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双位开关实现二段调光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6693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双位开关实现二段调光的控制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双位开关实现二段调光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增强,LED作为新一代半导体照明产品凭借高效率、低功耗、节能环保、响应快和寿命长等优点,必将颠覆当前普通照明的应用地位,成为未来照明的主流。随着市场上LED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在保证整个LED驱动进行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降低LED驱动的控制方案成本是当前所需。

已知技术中,LED驱动的控制方案有很多种,因为LED的电压-电流特性与二极管类似,LED电流对两端所加的电压特别敏感,非常微小的电压变化都会引起很大的电流变化。电流变化过大不但会影响LED的寿命,甚至会造成LED烧毁。为了很好地控制流经LED的电流,显然用一个恒压源来驱动LED是不合适的,而恒流源才是合适的选择。

为了实现恒流,目前常用的是通过原边反馈恒流控制电路来驱动LED,但是该驱动方式都是恒定功率输出,不能对输出功率进行调节,进而光照强度也不能进行调节,给使用者带来了严重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双位开关实现二段调光的控制电路,无需借助额外的调光控制信号线,只需通过双位开关即可实现二段调光。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双位开关实现二段调光的控制电路,包括:

初级整流模块,所述初级整流模块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生成初级线电压信号;

初级滤波模块,所述初级滤波模块与所述初级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初级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初级线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并生成初级输出信号;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辅助绕组,所述初级绕组与所述初级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次级绕组经过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到DC-DC电源模块,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载相连,所述辅助绕组用于控制次级电流恒定输出;

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零线输入端和桥式整流电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零线输入端经三绕组连接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依次经第一电容和双绕组连接到初级整流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初级绕组的开启或关闭;

输出电流控制模块,所述输出电流控制模块包括第一RC滤波电路、第二RC滤波电路、逻辑与门电路和光耦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和第二R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逻辑与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输出控制电路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发光器作为所述光耦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受光器与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用于驱动所述DC-DC电源模块控制输出电流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整流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之间连接有单绕组。

进一步地,初级滤波模块包括第四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容和第一电阻并联后连接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和第七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中间节点连接到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的中间节点连接到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和第七二极管的中间节点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七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并联后与第二电阻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RC滤波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容并联后与第四电阻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与门电路包括贴片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六电阻,所述贴片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电压源。

进一步地,所述光耦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三极管和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阻一端连接电压源,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器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和第七电容并联后,一端分别与第八电容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光器的负极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变压器电路实现电流的恒定输出,再通过开关模块和输出电流控制模块实现对输出电流大小的控制实现二段调光,本实用新型开关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电源输入端可以外接双位开关,从而只需利用双位开关就可以实现二段调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一种利用双位开关实现二段调光的控制电路,包括:

初级整流模块,所述初级整流模块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生成初级线电压信号;

初级滤波模块,所述初级滤波模块与所述初级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初级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初级线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并生成初级输出信号;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辅助绕组,所述初级绕组与所述初级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次级绕组经过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到DC-DC电源模块,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载相连,所述辅助绕组用于控制次级电流恒定输出;

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零线输入端和桥式整流电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零线输入端分别经第一采样电容CY1、第二采样电容CY2和第三采样电容CY3接地,再经三绕组L0连接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依次经第一电容C1和双绕组L1连接到初级整流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初级绕组的开启或关闭;

输出电流控制模块,所述输出电流控制模块包括第一RC滤波电路、第二RC滤波电路、逻辑与门电路和光耦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和第二R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逻辑与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输出控制电路包括发光器U2A和受光器U2B,所述发光器作为所述光耦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受光器与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用于驱动所述DC-DC电源模块控制输出电流大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初级整流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之间连接有单绕组L2。

初级滤波模块包括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四电容C4和第一电阻R1并联后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

为提升电路的安全性能,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入端串联有第一熔断器F1,并与零线输入端之间并联有第一热敏电阻VR1;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串联有第二熔断器F2,并与零线输入端之间并联有第二热敏电阻VR2

