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83389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使用电感和可变电容的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经设计了各种利用电感和电容的谐振频率设定通频带和衰减带的谐振电路,以及各种包含多级该谐振电路的高频滤波器。作为这种谐振电路和高频滤波器,已经设计了各种可调整其特性的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另外,谐振电路和滤波器的特性是指例如通带特性或衰减特性、插入损失等。
[0003]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包括可变电容,利用可变电容的电容变化调整其特性。
[0004]例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图12所示的变频滤波器。图12是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I所述的变频滤波器的电路图。以往的变频滤波器1P包括第一、第二 LC并联谐振电路,每个并联谐振电路包括电感20P、可变电容3IP和电容32P。这些LC并联谐振电路连接在传输线和地线之间,而传输线连接第一输入输出端子Pl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P2。电容401连接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子Pl和第一 LC并联谐振电路同传输线的连接点之间。电容402连接在第二输入输出端子P2和第二 LC并联谐振电路同传输线的连接点之间。第一 LC并联谐振电路同传输线的连接点和第二 LC并联谐振电路同传输线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耦合电容410。
[0005]专利文献I记载的变频滤波器,通过第一、第二 LC并联谐振电路的可变电容的电容变化,调整通频带的频率和衰减极的频率。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1815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但是,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变频滤波器有以下问题。图13是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I所述的变频滤波器的通带特性图。图13中,实线表示将通频带设定为400MHz频带的情形,虚线表示将通频带设定为520MHz频带的情形。另外,图13中,BWflp表示将通频带设定为400MHz频带时的通频带宽。BWf2p表示将通频带设定为520MHz频带时的通频带宽。并且,Bffflp?示出了将400MHz频带下设定的通频带宽重叠至520MHz频带的状态。
[0008]如图13所示,通频带宽BWflp、Bffflp?与通频带宽BWf2p相比较宽。
[0009]由此,专利文献I记载的电路结构所构成的变频滤波器,根据设定的频带不同,通频带宽发生变化。
[0010]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其在设定的多个通频带中,通频带宽几乎不发生变化。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1]本发明的变频谐振电路,包括:一端与传输线连接的第一电感;与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 LC串联电路,该第一 LC串联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和可变电容;与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 LC串联电路,该第二 LC串联电路包括第三电感和固定电容。第一 LC串联电路和第二 LC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在第一电感和地线之间。第二电感和第一电感进行正耦合的相互感应。
[0012]采用这种电路结构,可变电容的电容变化使通频带的频率变化时,频带的带宽几乎不发生变化。
[0013]并且,该发明的变频谐振电路中,第二 LC串联电路中优选地包括第四电感,该第四电感与第三电感和固定电容串联连接。
[0014]该结构中,通频带的高频侧可设置衰减极。因此,通频带高频侧的衰减特性能表现陡峭性。
[0015]另外,该发明的变频滤波器可以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的变频谐振电路,连接多个变频谐振电路的传输线上连接有谐振器间耦合元件。
[0016]该结构中,所需频率区域的通带特性的可变范围能更易实现。
[0017]另外,该发明的变频滤波器可以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包括多个有所述第四电感的变频谐振电路。连接多个变频谐振电路的传输线上连接有谐振器间耦合元件。多个变频谐振电路的第四电感至少部分由一个电感构成。
[0018]该结构中,构成多个谐振电路的构成要素部分共享,从而在实现所需特性的同时还可实现小型化。
[0019]另外,该发明的变频滤波器中谐振器间耦合元件为电容。
[0020]另外,该发明的变频谐振电路可以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变频谐振电路由多个电介质层堆积形成的层叠体构成。通过在层叠体形成导电图案,第一 LC串联电路和第二 LC串联电路中可变电容以外的部分被形成。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由螺旋状的导电图案形成,该螺旋状的导电图案的中心轴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第一电感的螺旋形状的中央开口和第二电感的螺旋形状的中央开口至少一部分重叠。构成固定电容的导电图案和构成谐振器间耦合元件的导电图案包夹着构成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层。
[0021]这种结构能抑制固定电容和谐振器间耦合元件之间不必要的耦合。
[0022]另外,该发明的变频谐振电路可以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变频谐振电路,在构成固定电容的导电图案以及构成谐振器间耦合元件的导电图案中,与构成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层最近的层上,在与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螺旋形状的中央开口未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构成固定电容的导电图案和构成谐振器间耦合元件的导电图案。
[0023]该结构中,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中央开口的两端未被导电图案阻塞,使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特性得到提高。
