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5712阅读:2076来源:国知局
自适应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主要使电波或信号波通过,去除电波或信号波的 “杂质”,使电波或信号波的传递更稳定,但现有的滤波器不能进行输入信号的自动调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造成极其不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滤波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方便使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适应滤波器,其组成包括:滤波器本体,所述的滤波器本体包括外壳体1、电路板,所述的外壳体1内装入电路板,所述的外壳体1的顶面的一个角上固定设置无线接收天线2,所述的无线接收天线2的对角线上设置无线发射天线3,所述的无线发射天线3上设置信号增强装置,所述的信号增强装置包括扇形信号增强板4,所述的扇形信号增强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旋转环5,所述的旋转环5的中心穿过无线发射天线3,所述的旋转环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一组凸起6,所述的凸起6均匀设置在旋转环5的外表面,所述的凸起6配合定位柱7使用,所述的定位柱7包括四组,每组所述的定位柱7为三个,所述的定位柱7固定设置在限位环8上,所述的限位环8固定连接外壳体1上。

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的电路板上包括噪声过滤电路与信号增强电路,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配合无线接收天线2,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套杆导线连接信号增强电路,所述的信号增强电路配合无线发射天线3使用。

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包括电容C1,所述的电容C1的一端并联电感L1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另一端后串联电容C2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并联电感L3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感L4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增强装置可以根据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调整,保证在电路增强信号后,再次增强信号,使信号传输更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凸起配合定位柱使用,调整扇形信号增强板的角度后固定,使扇形信号增强板的位置调整后不变。

3.本实用新型的噪声过滤电路主要通过物理方便去除信号内的“杂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电气流程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噪声过滤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自适应滤波器,其组成包括:滤波器本体,所述的滤波器本体包括外壳体1、电路板,所述的外壳体1内装入电路板,所述的外壳体1的顶面的一个角上固定设置无线接收天线2,所述的无线接收天线2的对角线上设置无线发射天线3,所述的无线发射天线3上设置信号增强装置,所述的信号增强装置包括扇形信号增强板4,所述的扇形信号增强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旋转环5,所述的旋转环5的中心穿过无线发射天线3,所述的旋转环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一组凸起6,所述的凸起6均匀设置在旋转环5的外表面,所述的凸起6配合定位柱7使用,所述的定位柱7包括四组,每组所述的定位柱7为三个,所述的定位柱7固定设置在限位环8上,所述的限位环8固定连接外壳体1上。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的电路板上包括噪声过滤电路与信号增强电路,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配合无线接收天线2,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套杆导线连接信号增强电路,所述的信号增强电路配合无线发射天线3使用

实施例3

实施例2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的噪声过滤电路包括电容C1,所述的电容C1的一端并联电感L1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另一端后串联电容C2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并联电感L3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感L4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