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59368发布日期:2018-08-14 09:4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治疗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从临床医学角度,可采用多种物理方法治疗皮肤病,常用的有激光、冷冻、温热、电灼等。在一些肿瘤性、赘生物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多采用适宜物理方法进行损毁性去除,如:激光烧灼尖锐湿疣疣体,液氮冷冻bowen病(癌前病变)等。这些方面的治疗均可造成一定创伤,耐受性差,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同时由于皮肤兼有健康防护及美容等作用,治疗皮肤病时需兼顾祛病、避免损毁容貌。因此,一些损毁性手段治疗某些皮肤肿瘤及赘生物就存在很大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治疗的光源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光源控制电路包括主控部分、病灶温度检测部分、供电部分和输出调节部分,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病灶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主控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输出调节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供电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病灶温度检测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输出调节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包括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和车体温度检测部分,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分别与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车体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包括系统运行状态指示部分、系统报警状态指示部分和人机交互部分,主控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系统运行状态指示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系统报警状态指示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主控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与人机交互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人机交互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与供电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包括治疗头散热部分和车体散热部分,治疗头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车体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分别与供电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输出调节部分采用固态调压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病灶温度检测部分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当所述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检测到的温度高于80度时启动报警,低于40度时解除报警;

当车体温度检测部分检测到的温度高于50度时启动报警,低于40度时解除报警;

当病灶温度检测部分检测到温度高于50度时启动报警,低于50度时解除报警。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供电部分包括脉冲群抑制器、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和直流电源,脉冲群抑制器的输入端口为市电接入端口,脉冲群抑制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一滤波器分别与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口、直流电源的输入端口、车体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口与输出调节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口分别与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病灶温度检测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人机交互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治疗头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脉冲群抑制器采用dts4221-3ne-w20-d16型脉冲群抑制器a16,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采用rshn-2006l型滤波器a1、a2,直流电源采用msp-100-24直流电源a3;

a16的输入l端口与gq22-11ze220v型开关sb2输出端一接线端相连,sb2输出端另一接线端分别与a2的2脚、a1的3脚、a3的n端口、车体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n端口相连,sb2输入端为市电l接线端,a16的输入n端口为市电n接线端,a16的输入pe端口为市电pe接线端;

a16的输出l端口通过依次通过开关sb1、陶瓷熔断器fu1与a1的1脚相连,a16的输出n端口与a1的2脚相连,a1的4脚分别与a2的1脚、陶瓷熔断器fu2一端、车体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l端口相连,陶瓷熔断器fu2另一端与a3的l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主控部分包括plc控制器、模拟量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模块,plc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病灶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plc控制器的信号传输端口与人机交互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模拟量输出模块分别与输出调节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系统报警状态指示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模拟量输入模块分别与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车体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plc控制器采用6es7214-1hg40-0xb0型控制器a6,模拟量输出模块采用6es7232-4hb32-0xb0型模块a7,模拟量输入模块采用6es7231-5pd32-0xb0型模块a8,a6的l+端口、a7的l+端口、a8的l+端口均与msp-100-24型直流电源a3的+v端口相连,a6的m端口、a7的m端口、a8的m端口均与a3的-v端口相连;

a6的di部分的0端口通过gq16f-10型消音按钮sb3与a3的+v端口相连,a6的di部分的0m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a6的ai部分的2m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

