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8691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某个容量较大且对全网电压有决定性作用的换流站节点设为电压基准节点,定义直流电网的电压偏差为基准节点上的电压偏差;同时借鉴交流电网中的负荷分摊方法,并对不同类别的换流站分别采用定电压控制、定功率控制以及电压下垂控制以进行一次调压,同时通过二次调压来保证电压基准节点的注入功率基本恒定。本发明控制方法可有效提升直流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增强电网抵御系统扰动的能力。
【专利说明】
-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死区直 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可再生新能源并网技术的大力发展,新能源(比如风电)在电力系统能源结构 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确保此背景下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将会成为一大难点。基于柔性 直流输电技术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被认为是新能源并网的重要途径。当新能源通过多端柔 直输电并网时,根据新能源是否接入同步电网可分为纯新能源基地和接入同步电网的新能 源基地,而与运些新能源基地相连的换流站可称为送端换流站,新能源将通过送端换流站 的整流和受端换流站的逆变将新能源发出的功率传输给受端的同步电网。
[0003] 在多端柔直输电系统中,直流电网功率平衡的指标是直流电网的电压。当注入直 流电网的功率大于流出直流电网的功率时,直流电网电压就会上升;当注入直流电网的功 率小于流出直流电网的功率时,直流电网电压就会下降。因此,直流电网的电压与交流电网 中的频率具有相似的特性,都是指示功率是否平衡的指标,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对直流 电压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0004] 现有文献中提出过一种VSC-MTDC(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系统级直流 电压控制策略,其主要包含W下=种:主从控制策略、直流电压裕额控制策略W及直流电压 下垂控制策略。主从控制策略下,当系统正常运行条件时,主换流站起到定直流电压控制的 作用,其余从换流站具备后备定直流电压的功能;主从控制策略是一种需要换流站间通信 的控制策略,当主换流站故障退出运行时,控制保护系统利用换流站间的通信将直流电压 的控制任务交给后备定电压的从换流站,从而实现直流电网的稳定运行;主从控制策略的 关键问题是当主控站无法完成其定电压控制的功能时如何将定电压控制功能平稳地移交 给某一个从控站。直流电压裕额控制就是为了解决此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无需站间通信的 控制方法,直流电压裕额控制可W理解为是传统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流裕额控制的一种对 偶形式,直流电压裕额控制的基本思路是设定一个备用的定电压主控站,该备用主控站的 定电压设定值与当前主控站的定电压设定值不同;根据当前主控站是整流站还是逆变站, 备用主控站的定电压设定值与当前主控站的定电压设定值之间具有一个正的或负的裕额。 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是兼顾功率和电压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运种控制策略将稳定直流电压 的任务分配给了多个换流站,W实现在不同运行情况下直流功率快速平衡的分配。
[0005] 然而,直流电压裕额控制策略W及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都存在着缺陷,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直流电压裕额控制策略存在着的主要缺陷有如下两点:(1)由于 同一时刻只有单个换流站参与了功率调节,因此其响应速度不及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 (2)多个后备定电压换流站需要多个定电压的优先级,增加了控制器设计的复杂度。具备直 流电压下垂控制器的换流站能够迅速地对直流网络的潮流变化作出响应,调整其直流功 率,但是其缺陷是采用下垂控制器的换流无法实现直流功率的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 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引入了电压基准节点的概念,同时借鉴交流电网中的 负荷分摊方法,通过一次调压和二次调压来实现负荷分摊和电压控制,可有效提升直流电 网的运行稳定性。
[0007] -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包括:
[0008] 将多端柔直输电系统中所有换流站节点分类为可调功率节点与不可调节功率节 点,取其中容量最大的可调功率节点作为电压基准节点;
[0009] 对于电压基准节点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策略进行控制;
[0010] 对于不可调节功率节点采用无源方式下的交流电压矢量控制;
[0011] 对于除电压基准节点外的可调功率节点采用带死区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进行 控制。
[0012] 所述将多端柔直输电系统中所有换流站节点分类为可调功率节点与不可调节功 率节点,具体分类标准为:使系统中接入电网的换流站节点作为可调功率节点,直接接负荷 或只接新能源基地的换流站节点作为不可调节功率节点。
