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具有该膜片的产品壳体和产品壳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7790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膜片、具有该膜片的产品壳体和产品壳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壳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片、具有该膜片的产品壳体和产品壳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产品壳体的制作材料单一,使用者需通过更换不同的手机套来增加手机外观的多样性,需要不断更换手机套,使用不方便且成本高,而且手机套将使手机的外形变大变厚,不便于产品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膜片、具有该膜片的产品壳体和产品壳体的制造方法,其手机外观的多样性佳,便于产品的使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膜片,包括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各所述感温变色层上下层叠设置,至少两层相邻的所述感温变色层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相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自上向下,各所述感温变色层的感温变色临界值依次增大或减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膜片还包括位于表面的透明层,各所述感温变色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内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第一种或第二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层所述感温变色层或各所述感温变色层达到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时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中任一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层所述感温变色层或各所述感温变色层达到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时由透明状变为非透明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中任一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所述感温变色层之间直接相接,或者,相邻所述感温变色层之间或感温变色层的一面具有至少一层隔层。

结合第一方面中第五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层为辅助光油层、色漆层、防冲层和接着剂层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中任一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层所述感温变色层设置有图案。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中任一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温变色层包括第一感温变色层和第二感温变色层,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在0摄氏度至15摄氏度之间,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到达临界温度时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在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层到达临界温度时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

结合第一方面中第八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感温变色层还包括第三感温变色层,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大于30摄氏度,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到达临界温度时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种的实现方式所述的膜片,所述膜片贴于所述壳体本体的表面。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膜片通过iml、imt或imd工艺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表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产品壳体和屏幕,所述产品壳体或/和所述屏幕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种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膜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产品壳体的制造方法,制备壳体本体,在所述壳体本体上设置具有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的膜片,且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相异且各感温变色层上下层叠设置;或者,制备具有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的膜片,且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相异且各感温变色层上下层叠设置,将所述膜片放置于模具中,于所述模具中成型连接于所述膜片的壳体本体。

本申请所提供的膜片、具有该膜片的产品壳体和产品壳体的制造方法,当温度不同时,各感温变色层可以相应地改变颜色状态,各感温变色层可由某一颜色改变至另一颜色或改变至透明,或者,各感温变色层可由透明改变至某一颜色,以增加产品壳体外观的多样性,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而且产品壳体的厚度和产品的外形尺寸不受影响,利于保证产品向轻巧化的方向发展。在不同温度变化的过程中便可以体现产品外观的多样性,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而且可以保持产品的轻薄度。通过上述膜片,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层的感温变色层的颜色或透明度不同,在美化产品的同时,可以使用户通过膜片当前显示的颜色判断产品的温度状态,用户可以及时、直观地感受产品的温度变化,若温度过高,用户便可通过停止使用或降低负荷等方式使产品温度下降,利于保护产品不会因高温而损坏,有效地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可靠性佳,且提高了产品良率,丰富了产品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中透明层和各感温变色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中透明层和各感温变色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中透明层和各感温变色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中透明层和各感温变色层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片1,包括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10,各所述感温变色层10可以上下层叠设置,至少两层相邻的所述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相异,这样,温度不同时,各感温变色层10可以相应地改变颜色状态,各感温变色层10可由某一颜色改变至另一颜色或改变至透明,或者,各感温变色层10可由透明改变至某一颜色,以增加产品壳体外观的多样性,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而且产品壳体的厚度和产品的外形尺寸不受影响,利于保证产品向轻巧化的方向发展。膜片1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领域时,无需使用手机套,在不同温度变化的过程中便可以体现产品壳体外观的多样性,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而且可以保持移动终端产品的轻薄度。而且,由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热,其壳体温度也将逐渐上升,通过上述膜片1,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层的感温变色层10的颜色或透明度不同,在美化手机的同时,可以使用户通过膜片1当前显示的颜色判断手机的温度状态,用户可以及时、直观地感受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变化,若温度过高,用户便可通过停止使用或降低负荷等方式使产品温度下降,利于保护产品不会因高温而损坏,有效地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美观且可靠性佳。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自上向下,各所述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值可以依次增大或减小,以在不同的温度下依次显示使各感温变色层10的颜色变化。

