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金属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083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金属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金属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便利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源产品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而电源产品中的元器件向小型化与高效率发展。但是,高性能的与元器件在高速运行下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保证元器件能在正常工作温度下高效率运行,需要将元器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除去,因此,对于元器件的散热技术随着电源的发展而不断受到挑战。

目前,对于电源的散热通常对其中的每个单独的元器件进行散热,再通过电源的壳体进行散热,但是,元器件产生的热量热传递给电源的壳体后会导致壳体的温度较高,使得电源的性能受到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源壳体,以具有散热功能,保证电源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电源散热效率的电源金属壳体。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金属壳体,包括椭圆形本体、沿所述椭圆形本体长度方向贯通设置用于放置电源的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设置用于放置电路板组件的第二腔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过线孔。

其中,所述椭圆形本体的两端面均设置有用于端盖紧固的螺丝孔。

其中,所述第三腔体的两端口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端盖上的通孔贯通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椭圆形本体均采用铝挤型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均凸设有定位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椭圆形本体、沿所述椭圆形本体长度方向贯通设置用于放置电源的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设置用于放置电路板组件的第二腔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过线孔。以此结构设计,通过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的设置,使得电源和电路板有效分离,并通过第三腔体所形成的烟囱效应,有效提升电源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金属壳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金属壳体与端盖配合后的端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源金属壳体,包括椭圆形本体1、沿所述椭圆形本体1长度方向贯通设置用于放置电源2的第一腔体11、与所述第一腔体11相对设置用于放置电路板组件4的第二腔体1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之间的第三腔体13;所述第三腔体13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4与所述电源2电连接的过线孔。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椭圆形本体1的两端面均设置有用于端盖5紧固的螺丝孔14,所述第三腔体13的两端口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端盖5上的通孔51贯通设置,所述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以及所述第三腔体13与所述椭圆形本体1均采用铝挤型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第二腔体12内均凸设有定位筋121。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通过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的设置,使得电源和电路板有效分离,并通过第三腔体所形成的烟囱效应,有效提升了电源的散热效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