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7171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天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市售的具有通讯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或智能电话)的机体中会设置有天线,因此可携式电子装置可通过这个内建的天线收发信号。为了因应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所内建的天线的种类繁多。有些天线为平面式的线路,其可贴附在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侧壁,较不占用空间。有些天线则因为业界标准较为严格,必须以三维的结构来布置线路,例如符合无线射频(radiofrequency)的第三代/第四代行动通讯技术(3g/4g)的标准的天线。这类天线的线路会在电子装置的壳体中以立体的结构而非平面的结构存在,例如,线路可围绕在柱状体的表面而形成立体式的天线线路。此种立体式天线,相对于平面式天线,势必会占用电子装置内部的较多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让电子装置能更加轻薄短小,也为了在电子装置中添加更多的硬件以实现更多功能,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的利用需要更加有效率。然而,先前技术中的立体式天线势必会占用电子装置内部一定的空间,这样会导致被占用的空间无法作其他利用,造成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的浪费,连带也会成为电子装置在薄型化设计上的瓶颈。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以期能更有效率地运用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利于电子装置薄型化的设计,还能在电子装置中添加更多的硬件以实现更多功能。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按键、天线基座、天线线路与连动件。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且电路板包括至少一接点。按键设置于壳体上,而天线基座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电路板与按键之间。天线基座包括至少一穿孔,其中接点与按键对应于穿孔设置。天线线路设置于天线基座的表面,而连动件设置于天线基座内。连动件包括至少一连动单元,且连动单元设置于穿孔中。连动单元的两端分别对应于按键与接点设置,当按键被按压时,按键推动连动单元,使连动单元接触接点。其中,天线基座与连动件为非金属材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连动件还包括框部与至少一弹性单元。框部围绕连动单元,且连动单元通过弹性单元连接框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单元包括第一梁状物。第一梁状物的一端连接连动单元,而第一梁状物的另一端连接框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梁状物包括第一内侧段与第一外侧段。第一内侧段的一端与第一外侧段的一端彼此相连,第一内侧段的另一端连接连动单元,而第一外侧段的另一端连接该框部。其中,第一内侧段与第一外侧段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内侧段与第一外侧段的夹角为90度,因此第一梁状物呈l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单元还包括第二梁状物。第二梁状物的一端连接连动单元,而第二梁状物的另一端连接该框部,并且第一梁状物与第二梁状物彼此相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梁状物包括第二内侧段与第二外侧段。第二内侧段的一端与第二外侧段的一端彼此相连,且第二内侧段的另一端连接连动单元,而第二外侧段的另一端连接框部。第二内侧段与第二外侧段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并且第一内侧段与第二内侧段彼此相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框部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连动单元与弹性单元位于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之间,第一外侧段连接至第一侧架,第二外侧段连接至第二侧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当按键被按压时,按键推动连动单元,使连动单元沿一位移方向移动并接触所述接点。其中,弹性单元于位移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框部于位移方向上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连动件还包括一对第一耳片,该对第一耳片分别设置于框部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天线基座还包括一对第二耳片,该对第二耳片分别设置于天线基座的相对两侧壁。其中,该对第一耳片相对应于该对第二耳片迭合,以使连动件内嵌于天线基座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其结合了按键、天线基座、连动件与电路板等组件,因此在安装其它电子组件或组件时,可让其更有效地利用电子装置的壳体内部空间。如此一来,也更有利于电子装置薄型化的设计。除此之外,通过让电子装置中的天线和其它硬件组件在结构上进行整合,还能在电子装置中添加更多的硬件以实现更多功能。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艺者暸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基座、连动件与按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基座、连动件与按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动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动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一面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且为便携设备,例如智能型手机或是平板计算机,但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包括壳体100、显示模块11、按键300及其它内部组件(未绘示),内部组件例如为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壳体100包括壳侧壁110,且壳侧壁110围绕于显示模块11的周围。按键300则设置在壳体100上,且按键300位于壳体100的其中一边的壳侧壁110上。在本实施例中,按键300可为电源键、音量调整键与功能键等实体键。

