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盘组件和电磁加热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96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圈盘组件和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电磁加热方式的烹饪器具,通常包括线圈盘组件、以及设于线圈盘组件上的内锅,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座,设置在线圈盘座底面的磁条支架和线圈,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而对内锅进行加热。在线圈盘座底面设有供线圈绕设的绕线槽,为了防止跳线现象,即线圈从绕线槽弹出的现象,绕线槽一般都设置得较深,而为了保证线圈散热,通常线圈悬空设置在绕线槽内。如此,不同位置处的线圈与绕线槽槽底的距离各不相同,也即部分线圈距离烹饪器具的内锅较远,而部分线圈则距离烹饪器具的内锅较近,如此导致烹饪器具的内锅受热不均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线圈盘组件,旨在提高烹饪器具的内锅受热的均匀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线圈盘组件,用于电磁加热烹饪装置,所述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座,其底部设有多个绕线槽,每一所述绕线槽内设有多个沿其周向排布的凸筋;线圈,设于多个所述绕线槽中,且对应与每一所述绕线槽内的所述凸筋抵接;以及,磁条支架,安装于所述线圈盘座。优选地,相邻所述绕线槽内的所述凸筋对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优选地,每一所述绕线槽均包括沿着其周向呈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槽段、以及位于相邻的绕线槽段之间的低凹区,多个所述绕线槽的所述低凹区连通形成沿所述线圈盘座的径向延伸的散热通道。优选地,所述低凹区的槽底设有所述凸筋。优选地,所述绕线槽段内且邻近所述低凹区的位置设有所述凸筋。优选地,所述磁条支架包括:内环形连接部,设于所述线圈盘座底面;外环形连接部,与所述内环形连接部同心设置;及,多根安装条,呈放射状排列,且每一所述安装条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内环形连接部和所述外环形连接部连接,每一所述安装条上对应设有一所述磁条,所述安装条与所述线圈盘座底面的对应所述绕线槽段的位置抵接。优选地,所述线圈盘座底面且靠近其外边缘处还设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间隔排布成环状,每一所述支撑柱向上穿设至所述线圈盘座的顶面。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为金属件,所述线圈盘座为塑胶件,且所述支撑柱嵌设于所述线圈盘座。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面设有定位孔,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的壳体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定位孔插合的定位柱。优选地,所述线圈盘座为平线圈盘座。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装置,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包括线圈盘组件,所述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座,其底部设有多个绕线槽,每一所述绕线槽内设有多个沿其周向排布的凸筋;线圈,设于多个所述绕线槽中,且对应与每一所述绕线槽内的所述凸筋抵接;以及,磁条支架,安装于所述线圈盘座。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线圈盘座的绕线槽内设置凸筋,线圈绕设在绕线槽内时,能够与凸筋抵接,凸筋对线圈起到定位作用,从而使得各处线圈能够基本处于同一高度,也即使得不同位置处的线圈与绕线槽槽底的距离相同,且与烹饪装置的内锅距离也相同,从而提高了内锅受热的均匀性。同时,由于凸筋将线圈支撑起来,使得线圈与绕线槽槽底具有间隙,该间隙具有导风效果,能够增加空气的流动,有利于散热。此外,由于凸筋的设置,相当于使得绕线槽被分隔成用于导风的导风间隙,和用于供线圈绕设的绕线部分,如此绕线部分相对现有的绕线槽而言深度较小,也即线圈绕设在绕线部分后,绕线部分上未被线圈填充的位置相对较小,因而能够减小线圈在绕线部分内的上下活动空间,从而增加了线圈与内锅之间距离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线圈盘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中线圈盘组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线圈盘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线圈盘组件的仰视图;图6为图1中磁条支架和磁条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1中线圈盘组件分解后的的剖切示意图;图8为图1中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1中温度传感器和线圈盘座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温度传感器和线圈盘座组装后的剖切示意图,其中,弹性复位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图12为图1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图1中温度传感器和线圈盘座组装后的剖切示意图,其中,弹性复位件处于复位状态;图14为图1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发明线圈盘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线圈盘组件分解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图17为图1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8为图15中线圈盘组件组装后的剖切示意图,其中,温度传感器未与限位件接触;图19为图15中线圈盘组件组装后的剖切示意图,其中,温度传感器与限位件抵顶。