具体应用中,如图1和图2所示,感温变色层10的透明度或颜色的改变可以是渐变的,即在温度渐升或渐降,感温变色层10的颜色由浅向深过渡或由有颜色向透明过渡,直到感温变色层10的颜色变化至最深或透明,随着温度渐降或渐升,感温变色层10的颜色也可逐渐恢复至变色前的颜色或状态。或者,感温变色层10的改变也可以是突发性的,即当温度到达临界值后,感温变色层10立即改变颜色。感温变色层10未变色前的颜色可以为透明或其它合适的颜色,例如蓝色、红色等。具体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同一层感温变色层10呈现不同的颜色。感温变色层10设置有多层,不同温度下,按温度的由低向高,自表层向里层,各层感温变色层10依次透明,从而显示下一层感温变色层10的本色。即自上向下,各所述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值依次增大或减小。

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所述膜片1还可以包括位于表面的透明层14,各所述感温变色层10位于所述透明层14的内侧。感温变色层10可以由感温材料制成,透明层14可作为保护层,以有效保护感温材料,延长感温材料寿命。

具体地,透明层14可以采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或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料制成,其透光性好且可靠性高、成本低。当然,透明层14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

具体地,至少一层所述感温变色层10达到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时可以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从而显示下一层的底色。或者,各所述感温变色层10达到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时可以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且各所述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不同(从外向内渐增),当温度升高时,可以自外向内依次显示各层的底色。

或者,至少一层所述感温变色层10达到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时由透明状变为非透明状,从而显示该层底色。或各所述感温变色层10达到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时由透明状变为非透明状,且各所述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不同(从内向外渐增),当温度升高时,可以自内向外依次显示各层的底色。

具体地,相邻所述感温变色层10之间直接相接,或者,相邻所述感温变色层10之间或感温变色层10的一面具有至少一层隔层,以提高膜片1的整体性能。

具体应用中,所述隔层为辅助光油层、色漆层、防冲层15和接着剂层16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至少一层所述感温变色层10设置有图案。感温变色层10在变色后可以出现图案,或者在变色前后呈现不同的图案,丰富了产品外观的多样性。具体应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显示不同的图案,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趣味性。图案可呈图案形状或纹路状等,图案结构可以包括产品的商标、型号、防伪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感温变色层10包括第一感温变色层11和第二感温变色层12,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11的临界温度在0摄氏度至15摄氏度之间,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11到达临界温度时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层12的临界温度在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层12到达临界温度时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

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所述感温变色层10还包括第三感温变色层13,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13的临界温度大于30摄氏度,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13到达临界温度时由非透明状变为透明状。

具体地,如图1至5所示,以设置有三层感温变色层为例,第一感温变色层11、第二感温变色层12和第三感温变色层13自外向内排布,第一感温变色层11的外侧设置有透明层14,第三感温变色层13内侧设置有防冲层15和接着剂层1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11的临界变色温度为15℃,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层12的临界温度为20℃。如图2所示,在温度等于或小于15℃时,膜片1不发生变化,膜片显示第一感温变色层11的底色。如图3所示,当临界温度大于15℃小于20℃时,第一感温变色层11呈现透明状态,第二感温变色层12颜色保持不变,膜片显示第二感温变色层12的底色。如图4所示,当温度大于20℃时,第一感温变色层11、第二感温变色层12均呈现透明状态,膜片显示第三感温变色层13的底色。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13的临界变色温度为30℃。在温度等于或小于30℃时,第三感温变色层13有色状态不改变。在温度大于30℃条件下,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11、第二感温变色层12、第三感温变色层13均呈透明状态,膜片1整体呈透明状,整体呈现壳体本体2底层颜色。具体应用中,可以理解地,感温变色层10的数量和排布、厚度、颜色、状态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各相邻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可为一个数值或一个数值范围,各相邻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范围可以相互独立不相交,也可以端部相交,即相邻层的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可以重叠或不重叠。