a6的dqa部分的1l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车体散热部分采用车体内部散热风扇,治疗头散热部分采用治疗头内部散热风扇。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采用mlx90614-esf-bcf型传感器a17,a17的1脚与a6的ai部分的0端口相连,a17的2脚与a3的-v端口相连,a17的3、4脚与a3的+v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人机交互部分采用触摸屏。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触摸屏采用6av2124-0gc01-0ax0型触摸屏a9,a9的l+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a9的m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a9的x1p1端口与a6的x1p1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系统运行状态指示部分采用指示灯hl1,系统报警状态指示部分包括指示灯hl2和蜂鸣器a18,a6的dqa部分的0端口通过hl1与a3的-v端口相连,a6的dqa部分的1端口通过hl2与a3的-v端口相连;a18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与a7的1m端口、1端口相连,a18的电源端口分别与a3的+v、-v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固态调压器采用ltvdh-220v-15a型固态调压器a4,a4的1脚通过陶瓷熔断器fu3与220vac/15vac/200w型变压器tc原边一端相连,tc原边另一端分别与a2的3脚、a4的4脚相连,a2的4脚分别与a4的2、3脚相连;tc副边一端通过陶瓷熔断器fu4与光源电源端一端相连,光源电源端另一端与tc副边另一端相连;a4的7脚与a7的0m端口相连,a4的6脚与a7的0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包括两个热敏电阻;其中一个热敏电阻一端分别与a8的ai0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a8的ai0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个热敏电阻一端分别与a8的ai1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a8的ai1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车体温度检测部分包括两个热敏电阻;其中一个热敏电阻一端分别与a8的ai2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a8的ai2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个热敏电阻一端分别与a8的ai3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a8的ai3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

本发明光源控制方法为:

一次光照总时长为1740秒,60秒内完成加热至预设温度,61~240秒维持预设温度进行调节,241~42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五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温升曲线角度),421~60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五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601~66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661~8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841~10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021~108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1081~120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021~13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321~138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1381~150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501~16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621~17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61~240秒维持预设温度进行调节中:61~7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76~240秒维持预设温度进行调节。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421~600秒进行升温中:421~435秒维持功率54%红外光波峰值1.5~1.7um,436~600秒进行升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601~660秒进行降温中:601~615秒维持功率38%红外光波峰值2.5~2.7um,616~660秒进行降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661~840秒进行降温中:661~675秒维持功率42%红外光波峰值2.2~2.6um,676~840秒进行降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841~1020秒进行升温中:841~855秒维持功率30%红外光波峰值2.8~3.0um,856~1020秒进行升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021~1080秒进行降温中:1021~1035秒维持功率56%红外光波峰值1.7~1.9um,1036~1080秒进行降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081~1200秒进行降温中:1081~109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096~1200秒进行降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021~1320秒进行升温中:1021~1035秒维持功率40%红外光波峰值2.6~2.8um,1036~1320秒进行升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321~1380秒进行降温中:1321~1335秒维持功率47%红外光波峰值1.8~2.1um,1336~1380秒进行降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381~1500秒进行降温中:1381~139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395~1500秒进行降温。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1501~1620秒进行升温中:1501~1515秒维持功率30%红外光波峰值2.8~3.0um,1516~1620秒进行升温。

其次,本发明所述1621~1740秒进行降温中:1621~1635秒维持功率54%红外光波峰值1.5~1.7um,1636~17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

另外,本发明所述预设温度为41、42、43或44℃。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主控部分、病灶温度检测部分、供电部分和输出调节部分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光源进行相关控制。

本发明光源控制方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发明免疫诱导治疗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治疗头爆炸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光学镜筒爆炸视图。

图5是本发明治疗头去掉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治疗头去掉外壳另一角度视图。

图7是本发明爆炸视图。

图8是本发明底座爆炸视图。

图9是本发明车体爆炸视图。

图10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11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光学系统光路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控制流程图。

图中,1为扶手、2为立柱、3为横向摇臂、4为连接摇臂、5为把手、6为治疗头外壳、7为车体外壳、8为车轮、9为底盘盖、10为后端保护盖、11为治疗头内部散热风扇、12为消光灯桶安装座、13为后部消光灯桶、14为反光杯安装座、15为反光杯、16为前端消光灯桶、17为前半部、18为限位部件、19为限位硅胶头、20为前侧凸透镜、21为镜片固定件、22为后半部、23为积分棒、24为凸透镜、25为镜片、26为镜片固定件、27为弧形散热孔、28为条形散热孔、29为第一竖向转轴、30为第二竖向转轴、31为第一横向转轴、32为第二横向转轴、33为第三竖向转轴、34为治疗头收纳凹槽、35为底盘、36为u型加固型材、37为结构框架、38为触摸屏、39为后侧凸透镜、40为前侧凸透镜、41为后侧凸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可应用于免疫诱导治疗仪,免疫诱导治疗仪包括温热光产生装置、承载温热光产生装置并可驱动温热光产生装置置于合适部位的承载驱动部分,温热光产生装置包括光学系统和光源部分,光源部分与光源控制电路相连。