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线圈盘座1921内侧面110绕线槽1922螺孔111绕线槽段200线圈112低凹区300磁条支架120凸筋310内环形连接部130安装部320外环形连接部140让位槽330安装条150支撑柱400磁条151定位孔410弯折部160安装孔500温度传感器170限位凹槽510限位块180让位口600弹性复位件190凸块700/700'限位件191基块710止挡部192夹持块720基部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装置,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具体可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等,该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包括有线圈盘组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座100,其底部设有多个绕线槽11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所述绕线槽110呈同心圆环设置,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所述多个所述绕线槽110也可以不是同心设置或者不是圆环设置,可以椭圆或者方形等等),每一所述绕线槽110内设有多个沿其周向排布的凸筋120;线圈200,设于多个所述绕线槽110中,且对应与每一所述绕线槽110内的所述凸筋120抵接;以及,磁条支架300,安装于所述线圈盘座10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绕线槽110内的所述凸筋120可以是沿其周向均匀排布,当然,也可是距离渐变的排布或其它排布方式。相邻所述绕线槽110内的所述凸筋120对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是位于同一径向方向上),也可以是错开设置。所述磁条支架300安装于所述线圈盘座100通常为通过螺钉或卡扣或环氧树脂等安装在所述线圈盘座100的底面。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线圈盘座100的绕线槽110内设置凸筋120,线圈200绕设在绕线槽110内时,能够与凸筋120抵接,凸筋120对线圈200起到定位作用,从而使得各处线圈200能够基本处于同一高度,也即使得不同位置处的线圈200与绕线槽110槽底的距离相同,且与烹饪装置的内锅距离也相同,从而提高了内锅受热的均匀性。同时,由于凸筋120将线圈200支撑起来,使得线圈200与绕线槽110槽底具有间隙,该间隙具有导风效果,能够增加空气的流动,有利于散热。此外,由于凸筋120的设置,相当于使得绕线槽110被分隔成用于导风的导风间隙,和用于供线圈200绕设的绕线部分,如此绕线部分相对现有的绕线槽110而言深度较小,也即线圈200绕设在绕线部分后,绕线部分上未被线圈200填充的位置相对较小,因而能够减小线圈200在绕线部分内的上下活动空间,从而增加了线圈200与内锅之间距离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绕线槽110内的所述凸筋120位于同一径向方向上。当然,由于靠外的所述绕线槽110的直径大于靠内的所述绕线槽110的直径,因此为了更好支撑所述线圈200,每一所述绕线槽110内的所述凸筋120的数量也可以是自内朝外逐渐增加。为了增强所述线圈200的散热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槽110上还设有散热通道。具体地,每一所述绕线槽110均包括沿着其周向呈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槽段111、以及位于相邻的绕线槽段111之间的低凹区112,多个所述绕线槽110的所述低凹区112连通形成沿所述线圈盘座100的径向延伸的散热通道。由于相邻的两个绕线槽段111之间设有低凹区112,多个所述绕线槽110的所述低凹区112是连通的,也即相当于减少了绕线槽110的槽壁,减小了绕线槽110槽壁对线圈200的遮挡,从而使得线圈200产生的热量更容易散发出去。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低凹区112的槽底设有所述凸筋120。由于多个所述绕线槽110的所述低凹区112是相连通成一沿径向延伸的散热通道的,该散热通道内无绕线槽110槽壁的遮挡,因而可通过将所述凸筋120设置在散热通道内,如此有利于所述凸筋120的设置。优选地,每一所述散热通道内的多个所述凸筋120之间相互连接呈沿径向延伸的长条状。为进一步提高对所述线圈200的支撑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绕线槽段111内且邻近所述低凹区112的位置设有所述凸筋120。将所述凸筋120设置在所述绕线槽段111内的邻近所述低凹区112的位置,由于所述低凹区112无遮挡,因此有利于所述凸筋120的加工,并方便用户从所述低凹区112检查所述凸筋120的高度。