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6109发布日期:2019-09-21 02:2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供料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料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于为了将电子元件等元件向基板装配而将元件向元件装配机依次供给的供料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供料器装置将卷绕有收容了多个元件的载带的带盘支撑为能够旋转。供料器装置具有:带插入部,用于供卷绕于带盘的载带插入;带排出部,用于将被取出了元件的载带向外部排出;及带搬运路,连结上述带插入部与带排出部。将卷绕于带盘的载带插入于带插入部并沿带搬运路搬运,并且在元件吸附位置处的元件被取出后将该载带从带排出部向外部排出。

供料器装置具备:导带齿轮,用于搬运载带;及马达,对该导带齿轮进行旋转驱动。导带齿轮具有能够与设于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突起。特别是在自动装载方式的供料器装置中,导带齿轮在供料器主体的前部和后部各设有一个。前部侧导带齿轮通过正转而使插入于带插入部的载带前进,并沿带搬运路向带排出部侧送出。另外,后部侧导带齿轮通过正转而使沿带搬运路被搬运的载带前进,并从带排出部向外部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43040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43041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考虑为了在伴随有不使用等的更换时等从供料器装置取出设置于该供料器装置的载带,通过使导带齿轮正转而使该载带前进。然而,载带因在元件吸附位置之前被剥离了盖带,因此被设为能够吸附收容元件的状态。因此,若在上述取出时载带进行前进动作,则因连续地进行盖带的剥离而导致载带内的收容元件被无用地消耗。

为此,考虑为了在供料器装置中不浪费载带的收容元件地取出该载带,使导带齿轮反转而使该载带后退。只要载带进行后退动作,由于不进行盖带的剥离,因此能够避免载带内的收容元件被无用地消耗。然而,在载带进行了后退动作的情况下,载带有时会堵塞在供料器装置内。

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自动装载方式的供料器装置中,设有用于使带搬运路上的载带的搬运顺畅地进行的板簧。该板簧配置于比后部侧导带齿轮靠后方处(即,带搬运方向上的上游侧)且比带搬运路靠上方处,向带搬运路的上表面对插入于带插入部的载带进行施力。当载带未被插入于带插入部时,该板簧的前端与带搬运路的上表面侧抵接。并且,当载带被向该带插入部插入时,该载带的前端将该板簧上推,从而进入到带搬运路与板簧之间。然而,在设有该板簧的构造中,载带的末端位于供料器装置内、且位于比该板簧的位置靠前方处(即,带搬运方向上的下游侧)时,若后部侧的导带齿轮反转而使载带进行后退动作,则该载带的末端与该板簧抵接,存在产生阻止该载带的后退的堵塞的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产生收容元件的浪费、且不产生堵塞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来自供料器装置的载带的取出的供料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供料器装置,所述供料器装置具备:供料器主体,具有用于供收容有多个元件的载带插入的带插入部和用于将被取出了所述元件的所述载带向外部排出的带排出部;带搬运路,在所述带插入部与所述带排出部之间搬运所述载带;后部侧导带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具有能够与设于所述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突起,通过正转而将插入于所述带插入部的所述载带沿所述带搬运路向所述带排出部侧送出;后部侧马达,安装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对所述后部侧导带齿轮进行旋转驱动;前部侧导带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具有能够与所述卡合孔卡合的突起,通过正转而将从所述带插入部侧沿所述带搬运路搬运来的所述载带从所述带排出部向外部送出;前部侧马达,安装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对所述前部侧导带齿轮进行旋转驱动;及控制部,根据要求取出所述载带的取出指令来执行如下的第一控制:驱动所述后部侧马达以使所述后部侧导带齿轮正转,且驱动所述前部侧马达以使所述前部侧导带齿轮反转。

采用本公开,由于按照载带的取出要求,通过后部侧马达的驱动而使后部侧导带齿轮正转,因此与该后部侧导带齿轮卡合的载带的末端侧向带排出部侧前进。因此,在供料器的后端侧不会产生载带的末端伴随着该载带的后退而与构成供料器的元件抵接的情况。另外,由于按照载带的取出要求,通过前部侧马达的驱动而使前部侧导带齿轮反转,因此与该前部侧导带齿轮卡合的载带的前端侧向带插入部侧后退。因此,在供料器的前端侧能够避免载带伴随着前进而形成为能够取出收容元件的状态。由此,在载带的取出时,能够防止供料器的后端侧的带堵塞的产生,并且能够避免载带的收容元件被无用地消耗。即,能够在不产生收容元件的浪费、且不产生堵塞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来自供料器装置的载带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料器装置在内的元件装配机的俯视图。

图2是载带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载带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的罩部件被打开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的分解侧视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的后部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的带插入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中的操作杆被抬起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中的操作杆的抬起被解除而载带被搬运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装置所具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装置的控制装置中执行的控制例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装置中的第一控制的执行开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装置中的第一控制的执行结束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装置中的第二控制的执行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装置中的带搬运路上插入了两条载带时的控制执行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元件装配机的结构>

使用图1~图3说明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料器装置在内的元件装配机1的结构。元件装配机1是设于向基板装配元件的基板生产线上的装置。如图1所示,元件装配机1具备基板搬运部10、元件供给部20、元件移载部30及控制装置40。

基板搬运部10是搬运生产对象的电路基板等基板50的装置。基板搬运部10具有一对导轨11、12、传送带(未图示)及夹持装置(未图示)。导轨11、12设于基台上。一对导轨11、12隔开间隔地配置为相互平行。导轨11、12引导基板50。传送带是能够载置基板50的带部件,被设为能够轮转。传送带将载置的基板50朝向搬运方向X搬运。基板50一边被一对导轨11、12引导,一边被传送带朝向搬运方向X搬运。夹持装置配设于搬运方向X上的预定的元件装配位置。基板50在被传送带搬运至预定的元件装配位置时,被夹持装置定位。

元件供给部20是将向基板50装配的元件60供给至预定的元件移载位置L的装置。元件供给部20具有插槽21和供料器22。插槽21相对于基板搬运部10沿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作正交方向)Y配置。插槽21是供供料器22能够装卸地装配的保持部。插槽21沿搬运方向X并排设置有多个。

元件供给部20还具有带盘保持部23。带盘保持部23能够将两个带盘70、71分别保持为能够更换且能够旋转。带盘保持部23具有与带盘70相对应的第一保持部23a和与带盘71相对应的第二保持部23b。带盘保持部23相对于供料器22沿正交方向Y配置。第一保持部23a和第二保持部23b被配置为沿正交方向Y并排。带盘保持部23与插槽21、即供料器22相对应地沿搬运方向X并排配置有多个。带盘70、71分别是供收容有多个元件60的载带80卷绕的旋转体。