本发明免疫诱导治疗仪通过温热光产生装置对皮肤病灶处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对人体不造成创伤,耐受性强,患者无痛苦,是一种非损毁性治疗设备。

本发明免疫诱导治疗仪承载驱动部分可使温热光产生装置置于合适部位,便于对人体病灶部位进行治疗。

本发明免疫诱导治疗仪通过光学系统对光源部分发出的光进行调节,提高光照治疗效果。

本发明免疫诱导治疗仪设置光源控制电路,便于对光源进行相关控制。

所述光学系统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布置的光源聚焦组、均光组、均光聚焦调焦组、均光准直组,光源部分包括反光杯15和设置在反光杯15中心的光源,反光杯15设置在光源聚焦组的前侧。通过光源聚焦组、均光组、均光聚焦调焦组、均光准直组、反光杯15的配合使用,可提高光源的利用率,满足光斑大小和光柱的平行度,提高免疫诱导治疗效果。

所述光源聚焦组采用两个凸透镜,或采用一个凸透镜,或采用两个平凸透镜和一个双凸透镜,或采用非标准球面透镜。

所述均光组采用积分棒23。积分棒23将进入的光均匀分布。

所述积分棒23的直径是7毫米,长度是40毫米。

所述积分棒23为圆柱状玻璃棒,两端镀增透膜,外侧壁镀内反射膜。镀增透膜和内反射膜便于波段的筛选。

所述光源聚焦组两个凸透镜中前侧凸透镜20前表面半径为18mm,第二表面半径为-17mm,中心厚度是4.95mm;光源聚焦组两个凸透镜中后侧凸透镜39前表面半径24mm,第二表面半径-24mm,中心厚度是3.25mm。前侧凸透镜20将光源部分发出的光聚焦为一定角度的光。后侧凸透镜39将经过前侧凸透镜20聚焦后具有一定角度的发散光聚焦进入后面的均光组。

所述均光聚焦调焦组采用两个凸透镜,或采用一个凸透镜24。

所述均光聚焦调焦组两个凸透镜中前侧凸透镜40前表面半径150.96mm,第二表面半径-4.17mm,中心厚度是4.98mm;均光聚焦调焦组两个凸透镜中后侧凸透镜41前表面半径150.96mm,第二表面半径-4.17mm,中心厚度是4.98mm。前侧凸透镜40将进入积分棒23后得到的均匀的发散光进行聚焦,后侧凸透镜41将聚焦后的均匀发散光进行调节焦距。

所述均光准直组采用镜片25,镜片25后表面半径为17.5mm。均光准直组使进入的均匀发散光成为平行光。

所述镜片25可采用氟化钙材料,透红外光宽泛,满足宽波段,保证后面的光波段含有不同波长的光。

所述反光杯15后端到光源聚焦组前侧凸透镜的距离为41.14mm,光源聚焦组前侧凸透镜与光源聚焦组后侧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0.25mm,光源聚焦组后侧凸透镜到积分棒23的距离为4.29mm,均光组到均光聚焦调焦组前侧凸透镜的距离为0.47mm,均光聚焦调焦组前侧凸透镜与均光聚焦调焦组后侧凸透镜的距离为4mm,均光聚焦调焦组后侧凸透镜与均光准直组之间的距离为45.29mm。

所述反光杯15采用非线性二次元反光杯。反光杯15内表面镀金反射膜,波段:200nm-2500nm,反射率>99.8%。反光杯15可采用高鹏玻璃反光杯。

所述光源采用卤钨灯。

所述温热光产生装置包括治疗头外壳6,治疗头外壳6前端为出光孔;治疗头外壳6内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消光灯桶安装座12、后部消光灯桶13、前端消光灯桶16、光学镜筒;光源部分设置在后部消光灯桶13内后部,光学系统设置在光学镜筒内。