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磁条支架30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并呈长条状,而分别设置在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每一所述磁条支架300上均安装有一磁条400。当然,如图6所示,所述磁条支架3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其包括:内环形连接部310,设于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外环形连接部320,与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同心设置;及,多根安装条330,呈放射状排列,且每一所述安装条330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和所述外环形连接部320连接,每一所述安装条330上对应设有一所述磁条400,所述安装条330与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的对应所述绕线槽段111的位置抵接。该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安装条330抵接在所述绕线槽段111的开口处,因此能够将所述线圈200压在所述凸筋120与所述安装条330之间,从而进一步防止线圈200跳出所述绕线槽110。同时通过将多根安装条330一体设置在内环形连接部310与外环形连接部320上的方式,仅需要将内环形连接部310和外环形连接部320与线圈盘座100安装即可,有利于磁条支架300与线圈盘座100的安装定位,而不需要逐一对每根安装条330进行安装定位。外环形连接部320的设置则加强了磁条支架300的结构强度。请再次结合图3所示,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且对应所述外环形连接部320的位置设有多个安装部130,多个所述安装部130间隔排布呈环状,所述外环形连接部320固定在所述安装部130上。所述安装部130优选为螺孔,所述外环形连接部320通过螺接件与所述螺孔螺接。当然,所述安装部130也可以为卡槽,所述外环形连接部320上对应设置卡扣而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磁条400呈长条状,且其两端分别朝同一方向弯折而各形成一弯折部410;所述安装条330底面设有用以容置所述磁条400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槽底设有两贯孔以供两所述弯折部410穿设。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设有多个让位槽140,每一所述弯折部410对应插入一所述让位槽140内。如此避免了所述弯折部410顶起所述安装条330,从而保证了所述安装条330能够与所述绕线槽110的槽口表面抵接。当然,所述磁条400还可以与所述磁条支架300一体注塑成型,或者通过硅酮胶固定在所述磁条支架300上。如图3所示,为了减小所述线圈盘座100的受力而导致所述线圈盘座100变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且靠近其外边缘处还设有多个支撑柱150,多个所述支撑柱150间隔排布成环状,每一所述支撑柱150向上穿设至所述线圈盘座100的顶面。该支撑柱150用于支撑烹饪装置的内锅,例如,用于支撑电饭煲的内锅,以承受内锅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到电饭煲的煲体部分,从而减小了线圈盘座100的受力。所述支撑柱150的数量优选为三个,并沿周向均匀设置。为保证所述支撑柱150的强度,所述支撑柱150优选为金属件,如铝制件。所述线圈盘座100为塑胶件,且所述支撑柱150嵌设于所述线圈盘座100。所述线圈盘座100和所述支撑柱150两者采用一体注塑的形式,能够减少装配工序,并具有连接稳定可靠的效果。为方便所述线圈盘座100准确安装到所述烹饪器具上,在所述支撑柱150的底面设有定位孔151,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的壳体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51插合的定位柱。例如,在所述电饭煲煲体的内底面设有定位柱。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盘座100为平线圈盘座或平凹线圈盘座等。如图1和图7-10所示,在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内,通常设有用于检测加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0。线圈盘座100上设有安装孔160,温度传感器500通过弹性复位件600插入安装孔160内,并能够相对线圈盘座100上下活动,所述温度传感器500通过弹性复位件600进行复位,该弹性复位件600优选为弹簧。为了防止温度传感器500脱出线圈盘座100,在所述线圈盘座100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安装孔160的周缘处设置有限位凹槽170,所述温度传感器500设有侧向突出设置的限位块510,所述限位块510设于所述限位凹槽170内。同时,所述线圈盘座100的底部设有限位件700,所述限位件700用以限制所述限位块510向下自所述限位凹槽170脱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700可以是设置在所述磁条支架300上的挡块或挡板,或者是直接设置在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的且具有止挡部的限位件等。以下分别以所述限位件700设置在所述磁条支架300上和所述限位件700直接设置在所述线圈盘座100上为例进行说明。