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7376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包括经皮黄疸仪和充电底座,电源PCB板面向探头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一充电单元。充电PCB板面向充电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二充电单元。第一充电单元或第二充电单元具有弹性,且第二充电单元与第一充电单元的位置对应,以使得第一充电单元、第二充电单元在充电时能够接触并传递电能。因此在充电时,第一充电单元与第二充电单元接触后具有伸缩性,从而克服了传统第二类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两对铜片容易接触不良的缺陷;同时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中具有弹性的一方的接触端会产生方向朝向不具有弹性一方的弹力,使得第一充电单元与第二充电单元能够紧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充电的稳定性能。
【专利说明】
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皮黄疸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经皮黄疸仪运用光纤技术、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及数据处理进行经皮胆红素测量,只要将其探头轻按在新生儿前额皮肤上,瞬间即可准确地测量出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相关地经皮胆红素值。传统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主要有两类。
[0003]第一类:其实现方式为经皮黄疸仪与充电底座采用水平插入的方式进行充电。在经皮黄疸仪突出部位与充电底座突出部位的PCB板上分别焊接一对插头和插座。当经皮黄疸仪需要充电时,将经皮黄疸仪水平插入到充电底座上,两者的突出部位正好重合,插座与插头能够接触在一起从而进行充电。然而其缺陷在于,由于经皮黄疸仪是水平固定在充电底座上,一旦产生碰撞,经皮黄疸仪机身则容易左右滑动而使插头和插座产生分离,从而导致无法正常充电,因此第一类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具有充电方式不稳定的缺陷。
[0004]第二类:其实现方式为在充电底座或者充电底座中的充电PCB板上固定两块厚铜片,并使铜片的上半部分外露于充电底座表面。同时在经皮黄疸仪中开两个与上述充电底座的铜片位置对应的缺口并在缺口处设置两块薄铜片。当经皮黄疸仪需要充电时,将经皮黄疸仪上的薄铜片与充电底座的厚铜片对齐,并垂直插入到底座上,使经皮黄疸仪上的两块薄铜片与充电底座中的两对铜片能够完全接触从而实现充电。然而其缺陷在于,两对铜片的配合度要求比较高,只要经皮黄疸仪发生歪斜,经皮黄疸仪与充电底座的对应铜片即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导致无法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针对如何克服上述传统第二类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存在的两对铜片容易接触不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能够克服上述第二类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存在的两对铜片容易接触不良的问题,从而保证平稳充电。
[0006]—种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包括经皮黄疸仪和充电底座,所述经皮黄疸仪内部靠近探头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所述探头伸缩方向的电源PCB板,所述充电底座内设有平行于所述充电底座的底面的充电PCB板,所述电源PCB板面向所述探头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一充电单元;所述充电PCB板面向所述充电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二充电单元;所述第一充电单元或第二充电单元具有弹性,且所述第二充电单元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的位置对应,以使得第一充电单元、第二充电单元在充电时能够接触并传递电能。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两者中没有弹性的一方设有开孔,且有弹性的一方在充电时伸进所述开孔与没有弹性的一方接触并传递电能。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电单元为弹簧顶针组件。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空腔柱体、第二空腔柱体及弹簧;所述第一空腔柱体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同轴连接,且所述第一空腔柱体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外;所述弹簧贯穿安装于所述第一空腔柱体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内;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空腔柱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移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单元为柱体,且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在朝向所述探头的一端设有开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柱体外露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的一端设有充电插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插头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开孔内腔的直径,且所述充电插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开孔的深度。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孔边缘设有倒角。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柱体、第二空腔柱体及第一充电单元的制作材料为铜。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包括对称位于所述探头两侧的正极第一充电单元和负极第一充电单元;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正极第二充电单元和负极第二充电单元,且所述正极第二充电单元、负极第二充电单元的位置分别与所述正极第一充电单元、负极第一充电单元对应。