[0013] 所述的带死区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具体过程如下:
[0014] (1)对于任一除电压基准节点外的可调功率节点,根据该可调功率节点的直流电 压Udc确定对应基于电压反馈的功率补偿值传。W ;
[0015] (2)进而根据电压基准节点每隔一段时间下发的基准功率补偿值,确定该可调功 率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il;
[0016] (3)将ilw 的结果经PI(比例积分)调节控制后输出d轴电流指令這,Pdc为 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实际输出功率;进而根据该d轴电流指令G和现成的q轴电流指令C采用 内环电流控制算法,计算生成得到该可调功率节点的S相调制电压信号,进而利用S相调 制电压信号通过调制技术生成一组开关信号W控制该可调功率节点中的功率开关器件。
[0017] 所述步骤(1)中确定基于电压反馈的功率补偿值瑞。。,,具体标准如下:
[001 引右Udc〉Udcmax ,抑
;右山011:1。《 Udc《Udcmax ,贝y
K为预设的直流电压下垂曲线斜率,Udcmax和Udcmin分力[J为电压死区的 上限值和下限值。
[0019]所述的上限值Udcmax和下限值Udcmin分别采用所有运行工况下系统中换流站节点的 稳态直流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
[0020] 所述的步骤(1)中根据W下表达式确定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适
[0021]
[0022]其中:A巧.+ ^为电压基准节点第k+1时刻下发给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补 偿值,兮(A- + U为第k+1时刻后一个周期内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巧U&)为第k +1时刻前一个周期内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k为自然数且当k = 0时对应的基 准功率指令值這傅)由该可调功率节点初始状态潮流计算确定。
[0023] 所述的步骤(2)中电压基准节点每隔一段时间向系统中所有可调功率节点下发基 准功率补偿值,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0024] 2.1确定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巧.。,使其减去电压基准节点的实际输出 功率PdcB得到功率偏差A巧;
[0025] 2.2将电压基准节点预设的基准电压指令值扔。S减去其直流电压UdcB的结果经比例 调节后得到功率偏差APf!;
[0026] 2.3使A砖-A诗得到全网有功功率补偿值进而对全网有功功率补偿 进行分配得到各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并对应下发,具体分配满足 AZjw=A巧1 +A嗦;+... + A/1 +A巧。;其中,~APl,对应为除电压基准节点外的第1可调 功率节点至第n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A《,。为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 n为系统中除电压基准节点外所有可调功率节点的个数。
[0027] 所述的步骤2.1中根据W下表达式确定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巧:。:
[002引
[0029] 其中:作L脚为第k+1时刻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巧sW和琼6巧+巧 分别为第k时刻和第k+1时刻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k为自然数且当k = 0时对应 的基准功率指令值這C(O)由电压基准节点初始状态潮流计算确定。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控制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31] (1)本发明通过引入带电压死区的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可有效增强系统潮流调控 能力;在小扰动下,系统稳态运行点不会改变;在大扰动下,可运用下垂特性快速实现直流 电压稳定。
[0032] (2)本发明通过引入二次调压,可有效保证电压基准节点注入电网的功率基本保 持恒定,可进一步增强直流网络抵御系统扰动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带电压死区电压下垂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负荷电压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0035] 图3为带电压死区的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特性曲线图。
[0036] 图4为四端柔性直流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a)为测试系统中换流站1功率改变时四个换流站的直流功率波形图。
[0038] 图5(b)为测试系统中换流站1功率改变时四个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波形图。
[0039 ]图5 (C)为测试系统中换流站1功率改变时换流站2、3、4的直流功率指令值波形图。
