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消音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9238阅读:1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消音风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风道消音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消音风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使用串激电机的大功率高转速的搅拌机、果汁机,由于电机的转速非常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机器的振动,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噪音污染,还会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
[0003]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290582 U公开了一种电机风道消音结构,包括包围电机(2)的电机风罩(3)和装配于底座(4)上的底座罩(5),电机风罩(3)、底座(4)和底座罩(5)上分别设置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通风口(3. 2)、第二通风口(4. 2)和第三通风口(5. 2),使声音在传播时部分反射,与正向的声音相互削弱和/或抵消,达到消音降噪效果。这种电机风道消音结构仅通过声音之间的相互削弱和/或抵消,只能降低部分噪音,而不能将噪音全部或者大部分吸收,结构复杂,成本高,消音效果不够明显。
[0004]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消音效果明显、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电机消音风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机风道消音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消音效果不足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包括机壳和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
[0007]所述机壳内设有将所述电机罩住的的上风罩、下风罩和风罩底盖,所述上风罩、下风罩和所述风罩底盖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风罩减震胶、下风罩减震胶和底盖减震胶;
[0008]所述上风罩的上端和所述下风罩的底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风罩底盖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消音室。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上风罩和下风罩的内侧分别设有减震胶,可以减小其内部的电机在工作的时产生的噪音以及与机壳部件间形成的共振,减小了电机四周产生的噪音;风罩底盖内侧的减震胶可以减少从电机底部传出的噪音,同时消音室可以对噪音进行吸收和削弱,实现二次消音,这种结构大大减小了噪音污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舒适度。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上转轴穿过所述上风罩的上端中部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上风罩与所述电机的上转轴之间套装有轴承减震垫。这种结构减少了电机的上转轴与上风罩之间的共振和摩擦,同时降低了上转轴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电机的下转轴配装的电机风扇,所述电机风扇的叶片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这种结构新鲜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后,在电机风扇的转动下将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并在风力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及时排出,有效避免了热量堆积。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罩底盖上开有若干个将所述消音室内的风排出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置相对设置。这种结构从第一出风口排出的热风进入消音室,实现进一步消音处理,处理后经第二出风口排入外界大气中。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风扇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间隙。这种结构利于空气的流通、方便散热,避免热量堆积。
[00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减震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直径范围。这种结构电机风扇吹的风从第一出风口出来后可以直接接触到底盖减震胶,由底盖减震胶的弹性体材料来消减风中的噪音,从而达到进一步消减噪音的目的。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风罩和所述下风罩之间可拆卸密封连接。这种结构在安装的时候只需将电机装入下风罩与风罩底盖形成的上端敞口的腔室内,再将上风罩从上端套上,密封连接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室的内壁上铺设有吸音材料。这种结构吸音材料可以将进入消音室的噪音吸收削弱,实现进一步降低噪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平面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0020]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包括机壳10和置于机壳10内的电机20,机壳10内设有将电机20罩住的上风罩30、下风罩40和风罩底盖50,其中上风罩30和下风罩40之间可拆卸密封连接。这种结构在安装的时候只需将电机20装入下风罩40与风罩底盖50形成的上端敞口的腔室内,再将上风罩30从上端套上,密封连接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1]上风罩30、下风罩40和风罩底盖50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风罩减震胶31、下风罩减震胶41和底盖减震胶51,上风罩减震胶31、下风罩减震胶41和底盖减震胶51采用弹性体材料,当声波撞击到这种弹性材料时不会产生共振,具有很好的减震消音效果。其中上风罩减震胶31和下风罩减震胶41可以减小其内部的电机20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以及与机壳10部件间形成的共振,减小了电机20四周产生的噪音,底盖减震胶51可以减少从电机20底部传出的噪音。
[0022]上风罩30的上端设有进风口33,用于供外界新鲜气体进入上风罩30、下风罩40和风罩底盖50形成的罩体腔内,下风罩40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一出风口42,用于将电机20形成的热气散出去。优选的,底盖减震胶51的面积大于第一出风口42的直径范围。这种结构从第一出风口 42排出去的热风可以直接接触到底盖减震胶51,由底盖减震胶51的弹性体材料来消减风中的噪音,从而达到进一步消减噪音的目的。
[0023]电机20的上转轴21穿过上风罩30的上端中部与驱动装置连接,上风罩30与电机20的上转轴21之间套装有轴承减震垫32。这种结构减少了电机20的上转轴21与上风罩30之间的共振和摩擦,同时降低了上转轴21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0024]电机20的下端设有与电机20的下转轴22配装的电机风扇23,电机风扇23的叶片朝向第一出风口 42。这种结构新鲜空气从进风口 33进入后,在电机风扇23上的叶片的转动下将电机20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并在风力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42及时排出,有效避免了热量堆积。优选的,电机风扇23与第一出风口42之间设有间隙,这种结构利于空气的流通、方便散热。
[0025]风罩底盖50与第一出风口42之间设有消音室60,消音室60的内壁上铺设有吸音材料,这种吸音材料可以将进入消音室60的噪音吸收削弱,实现进一步降低噪音的目的。
[0026]风罩底盖50上开有若干个将消音室60内的风排出的第二出风口52,第二出风口 52与第一出风口 42的位置相对设置。这种结构从第一出风口 42排出的热风进入消音室60,实现进一步消音处理,处理后经第二出风口 52排入外界大气中。
[002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风罩和下风罩的内侧分别设有减震胶,可以减小其内部的电机在工作的时产生的噪音以及与机壳部件间形成的共振,减小了电机四周产生的噪音;风罩底盖内侧的减震胶可以减少从电机底部传出的噪音,同时消音室可以对噪音进行吸收和削弱,实现二次消音,这种结构大大减小了噪音污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舒适度。
[002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包括机壳和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内设有将所述电机罩住的的上风罩、下风罩和风罩底盖,所述上风罩、下风罩和所述风罩底盖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上风罩减震胶、下风罩减震胶和底盖减震胶; 所述上风罩的上端和所述下风罩的底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风罩底盖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消音室。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上转轴穿过所述上风罩的上端中部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上风罩与所述电机的上转轴之间套装有轴承减震垫。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电机的下转轴配装的电机风扇,所述电机风扇的叶片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底盖上开有若干个将所述消音室内的风排出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置相对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风扇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间隙。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减震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直径范围。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罩和所述下风罩之间可拆卸密封连接。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室的内壁上铺设有吸音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消音风道,包括机壳和电机,机壳内设有将电机罩住的上风罩、下风罩和风罩底盖,上风罩、下风罩和风罩底盖的内侧分别设有上风罩减震胶、下风罩减震胶和底盖减震胶;上风罩的上端和下风罩的底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风罩底盖与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消音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风罩和下风罩的内侧分别设有减震胶,可以减小其内部的电机在工作的时产生的噪音以及与机壳部件间形成的共振,减小了电机四周产生的噪音;风罩底盖内侧的减震胶可以减少从电机底部传出的噪音,同时消音室可以对噪音进行吸收和削弱,实现二次消音,这种结构大大减小了噪音污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舒适度。
【IPC分类】H02K5/24, H02K9/04
【公开号】CN205160270
【申请号】CN201520887171
【发明人】郭建刚
【申请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