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永磁开关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5285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永磁开关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永磁开关电源箱,包括充电电源单元、信号切换单元、永磁开关驱动单元和航空插座,充电电源单元的ACL引脚和ACN引脚通过市电开关连接至市电输入端,充电电源单元的ACL引脚上连接有第一保险丝,充电电源单元的FG引脚接地,充电电源单元的B+引脚、B?引脚和V01+引脚通过操作开关连接至蓄电池单元,其中充电电源单元的B+引脚连接至蓄电池单元的正极,充电电源单元的B?引脚连接至蓄电池单元的负极,充电电源单元的V01+引脚通过启动开关连接至蓄电池单元的正极。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可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与开关连接简单,操作简单。
【专利说明】
_种便携式永磁开关电源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配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永磁开关电源箱。
【背景技术】
[0002]在1kV架空配电线路,永磁机构断路器作为用户分界负荷开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永磁真空断路器凭借其操作机构的简单、可靠、快速性,而备受电力部门的青睐,在电力配网设备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常规的永磁机构断路器无法手动分合闸,如果使用现场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在线路停电,与断路器配套的控制器内后备电源也没电情况下,就无法为断路器提供操作电源,这就导致电力事故,影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永磁开关电源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可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与开关连接简单,操作简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便携式永磁开关电源箱,包括充电电源单元、信号切换单元、永磁开关驱动单元和航空插座,充电电源单元的ACL引脚和CAN引脚通过市电开关连接至市电输入端,充电电源单元的ACL引脚上连接有第一保险丝,充电电源单元的FG引脚接地,充电电源单元的B+引脚、B-引脚和VOl +引脚通过操作开关连接至蓄电池单元,其中充电电源单元的B+引脚连接至蓄电池单元的正极,充电电源单元的B-引脚连接至蓄电池单元的负极,充电电源单元的VOl +引脚通过启动开关连接至蓄电池单元的正极,充电电源单元的V02+引脚通过串联的第二保险丝和第三保险丝连接至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的电源正极,充电电源单元的V02-引脚连接至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的电源负极,充电电源单元的V02+引脚还通过第一指示灯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充电电源单元的V02+引脚还通过第二指示灯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电源单元的V02-引脚还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的输出端,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的储能端正极和储能端负极之间连接有储能电容,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的合闸端通过合闸开关连接至航空插座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的跳闸端通过跳闸开关连接至航空插座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的公共端、合位端、线圈正极和线圈负极分别连接至航空插座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的公共端和合位端还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
[0006]永磁开关驱动单元包括第三三极管、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高电平,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一高电平,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高电平,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连接有第四电阻和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还并联有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至第一 MOS管的栅极,第一 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四电阻和第一稳压二极管之间,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五电容接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储能端正极,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六电容,第二 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九电容,储能端正极连接至第二 MOS管的漏极,第二 MOS管的源极通过第十八电容接地,第二 MOS管的栅极通过第十电阻连接至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高电平,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九电阻和第二稳压二极管,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合位端,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连接至第二高电平,第六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第二高电平,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九电容,公共端连接至第一光耦的正极,第一光耦的负极连接至第二光耦的正极,第二光耦的负极接地,第一光耦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九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光耦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光耦的集电极连接至合位端,第二光耦的发射极接地,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至第三高电平,第三高电平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至第九三极管的基极,第三高电平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跳闸端,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电容接地,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第七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八三极管的基极,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高电平,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三高电平通过并联的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电容接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三电阻连接至第三MOS管的栅极,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 