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6975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车载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电能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车载充电器的基本功能是利用汽车点烟系统的输出电路将12V电压直接转换为5V电压,进行必要的限流后为数码产品充电,随着数码产品的大量使用,数码产品充电过程往往具有持久性。这种电压转换方式当车载电池的电能不足时仍然继续(比如汽车发动机未启动时),很容易使汽车蓄电池电压过低,影响汽车的启动、照明等固有设备的供电,导致汽车抛锚等严重后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0003]当汽车蓄电池电压过低时,也没有适当的声光告警提示电源状态,中断充电过程。
[0004]虽然车载充电器体型较小,但与点烟系统点烟器插座适配的外形很适合形成高压力接触面,有用于攻坚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解决现有条件下车载充电器功能单一,不能用于并行充电、状态指示和紧急破窗等多种用途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充电器,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以及由绝缘层间隔的第一、第二输入电极端头,自上而下顺序固定连接的上部壳体、下部壳体、第二输入电极端头和第一输入电极端头形成共轴线的,主体成中空圆管,底端成实心圆锥的受力传导结构,上部壳体中固定插座,下部壳体中固定电路板。
[0007]第一输入电极端头底部的实心圆锥包括共轴线的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第一椎体为一锥形圆台,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第二椎体为一圆锥,圆锥底部直径等于固定的第一椎体顶部直径,第一椎体的高度占第一输入电极端头底部实心圆锥高度的一部分,第二椎体的高度占第一输入电极端头底部实心圆锥高度的另一部分,第一椎体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小于第二椎体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在第二椎体的表面分布固定硬质合金颗粒,硬质合金颗粒位于第一椎体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内。
[0008]圆管状共轴线的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上部壳体的截面为轴对称的直角梯形,直角竖边相邻;
[0009]在上部壳体的内壁上端设置一圈与轴线垂直的环形凸起;
[0010]上部壳体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与轴线平行的握固凸棱;
[0011]下部壳体的外径等于上部壳体的内径,下部壳体的外壁中上部设置一圈与轴线垂直的支撑凸棱,支撑凸棱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的直角三角形,斜边朝向下部壳体外侧下方,下部壳体内壁下部的内径小于中、上部的内径;
[0012]支撑凸棱上方的下部壳体伸入上部壳体底部。
[0013]插座为外径与上部壳体内径相同的圆柱体,插座的底部安置于下部壳体的顶部,插座的顶部与环形凸起相抵触;
[0014]插座中设置两个平行的可正反两方向对插的USB插座106,在插座的顶部边缘,沿周向设置LED光源的发光灯带。
[0015]第一输入电极端头还包括与实心圆锥共轴线的一个细圆柱体、一个粗圆柱体,细圆柱体的底部固定在粗圆柱体的顶部,粗圆柱体的底部固定在实心圆锥的底部,实心圆锥的尖部朝下;
[0016]第二输入电极端头包括共轴线的一个扁平圆环和一个圆管,圆管插入并固定在下部壳体的底部,圆管的底部固定扁平圆环的顶部,扁平圆环与圆管的内径相同,扁平圆环的外径大于与第一输入电极端头的粗圆柱体直径,第一输入电极端头的细圆柱体插入固定在扁平圆环中,第一输入电极端头和第二输入电极端头相邻端面、侧壁间用绝缘层隔离,下部壳体内壁和底部涂覆绝缘材料。
[0017]在第一输入电极端头顶部和插座底部的轴线上设置绝缘支架;
[0018]第一输入电极端头采用303不锈钢,选择莫氏硬度大于等于7.5的硬质合金颗粒。
[0019]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充电器充分利用了现有点烟器插座的形状,与其完美适配利用合理的材质将车载充电器输入电极端头形成可靠的玻璃破坏工具,既可以通过握紧带有棱线的圆柱体侧壁抵住后端,用输入电极端头撞碎玻璃,又可以通过输入电极端头的特定形状实施玻璃切割,破坏覆盖的防爆膜、遮光膜,以及玻璃应力平衡,为轻松撞碎玻璃形成有利条件。
[0020]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充电器充分利用电压变换电路的结构特点,将点烟器插座输出的蓄电池电压和电流,转换为标准的5V电压,改变5V电压输出使得电抗特性,滤除其中的交流成分。同时对蓄电池输出的馈电状态,以及发动机启停时的过压过载冲击作出快速反应,适时过温保护和过流保护,同时自动识别2.1A和1.0A负载。
[0021]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充电器充分利用可正反两方向对插的USB插座形成相匹配的合理布局的接电端子,满足在狭小空间内的引线排布要求,简化输出电路的复杂性,保证输出端口的隔离需要。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的输入电极端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位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的电压变换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4位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为圆管状共轴线的上部壳体104和下部壳体103,上部壳体104的截面为轴对称的直角梯形,直角竖边相邻;
[0028]在上部壳体104的内壁上端设置一圈与轴线垂直的环形凸起108 ;
