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8881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利用技术,涉及一种聚光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广泛使用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造价昂贵,效率较低。
[0003]目前,部分光伏装置采用聚光的方法,将太阳光聚焦于一块光伏组件上,增加了反射镜的使用,减少了光伏板的使用,节约了成本。但是聚光的方式导致了光伏板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电能损失加大,并且容易损毁光伏板。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太阳能聚光发电中的散热、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光发电。该聚光发电装置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并且可以储存热能于生活用水中,实现热电联供。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电池板两侧加装水层,水层通过管道和室内水箱相连,构成循环;采用双面玻璃封装多晶硅原件制成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将连续曲面聚光装置换为平面镜阵列聚光。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0007]其中,装在屋顶上的太阳光接收装置是由平面反光瓦阵列构成的圆柱面。
[0008]其中,装在屋顶上的太阳光转化装置是由双面玻璃封装多晶硅原件制成的新型双面太阳能电池板。
[0009]其中,装在屋顶上的太阳光转化装置是具有双水层降温结构的。
[0010]其中,双水层降温结构可以回收余热提供家庭生活用热水。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不仅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效率,降低了系统成本,并且可以实现热电联产,有效地利用余热。该装置中的反射镜阵列实现了和屋顶瓦片的一体化,将太阳能设备与绿色建筑融为一体。该装置采用标准化组件,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能吸收装置结构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0016]图中1.双面玻璃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板,2.双水层降温结构,3.平面反光瓦阵列,4.导线,5.开关,6.锂电池,7.钢化玻璃,8.双面太阳能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8]一种聚光发电装置,其安装在家庭屋顶上,包括光电转化装置,光电转化装置由双面玻璃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板(I)、导线(4)、开关(5)、锂电池(6)组成。还包括双水层降温结构(2),平面反光瓦阵列(3)。
[0019]在图1中,平面反光瓦阵列(3)铺设成圆柱形,将平行太阳光汇聚到其焦点上;双面玻璃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板(I)安装在圆柱形焦点处,下侧接收反光瓦聚阵列(3)聚集的光线,上侧接收直接照射来的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导线(4)存储到锂电池(6)中。双水层降温结构(2)贴在双面玻璃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板(I)两侧,吸收阳光和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热能,通过水管将热水存储在室内的水箱中。
[0020]在图2中,钢化玻璃(7)紧贴于双面太阳能电池(8),隔绝了水层。双水层降温结构(7)紧贴钢化玻璃(7)外侧,便于吸收阳光和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热能。
[0021]在图3中,双面玻璃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板(I)通过导线(4)与室内的锂电池(6)相连,为家庭用电提供补充。
[0022]双层太阳能电池板两面都能接收太阳光,光能转化成光电流,为锂电池充电。房屋顶面积约为100m2,单位面积上太阳光的功率约为1.0X103w/m2,太阳能光伏材料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5%,一天光照10个小时,每天能提供150000?电能。此外,每天还能提供大量的生活用热水。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平面反光瓦阵列(3)铺设成圆柱形;双面玻璃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板(I)安装在圆柱形焦点处,双水层降温结构(2)贴在双面玻璃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板(I)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装在屋顶上的太阳光接收装置是由平面反光瓦阵列构成的圆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装在屋顶上的太阳光转化装置是由双面玻璃封装多晶硅元件制成的新型双面太阳能电池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装在屋顶上的太阳光转化装置是具有双水层降温结构的,双水层降温结构可以回收余热提供家庭生活用热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太阳能光伏组件造价昂贵,效率较低或聚光方法电能损失加大,并且容易损毁光伏板的不足。该聚光发电装置在电池板两侧加装水层,水层通过管道和室内水箱相连,构成循环;采用双面玻璃封装多晶硅原件制成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将连续曲面聚光装置换为平面镜阵列聚光。该聚光发电装置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并且可以储存热能于生活用水中,实现热电联供,每天能提供150000w电能,此外,每天还能提供大量的生活用热水。
【IPC分类】H02S40-44, H02S40-22, H02S40-42
【公开号】CN204498063
【申请号】CN201520197178
【发明人】刘一锋, 李航越, 王鹤儒, 付荣辉, 陆韬杰, 严宁
【申请人】刘一锋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