[0016]上述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在该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由于电源PCB板面向探头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一充电单元,且充电PCB板面向充电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二充电单元,因此只要将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垂直插入充电底座中即可充电。同时,第一充电单元或第二充电单元具有弹性,因此第一充电单元与第二充电单元接触后具有伸缩性,从而克服了传统第二类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两对铜片容易接触不良的缺陷;同时当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接触时,具有弹性的一方的接触端即会产生方向朝向不具有弹性一方的弹力,从而使得第一充电单元与第二充电单元能够紧密接触,进一步提尚了充电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a)、图1 (b)分别为一实施例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的充电时连接结构的主视图、右视图。
[0018]图2为图1(a)所示实施例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的充电时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的充电时连接结构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a)、图4(b)、图4(c)为图1(a)所示实施例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第一充电单元的立体图、剖视图、主视图。
[0021]图5(a)、图5(b)为图1(a)所示实施例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第二充电单元的剖视图、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以下结合实施例作具体的说明。在一实施例提供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如图1(a)至图3所示,包括经皮黄疸仪100和充电底座200。
[0023 ] 经皮黄疸仪100的内部靠近探头120的一侧设有电源PCB板110,且该电源PCB板110垂直于探头120的伸缩方向,同时电源PCB板110面向探头120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一充电单元130,因此当经皮黄疸仪100垂直放置并探头120向下时,第一充电单元130与重力方向平行。充电底座200内设有平行于充电底座200底面的充电PCB板210,该充电PCB板210面向充电底座200开口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二充电单元220,因此在充电底座200正常放置(即底面朝下,开口朝上)时,第二充电单元220同样与重力方向平行。
[0024]同时,第一充电单元130或第二充电单元220具有弹性,且第二充电单元220的位置与第一充电单元130的位置对应,以使得第一充电单元130、第二充电单元220在充电时能够接触并传递电能。其中,第二充电单元220的位置与第一充电单元130的位置对应,是指当经皮黄疸仪100沿重力方向垂直向下插入充电底座200后,第一充电单元130与第二充电单元220在水平方向(即垂直于重力的方向)上应处于相同的位置。
[0025]因此,将经皮黄疸仪100垂直向下插入充电底座200中后,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即可沿重力方向接触。而且由于第一充电单元130或第二充电单元220具有弹性,因此第一充电单元130与第二充电单元220接触后具有伸缩性,从而克服了传统第二类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两对铜片容易接触不良的缺陷。另外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接触时,由于经皮黄疸仪100重力的作用,使得具有弹性的一方的接触端即产生方向指向不具有弹性一方的弹力,从而使得第一充电单元130与第二充电单元220能够紧密接触,进一步提尚了充电的稳定性能。
[002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电源PCB板110在对应探头120的位置(即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开口,既便于探头120进行伸缩又能限制探头120向内伸缩的最大距离。同时电源PCB板110与探头120还用于共同实现根据光线来对人体进行探测的功能。基于电源PCB板110的上述功能,通常情况下将电源PCB板110设于靠近探头120的位置。因此将第一充电单元130设置于电源PCB板110上,在结构上更便于实现第一充电单元130接入充电电源(即第一充电单元130与第二充电单元220接触)的功能。
