制电池按与轻载对应的放电截止电压为负载供电,这使得当负载为轻载时,电池以较小的截止电压为负载供电,因此,提高了电池的续航能力。
【专利说明】
一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低电压平台,由于连接器、线缆等阻抗的存在,电池在低电量时输出到主板端的电压较低,很容易引起主板的输入电压不够而掉电。通常的解决办法是根据最大负载来计算压降,提高电池的截止电压,从而保证主板的正常工作。然而,由于电脑在实际使用时,使用的负载往往较低,此时电池使用个较大的截止电压为负载供电会导致电池的续航能力变差。
[0003]发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使用较大的截止电压为较低负载供电会导致电池的续航能力变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0006]检测当前负载;
[0007]当所述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一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0008]控制所述电池按所述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当前负载供电。
[0009 ]所述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还包括:
[0010]当所述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二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所述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
[0011 ]控制所述电池按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当前负载供电。
[0012I所述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还包括:
[0013]当所述当前负载由所述第二类负载切换到所述第一类负载时,控制所述电池由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调整至所述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第一类负载供电。
[0014]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包括:
[0015]通过所述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所述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一电流;
[0016]基于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回路的阻抗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0017]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包括:
[0018]通过所述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所述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二电流;
[0019]基于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回路的阻抗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
[0020]—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和嵌入式控制器;
[0021]所述电池,用于为负载供电;
[0022]所述嵌入式控制器,用于检测当前负载,并在所述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一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控制所述电池按所述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当前负载供电。
[0023]其中,所述嵌入式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二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控制所述电池按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当前负载供电;
[0024]其中,所述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
[0025]其中,所述嵌入式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当前负载由所述第二类负载切换到所述第一类负载时,控制所述电池由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调整至所述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第一类负载供电。
[0026]其中,所述嵌入式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所述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一电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回路的阻抗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0027]其中,所述嵌入式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所述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二电流,并基于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回路的阻抗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
[0028]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检测当前负载,当检测出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可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进而控制电池按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基于当前负载确定与之对应的截止电压,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基于最大负载来确定截止电压,即如果负载为轻载,则电池会基于轻载确定电池的截止电压,这使得当负载为轻载时,电池以较小的截止电压为负载供电,因此,提高了电池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所在回路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003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分别为重载和轻载时,单节电池的放电曲线;
[003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7]请参阅图1,示出了电池所在回路的示意图,系统负载所需的最低输入电压Uinput受电池放电截止电压Ubat和回路中的电流I的控制,如下式(I)所示:
[0038]Uinput = Ubat-1^Rl (I)
[0039]由式(I)可以看出,当回路中的电流I减小时,回路中的阻抗Rl引起的压降较少,因此,较小的U b a t就可以给系统供电,而回路中的电流I的大小和系统负载为轻载还是为重载有关,即系统负载为轻载和为重载时,1^*是不同的。
[0040]假设回路中的阻抗Rl为lOOmohm,系统负载为重载时所消耗的功率为50W,系统负载为轻载时消耗的功率为12W,统负载所需的最低输入电压Uinput大于等于5.5V,电池放电截止电压大于等于6V:
[0041 ] 通过式(I)可以得出:
[0042]Ubat = Uinput+I*Rl (2)
[0043]对于重载:回路电流I = P/Uinput = 50W/5.5V = 9A,进而可得到Ubat = 6.4V,那么一节电池的截止电压Ucell = 3.2V。
[0044]对于轻载:回路电流I = P/UinPut = 12W/5.5V = 2.18A,进而可得到Ubat = 6.0V,那么一节电池的截止电压Uceii = 3V。
[0045]由上述计算过程可以发现,重载和轻载对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的需求不一样,SP轻载时,需要较小的放电截止电压,反之,重载时,则需要较大的放电截止电压,然而,现有技术中在确定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时都是按系统重载来考虑的。
[0046]基于上述重载和轻载对电池的截止电压的需求不一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池,请参阅图2,示出了该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0047]步骤S201:检测当前负载。
[0048]步骤S202:如果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则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004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包括:通过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一电流,基于第一电流和回路的阻抗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0050]步骤S203:控制电池按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
[005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检测当前负载,当检测出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可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进而控制电池按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可基于当前负载确定与之对应的放电截止电压,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基于最大负载来确定放电截止电压,即如果负载为轻载,则电池会基于轻载确定电池的截止电压,这使得当负载为轻载时,电池以较小的放电截止电压为负载供电,因此,提高了电池的续航能力。
[0052]请参阅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池,该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可以包括:
[0053]步骤S301:检测当前负载。
[0054]步骤S302a:如果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则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0055]其中,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包括:通过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一电流,基于第一电流和回路的阻抗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0056]步骤S303a:控制电池按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
[0057]示例性的,第一类负载为轻载,轻载消耗的功率为12W,Uinput为5.5V,那么可确定出第一电流I为2.18A,假设回路的阻抗Rl为lOOmohm,那么便可基于第一电流I和回路的阻抗Rl利用上式(2)计算得到单节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Ucell = 3V,在确定出Ucell = 3V之后,按该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轻载)供电。