所述承载驱动部分包括底座、车体和摇臂组件,车体设置在底座上,摇臂组件一端与车体上端相连,摇臂组件一端与治疗头外壳6相连,车体内设置光源控制电路。

所述光源控制电路包括主控部分、病灶温度检测部分、供电部分和输出调节部分,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病灶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主控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输出调节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供电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病灶温度检测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输出调节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

本发明还包括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和车体温度检测部分,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分别与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车体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本发明还包括系统运行状态指示部分、系统报警状态指示部分和人机交互部分,主控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系统运行状态指示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系统报警状态指示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主控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与人机交互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人机交互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与供电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相连。

本发明还包括治疗头散热部分和车体散热部分,治疗头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车体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分别与供电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输出调节部分采用固态调压器。

所述病灶温度检测部分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为非接触式传感器,不与病灶直接接触,大大降低设备受污染几率。

如图13所示,待机:治疗头与车体的风扇持续运转,控制器对固态调压器给出0v电压。

报警与报警解除:当所述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检测到的温度高于80度时启动报警,低于40度时解除报警;当车体温度检测部分检测到的温度高于50度时启动报警,低于40度时解除报警;当病灶温度检测部分检测到温度高于50度时启动报警,低于50度时解除报警。

消音:当报警发生时,会有报警提示音,当按下消音按钮后,提示音不再响起,直到下次报警发生。

所述供电部分包括脉冲群抑制器、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和直流电源,脉冲群抑制器的输入端口为市电接入端口,脉冲群抑制器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一滤波器分别与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口、直流电源的输入端口、车体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口与输出调节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口分别与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病灶温度检测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人机交互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治疗头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脉冲群抑制器采用dts4221-3ne-w20-d16型脉冲群抑制器a16,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采用rshn-2006l型滤波器a1、a2,直流电源采用msp-100-24直流电源a3;

a16的输入l端口与gq22-11ze220v型开关sb2输出端一接线端相连,sb2输出端另一接线端分别与a2的2脚、a1的3脚、a3的n端口、车体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n端口相连,sb2输入端为市电l接线端,a16的输入n端口为市电n接线端,a16的输入pe端口为市电pe接线端;

a16的输出l端口通过依次通过开关sb1、陶瓷熔断器fu1与a1的1脚相连,a16的输出n端口与a1的2脚相连,a1的4脚分别与a2的1脚、陶瓷熔断器fu2一端、车体散热部分的电能输入l端口相连,陶瓷熔断器fu2另一端与a3的l端口相连。

所述开关sb1可采用倾倒开关,当设备倾角大于15度,设备断电。

所述主控部分包括plc控制器、模拟量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模块,plc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病灶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plc控制器的信号传输端口与人机交互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模拟量输出模块分别与输出调节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系统报警状态指示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模拟量输入模块分别与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车体温度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plc控制器采用6es7214-1hg40-0xb0型控制器a6,模拟量输出模块采用6es7232-4hb32-0xb0型模块a7,模拟量输入模块采用6es7231-5pd32-0xb0型模块a8,a6的l+端口、a7的l+端口、a8的l+端口均与msp-100-24型直流电源a3的+v端口相连,a6的m端口、a7的m端口、a8的m端口均与a3的-v端口相连;

a6的di部分的0端口通过gq16f-10型消音按钮sb3与a3的+v端口相连,a6的di部分的0m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a6的ai部分的2m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

a6的dqa部分的1l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

plc通讯控制,可控制治疗温度、温升曲线斜率和时长。

所述车体散热部分采用车体内部散热风扇,治疗头散热部分采用治疗头内部散热风扇11。

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采用mlx90614-esf-bcf型传感器a17,a17的1脚与a6的ai部分的0端口相连,a17的2脚与a3的-v端口相连,a17的3、4脚与a3的+v端口相连。

mlx90614-esf-bcf型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不接触病灶的同时,提供正负0.5摄氏度误差范围内的精准读数。

所述人机交互部分采用触摸屏38。

所述触摸屏38采用6av2124-0gc01-0ax0型触摸屏a9,a9的l+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a9的m端口与a3的-v端口相连,a9的x1p1端口与a6的x1p1端口相连。