载带80是呈一列地收容有多个元件60的带部件。如图2及图3所示,载带80具有基带81、底带82及盖带83。基带81由纸材、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在基带81贯通形成有收容孔81a。收容孔81a是用于收容元件60的孔。收容孔81a沿基带81的长度方向以预定间隔为单位而设置。

在基带81还贯通形成有卡合孔81b。卡合孔81b是用于供后述的导带齿轮的齿卡合的孔。卡合孔81b沿基带81的长度方向以预定间隔为单位而设置。上述收容孔81a被配置为在基带8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方侧沿长度方向并排,并且上述卡合孔81b被配置为在基带8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方侧沿长度方向并排。收容孔81a的间隔间距与卡合孔81b的间隔间距相对应。例如,收容孔81a的间隔间距是卡合孔81b的间隔间距的两倍。

底带82粘结于基带81的下表面。底带82具有保持在基带81的收容孔81a中收容的元件60而防止该元件60脱落的功能。底带82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纸材、高分子薄膜等构成。盖带83粘结于基带81的上表面。盖带83封闭基带81的收容孔81a的上部,具有防止在该收容孔81a中收容的元件60飞出的功能。盖带83由透明的高分子薄膜等构成。

供料器22能够装卸地装配于插槽21。供料器22是将卷绕于被带盘保持部23保持的带盘70、71的载带80搬运至预定的元件移载位置L的装置。供料器22的详细内容见后述。

元件移载部30是将元件60从被搬运至预定的元件移载位置L的载带80朝向被定位于预定的元件装配位置的基板50移载的装置。元件移载部30具有Y轴滑动件31、X轴滑动件32及装配头33。

Y轴滑动件31被导轨34、35支撑。导轨34、35沿与基于基板搬运部10的基板50的搬运方向X正交的正交方向Y延伸,且配设于基板搬运部10的上方。Y轴滑动件31能够沿导轨62在正交方向Y上移动。在Y轴滑动件31机械性地连结有Y轴伺服马达(未图示)。Y轴滑动件31通过Y轴伺服马达而在正交方向Y上位移。

X轴滑动件32以能够在搬运方向X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Y轴滑动件31。在X轴滑动件32机械性地连结有固定于Y轴滑动件31的X轴伺服马达(未图示)。X轴滑动件32通过X轴伺服马达而在搬运方向X上位移。

在X轴滑动件32安装有装配头33。装配头33将能够吸附元件60的吸嘴(未图示)保持为能够装卸。此外,装配头33也可以保持多个吸嘴。装配头33能够沿与搬运方向X及正交方向Y这双方正交的上下方向Z位移。装配头33的吸嘴使用负压等吸附被元件供给部20搬运至预定的元件移载位置L的元件60,并且通过解除该元件60的吸附而将该吸附的元件60向被定位于预定的元件装配位置的基板50装配。

在X轴滑动件32安装有基板相机36。基板相机36从上方拍摄被定位于预定的元件装配位置的基板50的基准标记,取得基板位置基准信息,或从上方拍摄到达预定的元件移载位置L的元件60,取得元件位置信息。元件位置信息被用于在朝向装配头33的吸嘴吸附元件60时的该吸嘴的位置控制、姿态控制。另外,基板位置基准信息被用于在被装配头33的吸嘴吸附的元件60朝向基板50装配时的该吸嘴的位置控制、姿态控制。

另外,在元件移载部30的基台安装有元件相机37。元件相机37从下方拍摄被装配头33的吸嘴吸附的元件60,取得该元件60的姿态信息等。在被装配头33的吸嘴吸附的元件60朝向基板50装配时,该姿态信息被用于该吸嘴的位置控制、姿态控制。

<2.供料器的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4~图10说明供料器22的结构。供料器22搬运卷绕于被带盘保持部23保持的带盘70、71的载带80,将在该载带80中收容的元件60供给至预定的元件移载位置L。如图4及图6所示,供料器22具备供料器主体100、带搬运路110、后部侧导带齿轮120、前部侧导带齿轮130、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

供料器主体100形成为扁平的箱形。供料器主体100具有带插入部101和带排出部102。带插入部101是用于供载带80插入的插入口。带排出部102是用于将载带80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口。带插入部101形成于供料器主体100的后部。带排出部102形成于供料器主体100的前部。

带搬运路110是在带插入部101与带排出部102之间搬运载带80的搬运路。带搬运路110形成为具有比载带80的宽度尺寸略大的宽度。上述带插入部101及带排出部102各自具有与带搬运路110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带搬运路110以从后部至前部逐渐升高的方式倾斜。带搬运路110的最前部形成为水平。

如图8所示,在带搬运路110设有槽111。槽111是在载带80的搬运中供该元件收容部嵌合的槽。在槽111内设有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是从带插入部101侧延伸至后述的限位器部件174的带状的板簧(弹性体)。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形成为在比带搬运路110的槽111的上缘略高的位置沿着该上缘。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具有前端部向下方呈L字状弯折且其前端部被螺钉等固定于带搬运路110的槽111的底面、并且后端部作为自由端且向下方略弯折的悬臂梁构造。

后部侧导带齿轮120是设于供料器主体100中的带搬运路110的后部的下方的圆盘状的部件。后部侧导带齿轮120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00的后部侧。后部侧导带齿轮120能够向将带搬运路110上的载带80从带插入部101侧朝向带排出部102侧搬运的方向(即,正向)旋转,并且能够向将该载带80从带排出部102侧朝向带插入部101侧搬运的方向(即,反向)旋转。后部侧导带齿轮120通过正转将插入于带插入部101的载带80沿带搬运路110朝向带排出部102送出。

后部侧导带齿轮120沿带搬运路110设置有两个。以下酌情地将上游侧(即后部侧)的后部侧导带齿轮120称作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将下游侧(即前部侧)的后部侧导带齿轮120称作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和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向彼此相同的旋转方向同步旋转。

前部侧导带齿轮130是设于供料器主体100中的带搬运路110的前部的下方的圆盘状的部件。前部侧导带齿轮130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00的前部侧。前部侧导带齿轮130能够向上述正向旋转,并且能够向上述反向旋转。前部侧导带齿轮130通过正转而将从带插入部101侧起沿带搬运路110搬运的载带80从带排出部102朝向外部送出。

前部侧导带齿轮130沿带搬运路110设置有两个。以下酌情将上游侧(即后部侧)的前部侧导带齿轮130称作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将下游侧(即前部侧)的前部侧导带齿轮130称作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和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向彼此相同的旋转方向同步旋转。

