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80515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伺服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装置,解决了机壳上的盖板容易忘记盖上导致内腔积灰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内腔上盖合有盖板,盖板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第一边沿与内腔扣接,第二边沿通过螺钉与内腔固定;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警示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边沿与内腔之间是否扣接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警示单元耦接于第一检测单元以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检测信号以实现告警,本实用新型的伺服驱动装置,如果盖板没有以正确的方式盖合到伺服驱动装置的机壳上,警示单元就会发出警报声,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合上盖板,防止灰尘进入到内腔,避免因积灰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码服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器领域,特别涉及伺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伺服驱动装置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马达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
[0003]为了方便对伺服驱动装置的内部进行维护,通常将其中的侧板设计成可拆卸式盖板;但是在维护完成后,工作人员经常会忘记合上盖板,使内部元器件裸露在外面;时间一长,容易沾染灰尘,影响元器件的散热,甚至还会引起短路,严重影响伺服驱动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盖板未合上时能够自动告警的伺服驱动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种伺服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内腔,所述内腔上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与内腔扣接,所述第二边沿通过螺钉与内腔固定;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警示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边沿与内腔之间是否扣接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述警示单元耦接于第一检测单元以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检测信号以实现告警。
[000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边沿与内腔之间的扣接以及第二边沿与内腔的固定连接,能够快速牢固地将盖板固定到壳体上以盖住内腔;第一检测单元能够检测第一边沿与内腔之间是否扣接;当检测到两者未扣接在一起时,通过警示单元进行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合上盖板,避免机壳内的元器件因长期裸露导致积灰。
[0008]作为优选,所述警示单元通过发声实现告警。
[0009]采用上述方案,发声告警能提高其醒目度,便于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以提高其警示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内腔具有呈相对且对应所述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设置的第三边沿及第四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上沿着盖板的板面方向向外延伸有插扣,所述内腔上靠近第三边沿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插扣穿设的插孔。
[0011 ]采用上述方案,插扣结构简单,与插孔配合时结构牢固,同时保证第一边沿与第三边沿之间能够进行快速地拆装。
[0012]作为优选,当插扣插接到插孔内时,所述插扣的端部超出插孔一段距离;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为红外线检测单元,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包括分别位于插孔两侧的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红外光;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光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0013]采用上述方案,当插扣未插接到插孔内时,发射模块输出的红外光能够被接收模块接收到,说明第一边沿还未与第三边沿扣接;反之,当插扣插接到插孔内时,由于其端部超出插孔一段距离,使发射模块输出的红外光被插扣阻隔,导致接收模块无法接收,说明第一边沿已与第三边沿扣接;采用上述方式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盖板的第一边沿是否已经和内腔的第三边沿扣接。
[0014]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和逻辑门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二边沿与内腔之间是否固定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述逻辑门单元耦接于第一检测单元与第二检测单元以分别接收第一检测信号与第二检测信号,并输出逻辑信号;所述警示单元耦接于逻辑门单元以接收逻辑信号,并响应于逻辑信号以实现告警。
