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4303发布日期:2019-09-13 23:33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散热行业中,大多的电子产品的散热都是采用冷板,现有的冷板一般采用在铝板上布置传热管,并在铝板与传热管之间填充锡膏进行焊接结合,或者通过加工两片铝板进行摩擦焊接结合。

但是,现有的冷板通过焊接制成,不可避免存在这样的缺陷:铝板与传热管之间填充有焊料,焊料的热阻较大,降低了冷板的热传递效率和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板,其无需焊料,有效降低了热阻,能够实现高效的热传递效率和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板包括基板和导热管,所述基板至少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沟槽,所述导热管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一沟槽内,所述导热管嵌入所述第一沟槽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压平面,所述第一压平面与所述基板的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设置所述导热管的表面还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冷板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二沟槽内,所述热管嵌入所述第二沟槽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压平面,所述第二压平面与所述基板的表面平齐,所述热管的一端用于接触热源,所述热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热管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沟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沟槽内部的最大宽度,所述第二沟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沟槽内部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表面上均开设有所述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内嵌入所述导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两侧表面上的所述导热管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冷板包括两根所述导热管,两根所述导热管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表面上交叉排布,其中一根所述导热管在交叉位置的部分呈U形,以越过另一根所述导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开设有沿厚度方向的两个通孔,所述导热管的U形部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通孔内,所述导热管的其他部分位于所述基板的表面、且嵌入所述第一沟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板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垫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沟槽连通的第三沟槽,所述热管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三沟槽内,所述热管嵌入所述第三沟槽的部分设置有第三压平面,所述第三压平面与所述垫板的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高度不等的多个表面,高度不等的多个表面上开设有连通的所述第二沟槽,所述热管嵌入所述第二沟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在所述基板上的延伸形式呈弯折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板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基板的表面开设第一沟槽,并将导热管嵌入第一沟槽内,无需焊料焊接基板与导热管,有效降低了热阻,能够实现高效的热传递效率和散热效果。

2.导热管具有与基板的表面平齐的第一压平面,相比于现有圆柱形的导热管,具有第一压平面的导热管能够与热源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冷板;2-基板;3-导热管;31-第一压平面;32-U形部分;4-热管;41-第二压平面;42-第三压平面;5-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板1,冷板1包括基板2和导热管3,基板2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沟槽,第一沟槽的延伸形式呈弯折形,导热管3嵌入第一沟槽内,使导热管3的延伸形式也呈弯折形。弯折形的导热管3相比于直线形的导热管3,能够与热源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导热管3可以采用铜、铝等导热效率高的材质制成,导热管3的内部通入导热效率高的流体介质,流体介质可以是水或乙二醇等。

第一沟槽的截面形状为不完整的圆形,第一沟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一沟槽内部的最大宽度,第一沟槽内部的最大宽度即为第一沟槽的直径。这样,导热管3嵌入第一沟槽后,能够被夹持在第一沟槽内,使导热管3安装稳固。

导热管3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压平面31,第一压平面31与基板2的表面平齐。相比于现有圆柱形的导热管3,具有第一压平面31的导热管3能够与热源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通过在基板2的表面开设第一沟槽,并将导热管3嵌入第一沟槽内,无需焊料焊接基板2与导热管3,有效降低了热阻,能够实现高效的热传递效率和散热效果。此外,利用导热管3内的流体介质进行反向传热,还可以将冷板1作为加热装置使用。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板1,其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结构相近,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中还设置有热管4。

请参阅图2,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还包括热管4。热管4可以采用铜、铝等导热效率高的材质制成,导热管3的内部具有流体介质,热管4的两端封闭。

具体的,基板2上设置导热管3的表面还开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二沟槽内部的最大宽度。第二沟槽的形式与第一沟槽的形式相同。

热管4嵌入第二沟槽内,热管4嵌入第二沟槽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压平面41,第二压平面41与基板2的表面平齐。热管4的一端用于接触热源,热管4的另一端位于导热管3的一侧。热管4的一端吸收热源的热量,并传递至另一端,再通过基板2传递给导热管3,由导热管3将热量导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根热管4,以接触不同位置的热源,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还能够通过热管4去接触位置不同热源,提高适用性。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板1,其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结构相近,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在相对两侧表面上均设置有导热管3。

请参阅图3,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中,基板2的相对两侧表面上均开设有第一沟槽,两侧表面上的第一沟槽内均嵌入导热管3。冷板1的一侧表面用于贴附在热源上,该侧表面的导热管3能够起到对热源的散热效果,同时,热源的热量也能够通过基板2传递到另一侧表面的导热管3,由另一侧表面的导热管3起到一定散热效果。

优选地,基板2两侧表面上的导热管3在基板2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一侧表面的导热管3的热量能够从基板2的厚度方向上直接传递给另一侧表面的导热管3,传热效率较高,散热效果好。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板1,其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结构相近,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包括两根相互交叉的导热管3。

请参阅图4,冷板1包括两根导热管3,两根导热管3在基板2的同一侧表面上交叉排布,其中一根导热管3在交叉位置的部分呈U形,以越过另一根导热管3。

导热管3的U形部分32在基板2上的设置形式如下,基板2上开设有沿厚度方向的两个通孔,导热管3的U形部分32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导热管3的其他部分位于基板2的表面、且嵌入第一沟槽内。

含U形部分32的导热管3的安装方式如下,先将整根直线形的导热管3弯曲成U形导热管3,将U形导热管3的两端分别插入基板2上的两个通孔,然后将U形导热管3的两端弯曲至基板2的表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在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两根导热管3,不仅能够提高冷板1的散热效率,还能够针对不同位置的热源进行有效地散热,适用性更好。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板1,其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结构相近,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冷板1中,热管4位于不同平面内。

请参阅图5,冷板1还包括垫板5,垫板5设置在基板2上,垫板5上开设有与第二沟槽连通的第三沟槽,热管4部分嵌入第二沟槽内,同时,热管4部分嵌入第三沟槽内,热管4嵌入第三沟槽的部分设置有第三压平面42,第三压平面42与垫板5的表面平齐。

热管4的第二压平面41和第三压平面42能够用于分别接触高度不等的热源,或者,在基板2的表面再设置热管4,使冷板1能够应用于多个高度不等的热源散热,适用性更好。

容易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热管4位于不同平面内,例如,将基板2设计为一侧具有高度不等的多个表面,高度不等的多个表面上开设有连通的第二沟槽,热管4嵌入第二沟槽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