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9888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机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壳,旨在提供一种强度高,稳定性强的新型电机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电机壳体包括外壳本体和底座,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外表面的散热片,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加强条,加强条与外壳本体外表面设有连接加强区,连接加强区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支撑部置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之间,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气设备领域。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电机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机壳。
【背景技术】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电机壳是用于支撑和保护电机的,因此电机壳的强度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于电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而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运作。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电机壳,它包括电机壳本体,这种电机壳虽然能起到对电机的保护,但电机壳的强度及其使用时的稳定性都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使用时稳定性强的新型电机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机壳,所述电机壳本体包括外壳本体和底座,所述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散热片,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所述连接加强区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支撑部置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之间,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一体连接,所述外壳本体内表面还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第一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置于第一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之间,第一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一体连接,加强层的厚度沿着第一加强弧面往第三加强弧面的方向逐渐递增。
[0006]通过米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壳体包括外壳本体和底座,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外表面的散热片,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加强条,加强条与外壳本体外表面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支撑部置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之间,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一体连接,为了保证电机在运作能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外表面的散热片,通过增加的散热片来增加电机壳的散热效果,从而增加电机运作时的稳定性,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加强条,加强条呈正三角形状分布于外壳本体外表面,呈正三角形分布的加强条,能使外壳本体更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加强条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连接加强区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支撑部置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之间,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一体连接,因为加强条与外壳本体外表面相互连接,会因为长时间的工作产生裂缝,通过加强条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连接加强区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支撑部置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之间,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一体连接,因为连接加强区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支撑部置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之间,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一体连接,通过采用呈圆弧状的连接加强区,圆弧状的连接加强区降低了加强条与外壳本体在连接时产生的表面应力,使产生的表面应力得到进一步的分散,从而增加加强条与外壳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外壳本体的强度及其稳定性,外壳本体内表面还设有加强层,加强层包括第一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置于第一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之间,第一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一体连接,加强层的厚度沿着第一加强弧面往第三加强弧面的方向逐渐递增,在进行组装或者维修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将电机取出进行操作,会因为相互碰撞的原因造成对电机壳本体内壁的磨损,长此以往会造成外壳本体的强度降低,因此外壳本体内表面设有加强层,加强层包括第一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置于第一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之间,第一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一体连接,加强层的厚度沿着第一加强弧面往第三加强弧面的方向逐渐递增,通过长期的使用中发现,电机的正下方的外壳本体内表面磨损相对较多,加强层的厚度沿着第一加强弧面往第三加强弧面的方向逐渐递增,保证第三加强弧面置于电机下方的外壳本体内表面上,增加了对外壳本体的保护,从而增加电机壳本体的强度。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与外壳本体外表面之间还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表面,第二加强筋包括第二表面,所述底座包括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形成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内的第一加强角,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形成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内第二加强角,所述第一加强角和第二加强角均呈45°,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置于外壳本体外表面两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与外壳本体外表面之间还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表面,第二加强筋包括第二表面,所述底座包括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内且呈45°的第一加强角,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内且呈45°的第二加强角,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置于外壳本体外表面两侧,通过底座与外壳本体外表面之间设有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增加了底座与外壳本体之间的强度,通过第一加强筋的第一表面与底座的第三表面呈45°的第一加强角,使第一加强筋对外壳本体有着支撑加强的效果,第二加强筋的第二表面与底座的第三表面形成呈45°的第二加强角,使第二加强筋对外壳本体有着支撑加强的效果,将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置于外壳本体两侧,更进一步从外壳本体两侧增加了其强度以及使用时的稳定性。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本体外表面还设有散热窗,散热窗设有用于支撑窗盖的支撑条,支撑条上设有加强块。