[0015]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检测单元能够检测盖板的第二边沿是否与内腔的第四边沿固定;当检测到盖板的第一边沿未与内腔的第三边沿扣接或者第二边沿未与内腔的第四边沿固定时,通过逻辑门单元能够控制警示单元告警,进一步提升警示效果。
[0016]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靠近第二边沿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内腔上靠近第四边沿的位置向内延伸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设于固定孔和螺纹孔之间,所述盖板通过螺钉与固定板固定。
[0017]采用上述方案,固定板起限位作用,使盖板在盖合时不会陷入到壳体当中,便于盖板取放;螺钉结构简单,既能牢固地安装盖板,又能进行快速地拆卸,提升了盖板的拆装效率。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固定板上与盖板贴合的端面;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固定板与盖板之间的松紧度,并通过与基准值进行比较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逻辑门单元的输入端。
[0019]采用上述方案,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盖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松紧度;只有在盖板夹紧后才能识别为盖板的第二边沿已经与内腔的第四边沿固定,从而提高检测的精度。
[0020]作为优选,还包括切断单元,所述切断单元包括常开按钮SB、继电器KM与时间继电器KT,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耦接于常开按钮SB的一端,常开按钮SB的另一端耦接于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KT-1的一端,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KT-1的另一端耦接于电压V5,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KM-1并联于常开按钮SB的两端,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并联于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两端,继电器KM的常闭触点KM-2串联于警示单元的供电回路。
[0021]采用上述方案,切断单元能够使正在运行的警示单元停止报警,防止工作人员在对伺服驱动装置进行维护时,发出的警报声对人体造成干扰,避免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切断单元在停止警示单元的一段时间后能够自动复位,使警示单元恢复运行,以延续其报警效果,直到盖板以正确的安装方式盖合到机壳上。
[0022]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靠近第二边沿的位置开设有穿孔。
[0023]采用上述方案,穿孔起到“抓手”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在拆卸盖板时能够借助穿孔进行抓取,更加容易着力;穿孔设置于盖板上靠近第二边沿的位置,延长了施力点到第一边沿的垂直距离,从物理学上分析,在需要同等力矩的情况下,力臂越长,所需的力就越小,因此穿孔的位置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取出盖板时更加省力。
[0024]作为优选,所述穿孔上环设有若干密封瓣膜。
[0025]采用上述方案,正常情况下,密封瓣膜处于闭合状态,避免灰尘通过穿孔进入到机壳内;拆卸盖板时,手指抵触密封瓣膜,使密封瓣膜张开,让手指顺利进入到穿孔内,以方便盖板的抓取。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如果盖板没有以正确的方式盖合到伺服驱动装置的机壳上,警示单元就会发出警报声,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合上盖板,防止灰尘进入到内腔,避免因积灰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所示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4为图1所示C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5为图1所示D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6为本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0033]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0034]图8为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0035]图中:1、壳体;2、内腔;3、盖板;4、第一边沿;5、第二边沿;6、螺钉;7、第一检测单元;8、警示单元;9、第三边沿;10、第四边沿;11、插扣;12、插孔;13、发射模块;14、接收模块;15、第二检测单元;16、逻辑门单元;17、固定孔;18、固定板;19、螺纹孔;20、切断单元;21、穿孔;22、密封瓣膜;2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8]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I和开设于壳体I上的内腔2,内腔2用于放置伺服驱动装置的控制线路;内腔2上盖合有盖板3,通过拆卸盖板3能够很方便地开启内腔2,便于进行检修和维护;盖板3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沿4和第二边沿5,第一边沿4与内腔2扣接,第二边沿5通过螺钉6与内腔2固定;通过第一边沿4与内腔2之间的扣接以及第二边沿5与内腔2之间的固定,能够快速牢固地将盖板3盖合到壳体I上以盖住内腔2。
[0039]如图1所示,内腔2具有呈相对且对应第一边沿4和第二边沿5设置的第三边沿9及第四边沿10,如图2所示,第一边沿4上沿着盖板3的板面方向向外延伸有插扣11,插扣11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者间隔排列于第一边沿4上;如图3所示,内腔2上靠近第三边沿9的位置开设有供插扣11穿设的插孔12,插孔12的数量也优选为两个,且与插扣11一一对应,使第一边沿4与内腔2插接时更加稳固;安装盖板3时,将插扣11插入到对应的插孔12当中,便能将盖板3的第一边沿4与内腔2的第三边沿9进行快速地结合;当插扣11插接到插孔12内时,插扣11的端部超出插孔12—段距离,使第一边沿4与第三边沿9结合得更加紧密,不易松脱。