[0058]步骤S202b:如果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则基于第二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
[0059]其中,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大于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
[0060]基于第二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包括:通过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二电流,基于第二电流和回路的阻抗确定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
[0061 ]步骤S203b:控制电池按第二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
[0062]示例性的,第二类负载为重载,重载消耗的功率为50W,Uinput为5.5V,那么可确定出第二电流I为9A,假设回路的阻抗Rl为lOOmohm,那么便可基于第二电流I和回路的阻抗Rl利用上式(2)计算得到单节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Uceii = 3.2V,在确定出Uceii = 3.2V之后,按该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重载)供电。
[0063]请参阅图4,示出了负载分别为重载和轻载时,单节电池的放电曲线,图中的A曲线为系统负载为重载时,单节电池的放电曲线,图中的B曲线为系统负载为轻载时,单节电池的放电曲线。考虑到重载和轻载对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的需求不同,本发明基于负载的情况计算对应的放电截止电压,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放电截止电压为负载供电,例如,当负载为重载时,将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设为3.2V,当负载为轻载时,将放电截止电压设为3.0V,在两种情况下,放电容量差异如图3中的Δ c。
[0064]步骤S304b:如果当前负载由第二类负载切换到第一类负载,则控制电池由第二放电截止电压调整至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第一类负载供电。
[0065]示例性的,重载对应的放电截止电压为3.2V,轻载对应的放电截止电压为3V,那么当系统由重载切换至轻载时,将单节的放电截止电压由3.2V调整为3V。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基于负载的情况动态调整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
[0066]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可检测当前负载,如果检测出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可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进而控制电池按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如果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可基于第二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进而控制电池按第二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可基于当前负载确定与之对应的截止电压,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基于最大负载来确定截止电压,即如负载为轻载,则电池会基于轻载确定电池的截止电压,这使得当负载为轻载时,电池以较小的截止电压为负载供电,因此,提高了电池的续航能力。
[006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5,示出了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电池501和嵌入式控制器502。其中:
[0068]电池501,用于为负载供电。
[0069]嵌入式控制器502,用于检测当前负载,并在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控制电池按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
[007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嵌入式控制器可检测当前负载,并在检测出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可基于第一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进而控制电池按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可基于当前负载确定与之对应的截止电压,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基于最大负载来确定截止电压,即如果负载为轻载,则电池会基于轻载确定电池的截止电压,这使得当负载为轻载时,电池以较小的截止电压为负载供电,因此,提高了电池的续航能力。
[0071]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嵌入式控制器,还用于当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时,基于第二类负载确定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控制电池按第二放电截止电压为当前负载供电。
[0072]其中,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大于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
[0073]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嵌入式控制器,还用于当当前负载由第二类负载切换到第一类负载时,控制电池由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调整至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第一类负载供电。
[0074]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嵌入式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一电流,并基于第一电流和回路的阻抗确定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0075]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嵌入式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二电流,并基于第二电流和回路的阻抗确定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
[007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77]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078]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0079]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8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当前负载; 当所述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一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 控制所述电池按所述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当前负载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二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所述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 控制所述电池按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当前负载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负载由所述第二类负载切换到所述第一类负载时,控制所述电池由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调整至所述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第一类负载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所述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一电流; 基于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回路的阻抗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所述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二电流; 基于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回路的阻抗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嵌入式控制器; 所述电池,用于为负载供电; 所述嵌入式控制器,用于检测当前负载,并在所述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一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控制所述电池按所述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当前负载供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二类负载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控制所述电池按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当前负载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当前负载由所述第二类负载切换到所述第一类负载时,控制所述电池由所述第二放电截止电压调整至所述第一放电截止电压为所述第一类负载供电。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所述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一电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回路的阻抗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一放电截止电压。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控制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类负载消耗的功率确定所述电池所在回路的第二电流,并基于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回路的阻抗确定所述电池的第二放电截止电压。
【文档编号】H02J7/00GK106059013SQ201610622300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日
【发明人】陈景聪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