[0040] 图6(a)为测试系统中换流站4退出运行时四个换流站的直流功率波形图。
[0041] 图6(b)为测试系统中换流站4退出运行时四个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波形图。
[0042] 图6(c)为测试系统中换流站4退出运行时换流站2、3、4的直流功率指令值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进行详细说明。
[0044] 直流电网功率平衡的指标是直流电网的电压。当注入直流电网的功率大于流出直 流电网的功率时,直流电网电压就会上升;当注入直流电网的功率小于流出直流电网的功 率时,直流电网电压就会下降。因此,直流电网的电压与交流电网中的频率具有相似的特 性,都是指示功率是否平衡的指标。但直流电网电压与交流电网频率在时间和空间特性上 具有显著的差别。在时间响应特性上,直流电网电压比交流电网频率快3个数量级。直流电 网内部能量储存在电容和电感元件中,直流电网电压主要与电容中储存的能量有关。由于 电容中储存的能量与直流电网的输入或输出功率相比很小,因此直流电网电压的响应时间 一般在ms级。而交流电网中的能量储存在发电机转子上,交流电网的频率直接与发电机转 子的转速即动能相关,频率响应的时间与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相当,在S级。在空间响应 特性上,交流电网频率稳态下是全网一致的;而直流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是不一致的,随 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因此,为了定义直流电网的电压偏差,首先得设定一个直流电网 电压的基准节点,直流电网的电压偏差就定义为基准节点上的电压偏差。一般将某个容量 较大且对全网电压有决定性作用的换流站节点设为电压基准节点。
[0045] 采用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时,首先需要对直流电网中的换流站节点进行分类。 按照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根据电网运行的需要进行调整,可W将直流电网中的换流站节点分 为可调功率节点与不可调节功率节点。一般接入大电网的换流站节点为可调功率节点;而 直接接负荷的换流站节点W及直接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换流站节点为不可调功率节 点。其次需定义直流电网电压的基准节点,一般将某个容量较大且对全网电压有决定性作 用的换流站节点设为电压基准节点(即容量最大的可调功率节点),直流电网的电压偏差就 定义为基准节点上的电压偏差。
[0046] 由于直流电网电压与交流电网频率在表征能量平衡方面的相似性,直流电网中负 荷的分摊方法完全可W借鉴交流电网中的负荷分摊方法。交流电网采用一次调频和二次调 频来实现负荷分摊和频率控制,直流电网也可W采用一次调压和二次调压来实现负荷分摊 和电压控制。因此,直流电网的电压控制也可W分两层来实现,底层的是电压下垂控制,上 层的是与交流电网二次调频(即负荷频率控制)类似的二次调压系统(即负荷电压控制)。一 次调压中,功率可调的换流站节点除了电压基准节点外采用带死区的电压下垂控制;而功 率不可调的换流站节点采用无源方式下的交流电压矢量控制;电压基准节点采用定直流电 压控制。
[0047] 直流电网一次调压是直流电网遭受扰动后换流器所配置的电压下垂控制器的固 有响应。通常,扰动结束后0.5s左右的时间段,属于一次调压起作用的时间段。扰动结束后 0.5s之后的时间段,二次调压或称负荷电压控制系统会起作用。本实施方式假定二次调压 系统会根据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的要求,每隔0.5s刷新一次各功率可调换流站的功率指令 值,就如同交流电网中的二次调频每隔若干S刷新一次自动发电控制AGC电厂的功率指令值 一样。W下将主要讨论直流电网中用于一次调压的下垂控制策略和用于二次调压的PI控制 策略。
[004引带电压死区的电压下垂控制特性如图3所示,其中,Udcmax和Udcmin分别为电压死区 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是直流电网正常运行时,考虑所有运行方式后对应换流站稳态直流电 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Pdc*、Pl^P2勺日P3^3电压二次调节系统每隔0.5s下发的功率指令值;K 为电压下垂曲线的斜率。在一次调压起作用的时间段内,认为功率指令值Pdc*为不变量。而 控制策略中的其他几个参数,Udcmax、Udcmin和K,对于特定的换流站可W认为是固定不变的。 运类似于交流电网中的AGC,其频率死区和调差率等参数在运行中是不变的,可变的仅仅是 AGC机组的功率指令值。
[0049] 带电压死区的电压下垂控制器的如图1所示。在一次调压起作用的过程中,该控制 器根据实测的换流站输出功率Pdc及直流电压Udc计算出换流站定功率控制器的新的功率指 令值
[0050] 直流电网正常运行时,全网设置一个电压基准节点,该基准节点对应的换流器采 用定电压控制。由于基准节点采用了定电压控制,因此,基准节点注入直流电网的功率就不 是恒定的,会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使基准节点注入直流电网的功率基本保持恒定值, 就需要采用二次调压,也称负荷电压控制。其控制原理与交流电网的负荷频率控制类似。 [0化1]负荷电压控制器的输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巧率偏差値,是由压基准节点 的功率指令值巧与实测功率PdEB之间的偏差A巧,其4
;第二 部分是电压偏差值,是电压基准节点的电压指令值Udc/与实测电压UdcB之间的偏差A璋。负 荷电压控制器框图如图2所示。其中AF;。,/为整个直流电网需要增加的有功功率,将A/;."浪 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直流电网中的功率可调节点,本实施方式假定每隔0.5s向各功率可调 节点发送一次新的功率增量指令值。