[0040]如图6所示,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7和警示单元8;第一检测单元7用于检测第一边沿4与内腔2之间是否扣接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警示单元8耦接于第一检测单元7以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检测信号以实现告警。警示单元8通过发声实现告警,发声告警能提高其醒目度,便于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以提高其警示效果。
[0041]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检测单元7为红外线检测单元,红外线检测单元包括分别位于插孔12两侧的发射模块13与接收模块14;发射模块13用于发射红外光;接收模块14用于接收红外光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当第一边沿4上的插扣11插接到内腔2的插孔12内时,由发射模块13输出的红外光被插扣11上超出插孔12的部分所阻隔,使接收模块14无法接收到红外光;反之,当插扣11未与插孔12插接时,红外光保持导通,从而能够被接收模块14接收到。
[0042]如图7所示,发射模块13包括他555定时器六1、电阻1?1、1?2、1?、电容(:1工2和红外发射管LI ;NE555定时器Al的I脚接地,电阻Rl耦接于NE555定时器Al的2脚和3脚之间;红外发射管LI的阳极耦接于3脚,阴极通过电阻R3接地,电阻R3起到限流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红外发射管LI由于电流过大而损坏;NE555定时器Al的5脚通过电容C2接地;串联连接的电阻R2和电容Cl,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电压Vcc,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NE555定时器Al的6脚耦接于电阻R2和电容Cl的连接点;发射模块13能够使红外发射管LI持续输出红外光作用于接收模块14。
[0043]如图7所示,接收模块14包括红外接收管L2、电阻R4、R5、R6、R7、R8、R9、电容C3、C4、二极管Dl与比较器A2;红外接收管L2的阳极接地,阴极耦接于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耦接于二极管Dl的阳极,二极管Dl的阴极耦接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耦接于比较器A2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4的一端耦接于电容C3和二极管Dl的连接点,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一端耦接于二极管DI的阴极,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一端耦接于电容C4与电阻R6的连接点,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一端耦接于电压E,另一端耦接于比较器A2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8的一端耦接于比较器A2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一端耦接于比较器A2的输出端,另一端输出第一检测信号至逻辑门单元16。
[0044]如图7所示,电阻R7和R8构成分压电路,为比较器A2的同相输入端提供基准电压,基准电压值由电阻R8在电压E中所占的比值来决定;当红外接收管L2接收到红外光时会产生电流,并且随着红外光的从弱变强,电流也会跟着从小变大,使比较器A2的反相输入端电压逐渐升高;当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值时,比较器A2通过电阻R9输出低电平信号;反之,当红外接收管L2没有接收到红外光或者红外光很弱时,比较器A2的反相输入端电压接近于零,这时比较器A2通过电阻R9输出高电平信号;其中二极管Dl起到整流的作用,电容C4起到滤波的作用,电阻R6起到限流的作用,防止输入比较器A2的电流过大导致比较器A2损坏,电阻R9也起到限流作用,防止比较器A2输出的电流过大。
[0045]如图6所示,警示单元8包括继电器K、三极管Q、蜂鸣器SP和二极管D,继电器K的线圈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2,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与继电器K的线圈反并联,从而起到续流的作用,当继电器K的线圈断电时其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通过二极管D消耗掉;继电器K的常闭触点K-1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I,另一端耦接于蜂鸣器SP的一端,蜂鸣器SP的另一端接地;其中三极管优选为NPN型。
[0046]如图6所示,当三极管Q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导通,继电器K的线圈得电吸合,其对应的常闭触点K-1断开,切断蜂鸣器SP的供电回路;相反地,当三极管Q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截止,继电器K的线圈失电复位,其对应的常闭触点K-1闭合,使蜂鸣器SP发出警报声,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0047]如图4所示,内腔2上靠近第四边沿10的位置向内延伸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起限位作用,使盖板3在盖合时不会陷入到壳体I当中,便于盖板3的取放;固定板18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者沿着第四边沿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于内腔2上低于第四边沿10的位置,使固定板18对盖板3的支撑更加平衡,同时避免了盖板3在盖合后其表面突出于第四边沿10而影响美观。如图1所示,盖板3上靠近第二边沿5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17,固定孔17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固定孔17沿着第二边沿5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4所示,固定板18上开设有与固定孔17对应的螺纹孔19。