MOS管的源极,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储能端负极,第三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三电容,第二 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四MOS管的漏极,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至储能端负极,第四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四电容,第三MOS管的漏极和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连接有热敏电阻,储能端负极通过第十五电容接地,第四MOS管的栅极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至第十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高电平,第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i^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十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十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十一三极管的基极,第十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十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有第十六电阻和第三稳压二极管,储能端负极连接至第十六电阻和第三稳压二极管之间,第十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十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容接地,第十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连接至第三高电平,第十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十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至第三高电平,第十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三光耦的集电极,第三光耦的发射极接地,第三光耦的正极连接至公共端,第三光耦的负极连接至第四光耦的正极,第四光耦的负极接地,第四光耦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四光耦的发射极接地,合闸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第三高电平;
[0007]信号切换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第一控制端通过串联的第十八电阻和第四二极管连接至继电器线圈的正极,继电器线圈的负极连接至第二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的两端并联有第十七电容、第五稳压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单刀双掷开关连接至输出端。
[0008]本装置为箱体结构,箱体一体式设计,箱体面上设置有市电输入端口,市电交流开关,2个保险,与永磁机构断路器配套的航空插座,操作电源开关和启动按钮,以及合闸按钮,分闸按钮,断路器本体合位指示灯和分位指示灯。箱内设置有充电电源单元,储能单元,蓄电池单元,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信号切换单元。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本便携式永磁机构电源箱体积小,便于携带,与永磁机构断路器连接简单无需其他配件电缆,直接使用开关控制器连接断路器的控制电缆,且操作简单可靠,为工程人员带来极大方便。
[0011]2、充电电源单元由蓄电池单元为永磁开关驱动单元提供电源,输出稳定可靠。进一步市电输入端口通过充电电源单元可为蓄电池单元进行可靠安全的充电,保证便携式永磁机构电源箱的长期反复使用。
[0012]3、所述信号切换单元可靠切换和分位信号,与充电电源单元和和分位指示灯连接,可清楚地指示开关本体合分位。
[0013]4、所述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由与它连接的储能单元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合分闸操作电能,并可靠输出。进一步根据合分闸按钮产生的合分闸信号和由开关本体输入的合位信号,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产生合分闸输出。可根据不同的永磁机构断路器参数,设置对应的参数,电源箱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的电路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信号切换单元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充电电源单元1、信号切换单元2、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和航空插座4,充电电源单元I的ACL引脚和CAN引脚通过市电开关SI连接至市电输入端IN,充电电源单元I的ACL引脚上连接有第一保险丝FUl,充电电源单元I的FG引脚接地,充电电源单元I的B+引脚、B-引脚和VOl+引脚通过操作开关S2连接至蓄电池单元Pl,其中充电电源单元I的B+引脚连接至蓄电池单元Pl的正极,充电电源单元I的B-引脚连接至蓄电池单元Pl的负极,充电电源单元I的VOl+引脚通过启动开关S3连接至蓄电池单元Pl的正极,充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通过串联的第二保险丝FU2和第三保险丝FU3连接至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电源正极V+,充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连接至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电源负极V-,充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还通过第一指示灯LI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2的第一输入端Kl,充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还通过第二指示灯L2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2的第二输入端K2,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还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2的输出端DYL,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储能端正极C+和储能端负极C-之间连接有储能电容Cl,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合闸端HZ通过合闸开关S4连接至航空插座4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跳闸端TZ通过跳闸开关S5连接至航空插座4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公共端GG、合位端Hff、线圈正极H+和线圈负极H-分别连接至航空插座4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公共端GG和合位端HW还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2的第一控制端XQL和第二控制端XQN;
