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条、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442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磁条、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磁条、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线圈盘是电磁加热装置中的重要组件之一,线圈盘包括线圈盘座、及绕制在线圈盘座上盘面的绕组线圈、安装在线圈盘座下盘面的磁条,线圈盘所产生的高频交变电磁场在被加热体中产生涡流,以实现电磁加热。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线圈盘座上盘面成形一个或多个环形线槽,以绕制绕组线圈。具体的,在环形线槽的槽底成形有沿线圈盘座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隔筋,以限定出绕线槽,绕线绕制在绕线槽内以绕制成绕组线圈。自动化绕制绕组线圈时,处于最外侧一圈的绕线槽内的绕线通常不会绕满,以方便退槽;所以,一般会将最外侧一圈的绕线槽的槽底面增高,使最外侧一圈的绕线绕满,以使绕组线圈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而现有线圈盘的磁条的上表面为平面,若将这种磁条安装于上述线圈盘座的下盘面,以制作线圈盘,则会使绕组线圈的最外侧一圈的绕线与磁条的距离较远,而且绕组线圈的最外侧一圈的绕线与磁条之间还设有较厚的隔层,这会使得磁条无法对绕组线圈的最外侧一圈的绕线起到良好的聚磁效用,从而影响线圈盘和电磁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磁条,旨在解决因现有磁条与线圈盘座之间形成间隙而导致线圈盘聚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磁条,用于电磁烹饪器具的线圈盘,包括磁条主体、及设于所述磁条主体外端的外折弯部,所述外折弯部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磁条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磁条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聚磁凸块,且所述聚磁凸块位于所述外折弯部与所述磁条主体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聚磁凸块沿所述磁条主体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聚磁凸块的延伸长度等于所述磁条主体的宽度。优选地,所述聚磁凸块的上表面为平面,以在所述外折弯部与所述磁条主体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优选地,所述外折弯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优选地,所述曲面过渡连接为单段圆弧过渡连接;或者所述曲面过渡连接包括依次相连的多段圆弧连接,各段所述圆弧的半径由内而外依次减小。优选地,所述磁条主体的上表面成形有至少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磁条上台阶面,所述聚磁凸块设于靠近所述外折弯部的磁条上台阶面上。优选地,各所述磁条上台阶面的水平高度由所述磁条主体的内端向所述磁条主体的外端方向依次降低。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所述磁条上台阶面之间的水平高度差为H,且1毫米≤H≤50毫米。优选地,所述外折弯部的上端靠近所述磁条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沿所述磁条主体宽度方向延伸;和/或所述磁条还包括设于所述磁条主体的内端的内折弯部,所述内折弯部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磁条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内折弯部的上端靠近所述磁条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缺口。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线圈盘,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线圈盘座,所述线圈盘座的下盘面的外缘成形有容置缺口;以及磁条,所述磁条包括包括磁条主体、及设于所述磁条主体外端的外折弯部,所述外折弯部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磁条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磁条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聚磁凸块,且所述聚磁凸块位于所述外折弯部与所述磁条主体的连接处;所述磁条安装于所述线圈盘座的下盘面,所述磁条的内端位于所述线圈盘座的中心侧,所述磁条的外端位于所述线圈盘座的外缘侧,且所述聚磁凸块适配安装于所述容置缺口。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包括:线圈盘座,所述线圈盘座的下盘面的外缘成形有容置缺口;以及磁条,所述磁条包括包括磁条主体、及设于所述磁条主体外端的外折弯部,所述外折弯部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磁条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磁条主体的上表面设有聚磁凸块,且所述聚磁凸块位于所述外折弯部与所述磁条主体的连接处;所述磁条安装于所述线圈盘座的下盘面,所述磁条的内端位于所述线圈盘座的中心侧,所述磁条的外端位于所述线圈盘座的外缘侧,且所述聚磁凸块适配安装于所述容置缺口。本实用新型磁条,通过在其磁条主体的上表面设置聚磁凸块,可以减小磁条与绕组线圈的最外侧绕线之间的距离,以增强磁条对绕组线圈的最外侧绕线产生的磁力线的吸引能力,从而使得磁条可以对绕组线圈的最外侧绕线起到更好的聚磁效用,从而使得磁条可以对绕组线圈起到更好的聚磁效用,进而提高了线圈盘和电磁烹饪器具的能效和加热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条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磁条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磁条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圈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线圈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线圈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线圈盘10线圈盘座11第一环形线槽12第二环形线槽17安装槽181第一盘座台阶面182第二盘座台阶面19环形缺口40磁条41磁条主体421第一磁条上台阶面422第二磁条上台阶面423第三磁条上台阶面43内折弯部44外折弯部45凸块46第一避让缺口47第二避让缺口50第二磁条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磁条,用于电磁烹饪器具的线圈盘,磁条设于线圈盘的绕组线圈的下方,以为绕组线圈提供聚磁效用,防止漏磁。