各导带齿轮121、122、131、132具有卡合突起121a、122a、131a、132a。卡合突起121a、122a、131a、132a各自在导带齿轮121、122、131、132的外周朝向径向外侧突起。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卡合突起122a、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的卡合突起131a及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的卡合突起132a各自遍及其外周整周以预定角度为单位设置。另一方面,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卡合突起121a设于其外周的一部分,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在其外周具有未设置卡合突起121a的部分。

在位于带搬运路110中的各导带齿轮121、122、131、132的上方的部分设有孔(未图示)。导带齿轮121、122、131、132的卡合突起121a、122a、131a、132a通过该孔而向带搬运路110上突出。卡合突起121a、122a、131a、132a能够在向带搬运路110上突出的状态下与载带80的卡合孔81b卡合。

各导带齿轮121、122、131、132具有齿轮121b、122b、131b、132b。齿轮121b、122b、131b、132b各自形成于比导带齿轮121、122、131、132的外周靠内侧处。

后部侧马达140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00的后部侧。后部侧马达140是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0即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及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旋转的伺服马达。后部侧马达140能够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向正向旋转,并且能够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向反向旋转。

在后部侧马达140的旋转轴140a设有驱动齿轮140b。驱动齿轮140b经由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00的两个齿轮141、142而与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齿轮121b、122b啮合。在该结构中,当后部侧马达140旋转时,该旋转一边减速一边向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及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传递,从而上述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相互同步地旋转。

前部侧马达150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00的前部侧。前部侧马达150是使前部侧导带齿轮130即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及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旋转的伺服马达。前部侧马达150能够使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向正向旋转,并且能够使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向反向旋转。

在前部侧马达150的旋转轴150a设有驱动齿轮150b。驱动齿轮150b经由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00的两个齿轮151、152而与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齿轮131b、132b啮合。在该结构中,当前部侧马达150旋转时,该旋转一边减速一边向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及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传递,从而上述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相互同步地旋转。

如图4及图5所示,供料器22具备上表面按压部件160和罩部件161。上表面按压部件160配置于带搬运路110的上方,形成为在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与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之间沿着该带搬运路110。在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前端部形成有枢轴支撑部160a。枢轴支撑部160a被设于供料器主体100的轴部100a枢轴支撑。上表面按压部件160以能够通过枢轴支撑部160a摆动的方式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00。上表面按压部件160被施力部件162向下方施力。上表面按压部件160具有在被施力部件向下方施力时按压沿带搬运路110搬运的载带80的上表面而防止该载带80浮起的功能。

罩部件161是在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与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之间从上方覆盖带搬运路110的部件,即,罩部件161是从上方覆盖带搬运路110的整个区域中的、配置有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部分的部件。罩部件161在侧视时形成为梯形状。供料器主体100以与罩部件161的形状相符的方式被切去一部分。罩部件161形成为其上表面覆盖带搬运路110且其侧面下部的缘部沿着带搬运路110。

罩部件161被设为能够开闭。在罩部件161的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形成有枢轴支撑部161a。枢轴支撑部161a被设于供料器主体100的轴部100b枢轴支撑。罩部件161以能够通过枢轴支撑部161a转动的方式被供料器主体100支撑。在罩部件161的另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部)设有卡定部件161b。罩部件161通过卡定部件161b能够卡合分离地卡定于供料器主体100。

罩部件161通过作业者而在卡定部件161b的卡定被解除的状态下以枢轴支撑部161a为中心朝向上方(具体地说,在图4及图5中为右旋)转动,从而被打开。另外,罩部件161通过作业者而从打开状态起以枢轴支撑部161a为中心朝向下方(具体地说,在图4及图5中为左旋)转动,从而被关闭。

施力部件162是向下方对上表面按压部件160施力的扭簧等。施力部件162通过前端部安装于罩部件161的顶面。施力部件162构成为,在罩部件161打开时其后端部与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上表面抵接,且在罩部件161关闭时其后端部与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上表面分离。

当在插槽21装配有供料器22的状态下罩部件161从闭状态起朝向开状态转移时,施力部件162与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上表面分离。因此,只要罩部件161打开,作业者就能够抬起上表面按压部件160而消除载带80的堵塞,或能够进行插入来自带盘70、71的搬运困难的长度较短的载带80并使其与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卡合等的作业。另外,当在插槽21装配有供料器22的状态下罩部件161从开状态朝向闭状态转移时,施力部件162与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上表面抵接。因此,只要罩部件161关闭,就能够立即开始供料器22的恰当的动作。

供料器22具备入口按压部件163、下游侧按压部件164及操作杆165。入口按压部件163被配置为在带搬运路110的上方且靠近带插入部101,形成为沿着带搬运路110的后部。下游侧按压部件164在带搬运路110的上方配置于相对于入口按压部件163的前侧(下游侧)。入口按压部件163及下游侧按压部件164各自被设为能够相对于带搬运路110接触分离。

入口按压部件163配置于下游侧按压部件164的后部下方,经由一对轴166安装于该下游侧按压部件164的后部。在一对轴166安装有向下方对入口按压部件163施力的弹簧167。入口按压部件163具有在被弹簧167向下方施力时将向带插入部101插入的载带80向带搬运路110按压的功能。下游侧按压部件164经由一对轴169-1、169-2安装于在供料器主体100安装的支撑部件168-1、168-2。在轴169-1、169-2安装有向下方对下游侧按压部件164施力的弹簧170。下游侧按压部件164具有被弹簧170向下方施力时在入口按压部件163的下游侧将载带80朝向带搬运路110按压的功能。

如图8所示,在入口按压部件163的下表面安装有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相对于上述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沿上下方向相向配置,是在后述的第三卡爪193的上游侧延伸的带状的板簧(弹性体)。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具有后端部被螺钉等固定于入口按压部件163的下表面、并且前端部向下方呈L字状地弯折且其前端部作为自由端而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抵接的悬臂梁构造。

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在载带80未被插入时相互抵接。当载带80被插入于带插入部101时,该载带80被沿带搬运路110的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搬运,该载带80的前端将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上推而进入到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之间。在该情况下,载带80被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夹持,一边被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的弹性力向下方施力,一边在带搬运路110上被搬运。

操作杆165被设为在比供料器主体100的带插入部101的位置靠上方处向后方突出。操作杆165被支撑为能够以枢轴171为中心转动。操作杆165被作业者操作而以枢轴171为中心转动。

