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518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组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界面卡模块的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按,以往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芯片组、显示卡及周边电子元件运作速度缓慢,以散热体加散热风扇所构成的气冷式散热器,来做为散热的设备即已足够,但近年来随着时脉不断的提升,且时脉与热量为成正比关系。因此,上述的散热器受限于机壳的空间限制,已愈来愈难以跟随中央处理器及芯片组运作速度的提升,而有效解决散热的问题。以目前于个人电脑中所使用的界面卡,例如显示卡,由于随着处理功能及速度的增进,使界面卡于连续运作一段时间后,其处理芯片便会因连续的高频振荡而产生高温,若不予适时的散热,极易造成处理芯片损毁。据此,于界面卡的处理芯片上,通常会装置有散热鳍片等散热装置,通过热传作用,将处理芯片所产生的热能传递至散热鳍片上,以增进处理芯片的散热效率,并维持处理芯片于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然随着处理芯片处理速度的增加,传统以散热鳍片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已经无法被适用,因此,如何提供足以对处理芯片进行散热的手段,实为相关人员所需思考并解决的课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其对于界面卡模块的热源具有较佳的散热效能。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适用于界面卡模块。界面卡模块包括热源。散热组件包括导热块、液冷管以及散热鳍片组。导热块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热接触于热源。导热块具有凹槽,且液冷管配置于凹槽。散热鳍片组热接触于导热块的第二表面,热源所 产生的热量分别经由液冷管与散热鳍片组而散逸。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槽位于第一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槽位于第二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源仅抵接于导热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源同时抵接于液冷管与导热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热管,各热管热接触于导热块的第二表面及上述的散热鳍片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风扇,配置于散热鳍片组相对于导热块的一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组件还包括泵与散热件。泵连接液冷管,工作流体填充于液冷管,且通过泵驱动而在液冷管内循环。散热件热接触于液冷管,热源所产生热量的一部分经由液冷管传送至散热件并散逸。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基于上述,适用于对界面卡模块的热源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其通过导热块热接触于热源后,同时以液冷管与散热鳍片组分别对其进行散热,其中液冷管配置于导热块的凹槽处以使其局部行经导热块,而散热鳍片组配置在导热块相对于热源的一侧。据此,同时通过液冷管与散热鳍片组所提供液冷与气冷的效果,而让散热组件能对热源产生较佳的散热效果。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散热组件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的散热组件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符号说明100、300:散热组件110、310:导热块112、312:凹槽120、320:液冷管130:散热鳍片组140:泵150:散热件160:热管170:风扇200界面卡模块210:热源220:导热膏C1:锁附件S1、S3:第一表面S2、S4:第二表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散热组件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100适用于界面卡模块200,且所述界面卡模块200具有热源210,其中界面卡模块200例如是装设在电脑主机内的显示卡模块,而热源210则是其显示芯片,然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散热组件100包括导热块110、液冷管120、散热鳍片组130、泵140以及散热件150,其中导热块110例如是铜块,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S1与第二表面S2,且热源210热接触于第一表面S1(在本实施例中,热源210上可涂布导热膏220以增加热传导性)。在此,导热块110具有位于第一表面S1的凹槽112,液冷管120配置在凹槽112中而以其局部行经并抵接于导热块110。泵140连接于液冷管120,冷却液(或水)适于填充于液冷管120而受泵140驱动以在液冷管120中循环。散热件150例如是散热鳍片、风扇或其组合(也可为其他已知的散热件),其热接触于液冷管120远离于导热块110的一侧。据此,热源210所产生热量的一部分会经由导热块110而从液冷管120处被传送至散热件150并由该处散逸,以达到散热效果。此 外,本实施例的导热块110是通过锁附件C1(仅标示其一作为代表)而得以稳固地组装于界面卡模块200上。另一方面,散热鳍片组130是由多个鳍片组成,其配置且热接触于导热块110的第二表面S2,而散热组件100还包括多个热管160,各热管160的一端热接触于导热块110,且各热管160的另一端嵌设于散热鳍片组130,以将导热块110处的热量经由热管160而传送至散热鳍片组130。再者,散热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风扇170,在本实施例以两个风扇为例,其配置于散热鳍片组130相对于导热块110的一侧,风扇170用以对传送至散热鳍片组130的热量进行散逸。类似地,热管160也能通过涂布导热膏220而提高与导热块110之间的热传效果。基于上述,热源210所产生热量传送至导热块110之后,便能通过液冷管120与热管160而分别进行传送散热的动作,其中传送至液冷管120的热量能因其内冷却液(或水)的流动而传送至散热件150而散逸,而另一部分热量则经由热管160传送至散热鳍片组130,再进一步地通过风扇170而散逸。据此,同时通过液冷(水冷)、气冷的散热手段而使散热组件100对于热源210的散热效果能有效地提升。另外,由于本实施例所述液冷(水冷)、气冷是分属不同散热架构,因此除前述全部开启并作动的状态外,使用者可依据其使用需求而据以开启其对应的构件。举例来说,使用者能通过关闭泵140而让液冷管160之内的冷却液或水停止流动或关闭散热件的风扇,以让此时仅通过热管160、散热鳍片组130与风扇170来对热源210进行散热。类似地,使用者也可关闭风扇170但开启前述泵140(或散热件),而让热源210所产生热量是全部经由液冷管120来达到散热效果。以下提供两组实验结果以说明仅有散热鳍片组时的散热效果,以比对本实施例同时以液冷管与散热鳍片组所达到的散热效果,其中风扇功率为250W,热源温度是经散热后所量测的温度,热阻为(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扇功率。实验一为仅设置散热鳍片组与风扇的散热效果,实验二则是再增加液冷管(及其相关构件)后的散热效果。项次热源温度(℃)环境温度(℃)热阻(W)实验一62.920.40.170实验二48.821.10.111由此可知,实验二所得的热阻小于实验一所得的热阻,因此能得知本实 施例同时通过液冷管与散热鳍片组所产生的散热效能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另需提及的是,本实施例的热源210于结构上仅抵接于导热块110,以通过导热块110的第一表面S1具备较大接触面积而得以将热量顺利地从热源210传送至导热块110。在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热源也可在结构上同时抵接于液冷管与导热块,而此时液冷管的表面实质上是与导热块的第一表面共平面,因而得以由此达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导热效果。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的散热组件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与图4,其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符号标示而不再赘述,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300中,其液冷管320是配置在导热块310的凹槽312,且所述凹槽312是位于导热块310的第二表面S4(即,导热块310仍以其第一表面S3热接触于热源210)。在此,导热块310的第二表面S4除了配置液冷管320外,也会热接触于热管160,因此同样会将部分热量传送至散热鳍片组130。此举让本实施例的散热组件300同样能通过液冷管320及其相关构件与散热鳍片组130及其相关构件而达到兼具液冷与气冷的散热效果。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散热组件通过导热块热接触于热源并吸收热源所产生热量之后,分别通过液冷管与热管而将热量传出导热块,其中液冷管通过填充其内的冷却液或水作为传热介质,以将热量传送至散热件而进行散逸,而热管则通过相变化而将热量传送至散热鳍片组,并进一步地通过风扇散逸所述热量。据此,热源所产生的热量便能同时通过所述气冷与液冷的手段而顺利地从热源散除,因此让散热组件对热源产生较佳的散热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