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4122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属于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电动汽车作为清洁、环保型绿色车辆,电动汽车已逐渐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汽车保有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电动汽车的充电目前主要以建设充电站和充电粧为主,充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快充,慢充的功能由充电粧来实现,这种方式还存在以下问题:建设的充电站土地利用率还不高,绿化程度还不够。慢充需要5至8个小时,快充在20分钟至30分钟的时间里,只为电池充电50%至80%,这都不同程度消耗了电动汽车运行的宝贵时间,降低了运行效率。电动汽车储能蓄电池以个体私有为单位运行,无法实现统一的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管理。充电站或充电粧电源来自国家电网的普通用电,不利于能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电动汽车到充电站或充电粧充电,是根据个人需要随时来充,无法利用普通用电的峰谷差,低谷电利用率低。充电站仅作充电过于单一,机房建设没有模块化建设,不利于快速推广。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该电成套装置易拆易装,可规模化生产、推广,通过智能装换电成套装置进行方便、快捷的换电,不再对电动汽车进行现场充电,充换电房将风能、太阳能、电能和蓄电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只利用低谷电对储能蓄电池充电,充分提高了低谷电利用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包括充换电房,其特征在于:充换电房正上方安装有用于发电的风电设备和光伏太阳能设备;充换电房由用作充电和电能转换的高层、用作检测维修的中层、用作电动汽车换电的低层组成,高层、中层和低层之间通过升降装置联通;高层内部安装有充电设备、储能蓄电池、电能转换设备,中层内部安装有检测设备,电能转换设备分别与风电设备、光伏太阳能设备电连接。
[0005]所述高层内部分隔有用于安装储能蓄电池的储能蓄电池室、用于安装充电设备的充电设备室、用于安装电能转换设备的电能转换室,高层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放置储能蓄电池的充电储能蓄电池架。
[0006]所述中层内部设有安监室、维修室和用于安装检测设备的检测室,中层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摆放待检测的储能蓄电池的待检测储能蓄电池架。
[0007]所述低层内部分隔有电动汽车专用通道、变压器室、值班室和中心监控室,中心监控室内安装有智能红外感应探头和RFID检测器。
[0008]所述充换电房中作为骨架的钢结构通过法兰用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外墙模板通过插接或螺栓固定在钢结构之间作为墙体;充换电房通过地脚法兰和预埋在地面的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0009]所述高层的房顶设有绿化带,高层、中层和低层分别在其房顶处的外墙上安装有可以栽植绿色植物的绿化围栏。
[0010]所述高层、中层和低层上均设有用于连接升降装置的升降口,高层、中层和低层的内部均设有用于运送储能蓄电池的移动轨道,移动轨道的起始端与升降口连接。
[0011 ] 所述风电设备和光伏太阳能设备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充换电房的正上方,风电设备和光伏太阳能设备与充换电房的房顶之间留有空隙。
[0012]所述充换电房侧面墙体外部安装有风电设备和光伏太阳能设备。
[0013]所述储能蓄电池上设有RFID标签、GPS芯片和扫描二维码。
[0014]对本实用新型说明如下:
[0015]所述的移动轨道上安装有智能换电机械人。升降装置、升降口、移动轨道、移动轨道上智能换电机械人和中层的待检测储能蓄电池架、高层的充电储能蓄电池架的配合使用,可实现进行方便、快捷的换电智能换电机械人是将只能在固定岗位工作的工业通用型机器人(如北京市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为乘用车换电的手臂机器人),固定在了一个通用型智能轨道小车上,使其能沿着固定轨道启动或行驶,实现整个储能蓄电池取、放过程自动化。升降装置为通用的升降电梯,移动轨道为普通碳钢轨道平行铺设在智能换电机械人预先设计好的运行路线上。
[0016]所述的中心监控室是一套技术先进和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将新一代IT技术应用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过在电动汽车、储能蓄电池、充电设备中设置传感器和RFID系统,可以实时感知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储能蓄电池使用状态、充电设备工作状况、充电设施辅助设备运行情况等,利用RFID系统、红外扫描以及快速Ethernet特性,通过GOOSE实现相互之间信息交换和监控间隔联闭锁功能,整个系统统一建模、统一组网,共享统一的信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该充换电成套装置安装方便。充换电房易拆易装,可规模化生产、推广,充换电房为钢结构标准模板房,分大、中、小三种规格,高、中、底高层结构设置,现场组装完成,钢结构通过法兰用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地脚法兰与预埋在地面的螺栓连接,墙体模板通过插接或螺栓固定在钢结构之间。