在操作杆165能够工作地连结有入口按压部件163。入口按压部件163具有配置于一对轴166之间的卡合部件163a。在操作杆165的前后中央部设有工作卡合部165a。工作卡合部165a与入口按压部件163的卡合部件163a的下表面卡合。操作杆165因弹簧172的作用力而向预定方向(在图7中为逆时针)转动。由于在未对操作杆165赋予克服弹簧172的作用力的力(即,基于该作用力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在图7中为顺时针)上的力)的通常时,如图7所示,工作卡合部165a被保持在预定的下端位置,入口按压部件163被弹簧167的作用力朝向带搬运路110按压,因此无法向带插入部101插入新的载带80。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当操作杆165被作业者向上方抬起而克服弹簧172的作用力以枢轴171为中心转动时,工作卡合部165a上升,入口按压部件163克服弹簧167的作用力而上升。由此,由于当作业者抬起操作杆165时,入口按压部件163与带搬运路110分离,因此能够向带插入部101插入新的载带80。

在入口按压部件163的后部枢轴支撑有挡板173。挡板173具有如下功能:在入口按压部件163被朝向带搬运路110按压的状态下因自重而封闭带插入部101,使得新的载带80无法插入。挡板173在入口按压部件163上升时与下游侧按压部件164的后部卡合而转动,从而打开带插入部101。

在入口按压部件163的下游侧相邻地设有限位器部件174。限位器部件174被下游侧按压部件164支撑为能够通过设于其中央部的枢轴支撑部174a转动。在限位器部件174设有抵接部174b。抵接部174b设于比限位器部件174的枢轴支撑部174a靠前方的下部。抵接部174b是朝向下方突出并能够与带搬运路110抵接的部位。抵接部174b被设于下游侧按压部件164与限位器部件174之间的弹簧(未图示)向与带搬运路110抵接的方向施力。

在限位器部件174的后端部设有停止部174c。停止部174c被设为能够相对于带搬运路110接触分离。停止部174c具有能够供载带80的前端抵接的后表面,具有在朝向带搬运路110抵接时阻止该载带80朝向下游侧的搬运的功能。停止部174c配置于是否产生有前端与该停止部174c的后表面抵接的载带80的卡合孔81b和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卡合突起121a的卡合的边界位置。此外,该卡合是在停止部174c与带搬运路110分离的状态下被实现的。

在限位器部件174设有突出部174d。突出部174d设于限位器部件174的、比枢轴支撑部174a靠前方的上部处。突出部174d朝向上方突出。在突出部174d的前端设有凸轮从动件174e。在操作杆165的前部形成有凸轮部165b。凸轮部165b以能够卡合分离的方式与凸轮从动件174e卡合。

如图7所示,操作杆165因弹簧172的作用力而向预定方向转动,在被保持于入口按压部件163与带搬运路110抵接的位置的状态下,操作杆165的凸轮部165b与限位器部件174的凸轮从动件174e分离。在该情况下,限位器部件174因省略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以枢轴支撑部174a为中心向相反方向转动,被保持为使抵接部174b与带搬运路110抵接并且使停止部174c与带搬运路110分离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当操作杆165克服弹簧172的作用力而转动时,操作杆165的凸轮部165b与限位器部件174的凸轮从动件174e卡合。在该情况下,限位器部件174克服省略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力而以枢轴支撑部174a为中心向预定方向转动,使停止部174c与带搬运路110抵接。当在该状态下将载带80插入于带插入部101时,该被插入的载带80在进入到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之间后,其前端与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抵接而停止。

此外,载带80(以下,将该载带80称作第一载带80-1)在通过了带搬运路110与限位器部件174的抵接部174b之间后,抵接部174b被该第一载带80-1抬起,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与带搬运路110抵接。当在该状态下将新的载带80(以下,将该载带80称作第二载带80-2)插入于带插入部101而重叠于第一载带80-1之上时,该第二载带80-2在进入到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之间后,其前端与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抵接而停止。由此,在带搬运路110上搬运第一载带80-1时,第二载带80-2朝向下游侧的搬运被阻止,第二载带80-2在该位置待机。

供料器22具备带剥离装置175。带剥离装置175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00的前侧上部。具体地说,配置于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的上游侧。带剥离装置175通过从载带80剥离盖带83而使该载带80形成为能够在元件移载位置L从收容孔81a取出并吸附元件60的状态。

<3.控制装置的结构、控制及供料器的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11~图16说明控制装置40的结构及控制。控制装置40控制供料器22的工作、即导带齿轮120、130的旋转,且控制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控制装置40主要具有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作微处理器)41、向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进行驱动电力的供给的驱动器(未图示)。当供料器22装配于元件供给部20的插槽21时,从元件供给部20的主体侧经由通信连接器向供料器22侧供给电力,并且从供料器22侧向控制装置40发送供料器ID、带盘ID等信息。控制装置40的微处理器41基于供料器22、带盘70、71的ID,取得与该供料器22建立了关联的载带80及在该载带80中收容的元件60的信息并存储于存储器。

如图11所示,在控制装置40的微处理器41电连接有第一传感器181、第二传感器182、第三传感器183、第四传感器184及第五传感器185。第一传感器181、第二传感器182、第三传感器183、第四传感器184及第五传感器185分别安装于供料器22的供料器主体100。

第一传感器181是输出与带插入部101中有无插入载带80相应的信号的传感器。第一传感器181通过第一卡爪191的下降而开启。通常,第一卡爪191被弹簧(未图示)的作用力保持在从带搬运路110的上表面突出的位置,当载带80(具体地说,第一载带80-1)插入于带插入部101时被向下方按压而开启第一传感器181。

第二传感器182是输出与操作杆165的转动相应的信号的传感器。第二传感器182通过第二卡爪192而开启。第二卡爪192安装于操作杆165,当操作杆165朝向预定方向转动时开启第二传感器182。

第三传感器183是输出与载带80在带搬运路110上是否被搬运至与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卡合的位置相应的信号、即与在是否产生有载带80与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卡合的边界位置有无载带80相应的信号的传感器。第三传感器183输出与在第三卡爪193的前端位置的后方有无载带80相应的信号,输出与第三卡爪193的转动位置相应的信号。

第三卡爪193被下游侧按压部件164支撑为能够通过设于其前后中央部的枢轴支撑部193a转动。第三卡爪193配置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及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上游侧,且相对于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配置于上游侧,其配置于比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靠上游侧。第三卡爪193形成为,插入于带插入部101的载带80的前端将该第三卡爪193上推而通过其与带搬运路110侧的间隙,从而能够被搬运至停止部174c。通常,第三卡爪193通过弹簧(未图示)的作用力而向预定方向转动。第三卡爪193通过板簧作用而在其与带搬运路110之间不存在载带80时,使其前端与带搬运路110的上表面抵接,在其与带搬运路110之间存在有第一载带80-1时,使其前端与该第一载带80-1的上表面抵接,并且在其与带搬运路110之间以重叠的状态存在有第一载带80-1及第二载带80-2这双方时,使其前端与该第二载带80-2的上表面抵接。