具体应用中,所述感温变色层10的厚度为5μm至30μm,优选8μm至12μm,例如10μm。辅助光油层可设置有一层或两层,厚度可为7至8μm,色漆层可设置有两层或三层,厚度可为15至20μm,防冲层15可设置有两层或三层,厚度可为15至20μm。可以理解地,面漆层、透明片材层、感温变色层10、辅助光油层、色漆层、防冲层15、接着剂层16的次序、层数、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壳体,包括壳体本体2,还包括上所述的膜片1,所述膜片1贴于所述壳体本体2的表面。这样,温度不同时,各感温变色层10可以相应地改变颜色状态,各感温变色层10可由某一颜色改变至另一颜色或改变至透明,或者,各感温变色层10可由透明改变至某一颜色,以增加产品壳体外观的多样性,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而且产品壳体的厚度和产品的外形尺寸不受影响,利于保证产品向轻巧化的方向发展。膜片1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领域时,无需使用手机套,在不同温度变化的过程中便可以体现产品壳体外观的多样性,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而且可以保持移动终端产品的轻薄度。而且,由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热,其壳体温度也将逐渐上升,通过上述膜片1,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层的感温变色层10的颜色或透明度不同,在美化手机的同时,可以使用户通过膜片1当前显示的颜色判断手机的温度状态,用户可以及时、直观地感受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变化,若温度过高,用户便可通过停止使用或降低负荷等方式使产品温度下降,利于保护产品不会因高温而损坏,有效地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美观且可靠性佳。

具体应用中,壳体本体2可采用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其易于制备,生产成本低。

具体要求地,所述膜片1可以通过iml、imt或imd工艺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2的表面。所谓iml,指inmoldinglabel,模内镶件注塑,其表面可设置有至少一层硬化的透明薄膜(透明片材层),中间是感温变色层10,背面是塑胶层、辅助光油层或色漆层,由于感温变色层10夹在中间,可使产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耐摩擦,有效保护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材料,利于延长感温材料寿命,并可长期保持感温变色层10的稳定性,感温变色层10在长期使用下鲜明不易退色。所谓imd(in-molddecoration,模内转印注塑),可在注塑模具内放置胶片(film)薄膜来装饰塑胶壳体外观表面。可把印刷好的感温变色膜片制作成循环滚筒卷状带,安装到注塑机和注塑模具内,像标签贴到前模面上全自动地循环带移动式的生产出来,以实现产品的感温变色效果。imt,指in-moldtransfer,即模内转印注塑,在动模和定模之间固定印刷好的胶片并且在注塑的同时将胶片表面的油墨层转印到注塑件上,上述胶片可呈片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产品壳体和屏幕,所述产品壳体或/和所述屏幕的表面设置有上述的膜片1。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u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家电或交通工具,包括产品壳体,所述产品壳体表面设置有上述的膜片1。家电可为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彩电、加温器等各种大小家电。交通工具可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各种水陆空运输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品壳体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上述的膜片1,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壳体本体2,在所述壳体本体2上设置具有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10的膜片1,且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相异且各感温变色层10上下层叠设置;或者,制备具有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10的膜片1,且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10的感温变色临界温度值相异且各感温变色层10上下层叠设置,将所述膜片1放置于模具中,于所述模具中成型连接于所述膜片1的壳体本体2。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膜片1、具有该膜片1的产品壳体和产品壳体的制造方法,当温度不同时,各感温变色层10可以相应地改变颜色状态,各感温变色层10可由某一颜色改变至另一颜色或改变至透明,或者,各感温变色层10可由透明改变至某一颜色,以增加产品壳体外观的多样性,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而且产品壳体的厚度和产品的外形尺寸不受影响,利于保证产品向轻巧化的方向发展。膜片1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领域时,无需使用手机套,在不同温度变化的过程中便可以体现产品壳体外观的多样性,使用方便且成本低,而且可以保持移动终端产品的轻薄度。而且,由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热,其壳体温度也将逐渐上升,通过上述膜片1,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层的感温变色层10的颜色或透明度不同,在美化手机的同时,可以使用户通过膜片1当前显示的颜色判断手机的温度状态,用户可以及时、直观地感受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温度变化,若温度过高,用户便可通过停止使用或降低负荷等方式使产品温度下降,利于保护产品不会因高温而损坏,有效地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可靠性佳,且提高了产品良率,丰富了产品外观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