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2646发布日期:2020-09-18 20:4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力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其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电厂中能够让电力正常运行和输送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电气设备。在建筑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也是整个建筑电力供应的核心。

现有用于建筑的电气设备多采用嵌合安装的方式,即电气柜体嵌合安装于墙体内,以减少楼道或通道的占用,而此种安装的方式易存在散热性稳定,仅依靠柜门上开设的百叶结构无法实现空气在电气柜内的高速流通,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墙体内部的电气柜、电气柜一侧通过合页配合的柜门以及电气柜上方安装的通风顶板,所述电气柜内开设有元件仓,所述柜门的底端对称开设有两组供导风箱安装的安装槽,且安装槽与元件仓相互连通,所述通风顶板朝向柜门的一侧开设有供进风口滤网安装的进风口,且通风顶板的底端构造有一组插接框架,所述电气柜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插接框架安装配合的插接槽,且插接槽与元件仓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风箱包括配合安装槽安装的导风框架以及导风框架一侧安装的封闭框架,所述导风框架的顶端设置有一组电机,且导风框架内设置有配合电机电机轴的轮式风扇。

优选的,所述导风框架的上端面远离封闭框架的一侧设置有一组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顶端抵接安装槽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封闭框架内开设有供出风口滤网安装的引风槽,所述出风口滤网远离电气柜的一侧斜向设置有多组百叶,多组所述百叶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封闭框架的四角开设有供紧固螺栓配合的第一螺纹孔,且导风框架的四角开设有供紧固螺栓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镶嵌有吸附导风框架的磁石结构,且安装槽朝向电气柜内元件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电源线路的电路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电气柜顶部由通风顶板封闭,得益于进风口滤网的设置实现外部气流与电气柜内元件仓的连通,配合安装槽实现气流自上而下的连通;导风箱在安装槽位置的加装实现内部气流经轮式风扇的导出,使得内部形成负压便于进风口滤网处气流向元件仓内的流动,加速气流导通实现循环散热,保证散热效果;安装槽内采用磁石吸附导风箱的导风框架,便于导风框架的拆卸安装,便于实现拆卸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柜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箱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电气柜、2柜门、201安装槽、3通风顶板、301进风口滤网、4导风箱、5插接框架、501插接槽、6导风框架、601阻隔板、7封闭框架、701引风槽、702出风口滤网、703百叶、8电机、801轮式风扇、9紧固螺栓、901第一螺纹孔、902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墙体内部的电气柜1、电气柜1一侧通过合页配合的柜门2以及电气柜1上方安装的通风顶板3,所述电气柜1内开设有元件仓,所述柜门2的底端对称开设有两组供导风箱4安装的安装槽201,且安装槽201与元件仓相互连通,所述通风顶板3朝向柜门2的一侧开设有供进风口滤网301安装的进风口(进风口滤网301的设置防止外部灰尘进入),且通风顶板3的底端构造有一组插接框架5,所述电气柜1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插接框架5安装配合的插接槽501,且插接槽501与元件仓相互连通,电气柜1顶部由通风顶板3封闭,得益于进风口滤网301的设置实现外部气流与电气柜1内元件仓的连通,配合安装槽201实现气流自上而下的连通,导风箱4在安装槽201位置的加装实现内部气流经轮式风扇801的导出,使得内部形成负压便于进风口滤网301处气流向元件仓内的流动,加速气流导通实现循环散热,保证散热效果。

具体的,所述导风箱4包括配合安装槽201安装的导风框架6以及导风框架6一侧安装的封闭框架7,所述导风框架6的顶端设置有一组电机8,且导风框架6内设置有配合电机8电机轴的轮式风扇801。

具体的,所述导风框架6的上端面远离封闭框架7的一侧设置有一组阻隔板601,所述阻隔板601的顶端抵接安装槽201的顶端。

具体的,所述封闭框架7内开设有供出风口滤网702安装的引风槽701,所述出风口滤网702远离电气柜1的一侧斜向设置有多组百叶703,多组所述百叶703等距设置,出风口滤网702的设置防止外部灰尘进入。

具体的,所述封闭框架7的四角开设有供紧固螺栓9配合的第一螺纹孔901,且导风框架6的四角开设有供紧固螺栓9配合的第二螺纹孔902。

具体的,所述安装槽201内镶嵌有吸附导风框架6的磁石结构,且安装槽201朝向电气柜1内元件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电源线路的电路接口(具体实施时,电路接口的型号可按使用需求选用),安装槽201内采用磁石吸附导风箱4的导风框架6,便于导风框架6的拆卸安装,便于实现拆卸检修。

工作原理,该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在电气元件安装于电气柜1的元件仓内后,只需将通风顶板3通过插接框架5与插接槽501的配合安装于电气柜1的上方,再将导风箱4安装于柜门2的安装槽201内,连接电机8的电源,开启电机8时电机轴带动轮式风扇801旋转实现导风,将元件仓底部的空气经轮式风扇801旋转从引风槽701处排出,使得元件仓形成负压从而实现进风口滤网301处气流自上而下的进入,气流贯穿整组电气柜1内的元件仓带走电气元件的热量,实现有效的导风散热,该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有效解决墙内电气柜的散热问题,实现内外气流的连通并提高散热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墙体内部的电气柜(1)、电气柜(1)一侧通过合页配合的柜门(2)以及电气柜(1)上方安装的通风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1)内开设有元件仓,所述柜门(2)的底端对称开设有两组供导风箱(4)安装的安装槽(201),且安装槽(201)与元件仓相互连通,所述通风顶板(3)朝向柜门(2)的一侧开设有供进风口滤网(301)安装的进风口,且通风顶板(3)的底端构造有一组插接框架(5),所述电气柜(1)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插接框架(5)安装配合的插接槽(501),且插接槽(501)与元件仓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箱(4)包括配合安装槽(201)安装的导风框架(6)以及导风框架(6)一侧安装的封闭框架(7),所述导风框架(6)的顶端设置有一组电机(8),且导风框架(6)内设置有配合电机(8)电机轴的轮式风扇(8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框架(6)的上端面远离封闭框架(7)的一侧设置有一组阻隔板(601),所述阻隔板(601)的顶端抵接安装槽(201)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框架(7)内开设有供出风口滤网(702)安装的引风槽(701),所述出风口滤网(702)远离电气柜(1)的一侧斜向设置有多组百叶(703),多组所述百叶(703)等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框架(7)的四角开设有供紧固螺栓(9)配合的第一螺纹孔(901),且导风框架(6)的四角开设有供紧固螺栓(9)配合的第二螺纹孔(9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01)内镶嵌有吸附导风框架(6)的磁石结构,且安装槽(201)朝向电气柜(1)内元件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电源线路的电路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安装于墙体内部的电气柜、电气柜一侧通过合页配合的柜门以及电气柜上方安装的通风顶板,所述电气柜内开设有元件仓,所述柜门的底端对称开设有两组供导风箱安装的安装槽,且安装槽与元件仓相互连通,所述通风顶板朝向柜门的一侧开设有供进风口滤网安装的进风口,且通风顶板的底端构造有一组插接框架,所述电气柜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插接框架安装配合的插接槽,且插接槽与元件仓相互连通,导风箱包括配合安装槽安装的导风框架以及导风框架一侧安装的封闭框架,导风框架的顶端设置有一组电机。该建筑电气设备散热装置,有效解决墙内电气柜的散热问题,实现内外气流的连通并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振
技术研发日:2020.04.17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