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装填装置及其带连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57629发布日期:2020-10-17 02:4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带自动装填装置及其带连结方法与流程

本说明书涉及带自动装填装置及其带连结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将在基带上粘贴了盖带的载带向带式供料器装填的带自动装填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载带具有基带和盖带,该基带设有收纳元件的收纳部,该盖带封堵收纳部。盖带为了能够取出收纳于收纳部的元件而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基带。载带卷绕于带盘,该带盘能够装配于带式供料器。带式供料器从装配的带盘中拉出载带,从该载带的基带以在元件吸附位置能够吸附收纳部内的元件的方式将盖带剥离。并且,带式供料器将从基带剥离的盖带以预定路径送出并向外部排出。

带自动装填装置具备临时带配设装置、盖带把持装置、连结装置和移载装置。临时带配设装置是将临时带沿着仿照带式供料器的预定路径而形成的路径配设并进行保持的装置。临时带是与从基带剥离的盖带不同的为了将该盖带沿着预定路径取回而与该盖带的前端部连结的延长带。盖带把持装置是对从基带剥离的盖带的前端进行把持的装置。连结装置具有加热部件。连结装置通过加热部件对在带按压部件与加热部件之间以重叠的状态配置的由盖带把持装置把持的盖带的前端侧和由临时带配设装置保持的临时带进行加热处理,由此用在盖带的剥离面上残留的粘接剂将临时带连结于该盖带的前端侧。并且,移载装置将与盖带的前端侧粘接的临时带从临时带配设装置向带式供料器移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86848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那样,在将盖带与临时带粘接时,在那些盖带及临时带各自的前端侧存在从该粘接部位中的带长度方向的端部延伸的非粘接部位。另一方面,在连结装置的加热部件和带按压部件夹住盖带及临时带的部位为平面时,盖带和临时带粘接的粘接部位成为平面。在该情况下,在盖带或临时带的前端侧非粘接部位从该粘接部位中的带长度方向的端部延伸的方向固定为与临时带或盖带从该端部延伸的方向构成角度的状态时,产生以下的情况。

具体而言,盖带及临时带中的任一个的前端侧非粘接部在与盖带的前端侧粘接的临时带从临时带配设装置向带式供料器移载时,由于被另一个带重叠而处于上部被按压的状态,因此防止向上方浮起。另一方面,盖带及临时带中的另一个的前端侧非粘接部在与盖带的前端侧粘接的临时带从临时带配设装置向带式供料器移载时,不处于被一个带按压上部的状态,因此向上方浮起上述的角度量。上述的角度越大,则该浮起量越大。若产生过大的浮起,则发生例如元件吸附头与该浮起部接触并使元件落下等不良情况。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盖带与临时带的连结后的带前端侧的浮起的带自动装填装置及其带连结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带自动装填装置,向带式供料器装填载带,所述带式供料器从所述载带的基带剥离盖带并且将剥离的所述盖带以预定路径排出,其中,所述带自动装填装置具备:临时带配设装置,将临时带沿着仿照所述预定路径而形成的路径配设并进行保持;盖带把持装置,把持从所述基带剥离的所述盖带的前端;连结装置,将由所述临时带配设装置保持的所述临时带连结于由所述盖带把持装置把持的所述盖带的前端部;及移载装置,从所述临时带配设装置向所述带式供料器移载与所述盖带的前端部连结的所述临时带,所述连结装置具有:带支承部件,将所述盖带的前端部和所述临时带支承为彼此重叠的状态;及加热部件,通过在与所述带支承部件之间夹住所述盖带的前端部与所述临时带彼此重叠的预定部位,而对所述盖带和所述临时带进行加热粘接,所述带支承部件及所述加热部件分别具有将所述预定部位以在带长度方向的中途折弯了的状态夹住的形状。

并且,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带自动装填装置的带连结方法,是在向带式供料器装填载带的带自动装填装置中将临时带连结于由盖带把持装置把持的盖带的前端侧的方法,所述带式供料器从所述载带的基带剥离所述盖带并且将剥离的所述盖带以预定路径排出,所述临时带通过临时带配设装置而沿着仿照所述预定路径而形成的路径配设并进行保持,通过在带支承部件与加热部件之间将所述盖带的前端部与所述临时带彼此重叠的预定部位以在带长度方向的中途折弯了的状态夹住,而对所述盖带和所述临时带进行加热粘接。

根据本公开,带支承部件及加热部件分别将盖带与临时带的彼此重叠的预定部位以在带长度方向的中途折弯了的状态夹住。因此,在盖带与临时带的加热粘接时,那些带的彼此重叠的预定部位以在带长度方向的中途折弯了的状态成形。该成形后,在拉拽盖带或临时带时,其张力作用于该预定部位的整体,因此该预定部位以消除折线的方式在该带长度方向整个区域以直线状延长。在该情况下,追随于该拉长,其他的带也以消除折线的方式在该带长度方向整个区域以直线状延长。因此,能够降低其他的带中的比折线靠前端侧处,由此能够防止其他的带的前端侧向上方浮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带自动装填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载带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载带的iii-iii俯视图。

图4是搬运载带的带式供料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带式供料器的前端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带式供料器中装填了载带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带自动装填装置具备的供料器保持台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带自动装填装置具备的第一带搬运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带自动装填装置具备的第二带搬运装置、第一释放装置及第二释放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带自动装填装置具备的盖带处理装置的概略平面图。

图11是表示盖带处理装置与带式供料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12是盖带处理装置具有的临时带配设装置70的动作初期的平面图。

图13是盖带处理装置具有的临时带配设装置70的动作后期的平面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由带自动装填装置具备的连结装置进行的盖带与临时带的连结的图。

图15是表示连结装置将盖带与临时带连结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6是表示第一带搬运装置及第二带搬运装置接近供料器保持台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第二释放装置及盖带处理装置接近供料器保持台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8是以使盖带处理装置的一部分透视的方式表示带式供料器及盖带处理装置的平面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向带式供料器移载临时带的动作的图。