所述桥式整流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七二极管D7,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的中间节点连接到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和第五二极管D5的中间节点连接到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D6和第七二极管D7的中间节点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和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均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第五二极管D5和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均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RC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容C5并联后与第二电阻R2串联。

所述第二RC滤波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容C6,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容C6并联后与第四电阻R4串联。

所述逻辑与门电路包括贴片二极管D8、第一三极管Q1和第六电阻R6,所述贴片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压源。

所述光耦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七电容C7,所述第七电阻R7一端连接电压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器U2A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七电容C7并联后,一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发光器的负极连接。

具体地,所述初级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依次经电阻R11、R12和R13连接到控制器的引脚3,所述控制器的引脚3分别经电容C8、电阻R15以及电阻R69和电容C32串联后接地,所述初级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依次经电阻R10和R33连接到控制器的引脚8,所述辅助绕组一端依次经电阻R32、二极管D9和D11连接到控制器的引脚8,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有电压源VCC,电压源VCC依次经电阻R18和R17连接到控制器的引脚1,电容C11和电阻R16串联后与电容C10并联,再连接到控制器引脚1和2之间,电阻R14一端连接电阻R17和R18的中间节点,另一端接地,电压源VCC经电解电容EC2连接到辅助绕组的另一端,所述辅助绕组的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EC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1的负极,负极接地,电解电容EC1上还并联有电容C9,所述辅助绕组一端经电阻R30连接到控制器的引脚5;所述初级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功率开关管的漏极,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源极分别经电阻R28接控制器引脚4和经电阻R36接地,控制器引脚4经电容C12接地;功率开关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13,控制器的引脚7经电阻R26、R27和二极管D10连接到功率开关管的栅极,电阻R27和二极管D10并联,二极管D10负极连接电阻R26的一端,正极连接功率开关管的栅极,功率开关管的栅极经电阻R34连接到源极。

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并联二极管D12、电阻R41、R42、R80、电容C15、电解电容EC3、EC5和EC6,并联二极管D12正极连接次级绕组的一端,其中电解电容EC3、EC5、EC6以及电阻R80并联连接,并联结构的一端连接到并联二极管D12的负极,另一端接地,电阻R41和R42并联后与电容C15串联,在于并联二极管D12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R2、R3、C5组成第一RC滤波电路并对L1是否接入电网进行检测,如L1接入外部电源的火线,则C5上有电压,为高电平状态;如L1未接外部电源的火线,则C5上无电压,为低电平状态;

R4、R5、C6组成第二RC滤波电路并对L2是否接入电网进行检测,如L2接入外部电源的火线,则C6上有电压,为高电平状态;如L2未接外部电源的火线,则C6上无电压,为低电平状态;

D8、Q1、R6组成一个逻辑与门,仅当C5、C6同时为高电平时,输出(Q1的发射极)为高电平;

R7、R8、R9、C7、Q2、U2组成的电路负责将检测出的L1/L2的状态通过隔离光耦传递给次级的DC-DC模块,实现分段调光功能,当L1、L2仅有任意一个接入外部电源的火线,Q1的发射级电压为低电位,Q2则截止,光耦U2不导通,无信号传送到次级DC-DC模块,输出电流为正常输出时的一半左右;当L1、L2同时接入外部电源的火线,Q1的发射级电压为高电位,Q2则导通,光耦U2导通,信号传送到次级DC-DC模块,DC-DC模块收到初级通过U2传递来的信号后,控制输出电流正常输出值,从而实现二段调光,本实用新型的L1、L2可以分别接双位开关,从而通过双位开关实现二段调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双位开关实现二段调光的控制电路,包括:初级整流模块,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生成初级线电压信号;初级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初级线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并生成初级输出信号;变压器,用于控制次级电流恒定输出;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初级绕组的开启或关闭;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用于驱动所述DC-DC电源模块控制输出电流大小。本实用新型无需借助额外的调光控制信号线,只需通过双位开关即可实现二段调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