所述系统运行状态指示部分采用指示灯hl1,系统报警状态指示部分包括指示灯hl2和蜂鸣器a18,a6的dqa部分的0端口通过hl1与a3的-v端口相连,a6的dqa部分的1端口通过hl2与a3的-v端口相连;a18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与a7的1m端口、1端口相连,a18的电源端口分别与a3的+v、-v端口相连。

所述固态调压器采用ltvdh-220v-15a型固态调压器a4,a4的1脚通过陶瓷熔断器fu3与220vac/15vac/200w型变压器tc原边一端相连,tc原边另一端分别与a2的3脚、a4的4脚相连,a2的4脚分别与a4的2、3脚相连;tc副边一端通过陶瓷熔断器fu4与光源电源端一端相连,光源电源端另一端与tc副边另一端相连;a4的7脚与a7的0m端口相连,a4的6脚与a7的0端口相连。ltvdh-220v-15a型固态调压器通过模拟电压信号进行0~220vac调压输出,内部电路采用隔离设计,更加安全。

变压器可采用220vac输入15vac输出隔离型环形变压器。

所述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包括两个热敏电阻;其中一个热敏电阻一端分别与a8的ai0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a8的ai0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个热敏电阻一端分别与a8的ai1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a8的ai1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

所述车体温度检测部分包括两个热敏电阻;其中一个热敏电阻一端分别与a8的ai2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a8的ai2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个热敏电阻一端分别与a8的ai3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另一端分别与a8的ai3部分的m-端口、i-端口相连。

如图2所示,从消音按钮sb3到控制器a6的di接口0通道,接收消音按钮sb3脉冲通断指令。从治疗温度传感器a17到控制器ai接口0通道,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的病灶温度。通过4-20ma信号传输,减少并行线路对其的干扰,并减小机头部分的元件尺寸。从控制器dqa接口0通道到黄色指示灯hl1,用于指示系统运行状态。从控制器dqa接口1通道到蓝色指示灯hl2,用于指示系统报警状态。从控制器模拟量输出拓展模块aq接口0通道到固态调压器a4信号接收接口,用于调节固态调压器出口电压。从控制器模拟量输出拓展模块aq接口1通道到蜂鸣器a18信号接收接口,用于发出系统报警音。

从热敏电阻a11到控制器模拟量输入拓展模块aio通道,从热敏电阻a12到控制器模拟量输入拓展模块ai1通道,用于检测治疗头温度。防止治疗头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元器件损坏以及病患被灼伤。

从热敏电阻a13到控制器模拟量输入拓展模块ai2通道,从热敏电阻a14到控制器模拟量输入拓展模块ai3通道,用于检测车体温度。防止车体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元器件损坏。通过采集热敏电阻的阻值来检测温度,中间没有变送环节提高了测量精度,而且热敏电阻的寿命很长。

所述治疗头外壳6包括两侧对扣的壳体和后端保护盖10,保护盖与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保护盖上设置有条形散热孔28。采用螺纹连接,可防止病患轻易取下保护盖,造成伤害和损坏。

所述消光灯桶安装座12后端设置治疗头内部散热风扇11。

所述后部消光灯桶13、前端消光灯桶16均采用铝合金消光灯桶,内壁采用消光处理;前端消光灯桶16前端设置有与学镜筒后端连接的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周围的前端消光灯桶16上设置有弧形散热孔27;后部消光灯桶13内设置有反光杯安装座14,反光杯安装座14包括后端安装孔和两侧支撑臂;支撑臂前端向内弯折,端面为与反光杯15前部弧面相对应的弧形。铝合金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同时内壁采用消光处理,使其灯光更加具有方向性,提高定向投射的效果。反光杯安装座14的结构使灯光方向平直且反光杯15不会晃动。

所述光学镜筒包括前半部17和后半部22,前半部17与后半部22通过螺纹相连,后半部22后端设置有与前端消光灯桶16相连接的外螺纹,后半部22的后端和前半部17的前端均设置有镜片固定件21、26,镜片固定件21、26通过螺纹与光学镜筒相连;光学镜筒中部设置有均光组安装件。

