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8216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电机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线圈组件,它包括:端子,所述端子具有端子头部和端子尾部;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设置有绝缘遮挡体、容纳空间和用于绕线形成线圈的绕线槽,并且容纳空间与绕线槽之间通过绝缘遮挡体隔开,当所述端子置于线圈骨架后,所述端子的端子尾部弯折形成用于连接绕线槽上相应的引出线的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容置于容纳空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其爬电距离的需求,避免出现端子和线圈距离过近从而导致的击穿、短路的现象。
【专利说明】
电机线圈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线圈组件,主要用于空调、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上,属于家用电器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技术的刺破式端子线圈组件,装配工序为端子插入、一道折弯、绕线、搪锡和二道弯针,端子绕线部位伸入绕线槽内,故需要将端子径向向上折弯后才能绕线,绕线结束后进行搪锡。为了避免端子折弯部分与安装外壳的干涉及降低漆包线的紧绷程度防止断线,采取将端子折弯部分朝线圈骨架绕线槽方向弯折一定角度,但是此种情况下绕线的端子与漆包线距离贴近,不满足爬电距离,在电机工作时,因加在线圈组件中的电压较大,会带来击穿、短路等危险情况,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将端子横向折弯在骨架外表面,端子此状态无遮挡,仍存在不符合电机线圈组件爬电距离带来的危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线圈组件,它能够满足其爬电距离的需求,避免出现端子和线圈距离过近从而导致的击穿、短路的现象。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线圈组件,它包括:
[0005]端子,所述端子具有端子头部和端子尾部;
[0006]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设置有绝缘遮挡体、容纳空间和用于绕线形成线圈的绕线槽,并且容纳空间与绕线槽之间通过绝缘遮挡体隔开,当所述端子置于线圈骨架后,所述端子的端子尾部弯折形成用于连接绕线槽上相应的引出线的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容置于容纳空间内。
[0007]进一步,所述线圈骨架包括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具有端支撑板,端支撑板沿周向开设有槽,所述槽为所述容纳空间,端支撑板上用于形成槽并与绕线槽相邻的壁为所述绝缘遮挡体。
[0008]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骨架主体的结构,所述骨架主体具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的一端与上支撑板连接,所述绕线柱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板连接,所述绕线柱、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共同围成所述绕线槽,所述上支撑板为开设有槽的端支撑板。
[0009]进一步一方面为了减少人工焊珠垃圾造成齿轮卡死的隐患,避免PCB板焊导致的虚焊、焊盘脱落的现象,另一方面使其去除焊接关键工序而减少人员的稳定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所述端子头部设置有狭缝结构,该狭缝结构能够部分剥离或者刺破压入所述狭缝结构的引线的绝缘层。
[0010]进一步,所述线圈骨架还包括端子接收部,所述端子接收部设置在端支撑板的外缘上,所述端子接收部构成有用于容纳和支持所述端子头部的容置空间,作为该容置空间的一个面的支撑面具有供所述端子尾部插入并穿过的开口或通孔。
[0011]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端子的结构,所述端子尾部设置在所述端子头部的下方,并且所述端子尾部与所述端子头部一体成型。
[0012]进一步,所述端子设置有两个,所述容纳空间对应地也设置有两个。
[00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线圈骨架上设置有绝缘遮挡体,并且容纳弯折部分的容纳空间与绕线槽之间通过绝缘遮挡体隔开,当所述端子置于线圈骨架后,端子尾部的弯折部分与绕线槽上的线圈之间通过绝缘遮挡体隔开了,这样就增加了端子和线圈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保证线圈组件最终符合爬电距离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线圈组件安装在电机上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线圈组件的上支撑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2°] 如图1?5所不,一种电机线圈组件,它包括:
[0021]端子I,所述端子I具有端子头部11和端子尾部12;
