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厚膜供暖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662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厚膜供暖元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发热元件,特别提供一种管状厚膜供暖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管状发热元件有两种:一种是在石英管/乳白管内部穿电炉丝或碳纤维,通过电炉丝发热间接让石英管/乳白管发热。这种发热元件的缺点在于:(1)管内需要封闭环境,尤其碳纤维,内部需要真空环境,不然容易氧化;(2)单位面积电流载荷过大,使用寿命短;(3)间接供热,元件通电有效利用率低。第二种是电热薄膜发热管,缺点在于:(1)单位面积电流载荷过大,安全性差;(2)使用寿命短,基本在3000小时-8000小时之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安全,使用寿命长的管状厚膜供暖元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状厚膜供暖元件包括绝缘管状底材(1)、导电电极(2)和无机电热膜(3);所述导电电极(2)印刷或喷涂在绝缘管状底材(1)的表面上,所述无机电热膜(3)是通过印刷或喷涂在绝缘管状底材(1)的表面上,高温烧结即可成型。

进一步,所述绝缘管状底材(1)是陶瓷管、高铝管、高硼硅管、石英管或表面有无机绝缘层的金属管件。

进一步,所述导电电极(2)可以是两条、三条或多条,通过串联、并联方式实现通电工作。

进一步,所述该管状厚膜供暖元件的功率在100瓦到2000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印刷或喷涂后,高温烧结即可成型,工艺方便简单,生产成本低,容易实现产业化;(2)单位电流载荷小,安全性高;(3)自我保护功能,膜自身有过热烧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导电电极管状元件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导电电极管状元件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自循环水供暖器中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对流供暖器中的示意图。

图中:1绝缘管状底材、2导电电极、3无机电热膜、4厚膜元件封装结构、5管状厚膜供暖元件、6回水管、7出水管、8散热片、9底座、10轮子、11电源、12电控、13底座支架、14外壳、15出风口、16进风口、17导热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管状厚膜供暖元件包括绝缘管状底材(1)、导电电极(2)和无机电热膜(3);所述导电电极(2)印刷或喷涂在绝缘管状底材(1)的表面上,所述无机电热膜(3)是通过印刷或喷涂在绝缘管状底材(1)的表面上,高温烧结即可成型。所述绝缘管状底材(1)是陶瓷管、高铝管、高硼硅管、石英管或表面有无机绝缘层的金属管件。所述导电电极(2)可以是两条、三条或多条,通过串联、并联方式实现通电工作。所述该管状厚膜供暖元件的功率在100瓦到2000瓦之间。

本实用新型是在绝缘管状底材(1)表面印刷或喷涂一层导电电极(2)进行高温烧结。再丝网印刷或喷涂上一层无机电热膜(3),二次高温烧结,即可成型。膜、导电电极与底材牢固结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该管状元件为三导电电极管状元件,将导电电极接入220V电源,底材为石英管,内部通过水,即可迅速加热通过石英管内的水,冷水进,热水出,实现水电分离。

实施例:图3、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不同供暖器中的示意图。图3是一种新型水循环供暖器,整个供暖器内部注满水,水在管状厚膜供暖元件(5)内部受热,热水上升,经过出水管(7),进入散热片(8),通过散热片向周围环境散热,散热后冷却下来的水下沉,通过回水管(6)重新受热,整个过程自然循环,同时轮子(10)可以实现整个供暖器的移动;图4是一种对流取暖器,用到的是如图1所示的双电极管状元件,工作过程对流取暖器底部进风口(16) 进空气,通过管状厚膜元件加热空气,空气受热上升,从出风口(15)出去,通过导热盖(17)实现定向供暖,空暖器通过底部轮子可以实现自由移动。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