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磁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等;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电磁烹饪器具为电磁炉解释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磁条40包括磁条主体41、及设于磁条主体41外端的外折弯部44,所述外折弯部44的上端凸出于磁条主体41的上表面;所述磁条主体41的上表面设有聚磁凸块45,且所述聚磁凸块42位于外折弯部44与磁条主体41的连接处。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磁条安装于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以为绕制在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上的绕组线圈提供聚磁效用,防止漏磁。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磁条40适配的线圈盘座10、及线圈盘100,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成形有环形线槽,所述环形线槽的槽底成形有沿线圈盘座10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隔筋(图未标),以限定出绕线槽(图未标),绕线绕制在绕线槽内以绕制成绕组线圈。其中,最外侧一圈的绕线槽的深度较小,对应于最外侧一圈的绕线槽,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的外缘成形有容置缺口(图未标)。将所述磁条40安装于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所述磁条40的内端位于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中心侧,所述磁条40的外端位于所述线圈盘座10的外缘侧,且所述聚磁凸块45适配安装于所述容置缺口。如此,聚磁凸块45就可以对绕制在最外侧一圈的绕线槽内的绕线起到更好的聚磁效用了。由此,本实用新型磁条40,通过在其磁条主体41的上表面设置聚磁凸块45,可以减小磁条40与绕组线圈的最外侧绕线之间的距离,以增强磁条40对绕组线圈的最外侧绕线产生的磁力线的吸引能力,从而使得磁条40可以对绕组线圈的最外侧绕线起到更好的聚磁效用,从而使得磁条40可以对绕组线圈起到更好的聚磁效用,进而提高了线圈盘100和电磁烹饪器具的能效和加热效果。此外,通过在所述外折弯部44与磁条主体41的连接处设置聚磁凸块45,可以增强外折弯部44与磁条主体41的之间连接强度,从而增强磁条40的使用寿命。应当说明,所述容置缺口既可以是在所述线圈盘座1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的设置多个,以使每一个容置缺口对应一磁条40的聚磁凸块45,从而便于限位所述磁条40;如图5所示,所述容置缺口还可以是沿所述线圈盘座10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环形缺口19,如此既可以节约材料,又便于所述线圈盘座10的成形。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聚磁凸块45沿磁条主体41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聚磁凸块45的延伸长度等于磁条主体41的宽度。由此,可进一步增强聚磁凸块45对绕组线圈的最外侧一圈绕线产生的磁力线的吸引能力,从而增强聚磁凸块45对绕组线圈的最外侧一圈的绕线的聚磁效用。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外折弯部44与磁条主体41的之间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聚磁凸块45的上表面为平面,以在外折弯部44与磁条主体41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由此,可使磁条40的上表面与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较好的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磁条40与线圈盘座10配合的可靠性、稳定性;而且,所述聚磁凸块45的上表面设为平面,可有利于提高对绕组线圈的最外侧绕线的聚磁效用。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磁条40还包括设于磁条主体41的内端的内折弯部43,所述内折弯部43的上端凸出于磁条主体41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磁条40通过设置内折弯部43和/或外折弯部44可增加磁条40对绕组线圈内侧和/或外侧产生的磁力线的引导效果,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线圈盘100上表面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均匀性,即利于提高线圈盘100和电磁烹饪器具的均匀加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内折弯部43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所述外折弯部44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可以理解,线圈盘100的绕组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在线圈盘座10的中心处为向线圈盘座外缘方向弯转的曲线,线圈盘100的绕组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在线圈盘座10的外缘处为向线圈盘座10中心方向弯转的曲线。本实用新型磁条40,通过将所述内折弯部43的外侧面与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并将所述外折弯部44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可以使得磁条40的结构与线圈盘100的磁路分布大致一致,从而能有效提升绕组线圈的电感,减少漏磁,进而提高了线圈盘100和电磁烹饪器具的能效和加热效果。而且将所述内折弯部43的外侧面与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和将所述外折弯部44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可有效分散应力,避免拐角处因应力集中而使磁条发生变形、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从而有效提升磁条40的良品率。