第四传感器184是输出与有无向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下游侧搬运的载带80相应的信号的传感器。第四传感器184能够检测第一载带80-1和第二载带80-2的边界部分。第五传感器185是输出与有无向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的上游侧搬运的载带80相应的信号的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181、第二传感器182、第三传感器183、第四传感器184及第五传感器185的各输出信号被向控制装置40的微处理器41供给。如以下这样,微处理器41基于第一传感器181、第二传感器182、第三传感器183、第四传感器184及第五传感器185的各输出信号,执行后部侧导带齿轮120及前部侧导带齿轮130的旋转控制、即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控制。

在上述供料器22中,第一载带80-1卷绕于被第一保持部23a保持的带盘70,并且第二载带80-2卷绕于被第二保持部23b保持的带盘71。在操作杆165被弹簧172的作用力保持的通常状态下,如图7所示,入口按压部件163与带搬运路110抵接,并且挡板173因自重而转动,从而封闭带搬运路110。

当以上述状态对操作杆165进行抬起操作时,第二卡爪192转动,通过第二传感器182检测该操作杆165的转动,并且如图9所示,通过工作卡合部165a的上升,入口按压部件163克服弹簧167的作用力而上升。在该情况下,入口按压部件163与带搬运路110分离,并且挡板173被下游侧按压部件164转动,将带插入部101打开为能够供载带80插入的状态。同时,限位器部件174被操作杆165的凸轮部165b转动,停止部174c与带搬运路110抵接。

由于当第一载带80-1以上述状态使其前端从带插入部101通过带搬运路110上而插入至与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抵接的位置时,第一卡爪191因该第一载带80-1而下降,因此通过第一传感器181检测该第一载带80-1朝向带插入部101的插入。同时,由于在该插入的第一载带80-1进入到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之间后,第三卡爪193被该第一载带80-1抬起,因此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与该停止部174c抵接的第一载带80-1的存在。

由于当在第一载带80-1插入至与停止部174c抵接的位置的状态下解除操作杆165的抬起操作时,该操作杆165因弹簧172的作用力而转动,从而恢复为初始位置,因此第二传感器182关闭,并且如图10所示,入口按压部件163被弹簧167的作用力朝向带搬运路110按压。在该情况下,当入口按压部件163将第一载带80-1向带搬运路110按压时,挡板173因自重而封闭带插入部101。同时,限位器部件174因弹簧的作用力而使抵接部174b与带搬运路110抵接,并且使停止部174c与带搬运路110分离。

在控制装置40中,在微处理器41通过第一传感器181检测到第一载带80-1的插入,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第一载带80-1的存在,且通过第二传感器182而检测到操作杆165恢复为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驱动后部侧马达140,以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向正向旋转。当进行该后部侧马达140的驱动时,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向正向旋转。

在该情况下,首先,由于一边通过停止部174c与带搬运路110分离而允许第一载带80-1的前端侧从停止部174c朝向下游侧(即带排出部102侧)搬运,一边通过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正转而使该卡合突起121a与第一载带80-1的卡合孔81b卡合并进行之后的正转,因此第一载带80-1因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正转而被向带排出部102侧搬运。当进行该搬运时,下游侧按压部件164通过第一载带80-1克服弹簧170的作用力而被抬起,该第一载带80-1被向下游侧按压部件164与带搬运路110之间搬运。

如上所述,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卡合突起121a仅设于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外周的一部分。因此,在卡合突起121a与第一载带80-1的卡合孔81b卡合之后,该第一载带80-1间歇地向带排出部102侧移动。由此,避免快速地进行第一载带80-1朝向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侧的导入。此外,当下游侧按压部件164被抬起时,限位器部件174的枢轴支撑部174a及第三卡爪193的枢轴支撑部193a一体地上升。

当基于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正转的第一载带80-1的搬运继续时,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卡合突起122a与该第一载带80-1的卡合孔81b卡合。在该卡合后,该第一载带80-1因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正转而被向带排出部102侧搬运。如上所述,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卡合突起122a遍及该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外周整周地设置。因此,在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卡合突起122a与第一载带80-1的卡合孔81b卡合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该第一载带80-1朝向带排出部102的移动。

当进行基于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正转的第一载带80-1的搬运时,首先,该第一载带80-1的前端从形成于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后端部的引导部与带搬运路110之间进入到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下方。因此,该第一载带80-1的前端侧在被上表面按压部件160抑制了从带搬运路110的上浮的状态下被朝向前部侧导带齿轮130搬运。

当继续基于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正转的第一载带80-1的搬运时,通过第五传感器185检测因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正转而被搬运的第一载带80-1。控制装置40的微处理器41在通过第五传感器185检测到第一载带80-1的存在的情况下,驱动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以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及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向正向间歇地旋转。当进行该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时,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及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向正向间歇地旋转。此外,该间歇的旋转的每一个动作的角度是根据在载带80中收容的元件60的间距间隔来进行的。

当在该状态下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的卡合突起131a与第一载带80-1的卡合孔81b卡合时,该第一载带80-1因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的正转而被向带排出部102侧搬运,并且在该搬运中盖带83被带剥离装置175从第一载带80-1剥离。然后,当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的卡合突起132a与该第一载带80-1的卡合孔81b卡合时,该第一载带80-1因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的正转而被向带排出部102侧搬运。此外,以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及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间歇的旋转中的旋转停止为单位,在第一载带80-1中收容的元件60被定位于元件移载位置L。

另外,由于在带搬运路110上的第一载带80-1的搬运中,该第一载带80-1按压并抬起限位器部件174的抵接部174b,因此限位器部件174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以枢轴支撑部174a为中心转动。由此,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与第一载带80-1的上表面接触并抵接。

由于当操作杆165在该状态下被抬起而克服弹簧172的作用力转动时,入口按压部件163与带搬运路110分离,并且挡板173打开带插入部101,因此能够插入新的载带80。然后,当新的载带80、即第二载带80-2的前端侧通过带插入部101而插入于第一载带80-1与入口按压部件163之间时,该第二载带80-2的前端在进入到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之间后与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抵接,该第二载带80-2在该位置被停止搬运。因此,第二载带80-2朝向下游侧的搬运被阻止。另外,当第二载带80-2的前端被插入至与停止部174c抵接的位置时,第三卡爪193被该第二载带80-2抬起,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该第二载带80-2的存在、即在带搬运路110上插入了两条载带80这一情况。

如上所述,当在第二载带80-2被插入至与停止部174c抵接的位置的状态下解除操作杆165的抬起操作时,该操作杆165因弹簧172的作用力而转动,从而恢复为初始位置,但是由于第一载带80-1抬起了限位器部件174的抵接部174b,因此第二载带80-2的停止被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维持。