[0018]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包括第三三极管T3、第一光耦Gl和第二光耦G2,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高电平VCCl,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一高电平VCCl,第三三极管Τ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第三三极管Τ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一三极管Tl和第二三极管Τ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Tl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高电平VCCl,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三极管Τ2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Τ3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Τ2的集电极接地,第一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Τ2的集电极之间串联连接有第四电阻R4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l,第一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Τ2的集电极之间还并联有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 MOS管Ql的栅极,第一 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l之间,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一MOS管Ql的漏极连接至储能端正极C+,第一MOS管Ql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六电容C6,第二 MOS管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九电容C19,储能端正极C+连接至第二 MOS管Q2的漏极,第二 MOS管Q2的源极通过第十八电容C18接地,第二 MOS管Q2的栅极通过第十电阻RlO连接至第四三极管Τ4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Τ4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第四三极管Τ4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Τ5的集电极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九电阻R9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四三极管Τ4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Τ5的集电极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S,第四三极管Τ4的基极连接至第六三极管Τ6的集电极,第六三极管Τ6的发射极接地,第六三极管Τ6的基极连接至合位端Hff,第六三极管Τ6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第六三极管Τ6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第六三极管Τ6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九电容C9,公共端GG连接至第一光耦Gl的正极,第一光耦Gl的负极连接至第二光耦G2的正极,第二光耦G2的负极接地,第一光耦Gl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九三极管T9的基极,第一光耦Gl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光耦G2的集电极连接至合位端HW,第二光耦G2的发射极接地,第九三极管T9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三高电平VCC3通过第^^一电阻Rl I连接至第九三极管T9的基极,第三高电平VCC3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至跳闸端TZ,第九三极管T9的发射极接地,第九三极管T9的集电极通过第十电容ClO接地,第九三极管T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第七三极管Τ7的基极和第八三极管Τ8的基极,第七三极管Τ7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七三极管Τ7的发射极连接至第八三极管Τ8的发射极,第八三极管Τ8的集电极接地,第三高电平VCC3通过并联的第^^一电容Cl I和第十二电容C12接地,第七三极管Τ7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第三MOS管Q3的栅极,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至第一 MOS管Ql的源极,第三MOS管Q3的源极连接至储能端负极C-,第三MOS管Q3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三电容C13,第二 MOS管Q2的源极连接至第四MOS管Q4的漏极,第四MOS管Q4的源极连接至储能端负极C-,第四MOS管Q4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四电容Cl 4,第三MOS管Q3的漏极和第四MOS管Q4的漏极之间连接有热敏电阻Yl,储能端负极C-通过第十五电容C15接地,第四MOS管Q4的栅极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至第十三极管TlO的发射极,第十三极管TlO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十三极管TlO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Tll的发射极,第i^一三极管Tii的集电极接地,第十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TII的基极,第i^一三极管Tll的集电极和第十三极管TlO的集电极之间串联有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三稳压二极管D3,储能端负极C-连接至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三稳压二极管D3之间,第十三极管TlO的基极连接至第十二三极管T12的集电极,第十三极管TlO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容C16接地,第十二三极管T12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十二三极管T12的发射极接地,第十二三极管T12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十二三极管T12的基极连接至第三光耦G3的集电极,第三光耦G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光耦G3的正极连接至公共端GG,第三光耦G3的负极连接至第四光耦G4的正极,第四光耦G4的负极接地,第四光耦G4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第四光耦G4的发射极接地,合闸端HZ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