[0027]进一步的,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中没有弹性的一方设有开孔,且有弹性的一方在充电时伸进开孔与没有弹性的一方接触并传递电能。那么若第一充电单元130具有弹性,则第二充电单元220设有开孔,且第一充电单元130在充电时伸进开孔与第二充电单元220接触并传递电能;若第二充电单元220具有弹性,则第一充电单元130设有开孔,且第二充电单元220在充电时伸进开孔与第一充电单元130接触并传递电能。由于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通过开孔接触,因此对经皮黄疸仪100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从而防止经皮黄疸仪100发生歪斜。
[002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并不限于通过开孔连接的这一种情况,例如若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两者中没有弹性的一方为铜片,那么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接触并充电时,虽然不能起到上述防止经皮黄疸仪100发生歪斜的作用,但依然能够在弹力的作用下接触,从而克服传统第二类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两对铜片容易接触不良的缺陷,并使得第一充电单元130与第二充电单元220能够紧密接触,以提高充电的稳定性能。
[0029]具体的,第二充电单元220具有弹性,且第二充电单元220为弹簧顶针组件,如图5(a)、图5(b)所示,第二充电单元220包括第一空腔柱体221、第二空腔柱体222及弹簧223。
[0030]其中,第一空腔柱体221与第二空腔柱体222同轴连接,且第一空腔柱体221的一端位于第二空腔柱体222内,另一端位于第二空腔柱体222外,即相当于第一空腔柱体221在长度方向上有一部分嵌套于第二空腔柱体222内,而另一部分在第二空腔柱体222之外。弹簧223贯穿安装于第一空腔柱体221与第二空腔柱体222内,且在弹簧223的作用下,第一空腔柱体221能够相对于第二空腔柱体222移动,相当于第一空腔柱体221外露于第二空腔柱体222的部分的长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整个第二充电单元220的长度能够发生变化。
[003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充电单元22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一种情况,只要具有弹性并能与第一充电单元130接触传递电能即可,例如弹簧223也可为其他具有伸缩性的弹性材料。
[0032]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将第二充电单元220插入第一充电单元130中,第二充电单元220中在第一空腔柱体221外露于第二空腔柱体222的一端设有充电插头224,而该充电插头224用于在充电时与第一充电单元130接触。另外,充电插头224同样为柱体,且与第一空腔柱体221与第二空腔柱体222同轴,同时充电插头224的底面直径a小于第一空腔柱体221的底面直径e。
[0033]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充电单元220中充电插头224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情况,例如若第一空腔柱体221的底面直径e较小,则无需设置充电插头224,在充电时直接通过第一空腔柱体221与第一充电单元130接触即可。
[0034]同时,为了与第二充电单元220匹配,如图4(a)至图4(c)所示,第一充电单元130同样为柱体,且第一充电单元130在朝向探头120的一端设有开孔131。开孔131的形状应与上述充电插头224相匹配,从而使得充电插头224能够插入开孔131内。第二充电单元220的另一端则垂直焊接于电源PCB板110上。
[0035]另外,为了提高经皮黄疸仪100的防水性能,在设计时将第一充电单元130设于经皮黄疸仪100外壳内部,且经皮黄疸仪100外壳在与开孔13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个能够使得第二充电单元220插入且能够闭合和打开的开口。当经皮黄疸仪100需要充电时,将开口打开,这时即可将第二充电单元220通过该开口插入开孔131内部。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二充电单元220来说,其长度应满足能够插入至开孔131内部的要求,例如第二充电单元220在完全承受经皮黄疸仪100重力的基础上,第一空腔柱体221外露于第二空腔柱体222的部分及充电插头224两者的长度之和应大于上述开口至开孔131底部的距离。
[0036]同时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第二充电单元220是通过开孔131与第一充电单元130接触,因此也能提高在充电时经皮黄疸仪100充电系统的充电接口处(即第一充电单元130与第二充电单元220)的防水性能。
[0037]因此在充电时,将经皮黄疸仪100垂直向下沿重力方向插入充电底座200中后,充电插头224即垂直插入至开孔131内。由于经皮黄疸仪100的重力向下,而充电插头224受到的弹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因此充电插头224通过开孔131与第一充电单元130能够有很好的接触,避免了传统第二类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中两对铜片容易接触不良的缺陷,解决了经皮黄疸仪100与充电底座200充电时容易接触不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充电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第二充电单元220与第一充电单元130是通过充电插头224插入开孔131内而进行充电的,因此该充电方式还能对经皮黄疸仪100有一定的定位作用,以避免经皮黄疸仪100发生歪斜。另外,对于经皮黄疸仪100来说,由于可将第一充电单元130设于经皮黄疸仪100外壳内部,因此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003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充电单元130与第二充电单元220也可有其他的设置方式,只要保证第一充电单元130或第二充电单元220具有弹性,且第二充电单元220的位置与第一充电单元130的位置对应,使得第一充电单元130、第二充电单元220在充电时能够接触并传递电能即可。例如将第一充电单元130设为弹簧顶针组件,而第二充电单元220为柱体,且第二充电单元220上设有开孔以供第一充电单元130插入;或者第一充电单元130、第二充电单元220两者之间有一方具有弹性,而另一方为铜片,这时直接将有弹性的一方与铜片接触即可进行充电。
