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104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交流电机是用于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见直流电机的换向),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交流电机功率的覆盖范围很大,从几瓦到几十万千瓦、甚至上百万千瓦。
[0003]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是指交流电机可以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的任意转速下运行。一般的交流电机的调速方式有:变频调速,变压调速和电磁调速3种,由于变频调速可以大大节省电机工作的电能,并且由于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变频调速在无极调速领域使用越来越广,变频调速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发热是由于内部的损耗而产生的,以主电路为主,约占98%,控制电路占2%。为保证变频器正常可靠运行,必须对变频器进行散热。主要方法有:(1)采用风扇散热:变频器的内装风扇可将变频器箱体内部散热带走。(2)环境温度:变频器是电子装置,内含电子元件机电解电容等,所以温度对其寿命影响较大。通用变频器的环境运行温度一般要求一 10°C?+50°C,如果能降低变频器运行温度,就延长了变频器的使用寿命,性能也稳定,现有的则两种散热方式,散热效率低,不适应于高负载、高频率的无级调速调速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率高的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变频调速电路,变频调速电路包括变频调速器、交流电抗器以及散热器,变频调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交流电抗器,变频调速器工作时,输出波形中的高次谐波引起的磁场对许多机械部件产生电磁策动力,策动力的频率总能与这些机械部件的固有频率相近或重合,造成电磁原因导致的振动。在变频器输出侧接入交流电抗器以吸收变频器输出电流中的高次谐波电流成分,从而防止振动,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变频调速器、交流电抗器固定在设备壳体内,散热器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通过制冷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设备壳体的背面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散热通道,第一空气散热通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抽取空气的第一排气扇,第一排气扇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冷凝器设置在空气散热通道的壁面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节流阀经由第一制冷管道连接至三通管,三通管连接至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分别设置在变频调速器的主板背面、交流电抗器的主板背面,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连接至制冷压缩机。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设置制冷剂实现散热,提高了散热器,变频调速器的散热效率,由于第一空气散热通道内的空气经加热后上升,形成较为高效的空气流动,并且通过第一排气风扇进一步加速空气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0008]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壳体呈六面体结构,设备壳体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空气散热通道,第二空气散热通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抽取空气的第二排气扇,第二排气扇连接至单片机,第二空气散热通道的内壁设置有连通设备壳体内部空间的进气孔。采用这种结构,提高了侧面的空气流通速度,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采用这种结构,进一步提尚了散热性能。
[0009]作为优选,第一排气扇、第二排气扇的扇轴均呈水平设置,设备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至第一空气散热通道或第二空气散热通道的排风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壳体上固定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主动式的制冷剂进行散热并结合高效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率,降低了设备运行温度,就延长了变频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使得设备的运行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级调速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级调速设备的设备壳体的内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级调速设备的设备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变频调速电路,变频调速电路包括变频调速器1、交流电抗器2以及散热器,变频调速器1的输出端连接交流电抗器2,变频调速器1工作时,输出波形中的高次谐波引起的磁场对许多机械部件产生电磁策动力,策动力的频率总能与这些机械部件的固有频率相近或重合,造成电磁原因导致的振动。在变频器输出侧接入交流电抗器2以吸收变频器输出电流中的高次谐波电流成分,从而防止振动,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变频调速器1、交流电抗器2固定在设备壳体内,散热器包括单片机31、温度传感器32、制冷压缩机41、冷凝器42、节流阀和蒸发器,制冷压缩机41、冷凝器42、节流阀和蒸发器通过制冷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连接单片机31,单片机31连接温度传感器32,所述设备壳体的背面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散热通道51,第一空气散热通道5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抽取空气的第一排气扇52,第一排气扇52连接至单片机31,所述冷凝器42设置在空气散热通道的壁面上。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451以及第二蒸发器452,节流阀经由第一制冷管道连接至三通管44,三通管44连接至第一蒸发器451以及第二蒸发器452,第一蒸发器451以及第二蒸发器452分别设置在变频调速器1的主板背面、交流电抗器2的主板背面,第一蒸发器451以及第二蒸发器452连接至制冷压缩机41。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设置制冷剂实现散热,提高了散热器,变频调速器1的散热效率,由于第一空气散热通道51内的空气经加热后上升,形成较为高效的空气流动,并且通过第一排气风扇进一步加速空气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所述设备壳体呈六面体结构,设备壳体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空气散热通道61,第二空气散热通道6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抽取空气的第二排气扇62,第二排气扇62连接至单片机31,第二空气散热通道61的内壁设置有连通设备壳体内部空间的进气孔63。采用这种结构,提高了侧面的空气流通速度,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采用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第一排气扇52、第二排气扇62的扇轴均呈水平设置,设备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至第一空气散热通道51或第二空气散热通道61的排风口 64。所述设备壳体上固定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7。
[0017]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变频调速电路,变频调速电路包括变频调速器、交流电抗器以及散热器,变频调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交流电抗器,变频调速器、交流电抗器固定在设备壳体内,散热器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通过制冷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设备壳体的背面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散热通道,第一空气散热通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抽取空气的第一排气扇,第一排气扇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冷凝器设置在空气散热通道的壁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节流阀经由第一制冷管道连接至三通管,三通管连接至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分别设置在变频调速器的主板背面、交流电抗器的主板背面,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连接至制冷压缩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呈六面体结构,设备壳体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空气散热通道,第二空气散热通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抽取空气的第二排气扇,第二排气扇连接至单片机,第二空气散热通道的内壁设置有连通设备壳体内部空间的进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气扇、第二排气扇的扇轴均呈水平设置,设备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至第一空气散热通道或第二空气散热通道的排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上固定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电机的无级调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变频调速电路,变频调速电路包括变频调速器、交流电抗器以及散热器,变频调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交流电抗器,变频调速器、交流电抗器固定在设备壳体内,散热器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述制冷压缩机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设备壳体的背面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散热通道,第一空气散热通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上抽取空气的第一排气扇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式的制冷剂进行散热并结合高效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率,降低了设备运行温度,就延长了变频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使得设备的运行性能更加稳定。
【IPC分类】H02P27/04, H05K7/20
【公开号】CN205142071
【申请号】CN201520820974
【发明人】杭一帆, 陈怡洁, 张现, 王涛, 杨如依
【申请人】杭一帆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