请再参照图2与图3,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另一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爆炸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2与图3省略了电子装置10的显示模块11及其它内部组件(例如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如图2所示,壳体100及其壳侧壁110形成了内部空间120,电子装置10的其它内部组件(例如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可设置于这个内部空间120中。如图3所示,壳体100的其中一边的壳侧壁110上包括有若干个按键孔130,这些按键孔130是对应于按键300设置。电子装置10还包括天线基座400,天线基座400对应于按键孔130与按键300设置,并使得天线基座400毗邻壳体100内的其中一边的壳侧壁110设置。

请再参照图4与图5,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基座400、连动件600与按键300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基座400、连动件600与按键300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如图4与图5所示,电子装置10还包括电路板200、天线线路500与连动件600。电路板2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且电路板200包括接点210与信号线220。其中接点210会电性连接至信号线220,而信号线220则电性连接至电子装置10的其它内部组件(例如控制模块)。天线基座400位于电路板200与按键300之间,而壳侧壁110的具有按键孔130的部份则位于天线基座400与按键300之间(如图3所示)。天线线路500设置于天线基座400的表面,具体而言,天线基座400包括两相对的第一侧壁411、两相对的第二侧壁412与顶壁413,两第一侧壁411与两第二侧壁41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顶壁413的四周。在本实施例中,天线线路500设置于第一侧壁411与顶壁413的表面上,因此天线线路500是以立体的结构存在;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线路500也可设置于第一侧壁411、第二侧壁412与顶壁413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天线线路500符合无线射频 (radiofrequency)的第三代/第四代行动通讯技术(3g/4g)的标准,因此电子装置10可通过天线线路500收发3g/4g的无线射频信号。

如图4与图5所示,天线基座400还包括穿孔420,其中电路板200的接点210与按键300是对应于天线基座400的穿孔420设置,换句话说,每一组彼此对应的穿孔420、接点210与按键300会位在同一轴在线。如图5所示,第一侧壁411、第二侧壁412与顶壁413共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450,而连动件600则设置于天线基座400的容置空间450之内。其中,连动件600包括连动单元610,在本实施例中,连动单元610为长形柱体,而连动单元610的一部分会位于穿孔420中且其一端会穿过穿孔420;连动单元610的相对两端则分别对应于按键300与接点210设置。当按键300被用户按压时,按键300会推动连动单元610,使连动单元610沿一位移方向v移动(参照图4),并使连动单元610接触接点210。当接点210受到连动单元610的按压时,会产生一对应的信号,而这个信号会通过电路板200的信号线220传送到电子装置10的其它内部组件。例如,这个信号可传送到电子装置10的控制模块(未绘示),如此一来,控制模块就会得知特定的按键300被按下而执行对应于此按键300的运作。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基座400与连动件600为非金属材质。

如图4与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动件600还包括框部620与弹性单元630。框部620围绕连动单元610并固定于壳体100中,而连动单元610通过弹性单元630连接框部620。框部620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架621与第二侧架622。连动单元610与弹性单元630位于第一侧架621与第二侧架622之间。弹性单元630可受应力影响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因此,当按键300受压时,按键300会沿着位移方向v对连动单元610施加应力,连动单元610会因此而沿着位移方向v位移,而弹性单元630会受到连动单元610所施加的应力而产生弹性变形,最终连动单元610可接触并压到接点210。而当按键300不再受压时,按键300也不再对连动单元610施加应力,弹性单元630所产生的弹性恢复力会施加在连动单元610上,因而使连动单元610沿着相反于位移方向v的方向位移并回复到原位。其中,原位的意思是,在连动单元610未被施加应力且弹性单元630未产生变形的状况下,连动单元610相对于框部620的初始相对位置。

如图4与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动件600还包括一对第一耳片640,该对第一耳片640分别设置于框部620的相对两侧,且每一第一耳片640包括第一耳片孔641。天线基座400还包括一对第二耳片430,该对第二耳片430分别设置于天线基座400的两第二侧壁412上,且每一第二耳片430包括第二耳片孔431。该对第一耳片640可相对应于该对第二耳片430迭合,以使连动件600内嵌于天线基座400中。在此情况下,两第一耳片孔641会分别对齐两第二耳片孔431,因此可利用结合组件(如螺丝)穿过第一耳片孔641与第二耳片孔431并锁合在壳体100上的对应螺孔中,以固定天线基座400、连动件600与壳体100的相对位置。

