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849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型能源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太阳能板(即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因而太阳能板需安装在户外,如房顶等等充分受阳光辐射的地方。
[0003]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通过架设在太阳能支架上,放置在阳光下吸收光能,常见的太阳能支架主要有固定式支架和跟踪式支架,固定式支架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免维护等特性被广泛使用。在设计固定式支架时往往是带倾角设计的,一般的固定式支架一旦安装完成后就很难改变支脚的倾斜角度。因太阳光的照射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不同季节太阳照射角度或是不同时段阳光照射角度都有很大变化,对于固定角度的太阳能电池板,其感光面不能和太阳入射光保持垂直,不同地区或是一天中不同时段阳光垂直照射电池板的角度不同,如不能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就会大大降低太阳能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可根据太阳角度变化调整太阳能组件的角度,从而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能利用率。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立柱及支撑在立柱上方的太阳能底板组件,太阳能底板组件下平面连接有一底杆枢接在立柱上端,底杆与立柱之间连接有一具有圆弧侧边的调节板,调节板上方的直边杆连接在底杆上,调节板的圆弧侧边上排列分布有多个定位孔,直边杆中部设有一轴孔,一销轴同时穿过该轴孔、底杆及立柱后定位,再一锁销穿过调节板中的定位孔及立柱的侧面上的限位孔后限位。
[0007]进一步,调节板中的多个定位孔在圆弧侧边上呈同心排布。
[0008]进一步,太阳能底板组件包括两横杆及两纵杆组合形成一方形框架,在两横杆之间还横设有多根纵支杆,两纵杆之间也横设有多根横支杆。
[0009]进一步,底杆两侧向下延伸形成两侧边板,一连接片从该侧边板中部延伸出,立柱的上端与该连接片枢接,调节板的轴孔对应与该连接片及立柱的上端枢接。
[0010]进一步,立柱底端安装有法兰板。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借助调节板的转动调节带动太阳能底板组件的倾斜角度变化,从而可灵活调整太阳能光伏支架的角度,使用者可根据不同季节太阳照射角度或是不同时段阳光照射角度变化而灵活调整太阳能光伏支架最佳的朝阳角度,以充分接受阳光辐射,结构简单,且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板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倾斜角度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9]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用以架设太阳能电池板1,该太阳能电池板也可为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如图所示,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立柱2,立柱2底端可安装有法兰板21,从而方便立柱2定位。立柱2上方支撑一太阳能底板组件3,太阳能底板组件3包括两横杆31及两纵杆32组合形成一方形框架。在太阳能底板组件3的方形框架内,对于较大的方形框架,在两横杆31之间还横设有多根纵支杆320,两纵杆32之间也横设有多根横支杆310,从而令太阳能底板组件3支撑更牢固,可架设更多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I。
[0020]为使太阳能光伏支架中的太阳能底板组件3能够实现仰角的调整,从而满足架设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I能够随光照角度变化进行调整,从而使其感光面能和太阳入射光保持垂直。本实用新型中,在太阳能底板组件3与立柱2之间设有一调整组件,从而令立柱2在支撑太阳能底板组件3支撑的同时能够实现太阳能底板组件3的仰角变化。调整组件为一具有圆弧侧边42的调节板4,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板42呈半圆形,如图5所示,调节板4上方为直边杆41,侧边呈半圆弯弧的圆弧侧边42,直边杆41中部设有一轴孔411。而在圆弧侧边42上排列有多个定位孔421,各定位孔421在圆弧侧边42上呈同心排布。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圆弧侧边42中,从其中部处向至少一侧向上排列形成多个定位421,定位孔421沿圆弧侧边42向上排列,各定位孔421呈同心排布,相对轴孔411呈放射性分布。
