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炉体和干体温度校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6126发布日期:2018-08-08 00:4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校验领域,涉及干体温度校验仪,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紧凑且散热效率高的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炉体和干体温度校验仪。



背景技术:

目前干体温度校验仪,特别是便携式干体温度校验仪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业现场、计量场所和实验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现有的干体温度校验仪中使用的散热器大多是铝挤散热器,铝挤散热器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将铝坯制备成多个散热鳍片;通常铝挤散热器包括四个散热鳍片组,每个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平行的散热鳍片。但在使用过程中,铝挤散热器具有以下不足:受挤压成型工艺的限制,这种铝挤散热器的鳍片较厚,导致同样散热面积条件下,铝挤散热器的重量较大;铝挤散热器的耗散功率大约在100w至150w之间,同样的散热条件下,铝挤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使用该铝挤散热器的干体温度校验仪体积笨重或者散热效果差。因此,为了实现干体温度校验仪的小型化及提高其散热效率,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重量轻且散热效率高的散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重量轻且散热效率高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散热器,包括多个呈间距设置的散热鳍片形成的散热鳍片组(19-11)、U形热管(19-12)和导热板(19-13),散热鳍片组(19-11)通过焊接、压接或粘接方式与导热板(19-13)连接为一体;U形热管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臂(19-121)、第二侧臂(19-122)和连接第一侧臂与第二侧臂的连接部(19-123),第一侧臂(19-121)穿插在散热鳍片组(19-11)和导热板(19-13)之间,第二侧臂(19-122)穿插在散热鳍片组(19-11)中。

上述散热器中,所述U形热管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冷却工质,空腔内表面为多孔结构。

上述散热器中,所述空腔内表面为铜粉烧结层。

上述散热器中,所述冷却工质为水。

上述散热器中,所述多个散热鳍片为平行设置的片状铝箔。

上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一侧板(19-14)和第二侧板(19-15),第一侧板(19-14)和第二侧板(19-15)分别垂直设置在导热板(19-13)的两侧形成矩形凹槽结构,导热板(19-13)位于凹槽结构的底部,散热鳍片组(19-11)设置在该凹槽结构的内部,且各散热鳍片平行于两侧的第一侧板(19-14)和第二侧板(19-14)。

上述散热器中,所述第一侧板(19-14)包括紧贴散热鳍片组(19-11)的基板(19-141)和垂直于基板的折边,所述折边设于基板(19-141)未与导热板(19-13)相邻的边侧;第二侧板(19-15)与第一侧板(19-14)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导热板(19-13)的另一侧。

上述散热器中,所述导热板(19-13)与散热鳍片组(19-11)紧贴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凹条,凹条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即第二半圆形凹条(19-131);每一散热鳍片在靠近导热板(19-13)的第二半圆形凹条(19-131)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半圆形开口,同一水平位置的多个第一半圆形开口形成第一半圆形凹条

(19-111);基板(19-141)与导热板(19-13)相邻的一边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2),导热板(19-13)上的第二半圆形凹条(19-131)与散热鳍片组(19-11)的第一半圆形凹条(19-111)以及两侧基板(19-141)上的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2)相对组合形成第一圆孔,U形热管(19-12)的第一侧臂(19-121)穿插在第一圆孔中。

上述散热器中,所述基板(19-141)远离导热板(19-13)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圆形通孔(19-143);所述散热鳍片组(19-11)在远离导热板(19-1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圆孔(19-112),U型热管(19-12)的第二侧臂(19-122)穿过基板(19-141)的圆形通孔(19-143)穿插在散热鳍片组(19-11)的第二圆孔(19-112)中。

上述散热器中,所述U形热管(19-12)设置有八个,分为两组,每四个紧邻的U形热管(19-12)作为一组,每组U形热管(19-12)的第一侧臂(19-121)紧贴,第二侧臂(19-122)等间距散开,对应的第一圆孔也分为两组,与U形热管(19-12)的第一侧臂(19-121)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圆孔(19-112)等间距散开,与U形热管(19-12)的第二侧臂(19-122)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散热器的炉体,该炉体应用于干体温度校验仪中,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炉体,应用于干体温度校验仪中,包括散热器、制冷片(19-2)、发泡保温体(19-3)和恒温块(19-4),所述散热器为上述散热器(19-1),恒温块(19-4)设置在发泡保温体(19-3)的内部,恒温块(19-4)内置有一均热块;散热器(19-1)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发泡保温体(19-3)的两侧并固定于发泡保温体(19-3)上;制冷片(19-2)嵌入发泡保温体(19-3)两侧壁设有的通槽内,一侧与恒温块(19-4)接触,另一侧与散热器(19-1)接触。

