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279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散热器包括基板和与基板连接的散热片,基板与待散热器件连接,然后将热量传到至散热片,散热片一般设置成具有较大的面积来达到提高散热的目的。如通过提高散热片的尺寸或者设置凹凸结构来增加散热片的散热效果。然而现有散热器结构的散热效果仍然不够强,仍不能满足一些大功率待散热器件的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包括基板和与所述基板连接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有多个且并排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散热片的片面上设有翻边孔。优选地,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优选地,每一所述散热片上设有多个翻边孔,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上的翻边孔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翻边孔设于所述散热片的同一侧。优选地,所述翻边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散热片上。优选地,所述翻边孔呈多排结构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上;相邻的两排所述翻边孔交错设置,且其中一排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翻边孔与另一排中邻近的一个翻边孔呈等边三角形结构。优选地,每一所述散热片上设有安装孔和可折弯的连杆,所述连杆设于所述散热片的同一侧;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中,其中一个所述散热片上的连杆能够插入另一个所述散热片上的安装孔中,且该其中一个所述散热片上的连杆在所述安装孔处折弯并连接于该另一个所述散热片上。优选地,所述散热片呈波纹形结构,所述翻边孔设于所述波纹形结构的凹陷处。优选地,所述散热片包括与所述基板的板面贴合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散热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贯穿所述散热片片面的固定孔;所述基板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柱铆合适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待散热器件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和与所述基板连接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有多个且并排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散热片的片面上设有翻边孔;所述散热器的基板与所述待散热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散热片的片面上设置翻边孔,且翻边孔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可进行散热,从而进一步增加散热片的散热面积,以增强散热片的散热效果;而且翻边孔中的孔可方便空气的流通,从而加速散热片处的热空气向外流通,也可进一步加强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同时所述散热片设有多个且并排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以减少所述散热器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中散热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中散热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中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风从图1散热器中散热片之间吹过的简图;图6为风从图1散热器中翻边孔中进入散热片的简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中散热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散热片中翻边孔的传热梯度与热流方向简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应用在空调器室外机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基板11固定柱20散热片21翻边孔22安装孔23连杆30连接部31固定孔40散热部50空调器室外机51待散热器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器。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包括基板10和与该基板10连接的散热片20,其中散热片20的片面上设有翻边孔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片20的片面上设置翻边孔21,且翻边孔2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可进行散热,从而进一步增加散热片20的散热面积,以增强散热片20的散热效果;而且翻边孔21中的孔可方便空气的流通,从而加速散热片20处的热空气向外流通,也可进一步加强散热片20的散热效果。可见,通过在散热片20的片面上设置翻边孔21能够增大散热面积和加强空气对流,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如此,能够满足大功率待散热器件的散热要求。其中,基板10是用于与待散热器件连接,以将待散热器件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20进行散热,该基板10的形状是根据待散热器件的散热面的外形进行匹配设置的。如当待散热器件的散热面为平面,该基板10可设置为平板状;当然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曲面状或其它不规则形成。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边孔21的高度可优选为设置在散热片20厚度的1至3倍之间。为了加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如图5所示,可设置多个散热片20;而且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可设置多个散热片20并排设置在基板10的一侧(其中基板10具有两个背对的板面,即基板10具有两侧),如此,可减少散热器占用的空间,而且,将散热片20设置在基板10的一侧,可方便基板10与待散热器件的连接,从而达到方便散热器安装的目的。当然,散热片20也可根据安装空间和以及空气对流的效果设置在基板10的两侧。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0之间的片间距可设置在散热片20厚度的3至5倍之间,如图5所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如此,相邻的散热片20之间形成狭长条缝,冷空气在穿过散热片20时,使空气速度加快,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20与基板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分体结构。当两者为分体结构时,可通过螺纹结构、卡扣结构以及插槽和插头的配合的结构来实现连接;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就采用分体结构,如图2至4所示:参照图2和3,散热片20包括与基板10的板面贴合的连接部30和与连接部30连接的散热部40,连接部30上设有贯穿其片面的固定孔31;参照图4,在基板10上设置固定柱11,且该固定孔31与固定柱11铆合适配。