后半部22后端设置有与前端消光灯桶16相连接的外螺纹,可调节光学镜筒与反光杯15距离,使装置更加精密、准确。可调节距出光口55mm处,光斑直径小于φ25mm。

镜片固定件采用螺纹结构将镜片挤压至预期位置,使其固定。

所述壳体采用abs工程塑料壳体,壳体前部侧壁设置有条形散热孔28。

所述温热光产生装置一次治疗总时长为1740秒,60秒内完成加热至预设温度,61~240秒维持预设温度进行调节,241~42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五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温升曲线角度),421~60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五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601~66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661~8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841~10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021~108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1081~120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021~13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321~138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1381~150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501~16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621~17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

所述61~240秒维持预设温度进行调节中:61~7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76~240秒维持预设温度进行调节。

所述421~600秒进行升温中:421~435秒维持功率54%红外光波峰值1.5~1.7um,436~600秒进行升温。

所述601~660秒进行降温中:601~615秒维持功率38%红外光波峰值2.5~2.7um,616~660秒进行降温。

所述661~840秒进行降温中:661~675秒维持功率42%红外光波峰值2.2~2.6um,676~840秒进行降温。

所述841~1020秒进行升温中:841~855秒维持功率30%红外光波峰值2.8~3.0um,856~1020秒进行升温。

所述1021~1080秒进行降温中:1021~1035秒维持功率56%红外光波峰值1.7~1.9um,1036~1080秒进行降温。

所述1081~1200秒进行降温中:1081~109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096~1200秒进行降温。

所述1021~1320秒进行升温中:1021~1035秒维持功率40%红外光波峰值2.6~2.8um,1036~1320秒进行升温。

所述1321~1380秒进行降温中:1321~1335秒维持功率47%红外光波峰值1.8~2.1um,1336~1380秒进行降温。

所述1381~1500秒进行降温中:1381~139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395~1500秒进行降温。

所述1501~1620秒进行升温中:1501~1515秒维持功率30%红外光波峰值2.8~3.0um,1516~1620秒进行升温。

所述1621~1740秒进行降温中:1621~1635秒维持功率54%红外光波峰值1.5~1.7um,1636~17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

所述温热光产生装置一次光照总时长为1740秒,60秒内完成加热至预设温度,61~75秒维持功率56%红外光波峰值1.7~1.9um,76~240秒维持预设温度进行调节,241~255秒维持功率40%红外光波峰值2.6~2.8um,256~42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五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421~435秒维持功率54%红外光波峰值1.5~1.7um,436~60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五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601~615秒维持功率30%红外光波峰值2.8~3.0um,616~66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661~675秒维持功率42%红外光波峰值2.2~2.6um,676~8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841~855秒维持功率38%红外光波峰值2.5~2.7um,856~10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021~103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036~108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1081~109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096~120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021~1035秒维持功率40%红外光波峰值2.6~2.8um,1036~13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321~1335秒维持功率42%红外光波峰值2.2~2.6um,1336~138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1381~139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395~150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501~1515秒维持功率30%红外光波峰值2.8~3.0um,1516~16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621~1635秒维持功率54%红外光波峰值1.5~1.7um,1636~17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

所述温热光产生装置一次光照总时长为1740秒,60秒内完成加热至预设温度,61~75秒维持功率42%红外光波峰值2.2~2.6um,76~240秒维持预设温度进行调节,241~255秒维持功率30%红外光波峰值2.8~3.0um,256~42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五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421~435秒维持功率54%红外光波峰值1.5~1.7um,436~60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五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601~61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616~66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661~675秒维持功率42%红外光波峰值2.2~2.6um,676~8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841~855秒维持功率38%红外光波峰值2.5~2.7um,856~10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021~1035秒维持功率47%红外光波峰值1.8~2.1um,1036~108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1081~109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096~120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021~1035秒维持功率40%红外光波峰值2.6~2.8um,1036~13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321~1335秒维持功率54%红外光波峰值1.5~1.7um,1336~138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1381~139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395~150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低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501~151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516~1620秒进行升温,升高至高于预设温度一点八摄氏度并进行调节同时满足tan45度,1621~1635秒维持功率60%红外光波峰值0.8~1.2um,1636~1740秒进行降温,降低至预设温度。