图20是表示在临时带向带式供料器的移载时利用多个销来保持临时带的状态的图。

图21是表示将临时带移载到盖带传送引导件的导辊上的状态的图。

图22是表示在盖带与临时带的连结后将临时带向带式供料器移载的状态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通过连结装置将盖带与临时带连结的情况下的状态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在与实施方式对比的比较例中将盖带与临时带连结的情况下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带自动装填装置1。带自动装填装置1是向带式供料器100自动地装填载带200的装置。如图1所示,带自动装填装置1具备供料器保持台10、第一带搬运装置20、第二带搬运装置30、第一释放装置40、第二释放装置50和盖带处理装置60。

首先,使用图2及图3来说明载带200的结构。载带200是将多个元件沿长度方向收纳成一列的带部件。载带200如图2及图3所示的那样具有基带210和盖带220。基带210由纸材、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在基带210中设有收纳孔211。收纳孔211是能够收纳元件的收纳部。收纳孔211在基带210的长度方向上每隔预定间隔设置。并且,元件是装配于基板的电子元件等,可以为例如0201尺寸(0.2mm×0.1mm)等的微小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载带200既可以是在基带210中收纳孔211贯通的载带,还可以是在基带210中收纳孔211封闭的压花型。并且,载带200在为如图3所示的那样在基带210中收纳孔211贯通的构造时,为了对收纳于该收纳孔211的元件进行保持并防止该元件的脱落,还具有与基带210的下表面粘接的底带230。该底带230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纸材、高分子膜等构成。

在基带210中还贯通地设有卡合孔212。卡合孔212是使后述的带齿卷盘的卡合突起卡合的传送孔。卡合孔212形成为大致圆形或椭圆形。卡合孔212具有能够供后述的带齿卷盘的卡合突起卡合的大小。卡合孔212在基带210的长度方向上每隔预定间隔设置。上述的收纳孔211在基带2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配置成一列。并且,上述的卡合孔212在基带21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沿长度方向配置成一列。

盖带220通过粘接剂与基带210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卡合孔212的部分可以除外。)粘接。盖带220向基带210的粘接避开载带200中的收纳孔211的宽度方向位置并在该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进行。盖带220具有将基带210的收纳孔211的上部封堵来防止收纳于该收纳孔211的元件的飞出的功能。盖带220由透明的高分子膜等构成。

接着,使用图4-图6来说明带式供料器100的结构。带式供料器100是通过搬运载带200而将应该向基板装配的元件供给至元件吸附位置l的装置。带式供料器10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在生产基板的基板生产线上设置的元件装配机具有的狭槽中。从带式供料器100供给至元件吸附位置l的元件用在元件装配机的装配头上安装的吸嘴等来吸附保持,然后通过吸附解除而向基板装配。

如图4所示,带式供料器100具有供料器主体110、带盘收纳部120和带传送机构部130。供料器主体110形成为扁平的箱形。供料器主体110具有带传送引导件111。带传送引导件111设置于供料器主体110的上部。带盘收纳部120配置于供料器主体110的后端侧。带盘收纳部120是对卷绕了载带200的圆盘状的带盘240进行收纳的部位。载带200从收纳于带盘收纳部120的带盘240中拉出并由带传送引导件111引导。带传送引导件111形成在带盘收纳部120与带传送机构部130之间对载带200进行引导的带路径。

带传送机构部130配置于供料器主体110的前端侧。带传送机构部130是对从带盘240中拉出的载带200进行间距传送的机构部。带传送机构部130具有带齿卷盘131、电动机132和第一带保持部133。需要说明的是,带传送机构部130可以不仅配置于供料器主体110的前端侧,还配置于供料器主体110的后端侧。

带齿卷盘131是在供料器主体110中的带搬运路径的下方设置的圆盘状的部件。带齿卷盘1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10的前端侧。带齿卷盘131沿使由带传送引导件111引导的载带200搬运的方向旋转。带齿卷盘131在外周面上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外齿即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在带齿卷盘131的外周整周上每隔预定角度设置。

在带齿卷盘131上经由齿轮而连结有电动机132。电动机132是驱动带齿卷盘131旋转的伺服电动机。在驱动电动机132旋转时,该旋转利用齿轮而减速并且向带齿卷盘131传递,由此带齿卷盘131进行旋转。以使带齿卷盘131间歇地进行旋转的方式驱动电动机132。在带齿卷盘131进行旋转时,带齿卷盘131的卡合突起与由带传送引导件111引导的载带200的卡合孔212卡合,因此将该载带200沿搬运方向x搬运。载带200的搬运每次进行预定间距。

第一带保持部133是对在卡合孔212中卡合带齿卷盘131的卡合突起的载带200进行保持的部位。第一带保持部133从上方覆盖载带200的上表面。在第一带保持部133的上表面中设有窗孔,并且设有开口孔。带齿卷盘131配置成到达上端附近的卡合突起通过窗孔并在带搬运路径上突出。卡合突起以在带搬运路径上突出的状态与载带200的卡合孔212卡合。上述的开口孔设置于元件吸附位置l。

如图5所示,在第一带保持部133的上表面中设有带剥离部件136及带折回部件137。带剥离部件136配置于上述开口孔的搬运方向上游侧。带剥离部件136是从载带200的基带210剥离盖带220的剥离刀。带折回部件137是使从基带210剥离的盖带220的宽度方向一侧(具体而言为载带200中的收纳元件的收纳孔211配置的一侧)立起并折回的部件。

在第一带保持部133中设有旋转支点133a。旋转支点133a以第一带保持部133的后端侧能够向上方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前端部。在第一带保持部133的后端部突出设置有作业者能够操作的杆138。在第一带保持部133的后端部与供料器主体110之间组装有对该第一带保持部133的后端侧向下方施力的施力部件(未图示)。第一带保持部133在杆138未抬起时在与带齿卷盘131之间保持载带200,另一方面在杆138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抬起时解除与带齿卷盘131之间的载带200的保持。

带式供料器100还具有盖带送出机构部140。盖带送出机构部140配置于供料器主体110的中央下部。盖带送出机构部140是将用带剥离部件136剥离并用带折回部件137折回的盖带220沿与载带200的搬运方向x相反的方向送出的机构部。盖带送出机构部140具有齿轮141、电动机142和第二带保持部143。