如此,当将连接部30通过固定孔31固定贴合在基板10上时,可通过压铆工艺实现连接部30和基板10的连接,从而实现基板10与散热片20的固定连接,该方式不仅工艺比较简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该压铆工艺连接的散热器一方面结构比较稳定,从而达到稳定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连接部30和基板10贴合的比较紧密,基本没有空隙,如此,可提高两者之间热传递的效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如图2至4所示,其中固定柱11的高度可优选为设置在散热片20厚度的3至5倍之间;每一连接部30上的固定孔31可设置多个并呈排(一排或多排均可)设置,相应的,基板10上的固定柱11也呈多排结构设置,以方便散热片20与基板10的定位,并加强散热片20与基板10连接的稳定性。显而易见的,不论是散热片20与基板10是一体成型结构,还是分体结构,散热片20都有一部分散热结构是主要用于散热的,其它结构则是起到连接和传导热量的作用。当散热片20与基板10是一体成型结构,散热片20突出基板10的部分即为散热结构;当散热片20与基板10是分体结构是,散热片20中的散热部40即为散热结构。优选的,如图1和5所示,散热结构可设置成与基板10成90度结构,该结构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方便加工和制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当然,散热结构也可设置成与基板10成其他角度的结构,如30度、45度或者60度等等并不做具体限制,具体的可根据安装空间以及空气对流的效果来设计和制作。具体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如图1至3所示,可在每一散热片20上设有多个翻边孔21,且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0上的翻边孔2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多个翻边孔21可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和加强空气对流,以进一步地加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且如图6所示,当多个散热片20之间的热空气上升时,由于气压的作用,周围的冷空气能够从散热片20的一一对应的翻边孔21进入散热器内部,从而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其中的一一对应设置可以是每一散热片20上多个翻边孔21的位置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如呈某一直线或曲线一一对应也可。进一步的,如图1、5和6所示,为了方便散热片20的加工和制作,将翻边孔21设于散热片20的同一侧。在散热片20并排设置的情况下,每个散热片20的两侧可分别看成一前侧和一后侧,除了位于两端的散热片20,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0中一个散热片20的前侧正对另一散热片20的后侧设置;将翻边孔21设于散热片20的同一侧,即将翻边孔21均设于散热片20的前侧或者后侧,具体参照图1、5和6;当然,也可在散热片20的两侧分别设置翻边孔21,如此,可进一步地加强空气对流效果,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如图2和3所示,为了进一步的加大散热片20的散热面积,设置散热片20呈凹凸结构,翻边孔21设于凹凸结构的凹陷处。如可设置散热片20呈波纹形结构,此时翻边孔21设于波纹形结构的凹陷处,如此,还可减少每一散热片20占用的空间,从而在单位空间内设置更多的散热片20,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当然,该凹凸结构也可是在散热片20的片面上均匀设置一些凹陷处,或者也可设置成无规则的凹凸结构,能增大散热面积即可。其中,为了方便翻边孔21的加工,可设置凹凸结构的凹陷处包括平板状结构,然后将翻边孔21设置在平板状结构处,如图2和3所示。如图7和8所示,为了方便翻边孔21的加工和制作,设置翻边孔21均匀分布在散热片20上,如此,可充分利用散热片20的空间,尽可能多地设置翻边孔21,从而加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具体的,如图7和8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翻边孔21呈多排结构设置在散热片20上;相邻的两排翻边孔21交错设置,且其中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翻边孔21与另一排中邻近的一个翻边孔21呈等边三角形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另一排中邻近的一个翻边孔21是指该翻边孔21邻近前述其中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翻边孔21。如图8所示,通过采用上述等边三角形结构,散热片20的传热梯度与热流方向成正六边形分布,使散热片20的温度场均匀分布,此时散热片20的有效利用面积高,从而提升散热器的换热效果。为了防止散热片20因为外界压力容易产生变形和弯折的情况,而导致散热器出现散热效果降低的问题。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每一散热片20上设有安装孔22和可折弯的连杆23,连杆23设于散热片20的同一侧(该同一侧与翻边孔21设于散热片20的同一侧的意思相同);且在相邻的两个散热片20中,其中一个所述散热片20上的连杆能23够插入另一个所述散热片20上的安装孔22中,且该其中一个散热片20上的连杆23在所述安装孔22处折弯并连接于该另一个散热片20上。即该两个散热片20可看成一个位于前侧,另一个位于后侧,位于后侧的散热片20(如图2中所示)上的连杆23可插入位于前侧的散热片20(如图3所示)上的安装孔22中。如此,当位于后侧的散热片20上的连杆23可插入邻近的位于前侧的散热片20上的安装孔22中后,可弯折连杆23并将连杆23前端的弯折部连接于上述前侧散热片20上,从而达到固定相邻的散热片20的目的,以使相邻的散热片20间保持原先的间距,防止该间距被压缩而降低散热效果;以此类推,即可完成所有散热片20之间的固定。其中,连杆23的可折弯性能可以通过自身的材质性能实现,如连杆23的材质可以是软质的金属或合金,如软质的铝、铝合金或者铁合金等,只要其自身做成杆状或片状具有可弯折性即可,此时连杆23可优选为一体结构;当然,连杆23的可折弯性能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折弯结构实现,此时连杆23可看成包括前段和后段这两段结构,如前段和后段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可设置为转动固定的角度或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如此,即可实现前段相对后段的弯折。为了加强相邻的散热片20通过连杆23连接的稳定性,可在连杆23的前端设置一凸起的扣头,相应的,可在前侧的散热片20上设置与该扣头卡接或插接适配的扣槽,如此,当将扣头插入或卡入扣槽后,可防止连杆23前端的弯折部与前侧散热片之间出现连接松动的问题,而导致相邻的散热片20出现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当然,为了提高连接效率,也可将连杆23前端的弯折部直接紧贴于前侧散热片上,此时的连杆23可优选为通过自身的材质性能实现弯折功能的连杆2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待散热器件和上述散热器,散热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散热器的基板10与待散热器件连接,从而提高空调器中带散热器件的散热效果。其中,待散热器件可以是大功率的电子元器件,也可以是电子元器件模块,如有些空调器中的变频模块。由于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的,如图9和10所示,空调器室外机50内的待散热器件51上设置有上述散热器,其中散热器的基板10与待散热器件51连接,散热片20主要用于散热。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