[0010]通过米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壳本体外表面设有的散热窗,可以增加电机壳本体的散热效果,同时在支撑条上设有加强块,增加了支撑条的强度,进一步增加电机壳本体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截面为长方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长方形,通过在底座上设有第一凹槽,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因为第一凹槽纵截面为长方形,可以在节省材料的情况下,保证了电机壳本体的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壳本体采用灰口铸铁材料。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壳本体采用灰口铸铁材料,因为本实用新型为用于二相电机的电机壳,所需要具有一定强度的电机壳,因为灰口铸铁价格低廉,而且铸造成本低,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采用灰口铸铁材料制成的电机壳本体进一步提高了其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附图标记,1-外壳本体,2-底座,21-第三表面,11-散热片,12_加强条,13-连接加强区,131-第一加强部,132-支撑部,133-第二加强部,14-加强层,141-第一加强弧面,142-第二加强弧面,143-第三加强弧面,15-散热窗,151-支撑条,152-加强块,31-第一加强筋,311-第一表面。32-第二加强筋,321-第二表面,41-第一加强角,42-第二加强角,5-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0]—种新型电机壳,电机壳体包括外壳本体I和底座2,外壳本体I设有分布于外壳外表面的散热片11,外壳本体I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I外表面的加强条12,加强条12与外壳本体I外表面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131、支撑部132和第二加强部133,支撑部132置于第一加强部131和第二加强部133之间,第一加强部131、支撑部132和第二加强部133—体连接,为了保证电机在运作能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外壳本体I设有分布于外壳外表面的散热片11,通过增加的散热片11来增加电机壳的散热效果,从而增加电机运作时的稳定性,外壳本体I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I外表面的加强条12,加强条12呈正三角形状分布于外壳本体I外表面,呈正三角形分布的加强条12,能使外壳本体I更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加强条12与外壳本体I外表面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13,连接加强区13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131、支撑部132和第二加强部133,支撑部132置于第一加强部131和第二加强部133之间,第一加强部131、支撑部132和第二加强部133—体连接,因为加强条12与外壳本体I外表面相互连接,会因为长时间的工作产生裂缝,通过加强条12与外壳本体I外表面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13,连接加强区13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131、支撑部132和第二加强部133,支撑部132置于第一加强部131和第二加强部133之间,第一加强部131、支撑部132和第二加强部133—体连接,因为连接加强区13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131、支撑部132和第二加强部133,支撑部132置于第一加强部131和第二加强部133之间,第一加强部131、支撑部132和第二加强部133—体连接,通过采用呈圆弧状的连接加强区13,圆弧状的连接加强区降低了加强条12与外壳本体I在连接时产生的表面应力,使产生的表面应力得到进一步的分散,从而增加加强条12与外壳本体I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外壳本体I的强度及其稳定性,外壳本体I内表面还设有加强层14,加强层14包括第一加强弧面141、第二加强弧面142和第三加强弧面143,第二加强弧面142置于第一加强弧面141和第三加强弧面143之间,第一加强弧面141、第二加强弧面142和第三加强弧面143—体连接,加强层14的厚度沿着第一加强弧面141往第三加强弧面143的方向逐渐递增,在进行组装或者维修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将电机取出进行操作,会因为相互碰撞的原因造成对外壳本体I内壁的磨损,长此以往会造成外壳本体I的强度降低,因此外壳本体I内表面设有加强层14,加强层14包括第一加强弧面141、第二加强弧面142和第三加强弧面143,第二加强弧面142置于第一加强弧面141和第三加强弧面143之间,第一加强弧面141、第二加强弧面142和第三加强弧面143—体连接,加强层14的厚度由第一加强弧面141往第三加强弧面143逐渐递增,通过长期的使用中发现,电机的正下方的外壳本体I内表面磨损相对较多,将第一加强弧面141、第二加强弧面142和第三加强弧面143的厚度呈递增趋势,保证第三加强弧面143置于电机下方的外壳本体I内表面上,增加了对外壳本体I的保护,从而增加电机壳本体的强度。
[00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座2与外壳本体I外表面之间还设有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第一加强筋31包括第一表面311,第二加强筋32包括第二表面321,所述底座2包括第三表面21,所述第一表面311与第三表面21形成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I内且呈45°的第一加强角41,第二表面321与第三表面21形成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I内且呈45°的第二加强角42,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分别置于外壳本体I外表面两侧,通过底座与外壳本体I外表面之间设有的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增加了底座2与外壳本体I之间的强度,通过第一加强筋31的第一表面311与底座2的第三表面21形成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I内且呈45°的第一加强角41,使第一加强筋31对外壳本体I有着支撑加强的效果,第二加强筋32的第二表面321与底座2的第三表面21形成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I内且呈45°的第二加强角42,使第二加强筋32对外壳本体I有着支撑加强效果,将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分别置于外壳本体I两侧,更进一步从外壳本体I两侧增加了其强度以及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将外壳本体I外表面设有的散热窗15,可以增加电机壳本体的散热效果,同时在支撑条151上设有加强块152,增加了支撑条151的强度,进一步增加外壳本体I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
[00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座2上设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的截面为长方形,通过在底座2上设有第一凹槽5,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因为第一凹槽5纵截面为长方形,可以在节省材料的情况下,保证了电机壳本体的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电机壳本体采用灰口铸铁材料,因为本实用新型为用于二相电机的电机壳,所需要具有一定强度的电机壳,因为灰口铸铁价格低廉,而且铸造成本低,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采用灰口铸铁材料制成的电机壳本体进一步提高了其结构强度。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电机壳,包括电机壳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壳本体包括外壳本体和底座,所述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散热片,外壳本体设有分布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与外壳本体外表面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所述连接加强区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支撑部置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之间,第一加强部、支撑部和第二加强部一体连接,所述外壳本体内表面还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第一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置于第一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之间,第一加强弧面、第二加强弧面和第三加强弧面一体连接,加强层的厚度沿着第一加强弧面往第三加强弧面的方向逐渐递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与外壳本体外表面之间还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表面,第二加强筋包括第二表面,所述底座包括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形成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内的第一加强角,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形成夹角开口朝外壳本体内第二加强角,所述第一加强角和第二加强角均呈45°,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置于外壳本体外表面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其特征是:所述外壳本体外表面还设有散热窗,散热窗设有用于支撑窗盖的支撑条,支撑条上设有加强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截面为长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壳,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壳本体采用灰口铸铁材料。
【文档编号】H02K5/18GK205544699SQ201620079990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发明人】林夏星, 林明法, 沈友清
【申请人】温岭市鑫特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