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9334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线性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涉及微型马达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定子和振子,还包括位于振子两端的用于支撑振子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包括两条弹性臂,每条弹性臂的同侧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两条弹性臂一端的两个连接部结合在一起,两条弹性臂在横向上分别向各自连接部所对的方向延伸形成横向交叉结构,两条弹性臂另一端的两个连接部分别与振子和壳体结合。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中的弹性支撑件占用振子的振动空间较少,为增加振子质量块的重量和体积留下足够空间,能够有效的降低了振动马达谐振频率,提高了振动马达的低频性能,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更高。
【专利说明】
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马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0002]线性振动马达是马达中的一种,其振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多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和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包括壳体、定子和振子,定子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线圈,振子包括与线圈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的永磁铁及与永磁铁固定为一体的质量块,马达还包括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振子的两端,用于支撑振子并提供水平方向的弹性回复力。
[0003]现有的弹性支撑件大多为弹片或弹簧,通常情况下是将弹片或弹簧焊接到振动马达的外壳上,由于振动马达的种类较多,考虑到振动马达的不同形状及不同性能,为了保证焊接的牢固性与振动的稳定性,其弹片或弹簧的外形与尺寸的设计也是各不相同。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弹性支撑件,其特点为构成弹性支撑件40b的每条弹性臂401b的两个连接部402b和403b分别位于弹性臂401b的相异的两侧,两条弹性臂401b—端的两个连接部403b连接在一起,每条弹性臂401b向着各自另一端的连接部403b所对的方向延伸。此种类型的弹性支撑件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占用振子在振动方向上较大的振动空间,限制了振子中质量块的体积,致使质量块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小,从而增大了马达的谐振频率,降低了马达的低频性能,严重的制约了马达整体性能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此线性振动马达的弹性支撑件占用的振动空间小,不限制质量块的体积,低频性能更好,整体性會 。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定子和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振子两端的用于支撑所述振子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两条弹性臂,每条所述弹性臂的同侧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两条所述弹性臂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结合在一起;两条所述弹性臂在横向上分别向各自连接部所对的方向延伸形成横向交叉结构;两条所述弹性臂另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振子和壳体一一对应结合。
[0007]其中,所述弹性臂由扁平结构的线材制成,且所述线材在竖向上的宽度均大于其在横向上的宽度。
[0008]其中,所述横向交叉结构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横向交叉结构的交叉点靠近两条所述弹性臂相结合的一端。
[0009]其中,两条所述弹性臂在竖向上对向延伸形成竖向交叉结构,与所述壳体和振子结合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具有竖向高度差。
[0010]其中,每条所述弹性臂位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部分的竖向宽度小于两个所述连接部的竖向宽度;两条所述弹性臂相结合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横向交叉避让结构。
[0011]其中,所述弹性支撑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弹性臂构成。
[0012]其中,两条所述弹性臂相结合的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通过焊接工艺结合为一体。
[0013]其中,与所述壳体和振子结合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振子的中心轴线的同侧,所述轴线与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平行。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振子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且两个所述弹性支撑件中的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的状态为另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绕所述中心轴线翻转180°后的状态。
[0015]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振子的两端各设有两个所述弹性支撑件,且位于所述振子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弹性支撑件中的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的状态为另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绕所述中心轴线翻转180°后的状态。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由于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的弹性支撑件包括两条弹性臂,每条弹性臂的同侧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两条弹性臂一端的两个连接部结合在一起;两条弹性臂在横向上分别向各自连接部所对的方向延伸形成横向交叉结构;两条弹性臂另一端的两个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振子和壳体一一对应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支撑件与现有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中的弹性支撑件相比,若两种上述弹性支撑件分别由连接位置不同但是整体结构相同的弹性臂构成,且两种弹性支撑件在振子振动方向上整体的振动空间相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支撑件的单个弹性臂要比现有技术中弹性支撑件的单个弹性臂在振动方向上多出一个弹性臂厚度(弹性臂横向上的宽度)的形变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支撑件能够产生更大的弹性回复力。换言之,在提供相同大小的弹力回复力时,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中的弹性支撑件更加节省在振动方向上的振动空间,有利于增加质量块的质量,能够有效的降低了振动马达谐振频率,提高了振动马达的低频性能,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更高。
[0018]由于弹性臂在竖向上的宽度均大于其在横向的宽度,能够在竖向上更好的支撑振子,承担振子的重量,能够有效的提高振子的振动稳定性和平衡性,防止振子在振动时发生偏振及产生噪音。