如上所述,当在维持了第二载带80-2的停止的状态下第一载带80-1的后端、即末端被向比第二载带80-2的前端、即前端靠下游侧搬运时,该第二载带80-2与位于第一载带80-1的上游侧的带搬运路110的上表面接触,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的卡合突起121a与第二载带80-2的卡合孔81b卡合。然后,通过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的正转,第二载带80-2因第一载带80-1的存在而进入到形成于带搬运路110与限位器部件174之间的间隙,并被朝向带排出部102侧搬运。此外,当第二载带80-2的前端抬起抵接部174b时,如上所述,限位器部件174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转动,新的载带80的进入被停止部174c阻止。

这样,若在带搬运路110中插入了两条载带80,则能够在第一条载带80-1的搬运结束时开始第二条载带80-2的搬运。因此,无需将两条载带80以重叠的状态从停止部174c朝向下游侧搬运,能够在时间上连续地搬运两条载带80,能够不间断地连续进行在载带80中收容的元件60朝向元件移载位置L的供给。另外,驱动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这双方,以使各导带齿轮121、122、131、132正转,从而能够将在载带80中收容的元件60供给至预定的元件移载位置L。

<4.带取出时的控制>

然而,有时将设置于供料器22的载带80从该供料器22取出。控制装置40具有能够供作业者输入的输入部42和作业者能够通过视觉、听觉来认知的警告部43。输入部42及警告部43分别与微处理器41电连接。在输入部42至少含有要求设置于供料器22的载带80的取出的装置(例如开关等)。另外,在警告部43中含有作业者能够视觉辨认的显示画面、能够听取的警报器等。

作业者在期望进行设置于供料器22的载带80的取出的情况下,针对输入部42进行要求该取出的操作。在该情况下,首先,控制装置40的微处理器41按照针对输入部42的操作,接收该载带80的取出要求指令。然后,微处理器41为了按照该接收的载带80的取出要求指令,如以下这样将载带80从供料器22取出,而进行后部侧导带齿轮120及前部侧导带齿轮130的旋转控制、即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控制。

微处理器41在通过图12所示的步骤S100接收载带80的取出要求指令时,首先,确认供料器22中的载带80的搬运位置(具体地说,载带80的末端的位置)。具体地说,首先,通过步骤S110辨别是否使用第一传感器181及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载带80的插入、存在。

在并未通过第一传感器181检测到载带80的插入、且并未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载带80的存在的情况下,载带80不抬起第三卡爪193,能够判断为在比第三卡爪193的位置靠上游侧(即,后方侧)处不存在载带80,能够判断为有可能在相对于第三卡爪193的下游侧存在有载带80整体。位于第三卡爪193的上游侧的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是在未夹持载带80时相互抵接的部件。在比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靠下游侧,存在有在载带80后退时能够供末端抵接的部件(例如,第三卡爪193、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抵接部174b等),但是上述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是在载带80后退时供末端抵接而能够阻止该后退的后退阻止推定位置中的最上游侧的位置。

在未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载带80的存在的情况下,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相互抵接,第三卡爪193的前端与带搬运路110的上表面抵接,并且根据载带80的末端位置,限位器部件174的抵接部174b或停止部174c与带搬运路110的上表面抵接。因此,在该状况下,当末端位于比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靠下游侧的载带80的整体后退时,能够产生有如下情况:在该后退中,载带80的末端与相互抵接的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或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或与带搬运路110的上表面抵接的第三卡爪193、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抵接部174b抵接,该后退被阻止。

为此,微处理器41在通过上述步骤S110辨别为未通过第一传感器181检测到载带80的插入、且未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载带80的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120执行如下的控制:驱动后部侧马达140,以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0正转,且驱动前部侧马达150,以使前部侧导带齿轮130反转。以下,将该控制称作第一控制。当执行该第一控制时,如图13所示,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及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正转,并且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及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反转。

当基于第一控制的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正转开始时,载带80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下游侧。因此,由于在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正转的情况下,当载带80与该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具体地说,至少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卡合时,该载带80的末端侧(即,比与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卡合位置靠上游侧的整个部分)在带搬运路110上朝向带排出部102侧前进,因此该载带80的末端不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或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前端或第三卡爪193的前端、限位器部件174的抵接部174b的前端等抵接。此外,由于当载带80不与两个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中的任意一者卡合时,不进行基于上述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正转的载带80的前进,因此在该情况下,载带80的末端在与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下停止而被维持在该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下游侧,不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第三卡爪193、限位器部件174等抵接。

另外,由于在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通过第一控制而反转的情况下,只要载带80与该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具体地说,至少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卡合,则该载带80的前端侧(即,比与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卡合位置靠下游侧的整个部分)就会在带搬运路110上朝向带插入部101侧后退,因此不会超出需要地进行基于带剥离装置175的盖带83从该载带80的剥离。

由此,当载带80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下游侧时,只要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正转,且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反转,就能够可靠地避免载带80的末端与相互抵接的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及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前端、同带搬运路110抵接的第三卡爪193或限位器部件174的前端抵接,能够防止带堵塞的产生,并且能够避免在载带80中收容的元件60因盖带83的剥离而被无用地消耗的情况。

如上所述,当载带80的末端侧前进、且其前端侧后退时,在带搬运路110上,在该载带80的前后中央部产生有挠曲,并且不久后该载带80与全部导带齿轮121、122、131、132的卡合解除。当罩部件161打开时,在供料器22中,因该罩部件161的打开而形成开口部。上述载带80的挠曲产生于该供料器22的开口部的正下方。在与第一控制的执行相伴的上述卡合解除后,当作业者打开罩部件161并且抬起上表面按压部件160时,如图14所示,在载带80上以从供料器22的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方式产生有挠曲。作业者能够用手抓握该挠曲的载带80并从供料器22通过该开口部向外部取出。

这样,当载带80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下游侧时,只要通过第一控制来执行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就能够不产生收容的元件60的浪费、且不产生堵塞地恰当地进行载带80从供料器22的取出。

此外,在上述第一控制的执行时,基于后部侧马达140的驱动的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正转只要至少进行相当于从第三传感器183未开启的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至与上述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卡合突起121a、122a(具体地说,位于更靠下游侧的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的卡合突起122a)的卡合位置为止的距离(例如,60mm~80mm)的旋转量、旋转角度就足够了。其理由在于,由于上述第一控制是当载带80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下游侧时开始执行的控制,因此只要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正转以最低限度进行上述旋转量、旋转角度,载带80的末端侧就会相对于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向下游侧移动,该载带80与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卡合被解除,不会无用地驱动后部侧马达140,使得载带80的取出变得容易。