如图4与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基座400还包括两嵌合槽440,此两嵌合槽440分别设置于两第二侧壁412上。连动件600还包括两支臂642,此两支臂642分别设置于框部620的相对两侧,且分别连接于第一耳片640与框部620之间。两支臂642分别对应于两嵌合槽440,当连动件600要组装到天线基座400时,将两支臂642分别对齐两嵌合槽440后让两支臂642滑入嵌合槽440中,此时连动件600会随的进入天线基座400的容置空间450中,直到第一耳片640与第二耳片430彼此迭合。如此设计有利于连动件600与天线基座400的组装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300、连动单元610与接点210分别为若干个(图式中为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300、连动单元610与接点210也可各只有一个。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动件600的正视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单元630包括第一梁状物631。第一梁状物631的一端连接连动单元610,而第一梁状物631的另一端连接框部620,换句话说,第一梁状物631可支撑连动单元610并固定连动单元610与框部620的相对位置。由于第一梁状物631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因此允许连动单元610受到外力施压时可造成一定程度的位移;而第一梁状物631在发生弹性变形时会产生弹性恢复力,连动单元610可因为第一梁状物631的弹性恢复力而回复到原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梁状物631包括第一内侧段6311与第一外侧段6312。第一内侧段6311的一端与第一外侧段6312的一端彼此相连,第一内侧段6311的另一端连接连动单元610,而第一外侧段6312的另一端连接该框部620。第一内侧段6311与第一外侧段6312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换句话说,第一梁状物631并非呈笔直的i形,而会因为具有夹角而呈v形。相对于i形的第一梁状物631,v形的第一梁状物631可提供较多的弹性变形的能力,并且让v形的第一梁状物631产生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值也较低,也就是说,使用者在不会太费力的状况下就能按下按键300以使连动单元610产生位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侧段6311与第一外侧段6312的夹角为90度,因此第一梁状物631呈l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梁状物631也可呈笔直的i形或是呈弧形。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单元630还包括第二梁状物632。第二梁状物632的一端连接连动单元610,而第二梁状物632的另一端连接该框部620,并且第一梁状物631与第二梁状物632彼此相对。第二梁状物632包括第二内侧段6321与第二外侧段6322。第二内侧段6321的一端与第二外侧段6322的一端彼此相连,且第二内侧段6321的另一端连接连动单元610,而第二外侧段6322的另一端连接框部620。第二内侧段6321与第二外侧段6322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并且第一内侧段6311与第二内侧段6321彼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梁状物631的第一外侧段6312连接到框部620的第一侧架621,而第二梁状物632的第二外侧段6322连接至框部620的第二侧架622,因此第一梁状物631与第二梁状物632呈倒z形。如此一来,连动单元610在位移时可还加稳定而不易晃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梁 状物631的第一外侧段6312与第二梁状物632的第二外侧段6322可同时连接到框部620的第一侧架621或第二侧架622,在此情况下,第一梁状物631与第二梁状物632会呈u形。

在一实施例中,框部620的第二侧架622还包括内凹段6221,每一内凹段6221对应于每一连动单元61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侧段6322的长度短于第一外侧段6312的长度,因此连动单元610相对于第一侧架621较靠近第二侧架622。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连动单元610在位移时碰触到第二侧架622而设置了内凹段6221。内凹段6221在第二侧架622上形成了一个对应于连动单元610的轮廓的退缩空间,使连动单元610不会碰触到第二侧架622。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框部620也可不包括内凹段6221,或是框部620的第一侧架621或第二侧架622都可包括内凹段6221。

请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动件600的剖视示意图。弹性单元630于位移方向v上的厚度d2小于框部620于位移方向v上的厚度d1。具体而言,弹性单元630的第一梁状物631与第二梁状物632于位移方向v上的厚度d2小于框部620的第一侧架621与第二侧架622于位移方向v上的厚度d1。如此一来,当按键300受压而施加应力在连动单元610时,弹性单元630的弹性变形量会大于框部620的弹性变形量,换句话说,框部620相对于弹性单元630较不易变形。因此,框部620可提供弹性单元630与连动单元610良好的支撑性。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还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