[0021]结合图3至图6所示,该调节板4连接在侧边板与立柱的外侧面上,调节板4上方的直边杆41连接在太阳能底板组件3下方,而调节板4侧边的圆弧侧边42连接在立柱2的侧面上。为便于调节板4与太阳能底板组件3之间的连接,并能进一步配合调节板4的转动,在太阳能底板组件3下平面连接有一底杆5,底杆5平行于纵支杆320,将立柱2的上端连接在底杆5上。底杆5的两端连接在横杆31和横支杆310的下侧面上,在底杆5的中部处向下延伸形成两连接片51,立柱2上端连接在该两连接片51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底杆5截面形成一 “ π ”形,底杆5两侧向下延伸形成两侧边板52,连接片51从该侧边板52中部处延伸出。连接片51中部设有一枢孔511,立柱2的上端的两侧也设有枢孔22,通过一销轴61同时穿过轴孔411、底杆及立柱后定位,调节板4的轴孔411对应与该连接片51及立柱的上端枢接。如图所示,销轴61穿过枢孔511及枢孔22,再通过一配合锁紧销轴61的转轴螺母62,将立柱2连接在底杆5下方的两连接片51之间。
[0022]调节板4连接在立柱2外侧面上,为使其连接在太阳能底板组件3下方以能改变太阳能底板组件3的仰角,销轴61穿过调节板4中的轴孔411、连接片51中的枢孔511、立柱2上端的枢孔22后再通过转轴螺母62锁固,从而,直边杆41、两连接片51以销轴61为轴,可令调节板2及底杆5以销轴61为轴心转动,带动太阳能底板组件3转动后实现角度变化。为使调节板4的直边杆41能够更稳固连接在底杆上,可在直边杆41上设置上枢孔412,对应的在侧边板52也设有枢孔521,从而再通过一螺栓将调节板4定位在底杆5上。进一步,太阳能底板组件3转动后必须有角度定位,在调节板4圆弧侧边42上设有定位孔421,立柱2的侧面上对应定位孔421距离位置设有限位孔23,通过一锁销71穿过定位孔421及立柱2上的限位孔23后,再利用一调节螺母72锁紧,从而就将调节板4进行定位,令整个太阳能底板组件3调整角度后固定。
[0023]当要对太阳能光伏支架的仰角进行改变,使架置在太阳能底板组件3上的太阳能电池片I能够改变角度以进一步和太阳入射光线呈垂直,只需要松开调节螺母72,解除转轴螺母62的锁紧作用,将调节螺母72从原定位孔421中取出解除定位;再转动调节板4,调节板4转动过程中沿着其圆弧侧边42移动,转动一定角度即沿着弧度角进行转动,而在圆弧侧边42上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421 ;将调节板4转动后,能够根据此时光照变化,将太阳能底板组件3适当转动后调整到所须角度,此时,立柱2上的限位孔23对应调节板4中不同角度的定位孔421,要定位时通过锁销71及调节螺母72进行锁紧定位,在将转轴螺母62锁紧,从而太阳能底板组件3的仰角就调整变化,如图6所示。
[0024]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借助调节板的转动调节带动太阳能底板组件的倾斜角度变化,从而可灵活调整太阳能光伏支架的角度,使用者可根据不同季节太阳照射角度或是不同时段阳光照射角度变化而灵活调整太阳能光伏支架最佳的朝阳角度,以充分接受阳光辐射,结构简单,且使用便利。
[0025]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立柱及支撑在立柱上方的太阳能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底板组件下平面连接有一底杆枢接在立柱上端,底杆与立柱之间连接有一具有圆弧侧边的调节板,调节板上方的直边杆连接在底杆上,调节板的圆弧侧边上排列分布有多个定位孔,直边杆中部设有一轴孔,一销轴同时穿过该轴孔、底杆及立柱后定位,再一锁销穿过调节板中的定位孔及立柱的侧面上的限位孔后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调节板中的多个定位孔在圆弧侧边上呈同心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底板组件包括两横杆及两纵杆组合形成一方形框架,在两横杆之间还横设有多根纵支杆,两纵杆之间也横设有多根横支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底杆两侧向下延伸形成两侧边板,一连接片从该侧边板中部延伸出,立柱的上端与该连接片枢接,调节板的轴孔对应与该连接片及立柱的上端枢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底端安装有法兰板。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立柱及支撑在立柱上方的太阳能底板组件,太阳能底板组件下平面连接有一底杆枢接在立柱上端,底杆与立柱之间连接有一具有圆弧侧边的调节板,调节板上方的直边杆连接在底杆上,调节板的圆弧侧边上排列分布有多个定位孔,直边杆中部设有一轴孔,一销轴同时穿过该轴孔、底杆及立柱后定位,再一锁销穿过调节板中的定位孔及立柱的侧面上的限位孔后限位。调节板中的多个定位孔在圆弧侧边上呈同心排布。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太阳角度变化调整太阳能组件的角度,从而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光能利用率。
【IPC分类】H02S20-30
【公开号】CN204578438
【申请号】CN201520147373
【发明人】刘新林, 张辉, 张梅祥
【申请人】厦门冠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