[0052] 本实施方式采用如图4所示的四端柔性直流测试系统为例来具体说明直流电压下 垂控制策略。
[0053] 首先需要对图4所示测试系统的直流节点进行分类。显然,换流站1联接新能源基 地,且新能源基地不与交流电网相联,因此,换流站1为功率不可调节节点,且必须采用定交 流母线电压幅值和频率控制策略。换流站2、换流站3和换流站4都与交流同步电网相联,其 输出功率都是可调节的,因此可W采用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由于换流站4是本测试系统 的最大受端换流站,其电压大小对全网电压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本测试系统的电压基准节 点选为换流站4,其基准电压就定为± 500kV。下面讨论换流站2、换流站3两个换流站电压下 垂控制器的具体参数确定方法。
[0054] 显然,对于每个换流站,需要确定的参数有电压死区上下限值Udcmax和Udcmin、输出 直流功率上下限值Pdcmax和Pdcmin W及下垂曲线的斜率K。而斜率K的意义是换流站输出功率 从零变化到额定值时,换流站节点电压的变化范围。一般工程中下垂曲线的斜率K取4 %~ 5%,本实施方式设定所有换流站电压下垂控制曲线的斜率K为4%。电压死区上下限值Udcmax 和Udcmin是考虑所有运行方式后对应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实际工程中,所谓 "考虑所有运行方式"一般是通过选择若干种极端运行方式来代表的。对于图4所示的四端 测试系统,根据其实际运行的可能性,认为表1所示的4种极端运行方式已能够覆盖该测试 系统的所有需考虑的运行方式。而换流站输出直流功率的上下限值Pdcmax和Pdcmin是由换流 站的容量W及所联接的交流系统的特性决定的。对于本测试系统,换流站2是送端系统,其 输出直流功率的上下限值为零到换流站额定容量;换流站3既可作为送端系统,也可作为受 端系统,其输出直流功率的上下限值为负的换流站额定容量到正的换流站额定容量;换流 站4是受端系统,其输出直流功率的上下限值为零到换流站额定容量。表1给出测试系统4个 换流站的直流功率上下限值,表2给出了 4种极端运行方式下各换流站的电压。根据表2,可 W 确定出 Udc2 丽=506.423kV,Udc2min=501.050kV,Udc3max = 504.60WcV,Udc3min = 501.225kV。 至此,测试系统中换流站2和换流站3的电压下垂控制器的具体参数确定完毕。
[0化5] 表1
[0化6]
[C
[C
[0059] 设测试系统的初始运行状态如表3所示,仿真开始时(t = 0s)测试系统已进入稳态 运行,t = 0.1S时改变换流站1的有功功率指令值1OOCMW变为1400MW;并设二次调压 系统每隔0.5s刷新一次功率指令值。仿真时,图2负荷电压控制器的参数设置如表4所示。
[0060] 表 3 [00611
[0062]表 4
[0063]
[0064] 图5给出了测试系统的响应特性。其中(a)是四个换流站的直流功率波形图(单 极);(b)是四个换流站端口的直流电压波形图(单极);(C)是换流站2、3、4的功率指令值波 形图(单极)。从图5可W看出,由于换流站1的功率变化量较小,换流站4从直流电网吸收的 功率并没有超出其容量限值,因此其定电压控制的模式并没有被改变,运样,整个系统的电 压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在此功率扰动下整个系统的响应过程可W描述如下:功率扰动后,注 入直流电网的功率增加了400MW,导致直流电压有上升的趋势,换流站4测量到电压上升的 趋势后,其定电压控制器就发生作用,从而换流站4加大从电网吸收的功率;由于二次调压 的控制周期是0.5s;因此,当t = 0.6s时,第1次计算换流站4上的实际功率PdcB与初始化时设 定的功率指令值Pdc/之间的偏差量A时^由于此时换流站4保持在基准电压上,因此电压偏 差A时^3零,即t = 0.6s时计算得到於
:然后,就将A Pgri/按表4的功率分配系 数分配到换流站2、3、4上,并与换流站2、3、4上当前的功率指令值相加后构成新的功率指令 值,即t = 0.6s后,换流站2、3、4按新的功率指令值定功率运行;再过0.5s,即t = 1.1S时,第2 次计算换流站4上的实际功率PdcB与当前功率指令值PdcB^之间的偏差量A Pb%得到新的 ,继续在换流站2、3、4之间分配;后面的过程重复上述过程,不再寶述。
[00化]由图5可W看出,最终换流站2、3、4的功率指令值稳定在2000MW、-700MW和-2700MW 上。
[0066] 设测试系统的初始运行状态如表3所示,仿真开始时(t = 0s)测试系统已进入稳态 运行,t = 0.1 s时换流站4因故障而退出。设换流站2为备用电压基准站,其作用是在主电压 基准站退出时承担电压基准站的功能。对于确定的直流电网,主电压基准站与备用电压基 准站在系统设计时就已确定,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充当电压基准站的换流站必须要有较大的 功率调节范围,能够起到作为整个电网电压基准的作用。当主电压基准站故障退出时,保护 系统通过通信通道通知备用电压基准站转入电压基准站控制模式,此过程有一定的时间延 迟,在本实施方式中,取运个时间延迟为50ms,即换流站2在换流站4故障退出50ms后转为定 电压控制模式。表5给出了实施方式中负荷电压控制器的参数设置。
[0067] 表 5
[006引 [
[0070] 图6给出了运种情况下测试系统的响应特性。其中(a)是四个换流站的直流功率波 形图(单极);(b)是四个换流站端口的直流电压波形图(单极);(C)是换流站2、3、4的功率指 令值波形图(单极)。结合图6,对此大扰动下整个系统的响应过程描述如下:换流站4退出 后,整个直流电网功率盈余,电压快速上升,换流站2和3进入电压下垂控制区域,一次调压 起作用,换流站2减少注入直流电网的功率指令值,换流站3增大从直流电网吸收功率的指 令值;50ms后换流站2转入定电压控制模式,同时换流站3对应于电压死区的功率指令值也 变为-1200MW;最终系统恢复稳定。