[0019]由于两条弹性臂在横向上交叉设置,且交叉点靠近两条弹性臂相连接的一端。此种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弹性支撑件的弹力系统数,提高振动马达的震感,同时还可有效的防两个弹性臂在长期振动过程因拉力作用而从连接处开裂,在提升振动马达振动性能的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0]由于与壳体和振子结合的两个连接部具有竖向高度差,因此当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到最大程度时,上述两个连接部不会出现重叠,进一步提高弹性支撑件的单个弹性臂的形变空间,进一步提高弹性支撑件的弹力。
[0021]由于振子的两端各设有两个弹性支撑件,且位于振子同一端的两个弹性支撑件中的一个弹性支撑件的状态为另一个弹性支撑件绕中心轴线翻转180°后的状态。即位于振子同一端的两个弹性支撑件反向设置,此种两个弹性支撑件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弹性支撑件产生弹塑性变形及疲劳断裂,提高了振动马达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同时能够进一步的防止了振子偏振,提升了振子振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降低噪音。
[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性振动马达弹性支撑件占用振子的振动空间而限制质量块的大小,弹性支撑件使用寿命短、振子容易偏振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的弹性支撑件占用振子振动空间少,为增大振子中的质量块留出足够空间,不容易产生偏振,低频性能更好,整体性能高;同时振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技术中线性振动马达的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现有技术中线性振动马达的弹性支撑件的俯视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的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的弹性支撑件的俯视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图5的组合图一未包括上壳;
[0029]图7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图7的组合图一未包括上壳;
[0031 ]图9是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实施例二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上壳,12、下壳,20、振子,22、华司,24、质量块,26、永磁铁,30、线圈,40a、4013:弹性支撑件,401&、40113、401(3:弹性臂,4023、40213、402(3、4033、40313、403(3:连接部,404、横向交叉避让部,405、横向交叉夹角,50、FPCB。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34]本说明书中涉及到方位均指在马达正常工作时所处的方位。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内侧指靠近线性振动马达中心的一侧,外侧指远离线性振动马达中心的一侧,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横向是指水平方向,竖向是指垂直与水平面的纵向。
[0035]实施例一:
[0036]如图5和图6共同所示,一种线性振动马达,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壳体、定子、振子20及位于振子20两端的用于支撑振子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40a。壳体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上壳10和下壳12,上壳10为端敞口的盒状结构,下壳12为一板状结构,上壳10的开口端扣合在下壳12上,定子固定在下壳12上,振子20通过弹性支撑件40a悬置在上壳10和下壳12围成的空间内。
[0037]如图5和图6共同所示,振子20包括质量块24,质量块24的中心位置并排设有两个安装腔,每个安装腔内各固定有一块永磁铁26,质量块24靠近上壳10的一侧还固定有一块华司22,华司22同时覆盖住两块永磁铁26。定子包括线圈30,线圈30为扁平结构,水平固定在一 FPCB50上,FPCB50固定在下壳12的内侧,弹性支撑件40a分别固定在质量块24的两端并将整个振子悬置在上壳10和下壳12围成的空间内。马达工作时,线圈30通入交变电流,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振子在永磁铁26及线圈30产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往复振动,产生振感,其振动方向与振动马达的长轴方向一致。
[0038]如图5和图6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振子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弹性支撑件40a,且两个弹性支撑件40a中的一个弹性支撑件40a的状态为另一个弹性支撑件40a绕中心轴线翻转180°后的状态,此中心轴线为与振子20的振动方向相平行的中心轴线。
[0039]如图3至图6共同所示,每个弹性支撑件40a均包括两个弹性臂401a和401c,每条弹性臂同侧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即连接部402a和403a位于弹性臂401a的同侧两端,连接部402c和403c位于弹性臂401c的同侧两端,此处连接部可以是连接点、连接面、连接孔或者外接于连接臂两端但同本专利中所述连接部起到相同作用的外接部分等等,本专利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弹性臂401a和401c—端的两个连接部结合在一起,本专利并不限定两个弹性臂哪一端的两个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是将连接部403a和403c结合在一起,连接部402a和402c处于自由状态,当然也可以相反设置。本实施中优选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连接部403a和403c结合在一起,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上述连个连接部结合在一起,例如铆接或者将两个连接部一体成型,本专利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结构完全相同的两根弹性臂构成弹性支撑件,当然也可以选用两根结构不完全相同的两根弹性臂构成弹性支撑件,本专利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0040]弹性臂401a在横向上向着其连接部402a或403a所对的方向延伸,弹性臂401c在横向上向着其连接部402c或403c所对的方向延伸,两弹性臂401a和401c对向延伸形成横向交叉结构。如图4所示,整个弹性支撑件40a的俯视图为近似的V型结构。
[0041 ] 两条弹性臂401a和401c另一端的两个连接部402a和402c分别与所述振子20和壳体——对应结合。其中,连接部402a和402c均位于振子20的中心轴线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是连接部402c与振子20的侧壁连接,连接部402a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当然也可以相反设置,本专利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0042]与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弹性支撑件相比,若两种弹性支撑件分别由连接位置不同但是整体结构相同的弹性臂构成,且两种弹性支撑件在振子振动方向上整体的振动空间相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支撑件的单个弹性臂要比现有技术中弹性支撑件的单个弹性臂在振动方向上多出一个弹性臂厚度(弹性臂在横向上的宽度)的形变空间,由胡克定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支撑件能够产生更大的弹性回复力。换言之,在提供相同大小的弹性回复力时,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中的弹性支撑件更加节省在振动方向上的振动空间,从而有利于增加振子质量块的质量,能够有效的降低了振动马达谐振频率,提高了振动马达的低频性能,振动马达的整体性能更高。
