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槽宽度可调整的电缆线包泡棉成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9420发布日期:2020-02-14 17:5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槽宽度可调整的电缆线包泡棉成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泡棉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槽宽度可调整的电缆线包泡棉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法,利用泡棉将线束电缆粘贴包裹起来以提高线束电缆的抗震性能。该方法是这样子的,先人工将泡棉放在线束电缆上,然后操作工人用手指翻折泡棉,接着沿线束电缆长度方向压接已经对折贴合在线束电缆表面上的泡棉,使其粘牢,或者在工装板上,放置有胶面向上的泡棉,然后工装板上又有定位线束电缆的凹槽,人工放置好泡棉后,再把线束电缆按凹槽位置放置在泡棉胶面上,压紧并使线束电缆正好位于泡棉中心线上,最后拿起线束电缆以及其底下的泡棉,操作工人用手指翻转折叠泡棉,使泡棉压紧并粘贴包裹在线束电缆上。

然而通过上述方法,利用泡棉将线束电缆粘贴包裹起来,不仅很难保证泡棉粘贴包裹线束电缆后边缘对齐且不露胶,还存在加工速度慢,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对不同规格的电缆线进行包泡棉操作,以提高良品率的开槽宽度可调整的电缆线包泡棉成型结构。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槽宽度可调整的包泡棉成型结构,包括底板座,所述底板座上设有左成型部、右成型部以及由前往后逐渐收缩的开槽,所述开槽位于所述左成型部与所述右成型部之间,所述左成型部以及所述右成型部相对一侧之上分别包括呈矩形的前侧壁、呈直角梯形的后侧壁以及折叠部,所述开槽由呈矩形的前底面、呈等腰梯形的后底面、所述前侧壁、所述后侧壁以及所述折叠部构成,所述前侧壁垂直于所述前底面,所述后侧壁垂直于所述后底面,所述折叠部的顶壁由前往后逐渐增大并向下倾斜形成直角三角形,所述折叠部的侧壁由前往后逐渐缩小形成直角梯形,所述折叠部的侧壁垂直于所述后底面,所述后侧壁与所述折叠部的侧壁处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前底面与所述后底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右成型部与所述底板座一体成型,所述左成型部位置可调整地设于所述底板座之上。

优选地,所述左成型部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椭圆形开孔,所述底板座上设有与所述椭圆形开孔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椭圆形开孔与所述螺纹通孔通过螺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右成型部之上设有压线结构,所述压线结构包括基座、旋转杆、连杆以及转轮,所述基座固定设于所述右成型部的上表面,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转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当所述旋转杆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转轮的滚动面与所述后底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相互平行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旋转杆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以及所述右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螺纹孔以及所述通孔之中设有半螺纹螺栓,所述半螺纹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半螺纹螺栓与所述通孔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杆靠近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有拨杆。

优选地,所述右成型部位于所述基座一侧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块。

优选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连杆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直径,所述转轮的中心设有圆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圆孔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凹槽上套设有环形卡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旋转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当底面粘贴有泡棉的电缆线的一端由前往后穿过所述开槽后,操作人员只需将电缆线由前往后拉动使电缆线全部通过所述开槽,即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电缆线进行包泡棉操作。由于对泡棉进行翻折压紧贴合,使泡棉将电缆线粘贴包裹起来的过程是通过所述开槽完成的,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容易出现的露胶以及边缘对不齐的问题,故而可以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一种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另一种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杆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开槽宽度可调整的包泡棉成型结构,包括底板座1,所述底板座1上设有左成型部2、右成型部3以及由前往后逐渐收缩的开槽4,所述开槽4位于所述左成型部2与所述右成型部3之间,所述左成型部2以及所述右成型部3相对一侧之上分别包括呈矩形的前侧壁5、呈直角梯形的后侧壁6以及折叠部7,所述开槽4由呈矩形的前底面40、呈等腰梯形的后底面41、所述前侧壁5、所述后侧壁6以及所述折叠部7构成,所述前侧壁5垂直于所述前底面40,所述后侧壁6垂直于所述后底面41,所述折叠部7的顶壁由前往后逐渐增大并向下倾斜形成直角三角形,所述折叠部7的侧壁由前往后逐渐缩小形成直角梯形,所述折叠部7的侧壁垂直于所述后底面41,所述后侧壁6与所述折叠部7的侧壁处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前底面40与所述后底面41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右成型部3与所述底板座1一体成型,所述左成型部2位置可调整地设于所述底板座1之上。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开槽4由前往后逐渐收缩,所述前底面40呈矩形,所述后底面41呈等腰梯形,所述前侧壁5垂直于所述前底面40,所述后侧壁6垂直于所述后底面41,所述折叠部7的顶壁由前往后逐渐增大并向下倾斜形成直角三角形,所述折叠部7的侧壁由前往后逐渐缩小形成直角梯形,当底面粘贴有泡棉的电缆线从所述开槽4穿过时,所述前侧壁5、所述后侧壁6以及所述折叠部7将起到一个限制成型的作用,先使电缆线左右两侧处在水平位置的泡棉翻转至垂直位置,然后再使已经被翻转至垂直位置的泡棉翻转至水平位置。电缆线穿过所述开槽4后,泡棉会依次将电缆线的左右两侧面以及顶面粘贴包裹起来。

