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788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包括电器柜门和与电器柜门,电器柜壳,电器柜腔,百叶窗,控制模块和制冷装置以及除潮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潮湿度传感器,制冷装置的上端口通过第一进风管从电器柜壳的上端面连通于电器柜腔,制冷装置的连通于电器柜腔,除潮装置的上端口通过第二进风管连通于第一进风管,除潮装置的下端口通过第二出风管连通于第一出风管,第一进风管内设置有循环泵,第二进风管内设置有风机,本发明管路较少,方便安装放置,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的目的;可迅速、及时、尽量多抽取柜腔内高温潮湿气体,从而达到直接、有效,快速散热、防潮的目的。
【专利说明】
一种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配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
【背景技术】
[0002]电器柜里有很多的电器元件与线路,在工作的工程中,电器柜中的电器元器件与线路会发出热量,外界空气中的潮湿气体也会进入电器柜,电器元件与线路很容易由于掉落的温湿气体的积聚而引起短路,如果热量、潮湿气体不及时散发出去,不仅会使得电器元器件无法正常运转,而且有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0003]现有的电器柜有的也有散热防潮装置,但是在电器柜容积较大时,现有的电器柜散热速度慢,散热不及时,效果不明显的缺点就凸显出来,还有的自动散热装置结构和控制系统都比较复杂,管路较多,安装放置不便,整体成本也较高,而多数部件都设置在电器柜内部,占据电器柜的空间,给维修安装带来了不便,而散热部件大多是一体化设计,不能单独拆卸维修或者使用,这也增加了维修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0004]针对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能快速,及时,高效散热防潮的电器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包括电器柜门和与电器柜门一端连接的电器柜壳以及由电器柜壳内表面所形成的电器柜腔还包括设置于电器柜壳外部的百叶窗,控制模块和制冷装置以及除潮装置,设置于电器柜腔内的潮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装置的上端口通过第一进风管从电器柜壳的上端面连通于电器柜腔,制冷装置的下端口通过第一出风管从电器柜壳的下端面连通于电器柜腔,除潮装置的上端口通过第二进风管连通于第一进风管,除潮装置的下端口通过第二出风管连通于第一出风管,第一进风管内设置有循环栗,第二进风管内设置有风机。
[0006]所述制冷装置设置于电器柜壳的外部的背面中部的位置处,除潮装置平行设置于制冷装置的右侧,控制面板设置于制冷装置和除潮装置的中间位置。
[0007]所述循环栗,风机,制冷装置,除潮装置和潮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连接。
[0008]所述潮湿度传感器设置于于电器柜腔内底部左侧;温度感应器设置电器柜腔内底部右侧。
[0009]所述百叶窗设置于电器柜壳的外部侧面的中部位置,百叶窗设置在电器柜壳的至少一个面上。
[0010]所述制冷装置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接第一进风管和第一出风管,第一进风管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通电器柜壳的上端,第一出风管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通电器柜壳的下端;除潮装置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接第二进风管和第二出风管。
[0011 ]该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制的冷装置,除潮装置及相关进风、出风管都设置在柜壳外部,管路直接连通制冷装置,除潮装置和电柜腔,能直接从电柜腔内抽排气体,解决了制冷装置、除潮装置抽取气体的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管路长度相对较短,减少了制冷装置、除潮装置抽取气体的时间,所以能达到直接、高效,快速散热防潮的目的,而且散热,除潮部件不占用电器柜腔内的体积,且管路较少,结构简单,配置合理,解决了不方便安装放置的问题,各散热,防潮部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外部,能解决不便于维修、不方便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百叶窗设置在侧面中部位置,当制冷装置工作时可先抽送腔内高温、潮湿的气体,抽送气体使得上下气体逐渐形成对流,百叶窗逐渐抽取外界气体,百叶窗设置在侧面中部使得制冷装置刚开始抽取高温、潮湿气时候,可及时、尽量多抽取柜腔内高温、潮湿气体,从而也加快了散热、防潮速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5]如图1、2所不的一种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包括电器柜门I和与电器柜门I一端连接的电器柜壳2以及由电器柜壳2内表面所形成的电器柜腔3,还包括设置于电器柜壳2外部的百叶窗4,控制模块8和制冷装置5以及除潮装置11,循环栗15,风机14,制冷装置5,除潮装置11和潮湿度传感器9以及温度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8连接,潮湿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电器柜腔3内,制冷装置5的上端口通过第一进风管6从电器柜壳2的上端面连通于电器柜腔3,制冷装置5的下端口通过第一出风管7从电器柜壳2的下端面连通于电器柜腔3,除潮装置11的上端口通过第二进风管13连通于第一进风管6,除潮装置11的下端口通过第二出风管12连通于第一出风管7,第一进风管6内设置有循环栗15,第二进风管13内设置有风机14。