齿轮1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供料器主体110的中央下部。在齿轮141上连结有电动机142。电动机142是驱动齿轮141旋转的伺服电动机。第二带保持部143是对送出的盖带220以避免从供料器主体110脱落的方式进行保持的部位。如图6所示,第二带保持部143具有齿轮144、臂145、杆146和螺旋弹簧147。

齿轮144与上述的齿轮141啮合。在臂145中设有旋转支点145a。臂145形成为能够以旋转支点145a为中心并使齿轮144向齿轮141侧移动。杆146从臂145向下方突出。螺旋弹簧147经由杆146而产生对臂145向齿轮141侧施力的作用力。第二带保持部143在杆146未移动时通过螺旋弹簧147的作用力而使齿轮144与齿轮141啮合并保持盖带220,另一方面在杆146克服螺旋弹簧147的作用力而移动时使齿轮144从齿轮141分离而解除盖带220的保持。

带式供料器100还具有盖带传送引导件150。盖带传送引导件150设于带式供料器100的带剥离部件136与盖带送出机构部140之间。盖带传送引导件150将用带剥离部件136剥离的盖带220向盖带送出机构部140引导。盖带传送引导件150由一对导辊151、152构成。导辊151、152配置于比引导至带传送引导件111上的载带200靠上方处。在带式供料器100的前端侧配置的导辊151为了防止盖带220的松弛而具有向盖带220施加张力的作用。

载带200在向搬运方向x搬运时,首先从带盘240中拉出,由带传送引导件111引导并保持于第一带保持部133。并且,在保持于该第一带保持部133的状态下通过电动机132的旋转而向搬运方向x搬运。载带200通过在搬运中带剥离部件136进入到基带210与盖带220之间而成为从基带210剥离了盖带220的状态。从基带210剥离的盖带220以经由一对导辊151、152的路径(以下称为排出路径。)从第一带保持部133转至第二带保持部143。并且,该盖带220在保持于该第二带保持部143的状态下通过与上述电动机132的旋转同步的电动机142的旋转而向供料器主体110的外方(具体而言为第二带保持部143的下方)排出。

接着,使用图7-图15来说明带自动装填装置1的结构。在带自动装填装置1中,供料器保持台10是对上述的带式供料器100进行保持的底座。如图7所示,供料器保持台10配置于带自动装填装置1的基台2的中央部。供料器保持台10具有载置部11和抵接部12。在载置部11上载置带式供料器100的供料器主体110的底面。供料器主体110的前端面与抵接部12抵接。在载置部11上设有对供料器主体110的两侧面的下部进行夹持的一对支承引导件13。在抵接部12中设有相对于带式供料器100能够通信且能够供给电力的通信插孔14及对带式供料器100进行定位的定位部15。

第一带搬运装置20及第二带搬运装置30分别是使载带200向搬运方向x搬运的装置。第一带搬运装置20和第二带搬运装置30在基台2上以隔着保持于供料器保持台10的带式供料器100的斜对面的方式配置。第一带搬运装置20及第二带搬运装置30分别能够在基台2上沿对保持于供料器保持台10的带式供料器100从两侧夹着的方向进行进退。

如图8所示,第一带搬运装置20具备引导件21、两个驱动辊22、两个从动辊23和两个齿轮电动机24。引导件21对沿搬运方向x搬运的载带200进行引导。两个驱动辊22在搬运方向x上彼此分离地配置。两个从动辊23分别配置于对应的驱动辊22的下方,被施力部件(未图示)向对应的驱动辊22侧施力。两个齿轮电动机24分别驱动对应的驱动辊22旋转。引导件21在比后端侧的辊22、23靠后方侧处、在两对辊22、23之间及在比前端侧的辊22、23靠前方侧处分别配置上下一对。

第一带搬运装置20载置固定于底座25。底座25以能够沿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水平的方向(以下称为正交方向。)y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一对轨道26上。一对轨道26以隔开预定间隔并分别沿正交方向y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基台2上。底座25与固定于基台2的气缸27连接。气缸27与外部的空气供给源(未图示)连接。底座25能够借助来自气缸27的空气而在基台2上沿着一对轨道26向正交方向y滑动。

如图9所示,第二带搬运装置30具有引导件31、两个驱动辊32和两个齿轮电动机33。引导件31对沿搬运方向x搬运的载带200进行引导。两个驱动辊32在搬运方向x上彼此分离地配置。两个齿轮电动机33分别驱动对应的驱动辊32旋转。引导件31在比后端侧的驱动辊32靠后方侧处、在两个驱动辊32之间及在比前端侧的驱动辊32靠前方侧处分别配置。

第二带搬运装置30载置固定于底座34。底座34以能够沿与搬运方向x正交的正交方向y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一对轨道35上。一对轨道35以隔开预定间隔并分别沿正交方向y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基台2上。底座34与固定于基台2的气缸36连接。气缸36与外部的空气供给源(未图示)连接。底座34能够借助来自气缸36的空气而在基台2上沿着一对轨道35向正交方向y滑动。

如上述那样,在将带式供料器100保持于供料器保持台10且第一及第二带搬运装置20、30以接近该带式供料器100的状态沿正交方向y滑动时,由该带式供料器100搬运的载带200通过第一带搬运装置20的上下一对引导件21的间隙而被引导,并且通过第二带搬运装置30的引导件31与带式供料器100的带传送引导件111之间的间隙而被引导。

第一释放装置40及第二释放装置50分别是使带式供料器100的由第一带保持部133进行的载带200的保持或由第二带保持部143进行的盖带220的保持解除并释放的装置。第一释放装置40及第二释放装置50分别在基台2上相对于保持于供料器保持台10的带式供料器100的配置位置而配置于第二带搬运装置30侧。

第一释放装置40具有第一提升杆41、支承台42和气缸43。第一提升杆41能够与第一带保持部133的杆138抵接并使该杆138沿上下方向z移动。支承台42以第一提升杆41的前端向带式供料器100侧突出的方式对第一提升杆41进行支承。气缸43固定在第二带搬运装置30的底座34上。气缸43能够借助来自空气供给源的空气而使支承台42沿上下方向z移动。

