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6715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被配置有由电板围成的封闭式侧壁,该电板与壳体构建出供内部器件容置的封闭的腔室;在腔室内配置有恒温控制模块,该模块包括测温器件、第一MCU单元、附着于电板的薄膜加热片,其中第一MCU单元依据测温器件输出的检测信号获得腔室内温度的信息,还依据该信息控制薄膜加热片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其中该内部器件、恒温控制模块由该电板供电。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利用电板自身的发热效应,将电板设计成带封闭腔室的一种结构,从而保证位于腔室中的内部器件即使在寒冷的环境里也可稳定运行。
【专利说明】
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精密仪器,特别涉及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
【背景技术】
[0002]干扰定向分析仪,是用于定点的无线电监测与无线电干扰分析的信号分析仪的设备。
[0003]随着该设备应用范围拓宽,定点使用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被开发出,并逐步地投放于市场。相较于传统的干扰定向分析仪,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不受地域限制,可在各地使用,拥有明显的便利性。
[0004]但同时,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也存在缺点,首先,出于实际用电需求和便利性考虑,使内置电源容量够用即可,而不会一味地加大其容量,从而控制内置电源的体积和分析仪的体积;其次,更好的便利性也意味分析仪使用环境的多样化,分析仪被投入各地使用的情况增加,如赤道附近,如极地附近,以极地为例,寒冷的环境势必影响分析仪内部器件性能,甚至使分析仪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利用电板自身的发热效应,将电板设计成带封闭腔室的一种结构,从而保证位于腔室中的内部器件即使在寒冷的环境里也可稳定运行。
[0006]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种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被配置有由电板围成的封闭式侧壁,该电板与壳体构建出供内部器件容置的封闭的腔室;
在腔室内配置有恒温控制模块,该模块包括测温器件、第一 MCU单元、附着于电板的薄膜加热片,其中第一 MCU单元依据测温器件输出的检测信号获得腔室内温度的信息,还依据该信息控制薄膜加热片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
其中该内部器件、恒温控制模块由该电板供电。
[000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电板与壳体构建出腔室容置内部器件,电板在正常使用时会产热,利用电板自身的发热效应,为内部器件供热,这是最节能的一种方式,不会增加对电板容量的要求,也不会增大仪器体积;另外,当电板的发热效应仍无法供热需求时,启用薄膜加热片产热,同时配合恒温控制模块中的其他器件,使腔室内的温度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封闭式的并将所述电板容纳于其形成的封闭区域内的保温板;
所述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位于保温板形成的封闭区域外的热电材料、位于腔室内的第二 MCU单元,在第二 MCU单元控制下,利用热电材料经热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对电板充电。
[0010]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保温板可防止由电板或薄膜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向腔室以外的范围扩散,提高能量利用率;另外,若热量向外扩散,可利用热电材料将其转换成电能,回给电板,提高能量利用率。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外部被配置有太阳能板,在第二MCU单元控制下,利用太阳能板经光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对电板充电。
[0012]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利用光线,将其转换成电能,蓄于电板。
[0013]优选的:热电材料对电板充电的充电路径与太阳能板对电板充电的充电路径相独立,在第二 MCU单元控制下,可同时为电板充电。
[001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充电手段多样化,且彼此独立,这样可降低对电板容量的要求,理论上可将仪器体积做得更小。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电板包括被配置于壳体一上的电板一和被配置于壳体二上的电板二,所述电板一表面和电板二表面均附着有所述薄膜加热片,电板一的轮廓与电板二相同,电板一与电板二在对接时构建出所述腔室;
所述电板一用于对接的端部部分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凸棱式电极,所述电板二用于对接的端部部分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式电极,其中凸棱式电极与凹槽式电极的外形适配且极性相反;
电板一和电板二共同为内部器件、恒温控制模块供电。
