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7121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元件成本的降低,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通讯工具,与此同时,汽车也在走近我们的生活,呈现平民化的趋势,人们在长途旅行或出差时,万一手机电池耗尽,将对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大部分汽车中使用的无线充电器都是车载的有线手机充电器,然而,有线充电器都是带有很长的数据线,这样在相对狭小空间的驾驶室时显得非常凌乱,也会影响驾驶的安全性。
[0003]因此急需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盖体和底壳;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壳上,在所述盖体的外表面设有与手机外形相匹配的防滑膜;所述底壳内形成有容纳空腔,在所述容纳空腔内设有基板和吸波片,所述吸波片设于所述基板的底部,所述基板上设有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的无线感应线圈。
[0005]优选地,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固定带和电源插头,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所述电源插头与所述无线感应线圈电性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底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任一个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活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为金属材质,所述固定带与所述第二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一端设有磁铁,所述固定带通过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二侧壁活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吸波片包括粘贴层、非导电层和吸波层,所述非导电层设于所述粘贴层和所述吸波层之间,所述吸波片通过所述吸波层与所述基板的底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吸波片的厚度为0.1-0.2mm。
[0010]优选地,还包括吸盘,所述吸盘为四个,分别设于所述底壳的下表面的四个角处。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具有以下优点:
[0012]1、通过充电器内部的基板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当带感应线圈的手机放置在盖体的防滑模上时,充电器自动启动并为手机充电,省去了连接手机与手机充电线头的麻烦;
[0013]2、利用吸波片有效的隔绝了周边金属体对能量传输的影响,起到了拘束磁通量和抗干扰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电能利用率,降低了发热情况;
[0014]3、利用防滑膜和手机固定带可以对待充电手机起到双重保护,防止手机滑落;
[0015]4、通过在底壳上设计吸盘,可有效的将无线充电器吸附在汽车上进行固定,防止无线充电器随意移动,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中吸波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21]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100,包括盖体I和底壳2,盖体I与底壳2相固定,在盖体I的外表面设有防滑膜11;如图4所示,防滑膜11与手机200外形相匹配,通过防滑膜11可以加大手机200与无线充电器100之间的摩擦,防止手机200脱落。
[0022]底壳2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纳空腔3,在容纳空腔3内设有基板4和吸波片5,吸波片5设于基板4的底部,用于隔绝周边金属物体对能量传输的影响;
[0023]基板4上设有无线感应线圈41,无线感应线圈41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
[0024]如图3所示,吸波片5的厚度为0.1-0.2_,包括粘贴层51、非导电层52和吸波层53,非导电层52设于粘贴层51和吸波层53之间,吸波片5通过吸波层53与基板4的底部连接;通过吸波片5能对无线充电器100很好的起到拘束磁通量和抗干扰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电能利用率,降低了发热情况。
[0025]如图1所示,底壳2上设有手机固定带6和电源插头7,电源插头7沿容纳空腔3的横向方向设置,与无线感应线圈41电性连接;手机固定带6沿容纳空腔3的纵向方向设置,其一端与底壳2的第一侧壁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绕过盖体I与底壳2的第二侧壁22活动连接,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相对设置在底壳2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2为金属材质,手机固定带6与底壳2活动连接的一端设有磁铁61,手机固定带6通过磁铁61与第二侧壁22活动连接;
[002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线充电器100上设计防滑膜11和手机固定带6,对手机200起到了双重保护,有效的防止手机滑落对用户造成的损失。
[0027]如图2所示,在底壳2的下表面的四个角处设有吸盘8,使用者利用吸盘8将无线充电器100吸附在汽车内的适当位置,安全可靠、取放方便,可循环使用。
[0028]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9]首先将底壳2下表面四个角处的吸盘8吸附在汽车的适当位置,并确定已安全固定;
[0030]然后使车载点烟器30通过电源插头7与无线感应线圈41电性连接,对无线充电器进行电能传输,无线感应线圈41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
[0031]当手机200需要进行充电时,将手机200放置在盖体I上的防滑膜11上;
[0032]然后将手机固定带6绕过手机200与底壳2的第二侧壁22固定,无线充电器100自动开启对手机200进行充电,方便可靠,有效的省去了连接手机与手机充电线头的麻烦。
[0033]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盖体和底壳; 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壳上,在所述盖体的外表面设有与手机外形相匹配的防滑膜; 所述底壳内形成有容纳空腔,在所述容纳空腔内设有基板和吸波片,所述吸波片设于所述基板的底部,所述基板上设有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的无线感应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固定带和电源插头,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所述电源插头与所述无线感应线圈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任一个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为金属材质,所述固定带与所述第二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带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一端设有磁铁,所述固定带通过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二侧壁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片包括粘贴层、非导电层和吸波层,所述非导电层设于所述粘贴层和所述吸波层之间,所述吸波片通过所述吸波层与所述基板的底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片的厚度为0.1-0.2mmo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盘,所述吸盘为四个,分别设于所述底壳的下表面的四个角处。
【专利摘要】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盖体和底壳;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底壳上,在所述盖体的外表面设有与手机外形相匹配的防滑膜;所述底壳内形成有容纳空腔,在所述容纳空腔内设有基板和吸波片,所述吸波片设于所述基板的底部,所述基板上设有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的无线感应线圈。本实用新型省去了连接手机与手机充电线头的麻烦、提高了电能利用率,降低了发热情况。
【IPC分类】H02J7/00, H02J50/10
【公开号】CN205283207
【申请号】CN201620010056
【发明人】田城华, 刘胜, 胡庆江
【申请人】浙江原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