[0048]当盖板3的第一边沿4与内腔2的第三边沿9扣接后,将盖板3的第二边沿5贴合至固定板18上,使固定孔17与螺纹孔19的位置一一对应,将螺钉6穿设于固定孔17和螺纹孔19之间,然后拧紧螺钉6,盖板3通过螺钉6与固定板18固定,螺钉6结构简单,既能牢固地安装盖板3,又能进行快速地拆卸,提升了盖板3的拆装效率。
[0049]如图6所示,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15和逻辑门单元16;第二检测单元15用于检测第二边沿5与内腔2之间是否固定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第二检测单元15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固定板18上与盖板3贴合的端面;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固定板18与盖板3之间的松紧度,并通过与基准值进行比较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逻辑门单元16的输入端。
[0050]如图8所示,压力传感器优选为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包括惠斯通全桥电路、电阻R14、R15、R16、R17以及运算放大器A3;电阻R14的一端耦接于压力应变电阻RlO和R12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5的一端耦接于压力应变电阻Rll和R13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3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17的一端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3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16的一端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3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3的输出端耦接于逻辑门单元16的输入端;电阻RlO与Rll的连接点耦接于电压V3,电阻R12与R13的连接点接地。只有当盖板3与固定板18之间被拧紧且达到一定的压力强度后,压力传感器才会输出高电平信号至逻辑门单元16的输入端。
[0051]如图6所示,逻辑门单元16优选为与门,只有在所有的输入端均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其才会输出高电平;逻辑门单元16耦接于第一检测单元7与第二检测单元15以分别接收第一检测信号与第二检测信号,并输出逻辑信号;警示单元8耦接于逻辑门单元16以接收逻辑信号,并响应于逻辑信号以实现告警;逻辑门单元16的输出端耦接于三极管Q的基极,当检测到盖板3的第一边沿4未与内腔2的第三边沿9扣接或者第二边沿5未与内腔2的第四边沿10紧固时,通过逻辑门单元16能够控制警示单元8告警,进一步提升警示效果。
[0052]如图6所示,还包括切断单元20,切断单元20包括常开按钮SB、继电器KM与时间继电器KT,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耦接于常开按钮SB的一端,常开按钮SB的另一端耦接于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KT-1的一端,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KT-1的另一端耦接于电压V5,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KM-1并联于常开按钮SB的两端,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并联于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两端,继电器KM的常闭触点KM-2串联于警示单元8的供电回路。
[0053]如图6所示,按下常开按钮SB,继电器KM的线圈得电吸合,其对应的常开触点KM-1闭合自锁,常闭触点KM-2断开,切断蜂鸣器SP的供电回路,使蜂鸣器SP停止报警,同时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也得电,开始进入计时状态;当到达设定的时间以后,时间继电器KT的常闭延时断开触点KT-1断开,使继电器KM的线圈失电复位,其常开触点KM-1重新断开,常闭触点KM-2重新闭合,使蜂鸣器SP的供电回路能够导通,这时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也失电;其中延时时长可通过调节时间继电器KT的参数来改变。
[0054]如图5所示,盖板3上靠近第二边沿5的位置开设有穿孔21;穿孔21起到“抓手”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在拆卸盖板3时能够借助穿孔21进行抓取,更加容易着力;穿孔21设置于盖板3上靠近第二边沿5的位置,延长了施力点到第一边沿4的垂直距离,从物理学上分析,在需要同等力矩的情况下,力臂越长,所需的力就越小,因此穿孔21的位置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取出盖板3时更加省力。
[0055]如图5所示,穿孔21上环设有若干密封瓣膜22;正常情况下,密封瓣膜22处于闭合状态,避免灰尘通过穿孔21进入到机壳内;拆卸盖板3时,手指抵触密封瓣膜22,使密封瓣膜22张开,让手指顺利进入到穿孔21内,以方便盖板3的抓取;弹性瓣膜的材料优选为橡胶或者硅胶,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与密封性。
[0056]综上所述,当盖板3以正确的方式盖合在壳体I上时,第一边沿4上的插扣11插接在第三边沿9的插孔12内,使发射模块13发出的红外光被阻隔;同时盖板3的第二边沿5与内腔2的第四边沿10通过螺钉6固定,并且紧固强度达到了规定值;这时第一检测单元7与第二检测单元15均输出高电平信号至逻辑门单元16的不同输入端,使逻辑门单元16输出高电平信号至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导通,继电器K的线圈得电吸合,其对应的常闭触点K-1切断蜂鸣器SP的供电回路,蜂鸣器SP不报警。