[007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 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W容易地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 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掲示,对于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 将多端柔直输电系统中所有换流站节点分类为可调功率节点与不可调节功率节点,取 其中容量最大的可调功率节点作为电压基准节点; 对于电压基准节点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策略进行控制; 对于不可调节功率节点采用无源方式下的交流电压矢量控制; 对于除电压基准节点外的可调功率节点采用带死区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进行控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端 柔直输电系统中所有换流站节点分类为可调功率节点与不可调节功率节点,具体分类标准 为:使系统中接入电网的换流站节点作为可调功率节点,直接接负荷或只接新能源基地的 换流站节点作为不可调节功率节点。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死 区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具体过程如下: (1) 对于任一除电压基准节点外的可调功率节点,根据该可调功率节点的直流电压山。 确定对应基于电压反馈的功率补偿值该。W ; (2) 进而根据电压基准节点每隔一段时间下发的基准功率补偿值,确定该可调功率节 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這; (3) 将巧胃+6^ -巧f的结果经PI调节控制后输出d轴电流指令ζ,Pdc为该可调功率节点 的实际输出功率;进而根据该d轴电流指令苗和现成的q轴电流指令ζ采用内环电流控制算 法,计算生成得到该可调功率节点的Ξ相调制电压信号,进而利用Ξ相调制电压信号通过 调制技术生成一组开关信号W控制该可调功率节点中的功率开关器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中确定基于电压反馈的功率补偿值ilw,具体标准如下: 右Udc〉Udcmax ,则;.右Udcmin《Udc《 Udcmax,则皆。。,=〇 ;Κ为预设的直流电压下垂曲线斜率,Udcmax和Udcmin分别为电压死区的上限 值和下限值。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限 值Udcmax和下限值Udcmin分别采用所有运行工况下系统中换流站节点的稳态直流电压最大值 和最小值。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1)中根据W下表达式确定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思;其中:-f I)为电压基准节点第k+1时刻下发给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 巧I抑+U为第k+1时刻后一个周期内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巧:的)为第k+1时 刻前一个周期内该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k为自然数且当k = 0时对应的基准功 率指令值试(斯由该可调功率节点初始状态潮流计算确定。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2)中电压基准节点每隔一段时间向系统中所有可调功率节点下发基准功率补偿值,具体 实现过程如下: 2.1确定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瑞。,使其减去电压基准节点的实际输出功率 PdcB得到功率偏差Δ巧; 2.2将电压基准节点预设的基准电压指令值?/,';。,减去其直流电压UdcB的结果经比例调节 后得到功率偏差Δ砖; 2.3使Δ璋-Δ驾得到全网有功功率补偿值Δ/?.,,进而对全网有功功率补偿值Aljfw进行 分配得到各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并对应下发,具体分配满足其中,Ai立~Δ/1对应为除电压基准节点外的第1可调 功率节点至第η可调功率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Δ请,为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 η为系统中除电压基准节点外所有可调功率节点的个数。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2.1中根据W下表达式确定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這^;其中:Δ巧:,脚为第k+1时刻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补偿值,传,W和冷(Α- + 1)分别为 第k时刻和第k+1时刻电压基准节点的基准功率指令值,k为自然数且当k = 0时对应的基准 功率指令值巧S傅)由电压基准节点初始状态潮流计算确定。
【文档编号】H02J1/00GK106099899SQ20161037737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0日
【发明人】徐政, 肖亮, 刘高任, 肖晃庆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