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2018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电路的发展,正弦波发生器电路在自动控制、通信、机载航电等技术领域 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常见的正弦波发生器电路应用主要仍为模拟电路,由于其 振荡源和其后放大电路等环节的精度不高,导致其正弦波功率输出失真度较高、频率稳定 度较低,无法应用于高精度设备。另外,由于传统的RC、LC等正弦波振荡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大等缺点,使 得传统的正弦波功率模块更无法满足小型化要求的移动电子设备、机载环境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以解决现有交流电源模块正弦波功 率输出失真度较高、频率稳定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由正弦波信号产生装置、供电电源和功率放大器组 成,其中,所述正弦波信号产生装置包括基准直流电压源以及由该基准直流电压源供电的 自晶振起依次电连接的计数器、EPROM存储器、数模转换器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 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供电电源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的正弦波信号输入端、功率输入端 连接,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端即作为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输出端口。上述供电电源为直流源。上述功率放大器是一个带有稳定负反馈的高线性度互补推挽功放级,包括功率场 效应管和第二运算放大器。上述计数器为12位计数器,基准直流电压源为+5V直流电源,供电电源为士 IlV 电压源。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精密基准源提供5V基准电压,使得最终输出电压保持稳定。2、输出正弦波波形标准,且可以通过调整计数器实现调频。3、该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快速拆卸和可维护 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0016]如图1所示,该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期望产生有效值为7V的1800Hz的正弦波。 晶振U2建立7. 3728MHz基准频率,这个频率由一个12位计数器U3进行分频,计数器的高 8位产生1800Hz地址循环,驱动EPROM U4的地址线,EPROM存储8位正弦值,当被寻址时, 输出值将驱动数模转换器(DAC)电路TO进行数/模转换,在第一运算放大器TO的输出端, 数字量转换为模拟电压,产生幅值为7V的1800Hz正弦波信号源,作为功放级的基准信号。精密基准源Ul为U2-TO提供5V基准电压,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U7是由功率场效应管、第二运算放大器等器件构成的一个带有稳定负反馈的高线 性度互补推挽功放级,供电电压为士 11V,经功放级输出有效值为7V的1800Hz正弦波。该模块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快速拆卸和可维护性,士 IlV电源、5V直 流电源均可以由模块所属的大系统提供标准接口。主要技术指标如下频率1800Hz 士 0. 18Hz电压7V RMSX (1士 )功率8VA该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在自动控制、通信、机载航电等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由正弦波信号产生装置、供电电源和功 率放大器组成,其中,所述正弦波信号产生装置包括基准直流电压源以及由该基准直流电 压源供电的自晶振起依次电连接的计数器、EPROM存储器、数模转换器和第一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供电电源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的正弦波信号输入端、 功率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端即作为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为直流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是一 个带有稳定负反馈的互补推挽功放级,包括功率场效应管和第二运算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器为12位计 数器,基准直流电压源为+5V直流电源,供电电源为士 IlV电压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以解决现有交流电源模块正弦波功率输出失真度较高、频率稳定度较低的问题。该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由正弦波信号产生装置、供电电源和功率放大器组成,其中,所述正弦波信号产生装置包括基准直流电压源以及由该基准直流电压源供电的自晶振起依次电连接的计数器、EPROM存储器、数模转换器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供电电源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放大器的正弦波信号输入端、功率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端即作为高精度正弦波功率模块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正弦波波形标准、稳定性好,且可以通过调整计数器实现调频。
文档编号H03H11/02GK201904768SQ20102068829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付金泉, 庞菁, 白永刚, 纪传滨, 谢军贤, 韩钰欣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