另外,在上述第一控制的执行时,基于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的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反转只要至少进行相当于从由带排出部102排出的载带80的前端位置至与上述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卡合突起131a、132a(具体地说,位于更靠上游侧的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的卡合突起131a)的卡合位置为止的距离的旋转量、旋转角度就足够了。其理由在于,由于上述第一控制是针对至此为止被沿带搬运路110搬运的载带80来进行的,因此该载带80的前端侧被从带排出部102排出,该载带80在从带排出部102起的一定程度的排出部分处被切断,通常上述距离已被确定(例如,300mm~400mm),因此只要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反转以最低限度进行上述旋转量、旋转角度,载带80的前端就会相对于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向上游侧移动,该载带80与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卡合被解除,不会无用地驱动前部侧马达150,使得载带80的取出变得容易。此外,由于上述第一控制中的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反转可靠地确保了上述卡合解除,因此也可以直到作业者进行朝向输入部42的操作等为止持续进行。

另外,由于在通过第一传感器181及第三传感器183中的至少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载带80的存在的情况下,该载带80抬起第三卡爪193,因此能够判断为在比第三卡爪193的位置靠上游侧(即,后方侧)存在有载带80,能够判断为包括该载带80的前端与停止部174c抵接的情况且该载带80夹着第三卡爪193的前后而存在,能够判断为载带80的末端位于比第三卡爪193靠上游侧(后方)处。在该情况下,第三卡爪193的前端与带搬运路110上的载带80的上表面抵接,并且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夹持载带80。因此,在该状况下载带80后退的情况下,在该后退中,载带80的末端不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或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前端、第三卡爪193或限位器部件174的前端抵接,不会产生该后退被阻止的情况。

但是,由于当在带插入部101插入了两条载带80,且第一载带80-1在带搬运路110上被搬运,另一方面,第二载带80-2以其前端与停止部174c抵接而待机时,第一载带80-1与第二载带80-2在带搬运路110上重叠,因此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第二载带80-2的存在。之后,当将第一载带80-1的末端向比第二载带80-2的前端靠下游侧搬运时,第一载带80-1的末端位于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下游侧的带搬运路110上,并且该第二载带80-2与位于第一载带80-1的上游侧的带搬运路110的上表面抵接。当在该状况下第一载带80-1后退时,在该后退中第一载带80-1的末端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或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前端、第三卡爪193或限位器部件174的前端抵接,有可能产生该后退被阻止的情况。

为此,微处理器41在通过上述步骤S110以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载带80的存在、且通过步骤S130辨别为检测到该存在的载带80仅为第一载带80-1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140执行驱动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控制,以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0及前部侧导带齿轮130这双方反转。以下,将该控制称作第二控制。当执行该第二控制时,如图15所示,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及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全部反转。

当基于第二控制的各导带齿轮121、122、131、132的反转开始时,第一载带80-1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上游侧。因此,由于在各导带齿轮121、122、131、132反转的情况下,第一载带80-1的末端不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或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前端、第三卡爪193或限位器部件174的前端抵接,该第一载带80-1能够朝向上游侧而通过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与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之间、第三卡爪193与带搬运路110之间及限位器部件174与带搬运路110之间,因此能够使载带80在带搬运路110上从带排出部102侧朝向带插入部101侧恰当地后退。另外,在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反转的情况下,不会超出需要地进行基于带剥离装置175的盖带83从该载带80的剥离。

当载带80持续后退时,该载带80与全部导带齿轮121、122、131、132的卡合被依次解除。因此,由于在该卡合解除后,载带80的前端相对于位于最上游侧的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位于后方,因此作业者能够将该载带80从供料器22的后部抽出并向外部取出。

这样,当载带80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上游侧时,只要通过第二控制来执行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就能够不产生收容的元件60的浪费、且不产生堵塞地恰当地进行载带80从供料器22的取出。

另外,由于根据载带80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上游侧、或位于下游侧,通过第一控制和第二控制来变更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控制,因此无论载带80的末端位置位于哪个位置,都能够不产生收容的元件60的浪费、且不产生堵塞地恰当地进行载带80从供料器22的取出。进而,在实现该载带80的取出方面,作业者只要针对输入部42进行要求载带80的取出这一个操作就足够了,控制装置40的微处理器41检测载带80的末端位置并通过第一控制和第二控制来变更马达140、150的驱动控制(特别是变更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旋转方向)。因此,由于作业者只要在不知道载带80的末端位置的情况下对输入部42进行上述取出要求操作即可,因此在从供料器22取出载带80方面,能够实现作业者的作业负担的减轻。

另外,微处理器41在通过上述步骤S110以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载带80的存在、且辨别为检测到该存在的载带80并不只是第一载带80-1的情况下,即辨别为在存在有该第一载带80-1的同时与该第一载带80-1的上游侧相邻地存在有第二载带80-2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步骤S120,执行如下的第一控制:驱动后部侧马达140以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0正转,且驱动前部侧马达150以使前部侧导带齿轮130反转。在该情况下,如图16所示,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及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正转,并且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及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反转。

此外,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存在的载带80并不只是第一载带80-1的辨别包括:在第二载带80-2与限位器部件174的停止部174c抵接而停止时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存在有两条载带80,在存储了该检测之后,第一载带80-1的末端被向比第二载带80-2的前端靠下游侧搬运,在该第二载带80-2与带搬运路110的上表面接触时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存在有一条载带80。

在通过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存在有两条载带80之后检测到存在有一条载带80的情况下,第一载带80-1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下游侧,由第三传感器183检测到的载带80有可能是第二载带80-2这一条。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进行了该检测时,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通过上述第一控制而正转。因此,由于当第一载带80-1与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具体地说,至少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卡合时,该第一载带80-1的末端侧使带搬运路110朝向带排出部102侧前进,因此该第一载带80-1的末端不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或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前端、第三卡爪193或限位器部件174的前端抵接。此外,由于当第一载带80-1不与两个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中的任一者卡合时,不进行基于上述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正转的第一载带80-1的前进,因此在该情况下,第一载带80-1的末端也不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或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前端、第三卡爪193或限位器部件174的前端抵接。

另外,由于在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通过第一控制而反转的情况下,只要第一载带80-1与该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具体地说,至少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卡合,该第一载带80-1的前端侧就会在带搬运路110上朝向带插入部101侧后退,因此不会超出需要地进行基于带剥离装置175的盖带83从该第一载带80-1的剥离。

由此,当在带插入部101插入了两条载带80,第一载带80-1的末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下游侧、且第二载带80-2的前端相对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和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抵接位置位于上游侧时,只要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正转、且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反转,就能够可靠地避免第一载带80-1的末端与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或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的前端、第三卡爪193或限位器部件174的前端抵接,能够防止带堵塞的产生,并且能够避免在第一载带80-1中收容的元件60因盖带83的剥离而被无用地消耗的情况。因此,即使在带插入部101插入了两条载带80,也能够在不产生收容的元件60的浪费、且不产生堵塞的情况下恰当地进行第一载带80-1从供料器22的取出。

