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垫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0353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垫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减震垫及电机。减震垫,安装于电机上,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安装有上述减震垫。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减震效果好,很好地实现了减震垫径向和/或周向定位,有效解决了电机减震垫径向窜动或周向转动的问题。
【专利说明】
_种减震垫及电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垫及电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电机一般都安装有减震胶圈,减震胶圈通过紧配合固定在电机上,其主要作用为避免电机运行时,将震动传递至负载,造成噪音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电机的安装尺寸,增强同一款电机的通用性。
[0003]减震胶圈与电机的紧配合安装使得电机安装不便。而且,即使减震胶圈与电机采用紧配合(类似于过盈配合)的方式,在电机长期运行后,仍难以避免减震胶圈与电机产生相对位移,即减震胶圈与电机易偏转,从而导致工作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0004]此外,由于采用了紧配合的固定方式来保证减震胶圈与电机的可靠固定,会使减震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减震作用,也造成了减震效果未达到最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垫及电机,主要目的在于使其减震效果好,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垫,安装于电机上,包括:
[0008]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0009]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
[0010]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环形内圈和外圈均高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面。
[0013]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所述第一块状凸起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环形内圈和外圈。
[0014]优选地,至少两个第一块状凸起间隔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中,从而形成第一块状凸起和第一凹槽交错排列的圆环。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块状凸起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顶面高度。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块状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交错排列所形成的圆环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圆环沿径向排列分布。
[0017]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为沿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的方向的通孔。
[0018]优选地,所述减震垫材料为橡胶。
[001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
[0020]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具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以及
[0021]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垫;其中,
[0022]所述减震垫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电机壳的所述凸起部分相适配;
[0023]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相适配。
[0024]优选地,当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时,在电机壳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块状凸起相适配。
[0025]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垫及电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减震垫的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一环形凹槽分别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凸起相适配。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减震垫与电机壳紧配合固定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垫的凹槽和凸起分别于电机壳的凸起和凹槽相互嵌入配合的方式不但使减震垫减震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27]进一步地,在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所述第一块状凸起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环形内圈和外圈;在电机壳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块状凸起相适配。通过合理设置所述凹槽和凸起,可以很好地实现减震垫径向和/或周向定位,有效解决了电机减震垫径向窜动或周向转动的问题。
[002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垫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
[003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垫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图3的I局部放大图;
[003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36]实施例1
[003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减震垫,包括第一面10和与所述第一面10相对的第二面20。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10和所述第二面20的第一通孔30,所述第一通孔30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第一面10的第一通孔30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5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4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和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分别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
[00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减震垫的所述第一面上还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分别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减震垫与电机壳紧配合固定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垫的通孔周围的环形的凹槽和凸起分别与电机壳的凸起和凹槽相互嵌入配合的方式,使其具有很好的止旋功能,可以防止减震垫在圆周方向上的旋转,不但使减震垫减震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通过合理设置所述凹槽和凸起,能够增大摩擦力,还可以实现减震垫径向和/或周向定位,有效解决了减震垫和电机径向窜动或易偏转的问题。
[0039]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面10的第一通孔30周围设置第一环形凸起5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用于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的周围还设置第一环形凹槽4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用于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相适配。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与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同时,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能够紧贴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有效防止电机与减震垫径向窜动,可以使得减震垫与电机壳的配合更加牢固,并且减震垫的弹性更好,从而使减震效果更好。
[0040]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和所述第一通孔30的与所述电机壳接触的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以便于安装。
[0041]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的环形内圈和外圈均高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的底面。这样可以使电机壳的第二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中后,不会沿径向窜动。
[004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为弓形凹槽,弓形凹槽结构可以增加减震垫与电机间的摩擦力。
[004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均有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沿径向依次交错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环形凸起51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环形凹槽41沿径向交错排列分布,可以使所述减震垫与电机壳配合后受力均匀,减震性能更好。
[0044]具体的,所述减震垫材料可以为橡胶。橡胶作为弹性材料,具有很好的减震功能,同时选用橡胶材料价格低廉,容易加工,且减震效果好。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容易加工的弹性材料作为减震垫材料,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0045]实施例2
[0046]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垫,与上一实施例相比,在第一环形凹槽41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52,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的环形内圈和外圈,且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与电机壳的第二凹槽140相适配。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减震垫径向和周向同时定位,有效解决了电机减震垫径向窜动或周向转动的问题。
[0047]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至少两个第一块状凸起52间隔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41中,从而形成沿环形周向交错排列的第一块状凸起52和第一凹槽42。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电机壳的相应的第二块状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42后不易向径向和/或周向窜动,从而使所述减震垫和所述电机壳配合紧密而定位准确。因此可以实现减震垫径向和周向同时定位,有效解决了电机减震垫径向窜动或周向转动的问题。