[0019]信号切换单元2包括继电器线圈KM,第一控制端XQL通过串联的第十八电阻R18和第四二极管D4连接至继电器线圈KM的正极,继电器线圈KM的负极连接至第二控制端XQN,第二控制端XQN的两端并联有第十七电容C17、第五稳压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第一输入端Kl和第二输入端K2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6连接至输出端DYL。
[0020]其中,第一电阻Rl为3.9kQ,第二电阻R2为56kQ,第三电阻R3为2.2kΩ,第四电阻尺4为6.81^0,第五电阻1?5为2000,第六电阻1?6为3.9 kQ,第七电阻R7为56 kQ,第八电阻尺8为2.2 1^0,第九电阻1?9为6.8 kΩ,第十电阻町0为200 Ω,第^^一电阻Rll为56 kQ,第十二电阻町2为2.2 kQ,第十三电阻R13为200Ω,第十四电阻R14为56 kQ,第十五电阻R15为2.2 1^0,第十六电阻1?16为6.8 kΩ,第十七电阻R17为200 Ω,第十八电阻R18为9 kQ。第二电容C2为22yF,第三电容C3为47yF,第四电容C4为0.1yF,第五电容C5为47yF,第六电容C6为103yF,第七电容C7为0.lyF,第八电容C8为47yF,第九电容C9为22yF,第十电容ClO为22yF,第i^一电容Cll为47yF,第十二电容C12为0.lyF,第十三电容C13为103yF,第十四电容C14为103yF,第十五电容C15为47yF,第十六电容C16为22yF,第十七电容C17为100yF,第十八电容C18为47yF,第十九电容C19为103yF。
[0021 ]此电源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体式设计,箱体面上设置有市电输入端口,市电交流开关,两个保险,与永磁机构断路器配套的航空插座,操作电源开关和启动按钮,以及合闸按钮,分闸按钮,断路器本体合位指示灯和分位指示灯。箱内设置有充电电源单元,储能单元,蓄电池单元,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信号切换单元。
[0022]市电输入端口通过保险和市电交流开关与充电电源单元连接,可为蓄电池单元充电,以及为操作电源提供能量。
[0023]充电电源单元采购于力源兴达LCAF220D24W120D—DF充电式开关电源现有技术
[0024]蓄电池单元通过操作电源开关和启动按钮与充电电源单元连接,为操作电源提供能量,稳定可靠,可反复使用。
[0025]永磁开关驱动单元通过保险和限流电阻与充电电源单元连接,储能单元与永磁开关驱动单元连接。分合闸操作时操作电源由永磁开关驱动单元通过与永磁机构断路器配套的航空插座再由电缆输出到永磁机构断路器,从而控制开关合分闸。
[0026]所述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上设置有合分闸信号输入端口,由合分闸按钮产生合分闸信号连接到合分闸信号输入端。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上设置有合位信号输入端口,断路器本体产生的合位信号通过电缆和永磁机构断路器配套的航空插座连接到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上的合位信号输入端口。永磁开关驱动单元由DC/DC24V电源电路,基于IGBT的控制电路,合闸控制回路和分闸控制回路均包括两组IGBT控制电气回路,每组IGBT控制电气回路均由依次导通连接光耦合器,驱动保护电路和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成。
[0027]和分位指示灯则由断路器本体产生的合位信号通过信号切换单元并由充电电源单元提供的电源来显示断路器本体和分位。信号切换单号采用欣灵HHC68A-2Z-220VDC继电器,功率电阻,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电解电容,能实现信号可靠切换。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永磁开关电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源单元(I)、信号切换单元(2)、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和航空插座(4),充电电源单元(I)的ACL引脚和ACN引脚通过市电开关(SI)连接至市电输入端(IN),充电电源单元(I)的ACL引脚上连接有第一保险丝(FUl),充电电源单元(I)的FG引脚接地,充电电源单元(I)的B+引脚、B-引脚和VOl +引脚通过操作开关(S2)连接至蓄电池单元(Pl),其中充电电源单元(I)的B+引脚连接至蓄电池单元(Pl)的正极,充电电源单元(I)的B-引脚连接至蓄电池单元(Pl)的负极,充电电源单元(I)的VOl+引脚通过启动开关(S3)连接至蓄电池单元(Pl)的正极,充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通过串联的第二保险丝(FU2)和第三保险丝(FU3)连接至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电源正极(V+),充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连接至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电源负极(V-),充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还通过第一指示灯(LI)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2)的第一输入端(Kl),充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还通过第二指示灯(L2)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2)的第二输入端(K2),电电源单元(I)的V02-引脚还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2)的输出端(DYL),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储能端正极(C+)和储能端负极(C-)之间连接有储能电容(Cl),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合闸端(HZ)通过合闸开关(S4)连接至航空插座(4)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跳闸端(TZ)通过跳闸开关(S5)连接至航空插座(4)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公共端(GG)、合位端(HW)、线圈正极(H+)和线圈负极(H-)分别连接至航空插座(4)的端子上,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的公共端(GG)和合位端(Hff)还连接至信号切换单元(2)的第一控制端(XQL)和第二控制端(XQN); 