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0861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输电设备,尤其是一种母线槽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常见的密集母线槽结构方案如图1,从示意图方向看,左右两外壳A与上下两外壳B通过栓接或铆接等方式连接,夹紧被绝缘材料层I包裹的导体2。如图2所示,该结构方案的密集母线外壳与导体的直接接触面只有两个,易导致母线槽整体的散热较差,尤其是中间的两相导体,由于没有散热空间,会导致温升会较高,直接缩减母线槽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母线槽整体结构散热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增加导体与母线槽外壳接触面积,增大散热空间的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用于夹紧由绝缘材料层包裹的导体,包括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的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所述导体分别置于由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各自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与空腔内壁贴合;还包括有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两端分别与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连接,所述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的相对面之间、连接件相对面之间围成有散热空间。
[0005]此结构能形成母线槽表面的四个直接散热面,分别是上槽体外壳上表面、下槽体外壳的下表面以及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的两个相对面。以提高母线槽中密集导体导致散热难的问题,提高散热效率。
[0006]所述上槽体外壳包括第一上壳体和第二上壳体,所述导体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与空腔内壁贴合;所述下槽体外壳包括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所述导体置于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与空腔内壁贴合,所述连接件一端分别与第一上壳体和第二上壳体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连接,所述散热空间由相对的第二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之间、两连接件之间围成。
[0007]所述第二上壳体的垂直截面为凹面,所述导体置于该凹面中,第一上壳体包括水平的连接段,连接段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后并水平延伸形成压紧段,所述弯折段贴合在凹面内壁上,所述压紧段与凹面底面之间压紧导体,所述连接件的顶端与连接段接触、连接件的部分侧面与凹面外壁接触;所述下槽体外壳与所述上槽体外壳为对称结构。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相比较于现有的密集母线槽结构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密集母线槽,导体与外壳直接接触的散热面为四个,大大提高了母线槽的散热效率,尤其是将中间若干导体分隔开形成散热空间,降低了母线槽的温升,使母线槽的使用性能更加可靠,使用寿命能够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技术母线槽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2的散热状态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母线槽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3的散热状态示意图;
[0013]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
[0016]请参阅图3到图5所示,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用于夹紧由绝缘材料层I包裹的导体2,包括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的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导体2分别置于由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各自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I与空腔内壁贴合;还包括有两个连接件3,每个连接件3两端分别与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连接,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的相对面之间、连接件相对面之间围成有散热空间,此结构能形成母线槽表面的四个直接散热面,分别是上槽体外壳上表面、下槽体外壳的下表面以及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的两个相对面。
[0017]本实施例中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的其中一个具体结构为,上槽体外壳包括第一上壳体4和第二上壳体5,导体2置于第一上壳体4和第二上壳体5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I分别与空腔内壁贴合,具体的是与第一上壳体4的下表面和第二上壳体5的上表面贴合,第一上壳体4和第二上壳体5通过栓接或铆接等方式夹紧被绝缘材料层I包裹的导体2,形成一个独立结构,本实施例中导体2有两片;下槽体外壳包括第一下壳体6和第二下壳体7,导体2置于第一下壳体6和第二下壳体7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I与空腔内壁贴合,具体的是与第一下壳体6的下表面和第二下壳体7的上表面贴合,第一下壳体6和第二下壳体7同样可通过栓接或铆接等方式夹紧被绝缘材料层I包裹的导体2,形成一个独立结构,上述两个独立结构可通过连接件3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连接件3—端分别与第一上壳体4和第二上壳体5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下壳体6和第二下壳体7连接,散热空间由相对的第二上壳体5和第一下壳体6之间、两连接件3之间围成,此时母线槽的四个直接散热面分别是第一壳体4的上表面、第二壳体5的下表面、第一下壳体6的上表面和第二下壳体7的下表面。
[0018]进一步的,第二上壳体5的垂直截面为凹面,导体2置于该凹面中,第一上壳体4包括水平的连接段41,连接段41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43后并水平延伸形成压紧段42,弯折段43贴合在凹面内壁上,压紧段42与凹面底面之间压紧导体2,连接件3的顶端与连接段41接触、连接件3的部分侧面与凹面外壁接触,此时压紧段42即为母线槽其中的一个直接散热面;下槽体外壳与上槽体外壳为对称结构,因此在此不再详述第一下壳体6的下表面和第二下壳体7的具体结构。
[0019]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为连接块。本实施例通过将导体2分别置于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5各自围成的空腔中,使得导体2能分成两片独立的导体结构,并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形成新型的密集母线槽的结构。
[0020]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用于夹紧由绝缘材料层(I)包裹的导体(2),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的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所述导体(2)分别置于由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各自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I)与空腔内壁贴合;还包括有两个连接件(3),每个连接件(3)两端分别与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连接,所述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的相对面之间、连接件相对面之间围成有散热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体外壳包括第一上壳体(4)和第二上壳体(5),所述导体(2)置于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I)与空腔内壁贴合;所述下槽体外壳包括第一下壳体(6)和第二下壳体(7),所述导体(2)置于第一下壳体(6)和第二下壳体(7)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I)与空腔内壁贴合,所述连接件(3) —端分别与第一上壳体(4)和第二上壳体(5)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下壳体(6)和第二下壳体(7)连接,所述散热空间由相对的第二上壳体(5)和第一下壳体(6)之间、两连接件(3)之间围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壳体(5)的垂直截面为凹面,所述导体(2)置于该凹面中,第一上壳体(4)包括水平的连接段(41),连接段(41)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43)后并水平延伸形成压紧段(42),所述弯折段(43)贴合在凹面内壁上,所述压紧段(42)与凹面底面之间压紧导体(2),所述连接件(3)的顶端与连接段(41)接触、连接件(3)的部分侧面与凹面外壁接触;所述下槽体外壳与所述上槽体外壳为对称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槽体散热结构,用于夹紧由绝缘材料层包裹的导体,包括相对面之间设有间距的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所述导体分别置于由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各自围成的空腔中,绝缘材料层与空腔内壁贴合;还包括有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两端分别与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连接,所述上槽体外壳和下槽体外壳的相对面之间、连接件相对面之间围成有散热空间。相比较于现有的密集母线槽结构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密集母线槽,导体与外壳直接接触的散热面为四个,大大提高了母线槽的散热效率,尤其是将中间若干导体分隔开形成散热空间,降低了母线槽的温升,使母线槽的使用性能更加可靠,使用寿命能够得到保证。
【IPC分类】H02G5/06, H02G5/10
【公开号】CN205212376
【申请号】CN201521082530
【发明人】王署斌, 钟彬成, 陆永生
【申请人】广东卓亚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