可以理解,仅将所述内折弯部43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或者仅将所述外折弯部44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同样可以取得部分上述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条40,仅将所述外折弯部44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通过曲面过渡连接。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为了提升磁条的结构与线圈盘100的磁路一致性,所述曲面过渡连接包括相连的多段圆弧连接,各段所述圆弧的半径由内而外依次减小,以进一步提升绕组线圈的电感,减少漏磁。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三段圆弧过度连接。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磁条结构,所述曲面过渡连接为单段圆弧过渡连接,即在内折弯部43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的相交处倒圆,和/或在外折弯部44的外侧面与所述磁条主体41下表面的相交处倒圆。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磁条主体41的上表面成形有至少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磁条上台阶面,所述聚磁凸块45设于靠近外折弯部44的磁条上台阶面上。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增加线圈盘100产生磁场的均匀性,通常将线圈盘100进行多环绕制,需要在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成形多个环形线槽,以绕制绕组线圈。在此基础上,又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进一步增强线圈盘100外围的磁场强度,又比如,使线圈盘100外围的绕组线圈距离面板更近,等,需要对线圈盘座10的结构做相应的调整,这样通常会在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形成至少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盘座台阶面,如果还是用传统平面磁条,不仅会使绕组线圈与磁条之间的距离不等,影响磁条的聚磁效用;而且还不利于磁条的安装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磁条40,通过在其磁条主体41表面成形至少两个磁条上台阶面,以与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的盘座台阶面适配,使得磁条40的上表面与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能够较好的贴合,使得绕组线圈与磁条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从而增强磁条40的聚磁效用,有效的防止漏磁,进而提高线圈盘100和电磁烹饪器具的能效和加热效果。而且,磁条40的上表面与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贴合,可以有利于提高磁条40与线圈盘座10配合的可靠性、稳定性。应当说明,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磁条40上也可不设置磁条上台阶面,只设置聚磁凸块4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主要是通过在磁条主体41的上表面成形磁条上台阶面,以与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相适配,使磁条主体41的上表面与绕组线圈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从而增强磁条40的聚磁效用。当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为平面时,或者与所述磁条40配合部分的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为平面时,所述磁条40上不必设置磁条上台阶面。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长磁条40上成形有两个磁条上台阶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短磁条40上就不需要成形磁条上台阶面。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盘100,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成形有由线圈盘座10的中心向线圈盘座10的外缘依次环设的至少两个环形线槽,各环形线槽的槽深由内而外依次递增,以使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包括至少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盘座台阶面,各盘座台阶面的水平高度由内而外依次降低;所述至少两个环形线槽内对应绕制有至少两个环形线圈(图未标),各环形线圈的绕线高度由内而外依次增高,以增大线圈盘100外侧的磁感应强度,使得线圈盘100表面的磁感应强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线圈盘100和电磁烹饪器具的加热均匀性。绕组线圈即为至少两个环形线圈。如图5和图7所示,为了与上述线圈盘100的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相适配,所述磁条主体41的上表面成形的、各所述磁条上台阶面的水平高度由磁条主体41的内端向磁条主体41的外端方向依次降低。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磁条40,通过在其上表面形成至少两个磁条上台阶面,有效减小了磁条40的内端的上表面与线圈盘100内侧的环形线圈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了磁条40对绕组线圈的聚磁效用,有效的防止漏磁。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线圈盘座10、线圈盘100和电磁烹饪器具的结构,以降低其生产成本。