第二释放装置50具有第二提升杆51、支承台52和气缸53。第二提升杆51能够与第二带保持部143的杆146抵接并使该杆146沿搬运方向x移动。支承台52以第二提升杆51的前端向带式供料器100侧突出的方式对第二提升杆51进行支承。气缸53固定在底座54上。气缸53能够使支承台52沿搬运方向x移动。

底座54以能够沿正交方向y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一对轨道55上。一对轨道55以隔开预定间隔并分别沿正交方向y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基台2上。底座54与固定于基台2的气缸56连接。气缸56能够借助来自空气供给源的空气而在基台2上沿着一对轨道55使底座54向正交方向y滑动,且能够使支承台52沿正交方向y移动。

盖带处理装置60是通过将后述的临时带向保持于供料器保持台10且从载带200的基带210剥离了盖带220的带式供料器100移载而将该剥离的盖带220向供料器主体110的外方排出的装置。盖带处理装置60在基台2上配置于保持于供料器保持台10的带式供料器100的盖带送出机构部140露出的一侧、即相对于该带式供料器100的配置位置而配置于第一带搬运装置20侧。如图10所示,盖带处理装置60具有临时带配设装置70、盖带把持装置75、连结装置80和移载装置90。

临时带配设装置70是将临时带300沿着仿照盖带220的排出路径而形成的路径配设并进行保持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该路径在图11中用粗实线表示。临时带300是与卷绕于带盘240的载带200不同的带,在与从载带200的基带210剥离的盖带220连结之后向带式供料器100移载。临时带300由与载带200的盖带220相同的原材料以与载带200的盖带220相同的形状形成。临时带300卷绕于能够向临时带配设装置70装配的临时带盘310。

临时带配设装置70载置固定于底座61。底座61以能够沿正交方向y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一对轨道62上。一对轨道62以隔开预定间隔并分别沿正交方向y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基台2上。底座61与固定于基台2的气缸63连接。气缸63与外部的空气供给源(未图示)连接。底座61能够借助来自气缸63的空气而在基台2上沿着一对轨道62向正交方向y滑动。

临时带配设装置70具有主体板71、移送部72、第一压出部73和第二压出部74。主体板71是以大致矩形状形成的平板部件。在主体板71中,在同心圆上分别形成圆环状且圆弧状的三个引导孔71a、71b、71c。在主体板71上分别安装有外侧支承销机构部71d及一对临时带支承辊71e。外侧支承销机构部71d对临时带300从外侧接触并进行支承。外侧支承销机构部71d具有支承板71f。支承板71f通过旋转支点71g而能够在主体板71上旋转。用于对临时带300进行支承的销71h以向正交方向y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支承板71f的前端部。临时带支承辊71e对从临时带盘310拉出的临时带300进行引导支承。

移送部72配置于主体板71的背面侧(即与供料器保持台10侧相反的一侧)。移送部72通过旋转支点72a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引导孔71a的圆弧中心处。在移送部72的前端部设有把持爪72b。把持爪72b支承于主体板71中具有最大直径的引导孔71a的边缘部。把持爪72b能够在主体板71的正面侧(即供料器保持台10侧)对临时带300进行把持。

在移送部72上固定有臂72c、72d。臂72c、72d分别从旋转支点72a与把持爪72b之间的移送部72朝向周向延伸。臂72c相对于移送部72位于下方侧。两个接触辊72e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臂72c的前端部。接触辊72e分别支承于主体板71中具有中间直径的引导孔71b的边缘部。接触辊72e分别向主体板71的正面侧突出。臂72d相对于移送部72位于上方侧。接触辊72f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臂72d的前端部。接触辊72f支承于主体板71中具有最小直径的引导孔71c的边缘部。接触辊72f向主体板71的正面侧突出。

在临时带配设装置70中,在移送部72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而旋转时,将由把持爪72b把持的临时带300的前端部沿着引导孔71a移送。并且,在移送部72从初始角度旋转至预定的移送完成角度的过程中,该临时带300的前端部经由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二带保持部143对应的第一位置p1和与带式供料器100的盖带传送引导件150对应的第二位置p2而向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对应的第三位置p3移送。

第一压出部73配置于主体板71的正面侧。第一压出部73通过旋转支点73a而支承成能够旋转。第一压出部73被施力部件以旋转支点73a为中心向周方向一个方向(图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施力,在初始状态下维持成与移送部72的接触辊72f接触的状态。在第一压出部73的正面侧分别安装有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及两个引导销73c。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对临时带300从内侧接触并进行支承。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具有两个支承板73d、73e。支承板73d、73e分别能够以旋转支点73a为中心而相对于第一压出部73进行旋转。用于对临时带300进行支承的销73f、73g以向正交方向y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支承板73d、73e的前端部。销73f、73g分别能够以旋转支点73a为中心进行旋转。

并且,销73f、73g分别与拉伸弹簧73h连结。销73f与销73g之间的初始间隔通过拉伸弹簧73h的弹性力而维持为预定间隔。需要说明的是,该预定间隔为以支承板73d、73e的旋转支点73a为中心的相对角度偏差为例如约90°时的各销73f、73g的距离。

第二压出部74配置于主体板71的正面侧。第二压出部74通过旋转支点74a而支承成能够旋转。第二压出部74被未图示的弹性部件以旋转支点74a为中心向周向一个方向(图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施力,在初始状态下维持成不与移送部72的接触辊72e、72f接触而处于预定相位的状态。在第二压出部74的正面侧配置有两个引导销74b。引导销74b分别对临时带300从内侧接触并进行支承。

第一压出部73及第二压出部74在移送部72对临时带300的前端部进行移送时,分别以曲面状形成的背面部与接触辊72e、72f接触,向周向另一个方向(图10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该情况下,第一压出部73的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及各引导销73c和第二压出部74的各引导销74b向主体板71的外周侧移动。即,第一压出部73及第二压出部74与移送部72的旋转连动,将通过移送部72的移送而拉伸的临时带300的一部分向外周侧压出。由此,第一压出部73将临时带300沿着仿照盖带220的转送路径而形成的路径配设。并且,第二压出部74将与盖带220的前端部相对的相对部形成于临时带300中的与盖带220连结的部位。