上述炉体中,所述恒温块(19-4)为方形,其上部设置有圆柱形盲孔,一均热块放置于该圆柱形盲孔内;均热块上设置用于容纳待测温度元件的多个细长盲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干体温度校验仪,该干体温度校验仪包括具有上述散热器的炉体,其重量轻且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干体温度校验仪,包括炉体(01)和支架(04),所述炉体(01)包括发泡保温体(19-3)、制冷片(19-2)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为上述散热器(19-1),恒温块(19-4)设置在发泡保温体(19-3)的内部,恒温块(19-4)内置有一均热块;散热器(19-1)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发泡保温体(19-3)的两侧并固定到发泡保温体(19-3)上,制冷片(19-2)嵌入发泡保温体(19-3)两侧壁设有的通槽内,一侧与恒温块(19-4)接触,另一侧与散热器(19-1)接触;支架(04)置于散热器(19-1)的外侧,并与散热器(19-1)固定。

上述干体温度校验仪还包括壳体(02)、和冷却风扇(03),炉体(01)、支架(04)和冷却风扇(03)位于壳体(02)内部,炉体(01)和冷却风扇(03)位于在支架(04)的内部,且冷却风扇(03)设置在炉体(0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取得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U形热管嵌入到散热鳍片组和导热板的内部,节省了散热器空间,U形热管和散热鳍片组共同作用下进行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散热鳍片由铝箔制成,其厚度薄,重量轻,整体上减轻了散热器的重量,且散热器的U形热管由铜制成,使得散热器的耗散功率高达200w至300瓦,约为铝挤散热器的两倍;使用该散热器的干体温度校验仪重量减轻,便于携带,且降温过程的时间显著缩短。本实用新型散热器适用于低温干体温度校验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干体温度校验仪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炉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主要标号:

19-1:散热器,

19-11:散热鳍片组,19-111:第一半圆形凹条,19-112:第二圆孔;

19-12:U形热管,19-121:第一侧臂,19-122:第二侧臂,19-123:连接部;

19-13:导热板,19-131:第二半圆形凹条,19-132:通孔;

19-14:第一侧板,19-141:基板,19-142: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3:圆形通孔;19-15:第二侧板。

01:炉体,19-2:制冷片,19-3:发泡保温体,19-4:恒温块;

02:壳体;03:冷却风扇;0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干体温度校验仪通常使用铝挤散热器进行散热,铝挤散热器具有重量大、散热效率低的缺陷,导致干体温度校验仪散热效果差,体大笨重,不便携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炉体和干体温度校验仪,该散热器通过将U形热管嵌入到散热鳍片组和导热板的内部,节省了散热器空间,U形热管和散热鳍片组共同作用下进行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炉体和干体温度校验仪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9-1(参见图4)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有间距的散热鳍片形成的散热鳍片组19-11、U形热管19-12、第一侧板19-14、第二侧板19-15和导热板19-13,第一侧板19-14和第二侧板19-15分别垂直设置在导热板19-13的两侧形成矩形凹槽结构,导热板19-13位于凹槽结构的底部,散热鳍片组19-11设置在该凹槽结构的内部,且各散热鳍片平行于两侧的第一侧板19-14和第二侧板19-15,其中:

如图2所示,第一侧板19-14包括紧贴散热鳍片组19-11的矩形基板19-141,基板19-141与导热板19-13相邻的一边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2,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2个数与U形热管的个数一致,本实施例中,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2设有八个,每四个紧邻的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2为一组,且两组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2相距一定距离设置;基板19-141另外三个边各向外垂向延伸出折边,目的是阻挡气流,使气流从散热器19-1的散热鳍片组19-11通过,防止气流进入基板19-141侧,同时,便于散热器19-1在炉体01中的安装(参见图4,可通过螺钉穿过基板19-141的折边固定于填充泡沫19-13上);基板19-141远离导热板19-13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圆形通孔19-143,圆形通孔19-143的个数与U形热管19-12的个数一致,本实施例中,也设置有八个。第二侧板19-15的结构与第一侧板19-14的结构相同,且两侧板对称布置。