[0048]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的顶面可以低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的顶面高度。
[004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和所述第一凹槽42交错排列所形成的圆环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圆环沿径向排列分布,沿径向设置的凸起和凹槽配合,可以起到排气的作用。在不影响减震垫强度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圆环越多,所述减震垫和所述电机壳的配合就越牢固,并且所述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就会越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选用合适的数量的圆环,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0050]实施例3
[005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垫,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面10的凹槽处可以设有排气孔60,所述排气孔60为沿所述第一面10到所述第二面20的方向的通孔。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的底面上设置所述排气孔60,所述排气孔60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60沿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的环形底面均匀排列布置。所述排气孔6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这里不作具体限定。通过设置所述排气孔60,可以将电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排气孔60及时排出到外界,增加电机和减震垫的使用寿命O
[0052]实施例4
[0053]如图5所不,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100以及如实施例1、3所述的减震垫200。减震垫200包括第一面10和与所述第一面10相对的第二面20。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10和所述第二面20的第一通孔30,所述第一通孔30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110。
[0054]具体的,所述电机壳100的端面中心具有凸起部分110,所述凸起部分110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140,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40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150所述减震垫200的第一通孔30与所述电机壳100的所述凸起部分110相适配。
[0055]所述第一面10的第一通孔30周围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5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用于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凹槽140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的外周还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4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用于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150相适配。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与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凹槽140相适配,同时,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环形凸起150相适配,可以使得减震垫与电机壳的配合更加牢固,并且减震垫的弹性更好,从而使减震效果更好。
[005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均有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沿径向依次交错设置。相应地,电机壳的端面上也分别设置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凸起150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40相适配。
[0057]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的底面上设置所述排气孔60。通过设置所述排气孔60,可以将电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排气孔60及时排出到外界,增加电机和减震垫的使用寿命。
[0058]实施例5
[0059 ] 如图6所不,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100以及如实施例2所述的减震垫300。减震垫300包括第一面10和与所述第一面10相对的第二面20。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10和所述第二面20的第一通孔30,所述第一通孔30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110。
[0000]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减震垫,在第一环形凹槽41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52,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的环形内圈和外圈;相应地,电机壳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120上设有第二凹槽140,且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与第二凹槽140相适配。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减震垫径向和周向同时定位,有效解决了电机减震垫径向窜动或周向转动的问题。
[0061]进一步的,至少两个第一块状凸起52间隔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41中,从而形成沿环形周向交错排列的第一块状凸起52和第一凹槽42。相应地,至少两个第二凹槽140间隔设置于第二环形凸起120上,从而形成沿环形周向交错排列的第二块状凸起150和第二凹槽140。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和第二凹槽140相适配,所述第一凹槽42和第二块状凸起150相适配。
[006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和所述第一凹槽42交错排列所形成的圆环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圆环沿径向排列分布。相适配地,所述第二块状凸起150和所述第二凹槽140交错排列所形成的圆环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圆环沿径向排列分布。
[006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51的顶面高度。相适配地,所述第二凹槽140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30的底面高度。
[006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块状凸起52和所述第一凹槽42交错排列所形成的圆环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圆环沿径向排列分布。相适配地,所述第二块状凸起150和所述第二凹槽140交错排列所形成的圆环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圆环沿径向排列分布。
[00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所述减震垫的所述第一面上还设有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分别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相应的凸起和凹槽相适配,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减震垫与电机壳紧配合固定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垫的凹槽和凸起分别与电机壳的凸起和凹槽相互嵌入配合的方式不但使减震垫减震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通过合理设置所述凹槽和凸起,还可以实现减震垫径向和/或周向定位,有效解决了电机减震垫径向窜动或周向转动的问题。
[0066]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006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减震垫,安装于电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所述减震垫的中心设有穿过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凸起部分; 所述第一面的第一通孔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周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环形内圈和外圈均高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所述第一块状凸起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环形内圈和外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一块状凸起间隔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中,从而形成第一块状凸起和第一凹槽交错排列的圆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状凸起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顶面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状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交错排列所形成的圆环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圆环沿径向排列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为沿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的方向的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材料为橡胶。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中心具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周围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以及 上述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垫;其中, 所述减震垫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电机壳的所述凸起部分相适配; 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电机壳的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相适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块状凸起时,在电机壳端面上的第二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块状凸起相适配。
【文档编号】H02K5/24GK205565981SQ201620137389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发明人】孙超, 张之元, 王周叶, 许金鑫, 王庆凯, 邱东霖
【申请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