在临时带配设装置70中,在初始状态(即以移送部72的旋转支点72a为中心的旋转角度为零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移送部72的把持爪72b对从一对临时带支承辊71e突出的临时带300的前端部进行把持,并且第一压出部73及第二压出部74分别维持为初始角度。

并且,从初始状态开始驱动移送部72旋转时,由把持爪72b把持的临时带300通过张力而从临时带盘310中依次拉出,临时带300的前端部以一对临时带支承辊71e为起点,经由第一位置p1及第二位置p2而移送。并且,在移送部72旋转约140°时,如图12所示,移送部72的接触辊72e、72f与第一压出部73及第二压出部74接触并连动。此时,第一压出部73的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及引导销73c将临时带300慢慢地向外周侧压出。第二压出部74虽然通过接触辊72f而连动,但是在该阶段下与临时带300处于非接触状态。

而且,在驱动移送部72旋转而从初始状态开始旋转约165°时,如图13所示,临时带300的前端部移动至第三位置p3。在执行所述处理时,临时带300通过移送部72而拉出至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对应的位置。并且,临时带300通过第一压出部73进一步将因移送而伸展的临时带300的一部分压出,并且以沿着仿照盖带220的排出路径而形成的路径的形状配设并成形。

更具体而言,通过主体板71的外侧支承销机构部71d及第一压出部73的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临时带300成形为以s字状弯曲的形状。此时,在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中,各销73f、73g通过拉伸弹簧73h而维持为初始间隔。并且,在移送部72从初始状态开始旋转了约165°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临时带300通过第二压出部74的引导销74b将因移送而伸展的临时带300的一部分压出,并且以后来与盖带220连结时与该盖带220相对的方式成形为u字状。如此,临时带配设装置70通过使移送部72旋转而使第一压出部73及第二压出部74连动,使临时带300成形为仿照排出路径的预定形状而沿着该预定形状的路径配设并进行保持。

盖带把持装置75是对从基带210剥离的盖带220的前端进行把持的装置。盖带把持装置75安装于在底座61上固定的临时带配设装置70的主体板71。需要说明的是,盖带把持装置75可以安装于在底座34上固定的第二带搬运装置30侧,在要求把持时向正交方向y前进。

盖带把持装置75具有下部件76和上部件77。下部件76及上部件77分别形成为能够对从基带210剥离的盖带220进行把持的块状。下部件76配置于盖带把持装置75的下部。上部件77配置于盖带把持装置75的上部,配置于下部件76的上方。下部件76及上部件77构成为彼此能够分离和抵接。下部件76和上部件77能够在上下方向z上相对移动。下部件76和上部件77在盖带220的把持前彼此分离,在要求该把持时彼此抵接。

并且,盖带把持装置75以能够沿正交方向y进退的方式装配于主体板71。盖带把持装置75相对于主体板71的装配位置是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向搬运方向x侧突出的盖带220的前端部能够进入彼此分离的下部件76与上部件77之间的位置。盖带把持装置75能够通过控制而沿正交方向y进退。盖带把持装置75在盖带220的把持前为了避免妨碍第二压出部74的旋转而后退,在要求该把持时前进成能够把持。下部件76及上部件77在向正交方向y的前进完成之前彼此分离,在该前进完成之后彼此抵接。在进行所述抵接时,在该下部件76与上部件77之间夹着盖带220的前端部并把持。

连结装置80是将通过临时带配设装置70如上述那样保持的临时带300与在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处从载带200的基带210剥离的盖带220的前端侧连结的装置。该连结通过对盖带220与临时带300进行加热粘接而实现。并且,该加热粘接以在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粘接部位的带长度方向的中途形成折线的方式进行。

连结装置80安装于在底座61上固定的临时带配设装置70的主体板71。连结装置80具有带支承部件81和加热部件82。需要说明的是,连结装置80的带支承部件81及加热部件82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取代安装于上述的主体板71而安装于在底座34上固定的第二带搬运装置30侧。在该情况下,安装于第二带搬运装置30侧的连结装置80可以在要求连结时向正交方向y前进。

带支承部件81是在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连结时将两带220、300的前端部彼此以相互重叠的状态进行支承的带按压件。带支承部件81是形成为矩形块状的部件。带支承部件81以能够沿正交方向y进退的方式装配于主体板71。带支承部件81相对于主体板71的装配位置处于通过临时带配设装置70而成形为u字状的临时带300的u字部的内侧,且处于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向搬运方向x侧突出的盖带220的前端部的上方。带支承部件81能够通过控制而沿正交方向y进退。带支承部件81在临时带配设装置70将临时带300保持成沿着预定路径的状态之前为了避免妨碍第二压出部74的旋转而后退,在由临时带配设装置70进行的临时带300的保持后前进成能够支承带220、300。

带支承部件81具有金属部81a和树脂部81b。金属部81a配置于带支承部件81的上部。树脂部81b配置于带支承部件81的下部,固定于金属部81a的下表面。带支承部件81利用树脂部81b的下表面将盖带220的前端部和临时带300的前端部以彼此重叠的状态进行支承。树脂部81b以下表面朝向搬运方向x弯曲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树脂部81b如图14及图15所示的那样在下表面上具有谷形状,该谷形状隔着谷折角部81e形成两个面。

即,树脂部81b的下表面具有水平部81c、斜面部81d和谷折角部81e。水平部81c是大致水平地扩展的朝向下方的下表面。斜面部81d是相对于水平部81c在后方相邻的朝向斜下方的下表面。谷折角部81e形成为在水平部81c与斜面部81d之间沿正交方向y以直线状延伸。树脂部81b形成为在谷折角部81e处水平部81c和斜面部81d经由树脂部81b的主体侧而构成的角度α超过180°,例如为约230°等。