[001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壳体设置为由壳体一和壳体二实现对接,方便内部器件装卸。其次,米用电板一与电板二对接,第一方面,相对于一整块电板,不管电板一还是电板二都具有更小的体积,因此提高了装配方面的灵活性;第二方面,利用电板一和电板二共同为薄膜加热片供电,避免了在单独供电情况下,电板一和电板二中的其一电量耗尽而造成所对应的部分薄膜加热片无法正常工作,进而造成腔室内供热不匀均;第三方面,采用了凸棱式电极和凹槽式电极对接,一来提高了电板一与电板二连接的稳定性,二来增强了由电板一与电板二所形成腔室的气密性,可减少腔室内的热量向外扩散。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封闭式的并将所述电板一、电板二容纳于其形成的封闭区域内的保温板;
所述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位于保温板形成的封闭区域外的热电材料、位于腔室内的第二MCU单元,在第二M⑶单元控制下,利用热电材料经热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对电板一、电板二充电。
[001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保温板可防止由电板一、电板二或薄膜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向腔室以外的范围扩散,提高能量利用率;另外,若热量向外扩散,可利用热电材料将其转换成电能,回给电板一、电板二,提高能量利用率。
[0019]优选的:所述壳体外部被配置有太阳能板,在第二MCU单元控制下,利用太阳能板经光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对电板一、电板二充电。
[0020]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利用光线,将其转换成电能,蓄于电板一、电板二。
[0021]优选的:热电材料对电板一、电板二充电的充电路径与太阳能板对电板一、电板二充电的充电路径相独立,在第二 MCU单元控制下,可同时为电板一、电板二充电。
[0022]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充电手段多样化,且彼此独立,这样可降低对电板一、电板二容量的要求,理论上可将仪器体积做得更小。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实施例一中干扰定向分析仪的透视图;
图2a是图1中干扰定向分析仪的正视图;
图2b是沿图2a中A-A剖线的剖面图;
图3a是实施例二中干扰定向分析仪的透视图;
图3b是图3a中的A部放大图;
图4a是图3a中干扰定向分析仪的正视图;
图4b是沿图4a中A-A剖线的剖面图。
[0024]图中,11、壳体一;12、壳体二;2、电板;21、电板一;211、凸棱式电极;22、电板二;221、凹槽式电极;3、腔室;41、测温器件;42、芯片;43、薄膜加热片;5、保温板;6、热电材料;
7、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a和图2b,一种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包括壳体、电板2;电板2围成的封闭式侧壁,与壳体构建出封闭的腔室3,仪器的内部器件容置于该腔室3内;
在腔室3内还容置有由测温器件41、第一 MCU单元、薄膜加热片43等构成的恒温控制模块,其中,测温器件41用于检测腔室3内的温度,并输出相关的检测信号,第一MCU单元依据测温器件41输出的检测信号获得腔室3内温度的信息,还依据该信息控制附着于电板2的薄膜加热片43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
[0026]这样,首先,利用电板2与壳体构建出腔室3容置内部器件,电板2在正常使用时会产热,利用电板2自身的发热效应,为内部器件供热,这是最节能的一种方式,不会增加对电板2容量的要求,也不会增大仪器体积;另外,当电板2的发热效应仍无法供热需求时,启用薄膜加热片43产热,同时配合恒温控制模块中的其他器件,使腔室3内的温度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0027]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形成封闭区域的保温板5,电板2容纳于该封闭区域内,热电材料6位于封闭区域外,利用热电材料6经热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可对电板2充电,这一过程由第二 MCU单元控制。壳体外部还被配置有太阳能板7,利用太阳能板7经光电转换产生的电能也可对电板2充电,这一过程由第二MCU单元控制。热电材料6对电板2充电的充电路径与太阳能板7对电板2充电的充电路径相独立,在第二MCU单元控制下,可同时为电板2充电。其中,第二MCU单元与第一MCU单元同属一块芯片42,位于腔室3内。
[0028]这样,首先,利用保温板5可防止由电板2或薄膜加热片43产生的热量向腔室3以外的范围扩散,提高能量利用率;其次,若热量向外扩散,可利用热电材料6将其转换成电能,回给电板2,提高能量利用率;还可利用光线,将其转换成电能,蓄于电板2;综上,充电手段多样化,且彼此独立,可降低对电板2容量的要求,理论上可将仪器体积做得更小。
[0029]实施例二:
参照图3a、图3b、图4a和图4b,一种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包括壳体一 11和壳体二 12,在壳体一11和壳体二12上分别配置有电板一21和电板二22,电板一21的轮廓与电板二22相同,电板一21与电板二22在对接时构建出腔室3;其中,电板一21用于对接的端部部分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凸棱式电极211,电板二22用于对接的端部部分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式电极221,凸棱式电极211与凹槽式电极221的外形适配且极性相反;在腔室3内配置有恒温控制模块,该模块包括测温器件41、第一M⑶单元、附着于电板一 21和电板二 2 2表面的薄膜加热片43,其中第一MCU单元依据测温器件41输出的检测信号获得腔室3内温度的信息,还依据该信息控制薄膜加热片43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其中该内部器件、恒温控制模块由该电板一 21和电板二 22供电。