[0019]2、、该充换电成套装置使用方便。通过智能装换电成套装置进行方便、快捷的换电,不再对电动汽车进行现场充电,有效地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运输效率,智能储能蓄电池的设置解决了储能蓄电池私有为单位运行,无法实现统一的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管理的问题,运行方便快捷,充换电房将绿色、风能、太阳能、电能和蓄电能等智能化、信息化的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只利用低谷电对储能蓄电池充电,充分提高了低谷电利用率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源综合利用,充换电房将风能、太阳能、电能和蓄电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只利用低谷电对储能蓄电池充电。
[0020]3、该充换电成套装置绿色环保。支撑架的上面安装有风、光太阳能发电装置,之间留有为中层底面通风的空隙,中层底面为绿化带既可以种植蔬菜也可以栽植绿化植物,低层为电动汽车通道,整个充换电房的可绿化面积远大于占用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土地的零占用,让本实用新型更加节能、环保,非常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储能蓄电池组的快速换电和理想充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中充换电房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充换电房低层平面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充换电房中层平面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充换电房高层平面示意图。
[0025]图5为充换电房的进出通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充换电房的进出通道二层平面示意图。
[0027]图7为图5充换电房的进出通道一层平面示意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9]其中:其中:1、风电设备;2、光伏太阳能设备;3、绿化围栏;4、外墙模板;5、储能蓄电池;6、充电储能蓄电池架;7、升降装置;8、检测设备;9、待检测储能蓄电池架;10、钢结构;11、螺栓;12、电动汽车;13、电动汽车专用通道;14、变压器室;15、值班室;16、中心监控室;17、安监室;18、维修室;19、检测室;20、移动轨道;21、升降口 ;22、储能蓄电池室;23、充电设备室;24、充电设备;25、电能转换室;26、电能转换设备;27、地面;28、绿化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31]参照图1~7,绿色柔性立体智能组合式充换电成套装置,包括充换电房,充换电房正上方安装有用于发电的风电设备I和光伏太阳能设备2 ;风电设备I和光伏太阳能设备2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充换电房的正上方,风电设备I和光伏太阳能设备2与充换电房的房顶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可用于通风。支撑架包括顶面和用于支撑的支腿,顶面上固定有风电设备I和光伏太阳能设备2,顶面倾斜,并与水平方向成15~70°夹角。充换电房侧面墙体外部安装有风电设备I和光伏太阳能设备2,侧面墙体上的光伏太阳能设备2应安装在充换电房朝阳的一侧墙体外。
[0032]充换电房由用作充电和电能转换的高层、用作检测维修的中层、用作电动汽车换电的低层组成,高层、中层和低层之间通过升降装置7联通;高层、中层和低层上均设有用于连接升降装置7的升降口 21,高层、中层和低层的内部均设有用于运送储能蓄电池的移动轨道20,移动轨道20的起始端与升降口 21连接。移动轨道20的形状为U型、I型或L型。高层内部安装有充电设备24、储能蓄电池5、电能转换设备26,中层内部安装有检测设备8,电能转换设备26分别与风电设备1、光伏太阳能设备2电连接。高层的房顶设有绿化带28,绿化带28内设有40cm的土壤层可以种植蔬菜或绿化,可以随意栽植四季常绿的绿色植物,高层、中层和低层分别在其房顶处的外墙上安装有可以栽植绿色植物的绿化围栏3。
[0033]充换电房中采用作为骨架的钢结构10通过法兰用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外墙模板4通过插接或螺栓固定在钢结构10之间作为墙体;充换电房通过地脚法兰和预埋在地面的螺栓11固定在地面27上。
[0034]高层内部分隔有用于安装储能蓄电池5的储能蓄电池室22、用于安装充电设备24的充电设备室23、用于安装电能转换设备26的电能转换室25,高层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放置储能蓄电池5的充电储能蓄电池架6。高层的移动轨道20呈U型,充电储能蓄电池架6与高层的移动轨道20相邻。充电储能蓄电池架6与高层的移动轨道20位于储能蓄电池室22、充电设备室23、电能转换室25的外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