加热部件82是通过在与带支承部件81之间夹住盖带220的前端部和临时带300的前端部而对盖带220和临时带300进行加热粘接的部件。加热部件82是形成为臂状的部件。加热部件82以能够沿上下方向z(具体而言为斜向上下方向)上下移动的方式装配于主体板71。加热部件82以相对于临时带配设装置70的第二压出部74的旋转位置重叠的方式配置于主体板71。该配置位置是在带支承部件81的前进位置处与该带支承部件81重叠的位置。加热部件82能够通过控制而以能够与处于前进位置的带支承部件81分离或抵接的方式沿斜向上下方向移动。加热部件82在上述的加热粘接前位于下方,在要求该加热粘接时向斜上方移动,直至加热部件82的上表面与带支承部件81的下表面抵接为止。

加热部件82具有与带支承部件81的下表面一致的上表面。加热部件82能够利用上表面在与带支承部件81的下表面之间将盖带220的前端部和临时带300的前端部以彼此重叠的状态夹住。加热部件82能够通过控制而使上表面部升温至预定温度(例如170℃)。加热部件82以上表面朝向搬运方向x弯曲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加热部件82在上表面上具有山形状,该山形状隔着山折角部82c形成两个面。

即,加热部件82的上表面具有水平部82a、斜面部82b和山折角部82c。水平部82a是大致水平地扩展的朝向上方的上表面。斜面部82b是相对于水平部82a在后方相邻的朝向斜上方的上表面。斜面部82b形成为与带支承部件81的斜面部81d对应。山折角部82c形成为在水平部82a与斜面部82b之间沿正交方向y以直线状延伸。加热部件82形成为在山折角部82c处水平部82a和斜面部82b经由加热部件82的主体侧而构成的角度β低于180°,例如为约130°等。该角度β以在与上述的树脂部81b的角度α之间合计角度(α+β)为360°的方式设定。

上述的加热部件82在要求加热粘接时移动至与带支承部件81的下表面抵接的斜上方的方向是将带支承部件81的谷折角部81e的角度α及加热部件82的山折角部82c的角度β分别二等分的方向。即,加热部件82在与带支承部件81之间进行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加热粘接时,向将上述的角度α及角度β分别二等分的方向移动。

移载装置90是将与盖带220的前端部连结的临时带300从临时带配设装置70向带式供料器100移载的装置。移载装置90对临时带配设装置70的动作及第二释放装置50的动作进行控制来进行临时带300的移载处理。

接着,使用图16-图24来说明带自动装填装置1的动作。

在带自动装填装置1中,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所示,第一带搬运装置20及第二带搬运装置30、第一释放装置40及第二释放装置50和盖带处理装置60均与供料器保持台10在正交方向y上分离预定距离。并且,盖带处理装置60的临时带配设装置70通过上述的动作而预先使临时带300成形为沿着仿照盖带220的排出路径而形成的路径的形状并保持。需要说明的是,由临时带配设装置70进行的临时带300的成形及保持只要进行至由连结装置80进行的与盖带220的连结为止即可,例如可以与由带式供料器100进行的载带200的搬运同时进行。

在上述的初始状态下,作业者将带式供料器100安置于供料器保持台10。具体而言,将供料器主体110的底面载置于载置部11上的一对支承引导件13之间并夹持,将供料器主体110的定位销及通信连接器向抵接部12的定位部15及通信插孔14中分别插入。并且,将带盘240安装于带盘收纳部120,按压作为带自动装填装置1的控制装置来设置的供料器安置完成按钮。

在所述供料器安置完成按钮被按下时,第一带搬运装置20及第二带搬运装置30分别通过控制而沿向供料器保持台10接近的正交方向y滑动。并且,如图16所示,第一带搬运装置20及第二带搬运装置30分别以引导件21、31的正交方向y的位置与带式供料器100的带传送引导件111的正交方向y的位置相同的方式进行定位。

并且,伴随于第二带搬运装置30的上述的滑动移动,使第一释放装置40滑动。在该情况下,第一释放装置40的第一提升杆41相对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的杆138向工作容许侧插入。并且,在第一释放装置40的支承台42通过控制而沿上下方向z上升时,第一提升杆41将第一带保持部133的杆138抬起。在杆138被抬起时,第一带保持部133以旋转支点133a为中心向上方旋转,因此解除该第一带保持部133与带齿卷盘131之间的保持状态。

在此,作业者从收纳于带盘收纳部120的带盘240中拉出载带200,将该载带200的前端部(具体而言为盖带220的前端部)插入于第一带搬运装置20的引导件21的后端部。在进行所述插入时,在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而检测到盖带220的前端部之后,驱动各齿轮电动机24、33及电动机132。在所述电动机24、33、132被驱动时,载带200向搬运方向x送出并由引导件21、31及带传送引导件111引导,搬运至通过第一带保持部133与带齿卷盘131之间的间隙的位置。

在载带200搬运至第一带保持部133时,停止驱动各电动机24、33、132,并且第一释放装置40的支承台42及第一提升杆41通过控制而下降,第一带保持部133的杆138下降。在杆138下降时,第一带保持部133以旋转支点133a为中心向下方旋转,因此成为在该第一带保持部133与带齿卷盘131之间保持载带200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下电动机132被驱动时,通过使带齿卷盘131旋转而将载带200以该载带200的前端部从第一带保持部133向搬运方向x突出预定量的方式搬运。

接下来,如图17所示,第一带搬运装置20及第二带搬运装置30分别沿从供料器保持台10分离的正交方向y滑动。而且,第二释放装置50沿向供料器保持台10接近的正交方向y滑动。在该情况下,第二释放装置50的第二提升杆51相对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二带保持部143的杆146向工作容许侧插入。并且,在第二释放装置50的支承台52通过控制而沿搬运方向x移动时,通过第二提升杆51而第二带保持部143的臂145在供料器主体110的后端侧处以旋转支点145a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情况下,第二带保持部143的齿轮144从盖带送出机构部140的齿轮141分离,因此解除该齿轮144与齿轮141之间的保持状态。

在盖带送出机构部140的齿轮144与齿轮141被释放的状态下,盖带处理装置60沿向供料器保持台10接近的正交方向y滑动。此时,临时带配设装置70处于使临时带300预先成形为沿着仿照盖带220的排出路径而形成的路径的形状并保持的状态。并且,盖带处理装置60以用临时带配设装置70保持的临时带300的正交方向y的位置与由带式供料器100保持的载带200的正交方向y的位置相同的方式进行定位。

