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988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作为电子元件、电器等的连接组件,能起到接线及通电的效果,实现接线通电的良好接驳功能,是一种电器连接及接线端子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重要接线部件。目前,模具的加工需要对其进行加热,但是现有模具的加热装置一般体积庞大,会占用较大的使用面积,并且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的用于模具的加热中,往往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热量的浪费,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根据导线通电后有产热效应,因此开发了一种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能够将导线连接并通电,能够采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模具,并能够充分的利用导线产生的热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导线连接并通电,能够采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模具,并能够充分的利用导线产生的热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的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包括一接线端子插件和一接线端子插座,所述接线端子插件设有绝缘壳体一,所述绝缘壳体一的一侧设有接线柱一,所述绝缘壳体一的另一侧设有插针,所述接线柱一和插针之间通过导电金属组件连接;

所述接线端子插座设有绝缘壳体二,所述绝缘壳体二的一侧设有接线柱二,所述绝缘壳体二的另一侧设有插孔,所述接线柱二和插孔之间通过导电金属组件连接,所述接线柱一、插针、接线柱二和插孔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线柱一、插针、接线柱二和插孔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线柱一、插针、接线柱二和插孔的数量为六个。

进一步地,所述线柱一、插针、接线柱二和插孔的数量为八个。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将导线连接成环状并通电,将待加热的管件插入环状的导线中,能够采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模具,并能够充分的利用导线产生的热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的接线端子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的接线端子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接入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端子插件;2、接线端子插座;3、绝缘壳体一;4、第一接线柱;5、第二接线柱;6、第三接线柱;7、第四接线柱;8、第五接线柱;9、第六接线柱;10、第七接线柱;11、第八接线柱;12、第一插针;13、第二插针;14、第三插针;15、第四插针;16、第五插针;17、第六插针;18、第七插针;19、第八插针;20、绝缘壳体二;21、第九接线柱;22、第十接线柱;23、第十一接线柱;24、第十二接线柱;25、第十三接线柱;26、第十四接线柱;27、第十五接线柱;28、第十六接线柱;29、第一插孔;30、第二插孔;31、第三插孔;32、第四插孔;33、第五插孔;34、第六插孔;35、第七插孔;第八插孔3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模具的加热装置,包括一接线端子插件1和一接线端子插座2,接线端子插件1设有绝缘壳体一3,绝缘壳体一3的一侧设有八个接线柱一,分别为第一接线柱4、第二接线柱5、第三接线柱6、第四接线柱7、第五接线柱8、第六接线柱9、第七接线柱10和第八接线柱11,绝缘壳体一3的另一侧设有八个插针,分别为第一插针12、第二插针13、第三插针14、第四插针15、第五插针16、第六插针17、第七插针18和第八插针19,接线柱一和插针之间通过导电金属组件连接;

接线端子插座2设有绝缘壳体二20,绝缘壳体二20的一侧设有八个接线柱二,分别为第九接线柱21、第十接线柱22、第十一接线柱23、第十二接线柱24、第十三接线柱25、第十四接线柱26、第十五接线柱27和第十六接线柱28,绝缘壳体二的另一侧设有八个插孔,分别为第一插孔29、第二插孔30、第三插孔31、第四插孔32、第五插孔33、第六插孔34、第七插孔35和第八插孔36,接线柱二和插孔之间通过导电金属组件连接。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分别用导线连接第二接线柱5和第九接线柱21,第三接线柱6和第十接线柱22,第四接线柱7和第十一接线柱23,第五接线柱8和第十二接线柱24,第六接线柱9和第十三接线柱25,第七接线柱10和第十四接线柱26,第八接线柱11和第十五接线柱27,并将第一接线柱4和第十六接线柱28接入电源,将第一插针12、第二插针13、第三插针14、第四插针15、第五插针16、第六插针17、第七插针18和第八插针19分别插入第一插孔29、第二插孔30、第三插孔31、第四插孔32、第五插孔33、第六插孔34、第七插孔35和第八插孔36内,将导线连接成环状并通电,将待加热的模具插入环状的导线中,能够采用产生的热量加热模具,并能够充分的利用导线产生的热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