当底面粘贴有泡棉的电缆线的一端由前往后穿过所述开槽4后,操作人员只需将电缆线由前往后拉动使电缆线全部通过所述开槽4,即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电缆线进行包泡棉操作。由于对泡棉进行翻折压紧贴合,使泡棉将电缆线粘贴包裹起来的过程是通过所述开槽4完成的,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容易出现的露胶以及边缘对不齐的问题,故而可以提高良品率。

另外,所述右成型部3与所述底板座1一体成型,所述左成型部2位置可调整地设于所述底板座1之上,通过左右调整所述左成型部2的位置,可以左右调整所述开槽4的宽度,使所述开槽4可以对不同规格型号的电缆线进行包泡棉操作,以提高本包泡棉成型结构的适用性。当然,所述右成型部3也可以不与所述底板座1一体成型,而是位置可调整地设于所述底板座1之上。

优选地,所述左成型部2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椭圆形开孔9,所述底板座1上设有与所述椭圆形开孔9相匹配的螺纹通孔10,所述椭圆形开孔9与所述螺纹通孔10通过螺栓相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椭圆形开孔9的长轴沿左右方向,所述椭圆形开孔9的短轴与所述螺纹通孔10的直径相等,所述螺纹通孔10与所述所述椭圆形开孔9在位置上相互对应,二者通过螺栓相连接。通过所述椭圆形开孔9、所述螺纹通孔10以及螺栓,所述左成型部2位置可调整地设于所述底板座1之上。当需要左右调整所述左成型部2的位置时,只需将螺栓从所述螺纹通孔10中松开取出即可。

优选地,所述右成型部3之上设有压线结构11,所述压线结构11包括基座110、旋转杆111、连杆112以及转轮113,所述基座110固定设于所述右成型部3的上表面,所述旋转杆11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110,所述旋转杆11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112连接,所述转轮11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杆112的另一端,当所述旋转杆111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转轮113的滚动面与所述后底面41贴合。

如图1至图5所示,当底面粘贴有泡棉的电缆线由前往后通过所述开槽4时,利用所述转轮113的重量将电缆线压紧在所述开槽4内,可以避免电缆线位置的松动翘起,以进一步提高电缆线包泡棉的质量和良品率。

优选地,所述基座110包括相互平行的左挡板1100和右挡板1101,所述左挡板1100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旋转杆111靠近所述基座110的一端以及所述右挡板1101上设有通孔,所述螺纹孔以及所述通孔之中设有半螺纹螺栓,所述半螺纹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半螺纹螺栓与所述通孔转动连接。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螺纹孔以及所述通孔之中设有半螺纹螺栓,所述半螺纹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半螺纹螺栓与所述通孔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111可以以所述半螺纹螺栓为中心轴,绕着所述基座110上下转动。通过所述半螺纹螺栓与所述螺纹孔以及所述通孔之间的配合,可以便于使用者对所述旋转杆111进行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旋转杆111靠近所述基座110的上表面设有拨杆12。

如图4、图5以及图7所示,在所述旋转杆111靠近所述基座110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拨杆12,通过所述拨杆12可以更加方便地上下转动所述旋转杆111。当将底面粘贴有泡棉的电缆线穿入所述开槽4之时,可以先利用所述拨杆12将所述压线结构11提起来,然后在电缆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开槽4之后,再把所述压线结构11放下来,如此可以方便工人操作。

优选地,所述右成型部3位于所述基座110一侧的上表面设有凹槽13,所述旋转杆111远离所述基座11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凹槽13相匹配的凸块8。

如图1至图5以及图7所示,通过所述凸块8与所述凹槽13相互配合,可以使所述旋转杆111自然垂落时处在水平位置上,并使所述转轮113的侧面与所述后底面41贴合。

优选地,所述连杆112包括第一连杆1120以及第二连杆1121,所述第一连杆1120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111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120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21的另一端设有环形凹槽1122,所述第一连杆112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杆1121的直径,所述转轮113的中心设有圆孔1130,所述第二连杆1121与所述圆孔1130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凹槽1122上套设有环形卡扣1123。

如图6以及图8所示,所述圆孔1130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连杆1121的直径相等,所述转轮113可以以所述第二连杆1121为轴心自由转动,如此一来,当操作人员拉动电缆线之时,所述转轮113会随之转动起来,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力,方便电缆线的包泡棉操作。在所述第二连杆1121远离所述第一连杆1120的末端之上设置所述环形凹槽1122,所述环形凹槽1122之上套设所述环形卡扣1123,便于现场操作人员对所述转轮113进行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1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旋转杆111。

所述第一连杆1120与所述旋转杆111之间可以通过螺纹与螺孔或者卡扣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旋转杆111,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所述连杆112进行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1121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杆1120之中。

所述第二连杆1121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杆1120之中,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连杆1121在所述第一连杆1120之中的位置,可以调整所述转轮113与所述后底面41之间的相对位置。当所述开槽4宽度调整之时,相应地调整所述第二连杆1121的位置,使所述转轮113的滚动面与所述后底面41的中心线贴合,可以更好地利用所述转轮113的重量将电缆线压紧在所述开槽4内,避免电缆线位置的松动翘起,以进一步提高电缆线包泡棉的质量和良品率。为实现所述第二连杆1121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第一连杆1120之中,可以在所述第一连杆1120的中心钻出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1121的直径相等的通孔,然后在通孔的侧壁中设置两个数量以上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螺栓,利用螺栓对所述第二连杆1121在所述第一连杆1120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松开或者锁紧螺栓,即可以调整所述第二连杆1121在所述第一连杆1120中的位置。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