图1至图1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限位件700为挡块,并设置在所述磁条支架300上,且所述挡块位于所述限位块510下方,以限制所述限位块510向下自所述限位凹槽170脱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挡块可以是与所述磁条支架30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与所述磁条支架300分体设置,而通过螺钉或卡扣等固定到所述磁条支架300上。所述挡块与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之间形成限位段,而将所述限位块510限制在该限位段内上下运动,从而防止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向上或向下脱出。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线圈盘座100底面设置限位凹槽170,该限位凹槽170对温度传感器500上的限位块510进行周向限位,从而可防止温度传感器500周向转动。同时通过在安装于线圈盘座100底面的磁条支架300上设置挡块,挡块与限位凹槽170的槽底(即线圈盘座100底面)之间也形成限位段,使得限位块510仅能够在该限位段内上下活动,从而能够对温度传感器500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防止温度传感器500脱出线圈盘座100。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磁条支架300的内环形连接部310与所述安装孔160同轴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500能够伸入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所述挡块对应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设置,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的孔部。也即所述挡块可以仅部分遮挡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的孔部,也可完全遮挡其孔部。例如,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挡块自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的内壁朝其轴线凸出。所述挡块优选呈环状,并设于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的下孔缘。所述挡块与所述内环形连接部310为一体成型设置,如此有利于简化结构,减少安装工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510直接与所述线圈盘座100的底面接触,而通过所述线圈盘座100的底面进行向上的限位;或者,结合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安装孔160的下孔缘且朝向所述安装孔160轴线方向凸设有凸块190,所述限位凹槽170设于所述凸块190上,所述限位块510活动设于所述凸块190与所述挡块之间,而通过所述限位凹槽170的槽底对所述限位块510进行向上的限位。为使得限位接触面积更大,限位效果更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510为多个,并沿所述温度传感器500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凸块190对应为多个,并沿所述安装孔160的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所述凸块190之间的间隔形成供所述限位块510自由穿过的让位口180。优选地,所述限位块510和所述凸块190的数量均为两个,并各自均匀分布。具体在安装时,将所述温度传感器500自上向下插入所述安装孔160内,所述限位块510自所述让位口180伸出所述安装孔160,同时旋转所述温度传感器500,使得所述限位块510落入位于所述凸块190上的所述限位凹槽170内。由于限位凹槽170的作用,限制了所述限位块510的周向运动,从而避免了所述温度传感器500旋转而使得所述限位块510从所述让位口180向上脱出所述安装孔160现象的产生。所述限位凹槽170的形成具有多种方式,例如去除表面材料或在表面设置凸起的方式形成。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凸块190包括自所述安装孔160的孔壁朝其轴线凸设的基块191,以及位于所述基块191底面且沿所述安装孔160周向间隔设置的两夹持块192,两所述夹持块192之间形成所述限位凹槽170,所述限位块510位于两所述夹持块192之间。则在安装时,先将所述温度传感器500伸入至其限位块510低于所述夹持块192的底面,然后旋转所述温度传感器500,使得所述限位块510旋转至两所述夹持块192之间,然后松开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在弹性复位件600的复位作用下,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限位块510也向上运动,所述限位块510被限位在两所述夹持块192之间,并沿着两所述夹持块192向上运动至与所述基块191的底面抵顶(所述温度传感器500与所述线圈盘座100组装后的结构请参考图10)。为减小所述温度传感器500的安装行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块192的内侧面1921自下向上逐渐靠近所述安装孔160的轴线设置。也即所述夹持块192的内侧面1921形成一导向面,该导向面优选为圆弧面或倾斜面。当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在安装时,导向面对所述限位块510的旋转起到导向作用,所述限位块510沿着该导向面而到达两所述夹持块192之间,如此所述限位块510不需要完全超出所述夹持块192底面即可跨过该夹持块192,从而减小了所述温度传感器500的安装行程。