[0022]线圈骨架2,所述线圈骨架2上设置有绝缘遮挡体20、容纳空间和用于绕线形成线圈的绕线槽,并且容纳空间与绕线槽之间通过绝缘遮挡体20隔开,当所述端子I置于线圈骨架2后,所述端子I的端子尾部12弯折形成用于连接绕线槽上相应的引出线的弯折部分121,所述弯折部分121容置于容纳空间内。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端子I设置有两个,所述容纳空间对应地也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端子I用于连接线圈的面线,另外一个端子I用于连接线圈的底线,面线和底线分别为线圈的两极,但是端子I的数量和容纳空间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
[0023]本实用新型在线圈骨架2上设置有绝缘遮挡体20,并且容纳弯折部分121的容纳空间与绕线槽之间通过绝缘遮挡体20隔开,当所述端子I置于线圈骨架2后,端子尾部12的弯折部分121与绕线槽上的线圈之间通过绝缘遮挡体20隔开了,这样就增加了端子和线圈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保证线圈组件最终符合爬电距离要求。
[0024]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线圈骨架2包括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具有上支撑板21、下支撑板22和绕线柱23,所述绕线柱23的一端与上支撑板21连接,所述绕线柱23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板22连接,所述绕线柱23、上支撑板21、下支撑板22共同围成所述绕线槽,上支撑板21沿周向开设有槽211,所述槽211为所述容纳空间,上支撑板21上用于形成槽211并与绕线槽相邻的壁为所述绝缘遮挡体20。
[0025]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端子头部11设置有狭缝结构111,该狭缝结构11能够部分剥离或者刺破压入所述狭缝结构111的引线的绝缘层,使得引线的裸露部分与所述端子头部11接触电连接,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减少人工焊珠垃圾造成齿轮卡死的隐患,避免PCB板焊导致的虚焊、焊盘脱落的现象,另一方面使其去除焊接关键工序而减少人员的稳定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0026]具体地,如图1?4所示,所述线圈骨架2包括端子接收部24,所述端子接收部24设置在端支撑板的外缘上,所述端子接收部24构成有用于容纳和支持所述端子头部11的容置空间241,作为该容置空间241的一个面的支撑面242具有供所述端子尾部12插入并穿过的开口或通孔。端子I插入端子接收部24后,弯折端子尾部12,并在该端子尾部12的弯折部分121上缠绕从所述绕线槽引出的引出电线,绕线、搪锡结束后,将端子尾部12的弯折部分121折弯进槽211中。
[0027]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端子尾部12设置在所述端子头部11的下方,并且所述端子尾部12与所述端子头部11 一体成型,当然,端子I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002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机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端子(I),所述端子(I)具有端子头部(11)和端子尾部(12); 线圈骨架(2),所述线圈骨架(2)上设置有绝缘遮挡体(20)、容纳空间和用于绕线形成线圈的绕线槽,并且容纳空间与绕线槽之间通过绝缘遮挡体(20)隔开,当所述端子(I)置于线圈骨架(2)后,所述端子(I)的端子尾部(12)弯折形成用于连接绕线槽上相应的引出线的弯折部分(121),所述弯折部分(121)容置于容纳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2)包括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具有端支撑板,端支撑板沿周向开设有槽(211),所述槽(211)为所述容纳空间,端支撑板上用于形成槽(211)并与绕线槽相邻的壁为所述绝缘遮挡体(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主体具有上支撑板(21)、下支撑板(22)和绕线柱(23),所述绕线柱(23)的一端与上支撑板(21)连接,所述绕线柱(23)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板(22)连接,所述绕线柱(23)、上支撑板(21)、下支撑板(22)共同围成所述绕线槽,所述上支撑板(21)为开设有槽(211)的端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头部(11)设置有狭缝结构(111),该狭缝结构(11)能够部分剥离或者刺破压入所述狭缝结构(111)的引线的绝缘层。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机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2)包括端子接收部(24),所述端子接收部(24)设置在端支撑板的外缘上,所述端子接收部(24)构成有用于容纳和支持所述端子头部(11)的容置空间(241),作为该容置空间(241)的一个面的支撑面(242)具有供所述端子尾部(12)插入并穿过的开口或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尾部(12)设置在所述端子头部(11)的下方,并且所述端子尾部(12)与所述端子头部(11) 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I)设置有两个,所述容纳空间对应地也设置有两个。
【文档编号】H02K3/38GK205429919SQ201620208465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7日
【发明人】丁大伟, 袁铁军, 丁维超, 郑雷
【申请人】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