[0024]另外,该发明的变频滤波器可以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变频滤波器由多个电介质层堆积形成的层叠体构成。通过在层叠体形成导电图案,构成了第一 LC串联电路和第二 LC串联电路中可变电容以外的部分。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由螺旋状的导电图案形成,该螺旋状的导电图案的中心轴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第一电感的螺旋形状的中央开口和第二电感的螺旋形状的中央开口至少一部分重叠。
[0025]该结构中,具有所述电路结构和特性的变频滤波器的一部分通过层叠体结构可实现小型化。
[0026]另外,该发明的变频滤波器中,第三电感优选由与层叠方向平行地延伸的过孔导体形成。
[0027]该结构中,可抑制第三电感同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之间不必要的耦合。
[0028]另外,该发明的变频滤波器可以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变频滤波器由多个电介质层层叠形成的层叠体构成。通过在层叠体形成导电图案,形成第一 LC串联电路和第二 LC串联电路的可变电容以外的部分。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由螺旋状的导电图案形成,该螺旋状的导电图案的中心轴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第一电感的螺旋形状的中央开口和第二电感的螺旋形状的中央开口至少一部分重叠。第四电感的多个谐振电路部中的独立部分和共享部分,由延伸方向大体呈直角正交的导电图案形成。
[0029]该结构中,第四电感的独立部和共享部之间不必要的耦合得到抑制。
[0030]另外,该发明的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中,形成第三电感的导电图案的延伸方向,优选与形成第四电感的导电图案的延伸方向大体呈直角正交。
[0031 ] 该结构中,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之间不必要的耦合得到抑制。
[0032]另外,该发明的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中,第一电感的卷绕方向和第二电感的卷绕方向相同。
[0033]该结构中,能容易形成实现正耦合的相互感应的导电图案。
发明效果
[0034]通过该发明,对于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设定的多个通频带中的通频带宽几乎不发生变化。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谐振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谐振电路的通带特性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滤波器的通带特性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滤波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滤波器的层叠体的各层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的元件值设定方法的举例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谐振电路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滤波器的通带特性图。
图11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滤波器的层叠体的各层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I所示的变频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13是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I所示的变频滤波器的通带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谐振电路的电路图。
[0037]如图1所示,变频谐振电路10包括:第一输入输出端子P1,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P2。第一输入输出端子Pl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P2通过高频信号传输线连接。在传输线和地线之间,连接有电感21 (相当于第一电感)和第一、第二 LC串联电路组成的谐振电路部
rco
[0038]更具体的说,电感21的一端和传输线连接。电感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 LC串联电路和第二 LC串联电路的并联电路与地线连接。
[0039]第一 LC串联电路是由电感22 (相当于第二电感)和可变电容31串联连接形成的电路构成。电感22的一端与电感2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22的另一端和可变电容31的一端连接。可变电容31的另一端和地线连接。
[0040]第二 LC串联电路是由电感23 (相当于第三电感)和固定电容32串联连接形成的电路构成。电感23的一端与电感2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23的另一端和固定电容32的一端连接。固定电容32的另一端和地线连接。
[0041]电感21和电感22设置为可发生正耦合的相互感应。
[0042]使用像这样的电路构成,能形成具有一定带宽的通频带的谐振电路。并且,通过可变电容31的电容变化,能够移动变频谐振电路10中的通频带的频率。
[0043]具体的电路结构中,两个LC串联电路相对于电感21并联连接,这些电路连接在传输线和地线之间,并且,其中一个LC串联电路具有可变电容31,与该可变电容31串联连接的电感22和电感21之间发生正耦合的相互感应。由此,通频带的频率即便发生变化,带宽也能几乎不发生改变。
[0044]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频谐振电路的通带特性图。
[0045]图2中,实线表示将通频带设定为400MHz频带的情形,虚线表示将通频带设定为520MHz频带的情形。另外,图2中,BWrfl表示将通频带设定为400MHz频带时的通频带宽。Bffrf2表示将通频带设定为520MHz频带时的通频带宽。并且,BWrfl’示出了将400MHz频带下设定的通频带宽重叠至520MHz频带的状态。
[0046]如图2所示,400MHz频带下设定的通频带BWrfl (BWfl’)的频率宽度也好,520MHz频带下设定的通频带BWrf2的频率宽度也好,两者大致相同。由此,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中的变频谐振电路10的结构,通频带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