[0029]上部壳体104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与轴线平行的握固凸棱;
[0030]进一步的,上部壳体104外壁的截面轮廓成菱形;
[0031]下部壳体103的外径等于上部壳体104的内径,下部壳体103的外壁中上部设置一圈与轴线垂直的支撑凸棱109,支撑凸棱109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的直角三角形,斜边朝向下部壳体103外侧下方,下部壳体103内壁下部的内径小于中、上部的内径;
[0032]支撑凸棱109上方的下部壳体伸入上部壳体底部;
[0033]还包括插座105,插座105为外径与上部壳体104内径相同的圆柱体,插座105的底部安置于下部壳体103的顶部,插座105的顶部与环形凸起108相抵触;
[0034]插座105中设置两个平行的可正反两方向对插的USB插座106,在插座105的顶部边缘,沿周向设置LED光源的发光灯带107 ;
[0035]还包括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和第二输入电极端头102,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包括共轴线的一个(实心)细圆柱体、一个(实心)粗圆柱体和一个(实心)圆锥,细圆柱体的底部固定在粗圆柱体的顶部,粗圆柱体的底部固定在圆锥的底部,圆锥的尖部朝下;
[0036]第二输入电极端头102包括共轴线的一个扁平圆环和一个圆管,圆管插入并固定在下部壳体103的底部,圆管的底部固定扁平圆环的顶部,扁平圆环与圆管的内径相同,扁平圆环的外径大于与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的粗圆柱体直径,扁平圆环的内径略大于插入固定的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的细圆柱体直径,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和第二输入电极端头102相邻端面、侧壁间用绝缘层101隔离;
[0037]下部壳体103内壁和底部为(涂覆)绝缘材料;
[0038]在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顶部和插座105底部的轴线上设置有利于热量传导的绝缘支架110 ;
[0039]下部壳体103内壁腔中固定电路板;
[0040]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采用303不锈钢。
[0041]本实施例中,上部壳体104、下部壳体103、绝缘支架110、第二输入电极端头102和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形成稳定坚固的力传导固体介质,主体中空,底端实心,可以在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的圆锥尖部形成巨大的压强,撞击碎车窗上的钢化玻璃。下部壳体103中提供了可靠的电路板(即各电路)安装空间,并且通过插座105和输入电极端头把电路板与两端的元件隔离,满足电路板始终处于干燥环境,绝缘支架110可以有效将DC-DC变化时的热量快速传导到两端的壳体和导热元件上。利用可正反两方向对插的USB插座106和发光灯带108可以快速实现端头插拔和状态判断。上部壳体104的直径和表面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车载充电器的插拔便利性。
[0042]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包括共轴线的第一椎体131和第二椎体132,第一椎体131为一锥形圆台,(上方的)底部直径大于(下方的)顶部直径,第二椎体132为一圆锥,圆锥底部直径等于固定的第一椎体顶部直径,第一椎体的高度占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底部实心圆锥高度的3/5 (或2/5),第二椎体的高度占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底部实心圆锥高度的2/5 (或3/5),第一椎体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小于第二椎体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在第二椎体132的表面分布固定硬质合金颗粒133,硬质合金颗粒133位于第一椎体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内;
[0043]硬质合金颗粒133的莫氏硬度大于等于7.5 ;
[0044]本实施例可以在车载充电器的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表面形成切割头,有利于划伤玻璃表面,使得击碎玻璃更轻松。第一椎体131和第二椎体132的不同母线夹角,形成不影响第一输入电极端头100与高电压高电流的车载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的接触和贴合,不会造成电路接触点虚接。
[0045]为了能够清晰地描述电路连接结构特征,本说明书以元器件类型名称和附图标记结合的方式表征对应的技术特征。本实施例的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压变换电路和输出电路。
[004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升压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fl、(MOSFET)驱动电路u01 (采用SM4802DSK型号集成电路)、(DC-DC)降压转换电路u02(采用TD1728型号集成电路)、电压控制电路u03 (采用AS78L05型号集成电路)、集成运放u04 (采用LM358型号集成电路)和开关二极管u05 ;
[0047]高电压高电流的车载电源的正、负极输出对应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入正极和输入负极,共模电感Ifl的第一电感线圈串联在输入正极线路上,共模电感Ifl的第二电感线圈串联在输入负极线路上,在共模电感Ifl输入侧的输入正极线路上串联电阻保险foi,在共模电感Ifl输入侧的输入正极线路和输入负极线路间并联二极管dOl和电容C21,在共模电感Ifl输出侧的输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