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815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均穿戴在人身上,包括: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一管体上;磁力球,其置于所述管体中,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管体中自由运动;用于将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转化为恒定电流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线圈的两端,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为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充电的装置,节省了充电器,提高了充电效率。
【专利说明】
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智能穿戴设备是指能直接穿在人身上或能被整合进衣服、配件并记录人体数据的移动智能设备,比如,目前的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腕表等。但是,目前,制约智能穿戴设备的主要因素包括电池续航问题。一般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方式为:通过交流电为电池进行充电,但是,这会存在充电不方便的问题。虽然,目前也存在可随时随地充电的太阳能电池,但是由于环境杂光的影响,充电效率还是较低,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为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池充足所需电能。另外,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大多采用mini USB充电,客户的使用体验非常差,几乎几天就要充一次电,部分消费者因没有及时充电,造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提供一种随时随地为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充电的装置,节省充电器,提高充电效率。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均穿戴在人身上,包括:
[0006]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一管体上;
[0007]磁力球,其置于所述管体中,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管体中自由运动;
[0008]用于将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转化为恒定电流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线圈的两端,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处。
[0009 ]通过人体运动让磁力球在管体中不规则的运动,与管体外部的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不稳定的电流和电压通过整流器后,输出限压恒定的电流,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充电,不受环境和位置的限制,方便及时。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管体与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固定。这样在穿戴智能穿戴设备的同时,就将充电装置同时穿戴,节省空间,也更加方便。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管体设置为圆环形,大小为略小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以方便与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的固定,不影响其美观,同时增大了磁力球的运动空间。
[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磁力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内径3?5_,使得磁力球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管体内部自由运动。
[0013]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磁力球的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管体上的缠绕方向,以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0014]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整流器为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接线孔的整流模块,方便线圈的接入和恒定电流的输出。
[0015]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线圈为漆包铜线,防水效果好。
[0016]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管体为塑料材质,利于防水。
[0017]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将智能穿戴设备和充电装置一起穿戴在人身上,通过人体运动让磁力球在管体中不规则的运动,运动的磁力球与管体外部的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不稳定的电流和电压通过整流器后,输出限压恒定的电流,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充电,该装置不受环境和位置的限制,方便及时,且节省了充电器、家庭用电等不必要的成本,防水效果好。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1]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均穿戴在人身上,适用于智能手环、手表等穿戴类电子设备,目的在于让消费者摆脱频繁充电的烦恼,包括:
[0023]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I,所述线圈缠绕在一管体2上,管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柱体、锥体或圆环状,只要能够安装固定在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上,不影响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观和使用即可。线圈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管体上缠绕,缠绕的密度和匝数可根据实际选择确定。
[0024]磁力球3,其置于所述管体中,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管体中自由运动,可以在生产的初始阶段就将磁力球放置于管体中,然后再将管体的两端封闭。
[0025]用于将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转化为恒定电流的整流器4,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41连接线圈的两端,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42连接至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处。整流器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将交流(AC)转化为直流(DC)的装置。它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将交流电(AC)变成直流电(DC),经滤波后供给负载,或者供给逆变器;第二、给蓄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因此,它同时又起到一个充电器的作用。在将线圈缠绕在管体上时,两端预留出一定的长度,以将其接入到整流器中;从整流器输出的恒定电流连接至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充电。
[0026]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管体与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固定,可以通过黏贴的方式固定,简单可靠,也可以将管体与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一体设计,预留出磁力球的运动空间,以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凑,减小立体空间。
[0027]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管体设置为圆环形,即管体的两端对接在一起,磁力球封装在管体内部,这样磁力球就能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自由往复运动,源源不断地产生电流;圆环形管体的大小为略小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不影响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的美观即可,同时又保证磁力球足够的运动空间。
[0028]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磁力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内径3?5mm,既能使得磁力球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管体中自由运动,又能产生持续的电流。
[0029]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磁力球的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管体上的缠绕方向,能够保证磁力球顺利切割磁感线,输出连续的电流。
[0030]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整流器为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接线孔的整流模块。多个接线孔分布在整流模块相对的两侧,以方便线圈的接入和感应电流的输出。
[0031]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线圈为漆包铜线,既能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又能防水,保护充电装置。
[0032]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中,所述管体为塑料材质,防水效果好。
[0033]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均穿戴在人身上,包括: 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一管体上; 磁力球,其置于所述管体中,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管体中自由运动; 用于将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转化为恒定电流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线圈的两端,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源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与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设置为圆环形,大小为略小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内径3?5_。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球的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于所述线圈在所述管体上的缠绕方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为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接线孔的整流模块。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漆包铜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塑料材质。
【文档编号】H02K35/02GK205429852SQ201620222169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2日
【发明人】谷震源
【申请人】谷震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