[0057]当螺钉6未拧紧或者盖板3从机壳上拆卸下来后,逻辑门单元16输出低电平信号至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截止,使继电器K的线圈失电复位,其对应的常闭触点K-1闭合,蜂鸣器SP开始发出警报声,以提醒工作人员;这时如果按下切断单元20中的常开按钮SB,继电器KM的常闭触点KM-2可以切断蜂鸣器SP的供电回路,防止警报声对工作人员产生负面影响;当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时间一到,继电器KM的常闭触点KM-2重新闭合,使蜂鸣器SP重新报警,以延续其报警效果,直到盖板3以正确的方式重新盖合到伺服驱动装置的机壳上,警示单元8才能够完全被停止。
[0058]如图1所示,机壳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支撑块23,当盖板3盖合到机壳上时,支撑块23能够很好地支持盖板3的边沿,防止盖板3下陷,从而增加其抗压性能。
【主权项】
1.一种伺服驱动装置,包括壳体(I)和开设于所述壳体(I)上的内腔(2),所述内腔(2)上盖合有盖板(3),所述盖板(3)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沿(4)和第二边沿(5),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边沿(4)与内腔(2)扣接,所述第二边沿(5)通过螺钉(6)与内腔(2)固定;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7)和警示单元(8);所述第一检测单元(7)用于检测第一边沿(4)与内腔(2)之间是否扣接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所述警示单元(8)耦接于第一检测单元(7)以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检测信号以实现告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警示单元(8)通过发声实现告塾目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腔(2)具有呈相对且对应所述第一边沿(4)和第二边沿(5)设置的第三边沿(9)及第四边沿(10),所述第一边沿(4)上沿着盖板(3)的板面方向向外延伸有插扣(11),所述内腔(2)上靠近第三边沿(9)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插扣(11)穿设的插孔(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当插扣(11)插接到插孔(12)内时,所述插扣(11)的端部超出插孔(12)—段距离;所述第一检测单元(7)为红外线检测单元,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包括分别位于插孔(12)两侧的发射模块(13)与接收模块(14);所述发射模块(13)用于发射红外光;所述接收模块(14)用于接收红外光以输出第一检测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15)和逻辑门单元(16);所述第二检测单元(15)用于检测第二边沿(5)与内腔⑵之间是否固定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所述逻辑门单元(16)耦接于第一检测单元(7)与第二检测单元(15)以分别接收第一检测信号与第二检测信号,并输出逻辑信号;所述警示单元(8)耦接于逻辑门单元(16)以接收逻辑信号,并响应于逻辑信号以实现告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盖板(3)上靠近第二边沿(5)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17),所述内腔(2)上靠近第四边沿(10)的位置向内延伸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7)对应的螺纹孔(19),所述螺钉(6)穿设于固定孔(17)和螺纹孔(19)之间,所述盖板(3)通过螺钉(6)与固定板(18)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检测单元(15)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固定板(18)上与盖板(3)贴合的端面;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固定板(18)与盖板(3)之间的松紧度,并通过与基准值进行比较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至逻辑门单元(16)的输入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切断单元(20),所述切断单元(20)包括常开按钮SB、继电器KM与时间继电器KT,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耦接于常开按钮SB的一端,常开按钮SB的另一端耦接于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KT-1的一端,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KT-1的另一端耦接于电压V5,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KM-1并联于常开按钮SB的两端,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并联于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两端,继电器KM的常闭触点KM-2串联于警示单元(8)的供电回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盖板(3)上靠近第二边沿(5)的位置开设有穿孔(2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穿孔(21)上环设有若干密封瓣膜(22)。
【文档编号】H02P29/00GK205566157SQ201620302968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2日
【发明人】移振华
【申请人】南京图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