上述控制方式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所述预设温度为41、42、43或44℃。

所述治疗头外壳6前端设置有限位部件18,治疗仪限位部件18具有向前探出的限位硅胶头19,限位部件18上设置病灶温度检测部分。

限位硅胶头19可保证在治疗过程中,限位部件18与病灶保持一定距离。

限位硅胶头19的长度为5mm~10mm。

所述治疗头外壳6内设置治疗头温度检测部分。

所述底座包括底盘35,底盘35上扣有底盘盖9,底盘盖9中部设置有车体安装槽,底盘35四角下端设置有车轮8。

所述车轮8采用10寸万向车轮。

所述底盘35采用铁制底盘,底盘35四角上端焊接有u型加固型材36,底盘35上设置有车体连接孔。焊接u型加固型材36,结构坚硬不易变形。

所述底盘盖9采用abs工程塑料底盘盖。

车体与底盘35可采用螺丝连接。

所述车体包括结构框架37,结构框架37周围安装有车体外壳7,车体外壳7上端设置扶手1和人机交互部分,结构框架37下端与底盘35连接;结构框架37内设置光源控制电路。

所述扶手1为包围车体两侧和后部的u型扶手,扶手1后端向上翘起。u型扶手包围三面,使推行更加便捷、轻松。

所述车体前侧车体外壳7为l形结构,前侧车体外壳7前端竖面上设置有竖向治疗头收纳凹槽34,前侧车体外壳7后上端横面与结构框架37前上端相连;所述扶手1前端两侧向内弯曲,前侧车体外壳7弯折处相应于扶手1前端的弯曲部设置有连接插孔。正面采用凹陷设计,当治疗仪收纳时,可使治疗头部放置于凹陷内,节省空间,同时也可起到保护治疗头的作用。

所述车体外壳7通过插接结构和螺丝与结构框架37连接;维保时,便于拆装。

所述车体外壳7采用abs工程塑料壳。

所述结构框架37采用金属结构框架;结构坚固。

结构框架37上可预留各部件及外壳、底盘预装孔。

所述摇臂组件包括立柱2、横向摇臂3、连接摇臂4和把手5,立柱2下端与车体相连,立柱2上端通过第一竖向转轴29与横向摇臂3后端相连,横向摇臂3前端通过第二竖向转轴30与横向连接块后端相连,横向连接块前端通过第一横向转轴31与连接摇臂4后端相连,连接摇臂4前端通过第二横向转轴32与竖向连接块上端相连,竖向连接块下端通过第三竖向转轴33与把手5上端相连,把手5下端与治疗头外壳6相连。

立柱2为治疗仪提升可治疗区间高度。

立柱2也可设置为可升降结构,各转轴也可设置为电动转轴。

横向摇臂3、连接摇臂4升降范围可设计为500mm、仰卧角度正负60度、x轴旋转大于270度;实现坐姿人体全覆盖。

所述把手5下端通过过线阻尼轴与治疗头外壳6相连。

所述把手5为横向双u形把手5,两侧u形把手5上端部相向弯曲并通过第三竖向转轴33与竖向连接块下端相连,两侧u形把手5下端部相向弯曲并与治疗头外壳6两侧相连。

所述两侧u形把手5下端部相向弯曲并通过线阻尼轴与治疗头外壳6两侧相连。过线阻尼轴可使治疗仪头y轴旋转大于270度。

两侧u形把手5设计,舒适性好,使医护人员调解治疗仪各自由度时更加便捷。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使用过程。

手握把手5,拉动治疗头至合适部位,使治疗头发出的治疗光斑可以正对病灶部位,并保持适当的距离,通过触摸屏38手动设定照射温度(如45度,温度设定范围可以为40℃~46℃),照射时长(如30分钟)启动开始按键;或选择自动程序,按系统内部设定程序治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