该定位如图18所示的那样以临时带300的前端部位于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向搬运方向x侧突出的盖带220的前端部的下方并且临时带300的前端部与盖带220的前端部相对的方式进行。并且,该定位以盖带把持装置75的下部件76及上部件77隔着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向搬运方向x侧突出的盖带220的前端部并上下相对地配置的方式进行。而且,临时带300中的位于第一压出部73的两个引导销73c之间的部位以通过分离的盖带送出机构部140的齿轮141与第二带保持部143的齿轮144之间的方式进行定位。而且,临时带300中的通过外侧支承销机构部71d及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而弯曲成s字状的部位如图20所示的那样以通过带式供料器100中的盖带传送引导件150的两个导辊151、152之间的方式进行定位。

在上述的定位完成时,通过盖带把持装置75的下部件76和上部件77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把持从带式供料器100的第一带保持部133向搬运方向x侧突出的盖带220的前端部。并且,在该把持前或把持后,连结装置80的带支承部件81沿正交方向y前进成能够支承带220、300。并且,在盖带220的前端部被把持且使带支承部件81前进后,加热部件82向斜上方移动至与带支承部件81的下表面抵接为止。在加热部件82和带支承部件81彼此抵接时,盖带220和临时带300以彼此重叠的状态夹在加热部件82与带支承部件81之间。

在加热部件82被升温的状态下将盖带220和临时带300夹在加热部件82与带支承部件81之间时,该盖带220及临时带300通过该加热部件82而加热。在所述加热完成时,盖带220中在从基带210的剥离时残留于剥离面的粘接剂通过加热处理而软化,再次作为粘接剂起作用。因此,盖带220和临时带300在由加热部件82和带支承部件81夹住的部位处通过粘接剂而粘接并彼此连结。

在盖带220和临时带300彼此连结时,加热部件82向斜下方移动并从带支承部件81分离,并且带支承部件81沿正交方向y后退。而且,解除由移送部72的把持爪72b进行的临时带300的把持。并且,然后将临时带配设装置70保持的临时带300向带式供料器100移载。

具体而言,上述的临时带300的移载通过首先使临时带配设装置70的移送部72沿与从初始状态开始旋转至到达第三位置p3为止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图19中的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来进行。在移送部72沿所述方向进行旋转时,移送部72的接触辊72f从第二压出部74的背面部脱离,由此该第二压出部74通过弹性部件而沿反方向(图19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恢复成初始状态。此时,临时带300与连结的盖带220成为一体,以第一带保持部133为基点而折回180°并向搬运方向x的后方拉拽,并且由外侧支承销机构部71d的销71h进行支承。然后,移载装置90使临时带盘310沿与临时带300的拉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图19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旋转而卷起在第二压出部74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松弛的临时带300。

而且,在移载装置90使临时带盘310沿反方向旋转时,在带式供料器100的带传送机构部130的停止中临时带300的张力增加。在临时带300的张力增加时,如图21所示,克服内侧支承销机构部73b的拉伸弹簧73h的弹性力而两个销73f、73g扩开的同时,临时带300通过带式供料器100的导辊152的两侧。在该情况下,两个销73f、73g保持的临时带300向导辊152移载。同样,外侧支承销机构部71d的销71h向带式供料器100的前端侧移动,销71h保持的临时带300向带式供料器100的导辊151移载。

在将临时带300向带式供料器100移载时,以移载装置90保持临时带300的方式使第二释放装置50进行动作。在进行所述动作时,第二释放装置50的支承台52通过螺旋弹簧147的作用力而沿搬运方向x移动,由此第二带保持部143的臂145在供料器主体110的前端侧处以旋转支点145a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情况下,临时带300保持于第二带保持部143的齿轮144与盖带送出机构部140的齿轮141之间。

并且,盖带处理装置60通过未图示的带切断机在第二带保持部143与临时带盘310之间将临时带300切断。在该切断后,临时带300如图6所示的那样处于移载到带式供料器100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临时带300可能与搬运途中的载带200发生干涉,但是通过以跨越载带200的方式与设于供料器主体110内的缺口部卡定,能够防止与载带200的干涉。

在上述的切断后,盖带处理装置60沿从供料器保持台10分离的正交方向y移动。并且,在上述的切断后,移送部72恢复为初始角度。而且,驱动电动机132并使带齿卷盘131旋转,由此收纳于基带210的元件露头并定位于元件吸附位置l。通过以上动作,由带自动装填装置1进行的载带200相对于带式供料器100的自动安置结束。

在上述的带自动装填装置1中,通过第一带搬运装置20及第二带搬运装置30,能够将载带200从收纳带盘240的带盘收纳部120经由带传送引导件111搬运至带传送机构部130。而且,通过盖带处理装置60,将临时带300在与上述的载带200的盖带220加热粘接的基础上向带式供料器100移载,由此能够将盖带220沿着排出路径向供料器主体110的外面排出。即,根据盖带处理装置60,不用将载带200的盖带220自身直接沿着排出路径配设而能够使用临时带300来使盖带220保持于第二带保持部143。即,能够向带式供料器100自动地装填载带200。

并且,在使盖带220保持于第二带保持部143时,首先将临时带300在沿着仿照盖带220的排出路径而形成的路径配设的基础上与盖带220的前端部连结,然后将该临时带300向带式供料器100移载而将盖带220间接地沿着排出路径配设。因此,在将盖带220沿着排出路径配设时,作为从载带200中拉出盖带220的量,只要有与临时带300粘接的部位的长度量就足够,不需要太长,因此不会过于浪费载带200侧的元件而能够向带式供料器100装填载带200。

并且,连结装置80通过加热处理将盖带220与临时带300彼此连结。该连结使用在从基带210剥离的盖带220的剥离面上残留的粘接剂来进行。即,盖带220与临时带300加热粘接的面为该剥离面。因此,不用使用另外的粘接剂而能够通过再利用残留于剥离面的粘接剂来容易地实现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连结。