线圈盘100一般采用两环或三环绕制,即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一般成形有两个或三个环形线槽,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包括两个或三个盘座台阶面,相应的,所述磁条40的上表面包括两个或三个磁条上台阶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及图7所示,所述磁条40的上表面的磁条上台阶面的数量为两个,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磁条上台阶面421、第二磁条上台阶面422,相应的,所述线圈盘100具有两个环形线圈,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环形线圈、第二环形线圈,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成形有两个环形线槽,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环形线槽11、第二环形线槽12,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包括两个盘座台阶面,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盘座台阶面181、第二盘座台阶面182。所述磁条40安装于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的下方,所述第一磁条上台阶面421与第一盘座台阶面181贴合,所述第二磁条上台阶面422与第二盘座台阶面182贴合。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磁条40的上表面的磁条上台阶面的数量为三个,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磁条上台阶面421、第二磁条上台阶面422、第三磁条上台阶面423,所述线圈盘100的其他结构对应设置。可以理解,若各环形线槽之间设有间隙时,各磁条上台阶面的径向宽度应至少大于与其对应的各盘座台阶面的径向宽度,以确保磁条40的聚磁效用。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任意相邻的两所述磁条上台阶面之间的水平高度差为H,且1毫米≤H≤50毫米。应当指出,不同的相邻的两磁条上台阶面之间的水平高度差并不一定相等,即各磁条上台阶面的水平高度由内而外可以是均匀递减,也可以是非均匀递减,只有满足1毫米≤H≤50毫米即可。可以理解,若相邻的两磁条上台阶面之间的水平高度差H越大,则相邻的两盘座台阶面之间的水平高度差越大,而盘座台阶面的形成的原因是:由内而外依次增大各环形线圈的绕线高度,以增大线圈盘100外侧的磁感应强度,使线圈盘100表面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更加均匀,以提高其加热均匀性;各环形线圈对应绕制在各环形线槽内,所以,保持线圈盘座10最内侧的环形线槽的槽底面和底部不变,由内而外依次降低各环形线槽的槽底面和底部(会在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成形盘座台阶面),不仅可以控制最内侧的环形线圈的上表面距离锅具的距离,还有利于实现线圈盘座10、线圈盘100以及的电磁烹饪器具的超薄化设计;基于此,在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成形盘座台阶面。所以,若H过小,则不利于线圈盘座10、线圈盘100以及的电磁烹饪器具的超薄化设计;若H过大,则不仅使位于外侧的环形线圈的上表面距离锅具过远,不利于线圈盘100和电磁烹饪器具的均匀加热,而且还会增大线圈盘座10的厚度,同样不利于线圈盘座10、线圈盘100以及的电磁烹饪器具的超薄化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1毫米≤H≤10毫米。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外折弯部44的上端靠近磁条主体41的一侧设有第一避让缺口46,所述第一避让缺口46沿磁条主体4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内折弯部43的上端靠近磁条主体41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缺口47,所述第二避让缺口47沿磁条主体41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上成形有用于安装磁条40的安装槽17,所述磁条40适配安装在安装槽17内,所述安装槽17的大小、形状与所述磁条40的大小、形状相适配。由此,使得磁条40与安装槽17的槽壁紧密贴合,提高了磁条40与线圈盘座10配合的可靠性,提高了线圈盘100及电磁烹饪器具的结构紧凑性。相关技术中,在所述磁条40安装到线圈盘座10上后,所述外折弯部44的上端和所述内折弯部43的上端会凸出于所述线圈盘100的上表面,以更好的提高磁条40的聚磁效用等。但是,如上所述设置后,在自动化绕制最内/外侧的绕线槽内的绕线时,会与设备发生干涉,而如果通过增大线圈盘座10的直径来增大折弯部上端与最内/外侧的绕线槽之间的距离,以防止发生干涉,则不仅会造成材料浪费,还会增大线圈盘座10、线圈盘100以及电磁烹饪设备的尺寸,不利于线圈盘座10、线圈盘100以及电磁烹饪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本实用新型磁条40,通过在折弯部(内折弯部43、外折弯部44)上端靠近磁条主体41的一侧开设避让缺口(第一避让缺口46、第二避让缺口47),不仅不会影响磁条40的聚磁效用,而且可增大折弯部上端与最内/外侧的绕线槽之间的距离,而不用增大线圈盘的尺寸。应当说明,仅在外折弯部44的上端开设第一避让缺口46,或者,仅在内折弯部43的上端开设第二避让缺口47,同样可以达到部分上述技术效果。而当仅有外折弯部44时,只需在外折弯部44的上端靠近磁条主体41的一侧开设第一避让缺口46。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磁条40的形状不作限定,所述磁条4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扇形或梯形等。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线圈盘,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线圈盘100包括:线圈盘座10,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的外缘成形有容置缺口;以及如上所述的磁条40,所述磁条40安装于线圈盘座10的下盘面,所述磁条40的内端位于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中心侧,所述磁条40的外端位于线圈盘座10的外缘侧,且所述聚磁凸块45适配安装于容置缺口。所述磁条4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线圈盘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容置缺口沿所述线圈盘座10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环形缺口19,如此既可以节约材料,又便于所述线圈盘座10的成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烹饪器具。所述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包括如上所述的磁条。所述磁条以及线圈盘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电磁烹饪器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电磁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