永磁开关驱动单元(3)包括第三三极管(T3)、第一光耦(Gl)和第二光耦(G2),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高电平(VCCl),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一高电平(VCCl),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第一三极管(Tl)和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Tl)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高电平(VCCl),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地,第一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之间串联连接有第四电阻(R4)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一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之间还并联有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Tl)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 MOS管(Ql)的栅极,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l)之间,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一 MOS管(Ql)的漏极连接至储能端正极(C+),第一 MOS管(QI)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六电容(C6 ),第二MOS管(Q2 )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九电容(C19),储能端正极(C+)连接至第二 MOS管(Q2)的漏极,第二 MOS管(Q2)的源极通过第十八电容(C18)接地,第二 MOS管(Q2)的栅极通过第十电阻(RlO)连接至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九电阻(R9)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 ),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至第六三极管(T6 )的集电极,第六三极管(T6 )的发射极接地,第六三极管(T6)的基极连接至合位端(HW),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第六三极管(T6)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九电容(C9),公共端(GG)连接至第一光耦(Gl)的正极,第一光耦(Gl)的负极连接至第二光耦(G2)的正极,第二光耦(G2)的负极接地,第一光耦(Gl)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九三极管(T9)的基极,第一光耦(Gl)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光耦(G2)的集电极连接至合位端(HW),第二光耦(G2)的发射极接地,第九三极管(T9)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三高电平(VCC3)通过第^^一电阻(Rll)连接至第九三极管(T9)的基极,第三高电平(VCC3)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至跳闸端(TZ),第九三极管(T9)的发射极接地,第九三极管(T9)的集电极通过第十电容(ClO)接地,第九三极管(T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至第七三极管(T7)的基极和第八三极管(T8)的基极,第七三极管(T7)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七三极管(T7)的发射极连接至第八三极管(T8)的发射极,第八三极管(T8)的集电极接地,第三高电平(VCC3)通过并联的第^^一电容(Cll)和第十二电容(C12)接地,第七三极管(T7)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第三MOS管(Q3)的栅极,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至第一 MOS管(QI)的源极,第三MOS管(Q3)的源极连接至储能端负极(C-),第三MOS管(Q3)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三电容(C13),第二 MOS管(Q2)的源极连接至第四MOS管(Q4)的漏极,第四MOS管(Q4)的源极连接至储能端负极(C-),第四MOS管(Q4)的漏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十四电容(C14),第三MOS管(Q3)的漏极和第四MOS管(Q4)的漏极之间连接有热敏电阻(Yl),储能端负极(C-)通过第十五电容(C15)接地,第四MOS管(Q4)的栅极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至第十三极管(TlO)的发射极,第十三极管(TlO)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十三极管(TlO)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Tl I)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Tl I)的集电极接地,第十三极管(TlO)的基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Tll)的基极,第^^一三极管(Tll)的集电极和第十三极管(TlO)的集电极之间串联有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三稳压二极管(D3),储能端负极(C-)连接至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三稳压二极管(D3)之间,第十三极管(TlO)的基极连接至第十二三极管(T12)的集电极,第十三极管(TlO)的基极通过第十六电容(C16)接地,第十二三极管(T12)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十二三极管(T12)的发射极接地,第十二三极管(T12)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第十二三极管(T12)的基极连接至第三光耦(G3)的集电极,第三光耦(G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光耦(G3)的正极连接至公共端(GG),第三光耦(G3)的负极连接至第四光耦(G4)的正极,第四光耦(G4)的负极接地,第四光耦(G4)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第四光耦(G4)的发射极接地,合闸端(HZ)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至第三高电平(VCC3); 信号切换单元(2)包括继电器线圈(KM),第一控制端(XQL)通过串联的第十八电阻(R18)和第四二极管(D4)连接至继电器线圈(KM)的正极,继电器线圈(KM)的负极连接至第二控制端(XQN),第二控制端(XQN)的两端并联有第十七电容(C17)、第五稳压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第一输入端(Kl)和第二输入端(K2)通过继电器单刀双掷开关(S6)连接至输出端(DYL)。
【文档编号】H02J9/06GK205666468SQ201620003959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6日
【发明人】许军营, 魏鹏
【申请人】保定市冀能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