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4998阅读:1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切换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双压工作电路大都采用机械开关来进行电压切换的。采用机械开关的方式来切换电压,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且使用起来也十分的麻烦,如果使用者疏忽大意,忘记把机械开关拨到合适的电压位置,这样就会引起工作电路的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机械开关切换电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包括接电单元和负载单元,所述接电单元外接电力网络,所述电压自动切换电路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负载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接电单元,所述负载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负载单元包括可控娃和马达,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检测的接电单元的电压自动切换可控硅控制所述负载单元的马达的工作。
[0005]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芯片、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稳压管ZD1、电解电容CE、电阻R6、电容C3、电容C4、电阻R7,
[0006]所述主控芯片包括电源端VSS、电源端VDD、接口端ΡΑ0、接口端PA1,
[0007]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接电单元;
[0008]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接口端ΡΑ0和电容C3,电容C3的另一端则直接接地;
[0009]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电性连接接口端PA1、电容C4以及电阻R7,电容C4和电阻R7的另一端也直接接地;
[0010]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电解电容CE的阳极以及电阻R6,电解电容CE的阴极以及电阻R6的另一端也直接接地,稳压管ZD1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电容C2与二极管D1的连接处,其正极则直接与地相连;
[0011]电源端VSS也与地相连,电源端VDD经过电解电容CE后也与地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主控芯片为HT46R01C芯片。
[0013]优选地,所述接电单元包括火线接口 ACL、保险丝F1、压敏电阻RV、电容C1、电阻R1以及零线接口 ACN,
[0014]所述接电单元通过火线接口 ACL、零线接口 ACN与外部电力网络电性连接;
[0015]保险丝F1 —端与火线接口 ACL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压敏电阻RV电性连接,压敏电阻RV的另一则直接与零线接口 ACN电性连接;
[0016]电容Cl并联接在压敏电阻RV的两端;电阻R1 —端也与保险丝F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零线接口 ACN电性连接,
[0017]控制单元的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的一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接电单元的电阻R1与保险丝F1的连接处。
[0018]优选地,所述负载单元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发热丝RL1、发热丝RL2、发热丝RL3、发热丝RL4、发热丝RL5、发热丝RL6、可控硅Q1、可控硅Q2、可控硅Q3、可控娃Q4以及马达Μ ;
[0019]电阻R8 —端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可控硅Q1的控制极电性连接,可控硅Q1的第二电极连接零线接口 ACN,可控硅Q1的第一电极分别与发热丝RL3、发热丝RL4电性连接,发热丝RL3的另一端连接发热丝RL1,发热丝RL1另一端与连接于电阻R1与保险丝F1连接处的马达MD的一端电性连接,发热丝RL4的另一端则分别电性连接发热丝RL2,发热丝RL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发热丝RL1与马达MD连接处;
[0020]电阻R9 —端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可控硅Q2的控制极电性连接,可控硅Q2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发热丝RL4和发热丝RL2的连接处,可控硅Q1的第二电极连接零线接口 ACN ;
[0021]电阻R10 —端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可控硅Q3的控制极电性连接,可控硅Q1的第二电极连接零线接口 ACN,可控硅Q3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发热丝RL6,发热丝RL6的另一端连接发热丝RL5,发热丝RL5的另一端连接马达MD的另一端;
[0022]电阻R11 —端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可控硅Q4的控制极电性连接,可控硅Q4的第二电极连接零线接口 ACN,可控硅Q4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发热丝RL6和发热丝RL5的电性连接处,发热丝RL5的另一端连接马达MD的另一端。
[002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通过控制单元以及可控硅的设置,使得该电压自动切换电路通过电子模式完成了双压工作电路的电压自动切换,同时,还避免了 EMC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双压工作电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的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识说明:
[0028]10、电压自动切换电路;101、接电单元;103、控制单元;105、负载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自动切换电路10,其包括为该电压自动切换电路10提供电能的接电单元101、控制单元103以及受控于控制单元103的负载单元105,其中,接电单元101外接电力网络,控制单元103、负载单元105分别电性连接接电单元101,接电单元101、控制单元103以及负载单元105形成电流通路。
[0031]接电单元101包括火线接口 ACL、保险丝F1、压敏电阻RV、电容C1、电阻R1以及零线接口 ACN,其中,接电单元101通过火线接口 ACL、零线接口 ACN与外部电力网络电性连接,压敏电阻RV、电容C1以及电阻R1用于抵抗电力网络或电压自动切换电路10中的浪涌;保险丝F1 —端与火线接口 ACL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压敏电阻RV电性连接,压敏电阻RV的另一端则直接与零线接口 ACN电性连接;电容C1并联接在压敏电阻RV的两端;电阻R1也并联在压敏电阻RV的两端,即电阻R1 —端也与保险丝F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零线接口 ACN电性连接。
[0032]控制单元103主控该电压自动切换电路10的负载单元105,其包括一主控芯片,该主控芯片优选合泰半导体公司的HT46R01C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值得一提的是,其可以采用合泰半导体46R01B系列或者其他诸如89C51系列等,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主控芯片的型号。该HT46R01C芯片包括电源端VSS、电源端VDD、接口端ΡΑ0、接口端PA1、接口端PA2、接口端PA3、接口端PA4、接口端PA5,其中,电源端VSS、电源端VDD、接口端ΡΑ0、接口端PA1、接口端PA2、接口端PA3、接口端PA4、接口端PA5分别对应于该HT46R01C芯片的八脚、一脚、七脚、六脚、五脚、二脚、三脚以及四脚。
[0033]控制单元103还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稳压管ZD1、电解电容CE、电阻R6、电容C3、电容C4以及电阻R7,其中,
[0034]控制单元103通过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电性连接接电单元101,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的一端分别电性连接电阻R1与保险丝F1的连接处;
[0035]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连接接口端ΡΑ0和电容C3,电容C3的另一端则直接接地;
[0036]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性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电性连接接口端PA1、电容C4以及电阻R7,电容C4和电阻R7的另一端也直接接地;
[0037]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电解电容CE的阳极以及电阻R6,电解电容CE的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