[0016]制冷装置5设置于电器柜壳2的外部的背面中部的位置处,除潮装置11平行设置于制冷装置5的右侧或左侧,控制面板8设置于制冷装置5和除潮装置11的中间位置。制冷装置5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接第一进风管6和第一出风管7,第一进风管6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通电器柜壳2的上端,第一出风管7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通电器柜2的下端;除潮装置11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接第二进风管13和第二出风管12,密封材料可选用生料带,或O形圈,螺纹密封固定连接方式不仅保证管路密封不漏气,而且便于拆装,方便维修和循环使用。
[0017]潮湿度传感器9设置于于电器柜腔3内底部左侧,潮湿度传感器9不少于一个时需均匀分布于电器柜腔3内各关联位置;温度感应器10设置电器柜腔3内底部右侧。温度感应器10不少于一个时均勾分布于电器柜腔3内各关联位置。
[0018]百叶窗4设置于电器柜壳2的外部侧面的中部位置,百叶窗4设置在电器柜壳2的至少一个面上。百叶窗也可设置为散热孔或其他散热形式。
[0019]当电器柜腔内温度较高时,电器柜重复散热流程:温度感应器10传递信号给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传递控制信号使制冷装置5,循环栗15开始工作,电器柜腔3内高温气体经第一出口管7进入制冷装置5,制冷装置5产生的低温气体经过进口管6进入电器柜腔3,在此期间电柜腔3内气流不断交换,散热孔4则根据气流情况不断从外界吸取或排除空气,从而使得电柜腔3高温气体迅速被低温气体替换,直至电柜腔3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制冷装置5停止工作。
[0020]当电器柜腔内潮潮湿度较高时,电器柜重复除潮湿流程:潮湿度传感器9传递信号给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传递控制信号使除潮湿装置11,风机14开始工作,电器柜腔3内潮湿气体经的第一出口管7进入第二出口管12进入除潮装置11,除潮装置11产生的干燥气体经过第二进口管13就进入第一进口管6再进入电器柜腔3,在此期间电柜腔3内气流不断交换,散热孔4则根据气流情况不断从外界吸取或排除空气,从而使得电柜腔3潮湿度气体迅速被干燥气体替换,直至电柜腔3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除潮装置11停止工作。
[0021]当电器柜腔内温度和潮湿度都较高时,电器柜腔同时重复以上两种散热除湿工作流程从而达到散热、防潮的技术目的。
【主权项】
1.一种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包括电器柜门(I)和与电器柜门(I) 一端连接的电器柜壳(2)以及由电器柜壳(2)内表面所形成的电器柜腔(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电器柜壳(2)外部的百叶窗(4),控制模块(8)和制冷装置(5)以及除潮装置(11),设置于电器柜腔(3)内的潮湿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所述制冷装置(5)的上端口通过第一进风管(6)从电器柜壳(2)的上端面连通于电器柜腔(3),制冷装置(5)的下端口通过第一出风管(7)从电器柜壳(2)的下端面连通于电器柜腔(3),除潮装置(11)的上端口通过第二进风管(13)连通于第一进风管(6),除潮装置(11)的下端口通过第二出风管(12)连通于第一出风管(7),第一进风管(6)内设置有循环栗(15),第二进风管(13)内设置有风机(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5)设置于电器柜壳(2)的外部的背面中部的位置处,除潮装置(11)平行设置于制冷装置(5)的右侧,控制面板8设置于制冷装置(5)和除潮装置(11)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栗(15),风机(14),制冷装置(5),除潮装置(11)和潮湿度传感器(9)以及温度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湿度传感器(9)设置于于电器柜腔(3)内底部左侧;温度感应器(10)设置电器柜腔(3)内底部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4)设置于电器柜壳(2)的外部侧面的中部位置,百叶窗(4)设置在电器柜壳(2)的至少一个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散热防潮电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5)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接第一进风管(6)和第一出风管(7),第一进风管(6)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通电器柜壳(2)的上端,第一出风管(7)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通电器柜壳(2)的下端;除潮装置(11)以螺纹密封固定的方式连接第二进风管(13)和第二出风管(12)。
【文档编号】H05K5/02GK105960125SQ201610418366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蔡建峰
【申请人】蔡建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