[0043]优选的,如图3所示,弹性支撑件40a的弹性臂40Ia和401c由扁平结构的线材制成,且该线材竖向设置,即由该线材制成的弹性臂在竖向上的宽度大于其在横向上的宽度,连接部402a、403a、402c、403c分别设在弹性臂401a和401c竖向宽度的一侧。此种结构能够增加弹性支撑件40a在纵向上的强度,可以更好的承担振子的重量,提高振子振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防止振子在振动时发生偏振及产生噪音。
[0044]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两条弹性臂401a和401c横向交叉形成的夹角405为锐角,横向交叉结构的交叉点靠近两条弹性臂401a和401c相结合的一端。此种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弹性支撑件的弹力系统数,提高振动马达的震感,同时还可有效的防两个弹性臂在长期振动过程因拉力作用而从连接处开裂,在提升振动马达振动性能的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O
[0045]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两条弹性臂401a和401c在伸缩时两弹性臂靠近结合处的部分出现摩擦或者碰撞,每条弹性臂位于各自的两个连接部之间部分的竖向宽度小于每个连接部的竖向宽度,即弹性臂401a位于连接部402a和403a之间的部分的竖向宽度小于连接部402a、403a的竖向宽度,本实施例中,弹性臂401a位于连接部402a和403a之间的部分的竖向宽度是连接部402a、403a竖向宽度的一半。弹性臂401c亦然。两条弹性臂401a和401c相结合一端的两个连接部402a和402c形成横向交叉避让结构404。
[0046]优选的,弹性支撑件40a的两条弹性臂401a和401c在竖向上也向着相对的方向延伸形成竖向交叉结构,分别与壳体和振子20结合的两个连接部402a和402c具有竖向高度差,整个弹性支撑件40a从侧面看近似为X形(图中未示出)。由于两个连接部402a和402c具有竖向高度差,因此当弹性支撑件被压缩到最大程度时,上述两个连接部不会出现重叠,相比现有技术中相同连接位置的两个连接部被压缩时出现重叠的设计,本专利进一步增加了弹性支撑件一个弹性臂厚度的形变空间,进一步提高弹性支撑件的弹力。
[0047]实施例二:
[0048]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0049]如图7、图8和图9共同所示,振子的两端各设有两个弹性支撑件40a,两个弹性支撑件40a的结构相同,上下叠加设置,且位于振子同一端的两个弹性支撑件40a中的一个弹性支撑件40a的状态为另一个弹性支撑件40a绕中心轴线翻转180°后的状态,此中心轴线为与振子的振动方向相平行的中心轴线。
[0050]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质量块24的中部并排设有三个安装腔,每个安装腔内各固定有一块永磁铁26。本实施方式的定子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线圈30,两个线圈30通过一个FPCB50固定在下壳12的内侧。
[0051]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比振子振动的稳定性更高,更加有效的降低振子偏振,尤其是与振子振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及高度方向的偏振降低尤为明显;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振子偏转,噪音小。可最大限度的增加弹性支撑件的弹力系数,节省空间增加振子质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振动马达的震感。
[0052]上述两个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和弹性支撑件的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线性振动马达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任何一种结构的线性振动马达中,包括规则结构和异型结构的马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的阐述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就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到其它结构的线性振动马达中,因此,无论线性振动马达的其它结构是否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一致,只要是弹性支撑件由本专利所述的结构实质相同的马达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5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定子和振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振子两端的用于支撑所述振子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 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两条弹性臂,每条所述弹性臂的同侧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两条所述弹性臂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结合在一起; 两条所述弹性臂在横向上分别向各自连接部所对的方向延伸形成横向交叉结构; 两条所述弹性臂另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振子和壳体一一对应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由扁平结构的线材制成,且所述线材在竖向上的宽度均大于其在横向上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交叉结构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横向交叉结构的交叉点靠近两条所述弹性臂相结合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弹性臂在竖向上对向延伸形成竖向交叉结构,与所述壳体和振子结合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具有竖向高度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弹性臂位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部分的竖向宽度小于两个所述连接部的竖向宽度; 两条所述弹性臂相结合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横向交叉避让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弹性臂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弹性臂相结合的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部通过焊接工艺结合为一体。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壳体和振子结合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振子的中心轴线的同侧,所述轴线与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平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且两个所述弹性支撑件中的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的状态为另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绕所述中心轴线翻转180°后的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的两端各设有两个所述弹性支撑件,且位于所述振子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弹性支撑件中的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的状态为另一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绕所述中心轴线翻转180°后的状态。
【文档编号】H02K33/02GK205595990SQ201620172968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7日
【发明人】朱跃光, 刘宝玉, 李云成
【申请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