[0030]这样,首先,将壳体设置为由壳体一11和壳体二 12实现对接,方便内部器件装卸。其次,米用电板一21与电板二 22对接,第一方面,相对于一整块电板2,不管电板一 21还是电板二 22都具有更小的体积,因此提高了装配方面的灵活性;第二方面,利用电板一 21和电板二22共同为薄膜加热片43供电,避免了在单独供电情况下,电板一21和电板二22中的其一电量耗尽而造成所对应的部分薄膜加热片43无法正常工作,进而造成腔室3内供热不匀均;第三方面,采用了凸棱式电极211和凹槽式电极221对接,一来提高了电板一21与电板二22连接的稳定性,二来增强了由电板一21与电板二22所形成腔室3的气密性,可减少腔室3内的热量向外扩散。
[0031]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形成封闭区域的保温板5,电板一21、电板二22容纳于该封闭区域内,热电材料6位于封闭区域外,利用热电材料6经热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可对电板一 21、电板二22充电,这一过程由第二MCU单元控制。壳体外部还被配置有太阳能板7,利用太阳能板7经光电转换产生的电能也可对电板一21、电板二22充电,这一过程由第二MCU单元控制。热电材料6对电板一 21、电板二 22充电的充电路径与太阳能板7对电板一 21、电板二 22充电的充电路径相独立,在第二MCU单元控制下,可同时为电板一21、电板二22充电。其中,第二MCU单元与第一MCU单元同属一块芯片42,位于腔室3内。
[0032]这样,首先,利用保温板5可防止由电板一21、电板二22或薄膜加热片43产生的热量向腔室3以外的范围扩散,提高能量利用率;其次,若热量向外扩散,可利用热电材料6将其转换成电能,回给电板一21、电板二22,提高能量利用率;还可利用光线,将其转换成电能,蓄于电板一 21、电板二 22;综上,充电手段多样化,且彼此独立,可降低对电板一 21、电板二 22容量的要求,理论上可将仪器体积做得更小。
[003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被配置有由电板(2)围成的封闭式侧壁,该电板(2)与壳体构建出供内部器件容置的封闭的腔室(3); 在腔室(3)内配置有恒温控制模块,该模块包括测温器件(41)、第一MCU单元、附着于电板(2)的薄膜加热片(43),其中第一 MCU单元依据测温器件(41)输出的检测信号获得腔室(3)内温度的信息,还依据该信息控制薄膜加热片(43)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 其中该内部器件、恒温控制模块由该电板(2)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封闭式的并将所述电板(2)容纳于其形成的封闭区域内的保温板(5); 所述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位于保温板(5)形成的封闭区域外的热电材料(6)、位于腔室(3)内的第二MCU单元,在第二MCU单元控制下,利用热电材料(6)经热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对电板(2)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被配置有太阳能板(7),在第二 MCU单元控制下,利用太阳能板(7)经光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对电板(2)充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其特征在于,热电材料(6)对电板(2)充电的充电路径与太阳能板(7)对电板(2)充电的充电路径相独立,在第二MCU单元控制下,可同时为电板(2)充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一(11)和壳体二(12),所述电板(2)包括被配置于壳体一(11)上的电板一(21)和被配置于壳体二(12)上的电板二(22),电板一(21)的轮廓与电板二(22)相同,电板一(21)与电板二(22)在对接时构建出所述腔室(3),所述电板一(21)表面和电板二(22)表面均附着有所述薄膜加热片(43); 所述电板一(21)用于对接的端部部分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凸棱式电极(211),所述电板二 (22)用于对接的端部部分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式电极(221),其中凸棱式电极(211)与凹槽式电极(221)的外形适配且极性相反; 电板一 (21)和电板二 (22)共同为内部器件、恒温控制模块供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封闭式的并将所述电板一 (21)、电板二 (22)容纳于其形成的封闭区域内的保温板(5); 所述壳体内部还被配置有位于保温板(5)形成的封闭区域外的热电材料(6)、位于腔室(3)内的第二MCU单元,在第二MCU单元控制下,利用热电材料(6)经热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对电板一(21)、电板二(22)充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被配置有太阳能板(7),在第二 MCU单元控制下,利用太阳能板(7)经光电转换产生的电能对电板一(21)、电板二 (22)充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干扰定向分析仪,其特征在于,热电材料(6)对电板一(21)、电板二 (22)充电的充电路径与太阳能板(7)对电板一 (21)、电板二 (22)充电的充电路径相独立,在第二 MCU单元控制下,可同时为电板一 (21)、电板二 (22)充电。
【文档编号】H05K5/02GK105979724SQ201610438047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8日
【发明人】马伟民
【申请人】苏州英哲铁路机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