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9766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包括EMI电路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功率变换模块、PWM控制模块、电压输出模块、稳压模块和恒流模块;所述EMI电路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功率变换模块、电压输出模块、稳压模块和PWM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还与功率变换模块连接,所述恒流模块与电压输出模块连接,电压输出模块与外部的用电器连接,恒流模块还与稳压模块连接,所述EMI电路模块还连接外部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压模块连接恒流模块,恒流模块连接电压输出模块,使电压在电压输出模块的实惠由于该恒流模块的调节作用而具有恒流稳定的效果,输出稳定的电压至用电器上,实现用电器在稳定的电压下工作而有效延长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适配器,尤其涉及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电器产品玲琅满目,诸如手提电脑或者手提电筒,乃至手机等的方方面面,这些电器设备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一个适配器的辅助,通过在高电压变压为低电压,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使用电器可以在理想的预设电压值工作,在保护电器之余也可以实现理想的节能效果。
[0003]然而,传统适配器的主要结构为变压器兼容整流器组成,实现高压交流的市电压变为相对的低压直流电压,对于变压器来说,它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为初级线圈,另一绕组为次级线圈,对于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会有间断的起伏状态,导致所输出的电压不稳定,特别对于需要恒流的用电器来说,一旦使用不具有恒压恒流的适配器,则意味着工作效果不理想以及寿命减少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其能够调节至恒流稳定的电压输出至用电器上,实现用电器在稳压下工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包括EMI电路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功率变换模块、P丽控制模块、电压输出模块、稳压模块和恒流模块;所述EMI电路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功率变换模块、电压输出模块、稳压模块和PWM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与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的用电器连接,恒流模块的输入端还与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EMI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外部电源。
[0007]优选的,恒流模块包括恒流芯片Ul、电阻Rl至电阻R7、电容Cl至电容C3、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所述电阻Rl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二极管Dl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均与稳压模块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I的一端,电容CI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三引脚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电压输出模块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四引脚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恒流芯片Ul的第五引脚均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六引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和恒流芯片Ul的第一引脚均与稳压模块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容C3的一端均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恒流芯片Ul的第八引脚,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恒流芯片Ul的第七引脚,恒流芯片Ul的第七引脚还与稳压模块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PffM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2、电阻R8至电阻Rl 1、电容C4、电容C5、和二极管D3;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均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阻RlO的一端还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lO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2的第二引脚、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均连接功率变换模块;电容C4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均与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还连接功率变换模块;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ll的一端均与功率变换模块连接,电阻Rl I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七引脚;控制芯片U2的第五引脚连接稳压模块。
[000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压模块连接恒流模块,恒流模块连接电压输出模块,使电压在电压输出模块的实惠由于该恒流模块的调节作用而具有恒流稳定的效果,输出稳定的电压至用电器上,实现用电器在稳定的电压下工作而有效延长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0012]其中,1、EMI电路模块;2、整流滤波模块;3、功率变换模块;4、PffM控制模块;5、电压输出模块;6、稳压模块;7、恒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其包括EMI电路模块1、整流滤波模块2、功率变换模块3、PffM控制模块4、电压输出模块5、稳压模块6和恒流模块7;所述EMI电路模块1、整流滤波模块2、功率变换模块3、电压输出模块5、稳压模块6和PWM控制模块4依次连接,其中,EMI电路模块I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功率变换模块3的输入端,功率变换模块3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出模块5的输出端与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稳压模块6的输出端与PffM控制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PWM控制模块4的输出端还与功率变换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模块7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出模块5的输出端与外部的用电器连接,恒流模块7的输入端与稳压模块6连接,所述EMI电路模块I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
[0015]其中,恒流模块7包括恒流芯片Ul、电阻Rl至电阻R7、电容Cl至电容C3、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所述电阻Rl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二极管Dl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均与稳压模块6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二引脚bl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I的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I的第三引脚c I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电压输出模块5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四引脚dl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恒流芯片Ul的第五引脚el均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六引脚fl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和恒流芯片Ul的第一引脚al均与稳压模块6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容C3的一端均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恒流芯片Ul的第八引脚hi,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恒流芯片Ul的第七引脚gl,恒流芯片Ul的第七引脚gl还与稳压模块6连接。
[0016]PWM控制模块4包括控制芯片U2、电阻R8至电阻R11、电容C4、电容C5、和二极管D3;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一引脚a2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均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阻RlO的一端还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lO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2的第二引脚b2、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c2均连接功率变换模块3;电容C4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c2,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均与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d2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f2,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f2还连接功率变换模块3;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ll的一端均与功率变换模块3连接,电阻Rl I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七引脚g2;控制芯片U2的第五引脚e2连接稳压模块6。控制芯片U2的型号例如为LD7575。
[0017]功率变换模块3内具有高频变压器,恒流芯片Ul内部集成有运算放大器,EMI电路模块I和整流滤波模块2先将高压直流电给功率变换模块3内的变压器供电,另一路经过电阻降压给PWM控制模块4的控制芯片U2提供启动电压,由控制芯片U2内部的脉冲信号控制开关电路,通过控制芯片U2的轮流导通和截止来达到转换脉冲直流电的目的,所转化为高频率的脉冲直流电,此时,把脉冲直流电输送到功率变换模块3内的高频变压器进行降压,再由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的低压滤波电路进行整流和滤波,得到输出电压,为后级的恒流模块7的恒流芯片Ul提供电压,使恒流芯片Ul内的运算放大器给稳压模块6内的光电耦合器提供信号,再经过耦合器反馈到稳压模块6内的主IC脚上,从而控制了输出电压的稳定,因而可实现恒压恒流的功能,有效保证设备的稳定性能以及延长电器设备的寿命。
[0018]上述的具体电路结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该电路结构。
[0019]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恒流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EMI电路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功率变换模块、PWM控制模块、电压输出模块、稳压模块和恒流模块;所述EMI电路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功率变换模块、电压输出模块、稳压模块和PWM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与功率变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的用电器连接,恒流模块的输入端还与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EMI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外部电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恒流模块包括恒流芯片Ul、电阻Rl至电阻R7、电容Cl至电容C3、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所述电阻Rl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二极管Dl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均与稳压模块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l的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三弓I脚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电压输出模块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四引脚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恒流芯片Ul的第五引脚均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均与恒流芯片Ul的第六引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和恒流芯片Ul的第一引脚均与稳压模块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容C3的一端均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恒流芯片Ul的第八引脚,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恒流芯片Ul的第七引脚,恒流芯片Ul的第七引脚还与稳压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丽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2、电阻R8至电阻Rl 1、电容C4、电容C5、和二极管D3 ;所述控制芯片U2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均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阻RlO的一端还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lO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2的第二引脚、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均连接功率变换模块;电容C4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三引脚,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均与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还连接功率变换模块;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ll的一端均与功率变换模块连接,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2的第七引脚;控制芯片U2的第五引脚连接稳压模块。
【文档编号】H02M7/02GK205584036SQ201620268194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潘自聪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扬威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