当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受力被向下挤压时,为防止所述限位块510被挤压至完全超出所述夹持块192底面而产生偏移或旋转,影响到所述温度传感器500的安装稳定性,因此,所述限位块510的厚度d1(如图7所示)大于所述夹持块192底面与所述挡块顶面之间的距离d2(如图14所示)。则即使所述限位块510向下运动到极限位置,即运动到与所述挡块抵顶,由于所述夹持块192底面与所述挡块顶面之间形成的间距较小,所述限位块510无法从该间距中伸出,也即所述限位块510仍有部分被夹持于两所述夹持块192之间,使得其无法偏转,从而有效保证了所述温度传感器500的安装可靠性。若所述夹持块192底面与所述挡块顶面之间的距离d2过大,容易导致所述限位块510从该过大的间距中脱出,或者为了保证其不会脱出,则需要将所述限位块510设置的足够厚,如此造成材料的浪费;若所述夹持块192底面与所述挡块顶面之间的距离d2过小,则当所述线圈盘座100或所述挡块受热或受力变形时,变形空间小,不利于所述温度传感器500的上下运动。因此,优选地,所述夹持块192底面与所述挡块顶面之间的距离d2小于或等于3mm。具体操作时,将所述温度传感器500自上向下插入所述安装孔160内,所述限位块510自所述让位口180伸出所述安装孔160,当所述限位块510超出所述夹持块192底面或快接近其底面时,旋转所述温度传感器500,使得所述限位块510落入位于所述凸块190上的所述限位凹槽170内。请结合参考图11和图12,当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受到向下的挤压力时,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向下运动至所述限位块510与所述挡块抵顶。请结合参考图13和图14,当所述温度传感器500顶端受力消失时,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在所述弹性复位件600的复位作用下向上运动,直至所述限位块510与所述基块191抵接。请参考图15至图19,图15至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限位件700'直接设置在所述线圈盘座100上。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限位件700'自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向下凸出,并安装于所述限位凹槽170的外侧,所述限位件700'下端具有位于所述限位块510下方的止挡部710,以限制所述限位块510向下自所述限位凹槽170脱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700'可以是呈柱状或块状等,通常包括一与所述线圈盘座100连接并呈柱状或块状的基部720,以及位于基部720底端的止挡部710,止挡部710能够凸出所述基部720的周缘,而至少部分投影在所述限位凹槽170内,以与所述限位凹槽170的槽底之间形成一限位段,使得所述限位块510仅能够在该限位段内上下运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线圈盘座100底面设置限位凹槽170,该限位凹槽170对温度传感器500上的限位块510进行周向限位,从而可防止温度传感器500周向转动。同时通过在线圈盘座100底部设置限位件700',该限位件700'具有位于限位块510下方的止挡部710,止挡部710与限位凹槽170的槽底(即线圈盘座100底面)之间形成限位段,使得限位块510仅能够在该限位段内上下活动,从而能够对温度传感器500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防止温度传感器500脱出线圈盘座100。优选地,所述限位件700'为螺接件,并与所述线圈盘座100螺接;所述止挡部710为所述螺接件的头部或垫片。当然,所述限位件700'也可以是与所述线圈盘座100一体成型。该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盘座100和所述限位凹槽17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且所述止挡部710的作用与所述挡块的作用相同,均是阻止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向下运动,所述止挡部710与所述限位凹槽170的夹持块192之间的位置关系也类似,此处均不再赘述。该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其中至少一所述夹持块192底面设有所述限位件700'。例如,当所述限位件700'为螺钉时,至少一所述夹持块192底面设有螺孔1922,以供所述螺钉安装。若将所述限位件700'设置在所述线圈盘座100底面,则所述限位件700'必须设置够长才能够保证所述限位件700'的止挡部710可以超出所述夹持块192底面,如此造成所述限位件700'材料的浪费。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限位件700'设置在所述夹持块192上,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具体操作时,将所述温度传感器500自上向下插入所述安装孔160内,所述限位块510自所述让位口180伸出所述安装孔160,当所述限位块510超出所述夹持块192底面或快接近其底面时,旋转所述温度传感器500,使得所述限位块510落入位于所述凸块190上的所述限位凹槽170内。其组装后的结构如图18所示,此时所述温度传感器500顶端凸出所述线圈盘座100顶面设置,且所述温度传感器500的限位块510未与所述限位件700'的止挡部710接触。请结合参考图19,当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受到向下的挤压力时,所述温度传感器500向下运动至所述限位块510与所述止挡部710抵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