导热板19-13与散热鳍片组19-11紧贴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凹条,凹条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即第二半圆形凹条19-131。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半圆形凹条19-131个数为八个(与U形热管19-12的个数相对应),设置为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组,每四个彼此紧邻作为一组。导热板19-13上还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个通孔19-132,这些通孔作为安装孔用于将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安装在其他部件上使用,例如通过螺钉安装在干体温度校验仪的炉体中。

散热鳍片为片状铝箔,多个散热鳍片优选的设置方式为等间距平行设置,多个散热鳍片形成散热鳍片组19-11;每一散热鳍片在靠近导热板19-13的第二半圆形凹条19-131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半圆形开口,同一水平位置的多个第一半圆形开口形成第一半圆形凹条19-111;导热板19-13上的第二半圆形凹条与散热鳍片组19-11的第一半圆形凹条19-111以及两侧基板19-141上的第二半圆形开口19-142相对组合形成完整的圆孔,定义为第一圆孔。散热鳍片组19-11在远离导热板19-1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圆孔,定义为第二圆孔19-112。散热鳍片组19-11与导热板19-13上的通孔19-123对应位置处的散热鳍片被去除,便于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安装固定。

U形热管19-12的个数和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U形热管19-12设有八个,分为两组,每四个紧邻的U形热管19-12作为一组,每一U形热管19-1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臂19-121、第二侧臂19-122和连接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的连接部19-123,每一U形热管19-12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冷却工质(优选为冷却液,例如水),该空腔内表面为多孔结构(例如铜粉烧结层),有助于形成冷却循环;每组U形热管19-12的第一侧臂19-121紧贴,第二侧臂等间距散开,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将散热器19-1的热端的热量集中导入并分散散发出去,提升散热效果。

安装时,U形热管19-12的第一侧臂19-121分别穿过散热鳍片组19-11与导热板19-13、两侧基板19-141所形成的的第一圆孔,第二侧臂19-122穿过散热鳍片组19-11的第二圆孔19-112,U形热管19-12嵌入到散热鳍片组19-11和导热板19-13的内部,节省了散热器空间,U形热管19-12和散热鳍片组19-11共同作用下进行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

以上部件按照上述关系组装成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散热鳍片组19-11可通过焊接、压接或者粘接等方式与导热板19-13、第一侧板19-14和第二侧板19-15连接为一体。在使用时,导热板19-13靠近或接触热源,热源散发的热量通过U形热管19-12和散热鳍片组19-11共同作用传导出去,从而达到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由铝箔制成,其厚度薄,重量轻,整体上减轻了散热器的重量;散热器的U形热管19-12由铜制成,使得散热器的耗散功率高达200w至300瓦,约为铝挤散热器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用在干体温度校验仪中,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干体温度校验仪包括炉体01、壳体02、支架04和冷却风扇03,其中,炉体01、支架04和冷却风扇03均位于壳体02内部,炉体01和冷却风扇03位于在支架04的内部,且冷却风扇03设置在炉体01的下方。如图4所示,炉体01包括散热器19-1、制冷片19-2、发泡保温体19-3和恒温块19-4,恒温块19-4设置在发泡保温体19-3的内部,恒温块19-4整体为方形,其上部设置有圆柱形盲孔,用于放置均热块,均热块上设置多个细长盲孔,用于容纳待测温度元件;散热器19-1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发泡保温体19-3的两侧并通过螺钉固定至发泡保温体19-3;制冷片19-2嵌入发泡保温体19-3两侧壁设有的通槽内,一侧与恒温块19-4接触,另一侧与散热器19-1接触。散热器19-1贴合支架04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发泡保温体19-3位于支架04的中部,散热器19-1固定于发泡保温体19-3上。

制冷片19-2的个数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制冷片19-2分为两组且相对设置在恒温块19-4的两侧,并分别与两个散热器19-1的导热板19-13相接触。优选的,制冷片19-2的位置与U形热管19-12的第一侧臂19-121所处的位置相对应,这样设置使得制冷片19-2能够将恒温块19-4散发的热量快速传递至散热器19-1并由散热器19-1快速导出。

上述实施例只是干体温度校验仪的其中一个示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散热器19-1可应用于其他干体温度校验仪中,只要将散热器19-1的导热板19-13靠近或接触干体温度校验仪的热源,即可实现散热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散热器重量轻,使用该散热器的干体温度校验仪重量减轻,更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热量耗散功率高达200w至300w,使用该散热器的干体温度校验仪降温过程的时间显著缩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各种等价变型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