另外,由于根据在带搬运路110是否插入了两条载带80而通过第一控制和第二控制来变更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控制,因此无论插入于带搬运路110的载带80是一条还是两条,都能够不产生收容的元件60的浪费、且不产生堵塞地恰当地进行载带80从供料器22的取出。进而,在实现该载带80的取出的方面,作业者只要针对输入部42进行要求载带80的取出这一个操作就足够了,控制装置40的微处理器41辨别在带搬运路110是否插入了两条载带80,并通过第一控制和第二控制来变更马达140、150的驱动控制(特别是变更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旋转方向)。因此,由于作业者在不知道在带搬运路110是否插入了两条载带80的情况下针对输入部42进行上述取出要求操作即可,因此在从供料器22取出载带80的方面,能够实现作业者的作业负担的减轻。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括供料器22和控制装置40在内的装置相当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供料器装置”,微处理器41相当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控制部”,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及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相当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部件”,第三传感器183相当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及”插入检测传感器”。

<5.变形方式>

然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业者打开供料器22的罩部件161而通过该开口部将因与第一控制的执行相伴的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正转并且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反转而产生挠曲的载带80向外部取出。即,在从供料器22取出产生该挠曲的载带80的方面,作业者需要通过打开罩部件161进而抬起上表面按压部件160而形成开口部。假设罩部件161未被打开、或上表面按压部件160未被抬起,则存在有载带80在带搬运路110上挠曲而该载带80在供料器22内部缠绕或扭转的隐患。

为此,也可以是,设置用于检测带搬运路110上的载带80的挠曲的挠曲检测传感器,且在控制装置40的微处理器41使用该挠曲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该挠曲的情况下,使用警告部43进行将该挠曲通知给作业者并促使打开罩部件161、抬起上表面按压部件160的显示、警报等警告。根据该变形方式,由于通过警告部43而使作业者识别与第一控制的执行相伴的载带80的挠曲,能够促使打开罩部件161、抬起上表面按压部件160,因此能够促使通过第一控制的执行期间、执行后的供料器22的开口部取出载带80。

此外,在上述变形方式中,检测带搬运路110上的载带80的挠曲的挠曲检测传感器也可以使用上述第四传感器184。

另外,也可以设置用于检测罩部件161的打开及闭塞的开闭检测传感器。该开闭检测传感器配置于卡定部件161b附近、枢轴支撑部161a附近等即可。在该变形方式中,微处理器41在使用挠曲检测传感器而检测到带搬运路110上的载带80的挠曲的情况下,执行使马达140、150的驱动停止以使各导带齿轮121、122、131、132的各旋转停止的停止控制,并且在第一控制的执行期间通过停止控制按照载带80的挠曲检测进行了马达140、150的驱动停止之后使用开闭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罩部件161打开时,即使使用挠曲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载带80的挠曲,也可以自动地再次开始第一控制的执行。

根据该变形方式的结构,由于即使在第一控制的执行期间进行了使用了挠曲检测传感器的停止控制的情况下,当罩部件161被打开时,也能够将载带80的挠曲形成为通过打开罩部件161形成的供料器22的开口部而向外部飞出的状态,因此在停止控制执行后,无需强迫作业者进行专用的操作,而形成为能够易于取出载带80的挠曲。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部侧导带齿轮120设有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和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这两个。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设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后部侧导带齿轮120的结构中。同样地,前部侧导带齿轮130设有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和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这两个。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设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前部侧导带齿轮130的结构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后部侧导带齿轮121及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与一个后部侧马达140连结并通过该后部侧马达140同步地旋转。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各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与各自的后部侧马达连结并通过各后部侧马达同步地旋转的结构。同样地,两个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及第二前部侧导带齿轮132与一个前部侧马达150连结并通过该前部侧马达150同步地旋转。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各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与各自的前部侧马达连结并通过各前部侧马达同步地旋转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第一控制的执行相伴的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正转量被设定为预先假定的确定值。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第二后部侧导带齿轮122与载带80的卡合位置附近配置检测有无载带80的传感器,在第一控制的执行期间基于微处理器41的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从有带判定朝向无带判定变化时,使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正转停止。采用该结构,能够在不无用地驱动后部侧马达140的情况下可靠地解除载带80与后部侧导带齿轮121、122的卡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第一控制的执行相伴的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反转量被设定为预先假定的确定值。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第一前部侧导带齿轮131与载带80的卡合位置附近配置检测有无载带80的传感器,在第一控制的执行期间基于微处理器41的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从有带判定朝向无带判定变化时,使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反转停止。采用该结构,能够在不无用地驱动前部侧马达150的情况下可靠地解除载带80与前部侧导带齿轮131、132的卡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有可能在载带80后退时与载带80的末端抵接而阻止该后退的部件,列举有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76及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12。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后退阻止部件也可以是内置于供料器22的任意元件。另外,作为在根据载带80的末端位置通过第一控制和第二控制来变更马达驱动控制的方面使用的检测载带80的末端位置的传感器,使用了输出与第三卡爪193的转动位置相应的信号的第三传感器183。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使用能够检测载带80的末端相对于有可能在载带80后退时与载带80的末端抵接而阻止该后退的全部部件中的在带搬运路110上位于最上游侧的部件位于上游侧还是位于下游侧的传感器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要求载带80从供料器22取出的情况下,根据载带80的末端位置,通过第一控制和第二控制来变更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控制。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要求载带80从供料器22取出的情况下,也可以与载带80的末端位置无关地作为后部侧马达140及前部侧马达150的驱动控制而执行第一控制。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同一个第三传感器183来兼作检测载带80的末端位于比后退阻止推定位置靠上游侧处还是靠下游侧处的传感器和检测插入于带搬运路110的载带80是否为两条的传感器。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各自独立地设置的传感器。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元件装配机、21:插槽、22:供料器、23:带盘保持部、40:控制装置、41:微处理器、42:输入部、43:警告部、50:基板、60:元件、70、71:带盘、80、80-1、80-2:载带、81b:卡合孔、100:供料器主体、101:带插入部、102:带排出部、110:带搬运路、112:带下表面施力部件、120、121、122:后部侧导带齿轮、130、131、132:前部侧导带齿轮、121a、122a、131a、132a:卡合突起、140:后部侧马达、150:前部侧马达、161:罩部件、174:限位器部件、175:带剥离装置、176:带上表面施力部件、181:第一传感器、183:第三传感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