[0039]进一步的,充电插头224的底面直径a小于开孔131内腔的直径b,进而保证充电插头224能够插入开孔131内。同时,充电插头22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开孔131的深度,从而使得充电插头224能够插入至开孔131的底部。由于在充电时,经皮黄疸仪100是垂直插入充电底座200的,因此将充电插头224垂直向上插入开孔131内并接触至开孔131的底部,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接触的可靠性。
[0040]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插头224的长度与开孔131的深度之间的关系不限于上述情况,只要能够使充电插头224通过插入开孔131与第一充电单元130接触即可,例如若开孔131内腔侧部设置一个具有弹性的导电部件,那么只要充电插头224插入过孔131内,即可通过该具有弹性的导电部件与第二充电单元220接触。
[0041]进一步的,开孔131的边缘设有倒角132,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上述充电插头224准确插入开孔131,使得第一充电单元130与第二充电单元220精确接触,从而增强充电的可靠性。
[0042]可以理解的是,开孔131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引导充电插头224准确插入开孔131内,只要能够达到与倒角132相同的作用即可。
[0043]进一步的,第一空腔柱体221、第二空腔柱体222及第一充电单元130的制作材料为铜。因此,第二空腔柱体222、第一空腔柱体221分别为一大一小两个空腔铜柱,第一充电单元130即为一个具有开孔131的铜柱。由于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因此,第一充电单元130和第二充电单元220接触后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保证了充电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44]进一步的,如图1(a)至图3所示,第一充电单元130包括对称位于探头120两侧的正极第一充电单元和负极第一充电单元,这种对称的设置方式,进一步加强了经皮黄疸仪100在充电时的稳固性能。相应的,第二充电单元220包括正极第二充电单元和负极第二充电单元,且正极第二充电单元、负极第二充电单元的位置分别与正极第一充电单元、负极第一充电单元对应。
[004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6]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包括经皮黄疸仪和充电底座,所述经皮黄疸仪内部靠近探头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所述探头伸缩方向的电源PCB板,所述充电底座内设有平行于所述充电底座的底面的充电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PCB板面向所述探头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一充电单元;所述充电PCB板面向所述充电底座的开口的一侧垂直焊接有第二充电单元;所述第一充电单元或第二充电单元具有弹性,且所述第二充电单元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的位置对应,以使得第一充电单元、第二充电单元在充电时能够接触并传递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两者中没有弹性的一方设有开孔,且有弹性的一方在充电时伸进所述开孔与没有弹性的一方接触并传递电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单元为弹簧顶针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空腔柱体、第二空腔柱体及弹簧;所述第一空腔柱体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同轴连接,且所述第一空腔柱体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外;所述弹簧贯穿安装于所述第一空腔柱体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内;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空腔柱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为柱体,且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在朝向所述探头的一端设有开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柱体外露于所述第二空腔柱体的一端设有充电插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开孔内腔的直径,且所述充电插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开孔的深度。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边缘设有倒角。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柱体、第二空腔柱体及第一充电单元的制作材料为铜。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经皮黄疸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包括对称位于所述探头两侧的正极第一充电单元和负极第一充电单元;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正极第二充电单元和负极第二充电单元,且所述正极第二充电单元、负极第二充电单元的位置分别与所述正极第一充电单元、负极第一充电单元对应。
【文档编号】H02J7/00GK205583723SQ201620069572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发明人】陈宏
【申请人】易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