而且,由连结装置80进行的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加热粘接通过带支承部件81和加热部件82夹住那些带220、300彼此重叠的部位来进行。以下,将盖带220和临时带300被夹住并加热粘接的部位称为粘接部位s。此时,带220、300夹在带支承部件81的下表面与加热部件82的上表面之间。带支承部件81(具体而言为树脂部81b)的下表面形成为谷形状,该谷形状隔着谷折角部81e形成水平部81c和斜面部81d。并且,加热部件82的上表面形成为山形状,该山形状隔着山折角部82c形成水平部82a和斜面部82b。带支承部件81的谷形状和加热部件82的山形状彼此对应。

带支承部件81和加热部件82将盖带220及临时带300以在带长度方向的中途沿着谷折角部81e及山折角部82c折弯的状态夹住。在进行所述夹住时,在盖带220及临时带300彼此重叠并粘接的粘接部位s的带长度方向的中途形成沿带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折线221、301。盖带220及临时带300各自的粘接部位s的折线221、301在夹住时为向上方突出的山折。

并且,在进行盖带220及临时带300的夹住时,在盖带220中的比粘接部位s靠前端部处残留有非粘接的部位(以下称为前端侧非粘接部222。),并且在临时带300中的比粘接部位s靠前端侧处残留有非粘接的部位(以下称为前端侧非粘接部302。)。这些前端侧非粘接部222、302在上述的夹住时,在对盖带220或临时带300进行把持时必定形成。

在将连结了盖带220的临时带300向带式供料器100移载的过程中,如图22所示,该临时带300与盖带220成为一体,以第一带保持部133为基点而折回180°并向搬运方向x的后方拉拽。在进行所述折回时,盖带220及临时带300各自的粘接部位s的折线221、301为向下方突出的谷折。此时,如图23所示,盖带220的前端侧非粘接部222位于向后方拉拽的临时带300的下方并与该临时带300重叠,因此成为该前端侧非粘接部222的上部被按压的状态。因此,防止盖带220的前端侧非粘接部222向上方浮起。

另一方面,关于临时带300的前端侧非粘接部302,不存在在将临时带300向后方拉拽时对该前端侧非粘接部302的上部进行按压的部件。因此,假设在粘接部位s的带长度方向的中途没有形成折线时,如图24所示,该前端侧非粘接部302向上方浮起。加热粘接当初的盖带220和临时带300的前端部构成的角度γ越大,则该浮起量越大。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临时带300中的粘接部位s的带长度方向的中途形成有折线301。即,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粘接部位s涉及到带长度方向上隔着折线221、301的两侧的区域。在所述构造下,在临时带300向带式供料器100的移载过程中临时带300与盖带220成为一体,以第一带保持部133为基点而折回180°并向搬运方向x的后方拉拽时,通过临时带300的张力而隔着该临时带300及盖带220的折线301、221的带长度方向前后的粘接部位s以消除该折线301、221的方式延长。

即,在将临时带300如上述那样向后方拉拽时,该张力作用于临时带300与盖带220的粘接部位s的整体,因此盖带220的粘接部位s以消除折线221的方式在该带长度方向整个区域以直线状延长。在发生所述盖带220的粘接部位s的拉长时,如图23所示,追随于该拉长,与该盖带220粘接的临时带300的粘接部位s以消除折线301的方式在该带长度方向整个区域以直线状延长。此时,盖带220和临时带300的前端部构成的角度γ也从加热粘接当初的角度开始变小。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加热粘接当初的盖带220和临时带300构成的角度较大,也能够使临时带300中的与折线301相比包括前端侧非粘接部302在内的前端侧降低,由此能够防止临时带300的前端侧非粘接部302向上方浮起或者该浮起量变大。因此,能够抑制以临时带300的前端侧非粘接部302的过大的浮起为起因的与元件装配头的干涉、元件的落下。并且,通过在粘接部位s产生折线来实现临时带300的浮起防止。因此,不需要利用作业者的手工作业(剪切作业)等来消除临时带300的浮起部,因此能够大幅地提高作业性。

并且,由连结装置80进行的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加热粘接通过加热部件82向斜上方移动至该加热部件82的上表面与带支承部件81的下表面抵接为止来进行。该加热部件82的移动在与带支承部件81之间进行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加热粘接时向将带支承部件81的谷折角部81e的角度α及加热部件82的山折角部82c的角度β分别二等分的方向进行。并且,通过加热部件82的上表面与带支承部件81的下表面抵接,盖带220及临时带300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产生折线并且彼此连结。

在该结构下,在连结装置80的带支承部件81和加热部件82彼此抵接时,彼此重叠的盖带220及临时带300处于被在搬运方向x的前后隔着由带支承部件81的谷折角部81e及加热部件82的山折角部82c夹住的部位的两个面以均等的力夹住的状态。因此,在盖带220与临时带300的粘接部位s,即使用较小的力也能够可靠地产生折线221、301。因此,能够使那些粘接部位s的折线221、301成形为期望形状,并且使在进行该成形时需要的结构紧凑化。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了临时带300在与盖带220的连结后可能浮起的结构。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盖带220在与临时带300的连结后可能浮起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加热部件82向斜上方移动。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加热部件82和带支承部件81相对地移动即可,也可以应用于带支承部件81向斜下方移动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带支承部件81配置于连结装置80的上部且加热部件82配置于连结装置80的下部。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带支承部件81配置于连结装置80的下部且加热部件82配置于连结装置80的上部的结构。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带支承部件81形成为具有谷折角部81e的谷形状且加热部件82形成为具有山折角部82c的山形状。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相反地应用于带支承部件81形成为具有山折角部的山形状且加热部件82形成为具有谷折角部的谷形状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各样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带自动装填装置、2:基台、10:供料器保持台、60:盖带处理装置、70:临时带配设装置、75:盖带把持装置、80:连结装置、81:带支承部件、81c:水平部、81d:斜面部、81e:谷折角部、82:加热部件、82a:水平部、82b:斜面部、82c:山折角部、90:移载装置、100:带式供料器、200:载带、210:基带、220:盖带、300:临时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